劉亞茹 吳聰 湯欣月 陶曉晗



關鍵詞:幾何立體造型 創意服裝 立體裁剪 幾何設計語言 設計實踐
引言
在工業化進程飛速發展的當下,同質化現象嚴重的成衣市場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愈來愈多消費者的“消費心理追求個性化表達,這亦催生創意服裝的發展”。[1]在創意服裝設計中,幾何立體造型設計元素應用很大程度影響了服裝的輪廓、結構和材質等設計表達。服裝幾何立體造型具有一定的數理規律和結構特性,形式不同的幾何元素可以帶給設計師匠心獨具的創意切入點,亦是設計師設計表達的方式之一。文章對創意服裝立體造型設計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希望對于創意服裝幾何造型的設計手法及運用形式方面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一、創意服裝幾何立體造型設計原則
(一)人體工學原則
服裝設計首先均需符合人體工學原則,滿足人的實用性需求,且在美觀和功能之間合理運用,創意服裝也不例外。服裝人體工程學是一個獨立的系統,其將人體工程學、服裝專業特性有機的銜接在一起,主要是為了使衣服跟人體構造更吻合。
幾何語言在服裝設計的運用中要考慮以人作為載體時服裝如何根據人體的體型特征以及運動需求合理安排空間,人體與服裝的空間關系過大過小都會造成不適。例如,一些創意服裝在設計時為了達到某種幾何形態而忽略與人體的結合,這種情況雖然視覺上得到滿足,但違背了人體工程學,影響日常活動。束腰是最典型的案例,一些女性為了達到理想的“X”形體,對腰部過度束縛,長時間的束縛便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如圖1。圖2中的服裝在設計時則通過對肩部、臀胯部以及裙裝下擺處的造型比例適當夸張放大,以此實現“X”形體狀態,此類創意服裝幾何造型的設計便符合人體工學原則。
再者,創意幾何服裝設計時其他人體服裝部位的局部設計也需注意尺寸適量,例如袖長和褲長不可太長,以免妨礙手臂與腿部行動,領部不可過高影響頭部扭轉或影響視線。除幾何造型之外,服裝整體面料重量同樣需要控制在人體所能承受范圍之內。
(二)求變原則
作為現代服裝設計師,必須了解和掌握現代的服裝設計理念:以人為本把人作為設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設計強調人性,正視人的精神價值充分考慮人在穿著過程中的社會因素審美因素和心理因素,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富有情趣,又充滿人情味的服裝產品,滿足人的各種著裝需求。
求變原則是以人為中心精神方面所要滿足的需求。創意時裝相比較日常服裝對獨特的要求更高,不論是色彩、面料還是廓形方面力求發生一些改變,所以為了追求獨特性,求變原則便成為創意服裝特有的原則。在設計中求變被稱為是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需要主動梳理以及總結在此之前的設計經驗,然后發現創新點并實施行動進行提升。在此過程中需明確設計動機與目標,科學的研判設計與流行規律,最重要的是以遵循人體工學原則為前提。
例如服裝設計中幾何設計語言與色彩結合可以碰撞展示出強烈的獨特感,形成特有的風格。以夸張、視覺感強為代表的波普風格即是如此,波普風格最主要的表現形式便為幾何形態及色彩的運用,如圖3。除此之外,求變還可追求面料方面的求變以及造型對比的不對稱求變等。
(三)求和原則
求和原則是指從全局出發,通盤籌劃,照顧到材料和手法等各方面及其相互間的關系,使得創意服裝整體看上去無違和感。在創意服裝幾何的運用設計中,局部的幾何造型運用需要和整體的幾何運用互相融合。并且材料、色彩以及工藝手法的運用都需統一才能滿足以人為本設計原則中的審美因素。為了達到服裝的整體協調統一,在設計服裝時如果想突出某一部分,可在局部適當地進行強調,但不可影響整體的統美認知。
例如圖4的立體造型中利用幾何設計語言突出肩部造型設計,便可結合人體工程學,在考慮功能性的同時適當放大肩部幾何造型比例,在局部突出肩部造型設計。反則,如果肩部幾何造型過大,便會有頭重腳輕的視覺感,造成服裝整體造型的不和諧。另外,這里需要遵守的是求和原則的平衡觀點,平衡不只是局限于對稱平衡設計,在不對稱設計中同樣存在平衡。對稱平衡是以人體為想象線,左右結構對稱相同,這種類型的服裝會呈現出莊嚴、端正的視覺效果。后者的不對稱平衡則是指,服裝左右結構設計雖不同,但視覺上會有平衡的感覺,這種不對稱的平衡可以通過口袋等細節設計進行與結構的調和。
因為圖4為純白色幾何立體服裝,所以同時滿足求和原則中的色彩統一性。一個好的創意幾何造型設計中,服裝各局部之間與整體各要素之間:面料質感、色彩、造型線條等的安排,應有一致性。如果這些要素過多且無規律,則會破壞求和原則的統一效果。形成一致效果的最常用的辦法為重復,例如重復使用相同或者類似的色彩及線條、面料等。
二、創意服裝幾何立體造型運用形式
(一)衣身運用形式
幾何立體造型在服裝衣身上的運用可理解為幾何設計語言的三維形式在服裝衣身上的運用。幾何設計語言三維形式在創意服裝中的運用常見為二,一是將二維形式的圖案做成立體化變成三維形式,二是在服裝結構和廓形上做幾何立體化的設計。結構和廓形中使幾何變為三維形式的方法有很多,常見的有折紙法、填充法、縫飾法以及編飾法等。折紙法即將折紙的藝術形式運用到服裝中以此產生立體效果。其中在一些服裝的面料表面圖案以及紋理也會呈現出立體效果。填充法是指在雙層服裝面料中間或邊緣填充物體,使服裝廓形達到立體效果。縫飾法分為三種:有規律縫飾、無規律縫飾以及嵌線繩縫飾,可手工縫制也可機器縫制。
另外,幾何立體造型在衣身運用時需考慮到體積規格、幾何輪廓對比以及體型三方面。其中體積會直接影響服裝輪廓,幾何形態體積的設計時要注意節奏感在服裝中的表現。幾何的輪廓對創意服裝的獨特程度也有很大影響,它是決定服裝風格的因素之一。體型則是指需考慮上文所提到的人體工學設計原則,針對不同體型的人設計不同輪廓,運用輪廓設計對不同體型達到揚長避短的作用,這也正是服裝的功能性所在。
幾何立體造型在創意服裝衣身的局部運用時也要與服裝的主體構成完整和諧的造型,從設計的角度出發,局部的衣身創意設計不僅要具有一定的功能性,還要與整體的設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協調統一的視覺效果[4]。且在運用時要遵循幾何立體造型在創意服裝中的運用原則,接著根據風格去確定設計要素及設計手法。在內外輪廓結構設計時需注意要以人為中心以及出發點和落腳點,使結構跟隨人體。
例如圖5是來自烏克蘭的設計師伊琳娜 Dzhus2016年所設計的一系列產品中的其中之一,這套服裝的幾何立體造型視覺重點在下裝,肩部為同系列幾何造型,首尾呼應。整體廓形采用衣片折疊以及對稱的設計手法,輪廓為X形,其中下裝的折疊形成的造型強調了人體腰部,符合以人為本原則。
(二)領部運用形式
領子因位置重要被稱為衣服的門面,在設計領部時為了人體的舒適性也要結合人體工程學。在滿足日常行為活動且人體舒適的前提下,改變領部幾何形體,并將幾何形態與衣身連接形成獨特的領部設計。在領部設計中,領部可以是單獨的個體存在,也可成為衣片的延伸部分,起到裝飾作用,如圖6所示。
領部的設計手法要與整體衣身相同,在追求特立獨行設計時依具體設計而定。如圖7,此設計為2015秋冬女裝巴黎EmanuelUngaro高級成衣系列,此服裝領部運用了夸張對稱設計手法,為視覺重點。對稱設計手法屬于基本創意服裝設計手法,無論是日常服裝中還是創意服裝中總能體現對稱原則。在幾何立體造型服裝款式構成中,對稱形式可以分為左右對稱、回轉對稱以及局部對稱。因為生理結構上人體基本形態即為左右對稱,所以大多數對稱為左右對稱,圖7既是如此。
另外,圖7雙層重疊三角形領部為衣身延伸部分翻折形成,這里的領部與衣身色彩、材質以及硬朗直線條的搭配設計都很和諧。衣領的雙層重疊三角形則使用了另一種設計手法:層次設計法。當強調幾何立體造型的創意構成以及個性語言時,很少有人關注視覺層次感塑造,層次豐富的創意服裝會為視覺帶來有力度的節奏快感。層次感可以通過輪廓、面料材質、色彩、圖案以及配飾多個方面運用堆積和拼貼手法等進行設計表現。如運用面料材質體現幾何造型層次感時,需熟悉并了解面料性能以及特征,通過面料特征的重復或對比產生層次感。此外,還可通過面料再造實現服裝層次再造。色彩層次則可通過色相、彩度、明度關系對比以及面積、形態和語言表達對比進行塑造。需要注意的是圖案和配飾在服裝設計中可錦上添花,雖然不必要,但不可或缺,在領部運用圖案和配飾裝飾服裝時要注意分布區域和節奏感。
(三)袖部運用形式
袖子與領子相同,都是服裝設計中比較重要的設計點。袖部作為服裝中造型的一部分,以筒狀為基本形態,與衣身的袖窿相連結構連成完整的服裝造型[5]。它的設計點非常多樣化,按結構分類可將袖子分兩類,即裝袖和連袖,無論哪類袖型都可結合幾何立體造型設計出創意袖。另外,袖子的結構直接影響胳膊的活動舒適程度,胳膊是人體活動最為頻繁之處,所以袖部的結構設計尤其需要注意。
在袖子設計之前首先要考慮袖長:短袖、中袖、長袖以及超長袖。接著根據整體服裝風格將立體幾何造型靈活運用在袖子的肩頭、肘部、手臂處甚至袖籠處。袖部幾何比例要與衣身達到協調平衡效果,且符合人體工程學不影響手臂正常活動。
在袖部幾何造型設計與制作中,不只受結構影響,材料也是造型實現必備條件之一。創意服裝中袖部幾何語言在運用時多半比較夸張,比常規服裝更追求廓形上的立體感。面料材質選擇時要根據服裝風格所定,材質的質感和色彩都會影響服裝最后所呈現效果。例如圖8這張圖片中袖子為圓裝袖,用對稱設計手法實驗性的嘗試幾何立體造型在服裝袖部的無限運用可能性,采用挺闊的面料與硬朗廓形營造出特別的建筑美感,另類剪裁設計和創新袖部結構設計成為大衣亮點所在,且袖部整體廓形與衣身以及領部可達到視覺和諧。秉著求和設計原則,在圖8創意服裝立體造型設計中內部輪廓結構決定外輪廓造型的同時,外部輪廓造型也影響著內部輪廓結構,內部輪廓結構與外部輪廓造型同樣是協調和諧統一的存在。
(四)口袋運用形式
在創意服裝設計中,幾何設計語言不只可運用在局部大輪廓,一些局部細節加入幾何語言設計會使服裝增加精致感,例如運用于口袋部位。口袋與領袖部相比,可運用的幾何形態局限性和位置都更加廣泛。當它作為一種裝飾元素被運用到服裝上,極大豐富了服裝造型上的視覺層次感,也可以使原本平面的服裝更具立體效果[6]。另外,服裝視覺層次感還可使用對比的設計手法來實現,例如材質設計時可以選擇與衣身不同材質,不同肌理。口袋的色彩對比可運用色彩的面積大小、位置以及色彩的冷暖、明度、純度都形成對比關系,以此達到更好的視覺創新度。
口袋分為功能性口袋與裝飾性口袋,功能性口袋在與幾何立體造型結合需考慮手掌大小以及方便利用的活動范圍。例如圖9中,曲線與圓廓形進行組合,將圓形幾何立體形態進行連續排列組合運用,與前中紐扣相呼應。此口袋為功能性口袋,所以口袋位置設計為身體側邊腰節下方,這也驗證了人體工學原則的重要性。
三、創意服裝幾何立體造型實現方法
(一)平面裁剪
創意服裝幾何立體造型主要可通過平面與立體裁剪兩種方法形成。平面裁剪是在二維的空間內,從平面的角度測量人體的三圍,根據實測的數據進行設計,“量體裁衣”便是由此而來。[7]同時也與中國古代服裝有著密切關聯,中國最原始的服裝即平面化,例如,傳統旗袍的十字結構。在服裝變革漫長過程中,平面裁剪成為特有的中國文化與風格,后續通過與歸、拔等工藝手法的結合仍不斷改進。在不斷服裝變革后,平面制版實現了面料平面到立體的轉換,使之為現代創意服裝設計所用。
平面裁剪是建立在款式圖以及已知服裝具體尺寸基礎之上,即創意幾何立體造型服裝所含設計:廓形、色彩、面料、具體結構線等完成之后設計師所需做的下一步驟。在此過程中制版會受面料性能及特征影響,例如面料厚度以及縮水率都會影響版型縫份大小。
一般在創意服裝幾何立體造型表達時,平面制版能夠解決的造型均為簡單結構造型,如圖10所示。此創意服裝幾何立體造型運用在主體衣身部位,無單獨存在的領子與口袋,袖部與結構線相重合且開口符合人體工程學。服裝整體造型前短后長,色彩方面運用了黑白對比手法。實驗發現此服裝的平面版型由兩個中空圓環組成,如圖11所示,將兩片圓環沿外圍縫合,且留出袖口位置,將會得到如圖10的服裝。像此類簡單立體空間造型便可通過對版型的理解和想象,運用平面制版畫出結構圖,但是較為復雜的結構便需立體裁剪作實驗來進行完成。
(二)立體裁剪
立體裁剪制版一般用于較為復雜且創新度高的造型,這種造型運用平面制版打版較為困難,對版師的三維立體空間想象能力要求較高。如圖12,此系列服裝為筆者所設計制作,設計靈感源自德國藝術家Angela Glajcar用海綿片作為材料制作的大型雕塑作品《深度》,由此聯想到水滴經歷時間之旅穿透石頭所呈現出層層疊疊之貌。設計以不規則的環形輪廓,曲線和深度構建服裝的空間狀態,立體輪廓及貼體衣身均采用立體裁剪的方式制作。夸張的環形層次疊加與貼體的衣身廓形形成鮮明對比,在細節處以結構塑形和樹脂襯輔助,強化空間感。“滴水穿石”意喻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奮斗精神,以衣載道,以衣傳之。[8]
圖12中第一套服裝是將幾何立體造型運用在整體衣身中,采用了不對稱設計手法將滴水穿石的形態表現出來。在立體造型的尺寸方面控制在方便人體活動范圍之內,另外,秉著求變且求和的原則,在追求創意的同時也考慮到了平衡問題。此套服裝領部為衣身延伸部分,且左右領做了不對稱處理,呼應衣身造型領部線條曲線化,達到視覺統一效果。第二套與第三套服裝分別將幾何立體造型運用在服裝上身正前方以及外套的側下方。第二套的幾何立體造型與袖部相連接,造型高到下巴,視覺上營造領部效果。整體廓形上身為夸張大廓形,下身窄且貼體與上身產生對比,符合對比設計手法。因上身幾何立體造型靠身體右側,所以在設計時在下裙左側增加飄逸高開衩,以此達到視覺平衡。同理,第三套右緊身袖部設計與左下的緊身裙做視覺平衡。最后一套服裝則將幾何立體造型與肩袖部以及腰臀部和諧融合,且在符合人體工學原則前提下強調的人體曲線。此套連衣裙是在傳統旗袍服飾的基礎造型之上進行改良設計,衣身、領部、袖部與口袋融為一體。
為了突出主題,在幾何立體造型在創意服裝中的運用時選擇了不規則圓形,不規則圓環組合成的立體形態構成了此系列服裝創作的主要設計元素以及亮點。環形立體形態由立體裁剪制版方式完成,首先根據造型需求在硬質紙張中剪出相對應的環形形態以及立體高度,接著將所剪出的高度與環形形態黏合且調整造型和立體度。立體幾何造型確定后再與其他衣片相結合組成整體版型。圖13以及圖14 為確定版型后重新裁布與樹脂襯黏合后縫合而成。
結語
在創意服裝的立體造型中,立體幾何語言的運用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目的,從而滿足服裝在美觀的同時達到人體功能需求。通過最后的模擬試驗法制作出系列創意服裝證實文章中所提出的設計原則及應用形式為幾何設計語言在創意服裝中應用的重要依據。最后在服裝設計及制作的過程中得出以下結論:
1.思考創意服裝如何與立體造型融合時,需嚴格遵循人體工學原則、求變原則以及求和原則,人體工學原則決定服裝能否穿著,求變原則影響服裝的創意程度,求和原則決定創意服裝視覺和諧與美丑。除此之外,在創意服裝版型制作時也同樣需要考慮人體工學,例如第三套服裝大衣袖籠大小及袖山高會直接影響到袖子能否符合胳膊的活動范圍。
2.創意服裝設計中設計亮點往往體現在局部細節設計,所以局部細節設計同樣重要,例如文中提到的口袋部位設計。另外,立體幾何造型在創意服裝中不同的設計手法和設計要素以及不同的運用位置都會對服裝風格帶來影響,所以在設計創意服裝時要充分考慮這幾點。
3.在創意服裝幾何立體造型實現方法方面,立體感較強及立體結構較為復雜的服裝部位適合于立體裁剪制版法,例如作品《滴水穿石》中第三套大衣側下方立體不規則環形結構。平面制版則更加適合立體感較弱的常規服裝部位版型制作,例如作品《滴水穿石》中第三套大衣袖子及內搭裙。
幾何立體造型在服裝中的大膽應用為服裝設計帶來了新鮮血液,打破了傳統服裝結構禁錮。未來將會有更多新手法及材料打造出更具創意的服裝造型,為服裝設計發展提供更多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