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煜 舒英 陳正良



關鍵詞:公交候車亭 多元需求 系統規劃 文化建設載體 智能科技 設計優化
在智能科技時代,產品設計不僅要滿足受眾對產品的功能性需求,還要致力于給受眾提供良好的體驗感受。只有通過優化設計,提供多樣化的功能,滿足受眾多元化需求,提升受眾體驗滿意度,“設計”的價值才能真正彰顯。公交候車亭不僅是一種公共交通設施,還是體現城市形象的一個重要“窗口”,是反映城市文化與文明的一面鏡子。它作為人與城市相關聯的介體之一,既要滿足市民在候車等待過程中的功能需要,還要依托人性化的服務,增強市民在情感上對城市的認同度與留戀感。但由于城市發展迅速,人們對服務質量的要求提升,早期的設計理念許多已經無法跟上城市飛速發展的腳步,我國城市中許多現有的公交候車亭已顯示出在滿足人性化需求上的設計缺陷。因此,認真檢視研究我國現有公交候車亭功能設計上存在的不足,在未來城市公交候車亭的設計中更多融入情感、智能的元素,通過優化公交候車亭設計來增強人們對城市公共設施的愉快體驗和滿足感,增強人們對所在城市的美好幸福感受具有重要意義。
一、城市公交候車亭建設基本現狀及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建設基本現狀:
“城市公共空間是承載居民日常生活、社會實踐、情感溝通,彰顯城市生命活力的重要場所?!惫步煌ㄊ浅鞘泄卜赵O施的典型代表,由于其方便實惠的特點,逐漸成為市民和游客出行最普遍的交通工具。而公交候車亭作為公共交通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為公交車到站??刻峁﹫鏊瑸槌丝秃蜍嚨却峁┓?。大部分公交候車亭由候車區域、公交路線圖、座椅、廣告展示區等組成。但由于地域不同、經濟條件不同,不同地區、城市的公交候車亭狀況也是各有差異、各有千秋。
作為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的門面擔當,公交候車亭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原本的基本功能和傳統形象許多已經不能滿足當下人們日益增長的更高品質的服務和體驗需求。近年來,一些城市的公交候車亭的設計也在快速跟進城市發展步伐。我國部分經濟發達城市和文化底蘊濃厚城市的公交候車亭許多已煥然一新,體現出現代科技和特色文化的融合,同時,更好地體現出城市獨特的文化內涵、風貌特征,更好地彰顯了城市形象。
以浙江寧波為例,寧波市區目前的公車候車亭設計基本功能較為完善,基本能滿足人們候車時的各種需求。其中市中心部分公交候車亭還應用了智能科技,在公交車站顯示屏上會顯示每一輛公交車目前所處位置以及預計到達本站時間(如圖1);部分公交候車亭能夠將城市文化和區域元素融入到站臺設計中,實現智能化與標準化的融合。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的快速發展,如何將“人”與“情感”因素更恰切地融入到設計當中,發揮城市公交候車亭服務乘客、倡揚文明、美化城市、展現形象等多樣化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設計優化,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
(二)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目前城市公交候車亭建設在不斷進步,能夠滿足人們出行候車的基本需求,但從整體來看,許多城市公交候車亭的設計仍然存在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陀^地說,由于我國城市各個區域之間的發展存在差異,公共設施的資金投入也是參差不一,導致有些地方的公交候車亭配套設施跟不上城市的快速發展進程。與此同時,許多城市的公交候車亭在設計方面也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傮w來看,當前我國城市公交候車亭的設計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過于簡陋
即便是我國沿海經濟較發達城市(以寧波為例),在相對不繁華的區域地段的公交候車亭也仍然存在一些設施比較簡陋的現象,公交候車亭的更新速度與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不同步,與周邊的建筑風格不匹配,與城市居民的審美需求不相符。
有些地方的公交??空旧踔翛]有候車亭,只有一個公交??康穆肪€牌子,且站牌設置得很高,很難看清楚站牌上面的公交路線信息,乘客候車極為不便。這樣的候車亭既不能為乘客遮風擋雨,也不能為乘客遮陽防曬,而且簡陋的設計與周邊的高樓大廈格格不入,影響城市形象。(如圖2)
2.功能單一
許多城市公交候車亭的基本功能雖然存在,但并不完善,在日常體驗過程中,并不能很好地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例如,首先,一些公交候車亭雖然設有擋雨棚,但是在狂風暴雨的天氣,并不能實現為乘客遮風擋雨等基本功能,大雨天乘客在候車過程中基本都會被淋濕。其次,除市區繁華地段以外,很多地方的公交候車亭,公交信息的傳達并不順暢,站牌路線等信息通過路線指示牌顯示,對于身高較矮、行動不便、高度近視的人群極為不友好。有些路線指示牌是單獨設立在候車亭外側,這在雨雪天氣也會給乘客查看路線信息帶來諸多不便?,F有的公交候車亭,在站牌的設計上偏于簡單,功能比較單一,公交路線和換乘信息基本上只是用單一的文字來表述。第三,目前有些地方的公交候車亭設置了公交班次以及到站時間顯示,但實際上很多公交車候車亭并未配備此種功能,無法實時傳遞公交到站信息。此外,公交候車亭也缺乏一些附屬性多樣化功能,例如:自動飲料售貨機——滿足人們候車時口渴想喝水的需求;自動紙巾售貨機——滿足人們臨時用紙忘帶紙的需求;共享雨傘——滿足人們下雨天忘帶傘的需求;衛生間——滿足人們外出時想上廁所的需求;共享手機充電寶——滿足人們手機沒電時的需求;輪椅和嬰兒車的專用上下坡道等。這些設施不僅能夠為乘客候車時提供方便,也能為有需求的過往行人帶來方便,體現城市的人性化與便捷化,增加人們對城市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3.實用不足
各城市的公交候車亭,大部分都是“三面朝向”的鏤空設計,遮風擋雨遮陽的作用不明顯。而且有的路線信息顯示牌字體較小,同一路公交車主線與支線的提醒不明顯,乘客一不留神容易坐錯路線車輛(如圖3)。
很多候車亭沒有安裝夜間照明裝置,夜間候車亭光線昏暗,乘客看不清路線圖,而且也存在不安全感。目前寧波市部分公交候車亭已設置了智能電子顯示牌,但多數候車亭仍然是傳統意義上的候車亭,只有靜止的公交線路顯示牌和信息廣告牌,沒有建設功能齊全的智能候車信息系統,缺失換乘信息查詢、公交線路查詢等必要查詢服務,難以滿足乘客在候車過程中便捷化、智能化的需求。以上種種情況造成了公交候車亭部分功能缺失,實用不足的現象。
4.缺乏美感
現在大多數公交候車亭,基本上候車亭背面的一整塊區域都是用作廣告的宣傳,雖然此舉能為公交系統的招商引資帶來收益,但是公交作為服務行業,應更多地突出公交信息的服務功能,而事實上,很多公交候車亭,公交信息指示牌只占據了小小的一部分區域,候車亭的視覺中心大部分顯示內容都被廣告所占據(如圖4)。這也與公交候車亭的公益性和服務性的本質背道而馳。廣告內容沒有及時得到更新,商業廣告的占比遠遠大于公益廣告。此外,部分候車亭因長期暴露在室外而褪色、破敗,失去了原來的風采,缺乏美感。
5.管理不善
有些公交車候車亭缺乏及時的維護,候車亭一些零部件受損,或是因為私家車主不小心發生剮蹭,以及有些候車亭的長條座椅上積累厚厚一層灰塵(如圖5),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為的因素。無論在安全性能上、方便使用上還是美觀度上都會有所影響,這些現象就需要公交相關部門能夠加強管理,為乘客提供良好的候車環境。此外,有些公交車候車亭由于城市路線改造等原因暫停使用,但是公交候車亭并沒有設置醒目的提示牌,導致乘客苦等數小時仍未見車輛經過。
二、城市公交候車亭功能設計優化的原則
(一)關切人性需求
城市公共設施建設隨著城市的發展而發展,公共交通作為人與城市密切聯系的紐帶,既是代表城市形象的一張名片,也是城市環境、文化、氛圍和居民生活狀態的一種體現。“服務設計需要以人為中心來展開,通過探究用戶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來實現更高效人性化的服務”。因此,在公交候車亭的設計中,不僅要充分考慮到其基本服務功能,還應該結合“以人為本”的概念,關切人性的需求,考慮人在實際候車過程中的體驗感受,將情感融入公交候車亭的設計當中,以體現設計的通人性、重情感,滿足人們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同時,還應注意考慮“老弱病殘幼”等特殊人群在使用過程中的特殊需求,例如:推著嬰兒車的父母、坐著輪椅的殘疾人、中小學生的身高不夠、老年人的腿腳不便,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能夠體現社會對特殊人群的關愛,能夠體現城市的包容與博愛,從而營造出一個和諧文明的美好社會。
(二)智能化原則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物質與精神需求也不斷提升,智能科技的發展是時代進步的標志。公交候車亭依托互聯網、高新技術的加持,給人們出行帶來智能化、便利化感受的同時,能夠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浪費。智能公交的逐漸普及也體現了智能化是當今公共交通發展的趨勢。與傳統候車亭相比,公交候車亭的智能化能夠為乘客提供更加全面、豐富的公交動態信息,比如公交車預計到站時間、換乘路線、天氣預報、智能查詢服務等,為行人提供全面具體的出行高質量服務?!袄弥悄芸萍技夹g,能夠提高公交候車亭的服務水平,提升乘客的候車體驗感與舒適度,在繁忙的生活中享受片刻輕松愉悅的氛圍?!?/p>
(三)多樣化與實用性原則
公交候車亭作為公共設施,其設計需要兼容不同群體對于出行的多樣化需求,尤其是老年人、殘障人士、婦女兒童等群體,由于各種限制與不便,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愛。在公交候車亭的設計中,還需要融入多樣化、實用性這兩大因素,即在滿足基本的出行需求外,還要考慮使用者的多元需求與舒適的體驗感。從實際出發,以出行者的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體現出設計理念賦予的多樣化原則與實用價值。
(四)人文性與地域性原則
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區域特色文化、不同的人文、自然景觀?!吧l獨特魅力的公交候車亭在設計上通常會融合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打造城市的宣傳名片?!备鞯仫L格迥異的公交候車亭設計也凸顯了這一點。公交候車亭是城市獨特的標簽,折射出居民的生活理念,是城市文化的縮影。因而公交候車亭的設計,需要在造型、色彩搭配、以及內容上體現城市的人文特征、地域特點,形成城市獨特的藝術風格,彰顯城市的獨特魅力,“傳達城市的人文精神,依據自然與人文資源優勢,弘揚地域文化核心價值,切實滿足使用者的人文情懷與差異性文化體驗”。
三、城市公交候車亭多樣化功能實現的設計優化思路
(一)外觀設計結合本地個性化特征
“城市獨特的文化能夠在城市的宣傳推廣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城市旅游業發展,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惫缓蜍囃な钦宫F城市風土人情的一張重要名片,因此,在設計公交候車亭時,盡量在每個站臺都結合自身特色,打造出城市亮點。
首先需要注意體現出所在城市的獨特歷史文化風貌與地域風情,譬如,寧波就可以結合“天一閣”的藏書文化、青瓷文化、“寧波幫”的儒商文化等特色元素,對寧波地區的公交候車亭進行系統規劃,做到候車亭的形狀樣式、外觀美感與城市整體風格相協調,以展現寧波“書藏古今、港通天下”獨特魅力。(如圖6)
其次要注意與沿街或者沿路的周邊的建筑風格、區域環境相適宜,例如在城市商圈的公交候車亭的設計可以融入現代城市文化的元素,與城市的地理環境、人文精神相結合,在保證為乘客提供安全、舒適、便捷的候車環境的同時賦予城市文化建設載體的功能。
(二)功能設計符合乘客多元化需求
公交候車亭作為公交的基礎配套設施,在安全美觀基礎上,還需要滿足不同乘客的多元化需求。因此,需要對公交候車亭的各個構成部分,進行精心周到設計,充分從乘客需求角度考慮問題。
1.公交車候車亭需要有擋雨棚設計,解決乘客遮陽擋雨的問題。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嘗試設計成封閉式候車亭(如圖7),不僅解決過路汽車在雨天飛馳而過,候車乘客被污水淋濺困擾,也方便在候車亭內安裝空調,為乘客提供舒適的候車環境。
2.公交車候車亭內的車站信息可以采用“平面展示+語音播報”的形式展現。
“平面展示”不僅包括傳統的公交線路圖,還可以增加LED電子顯示屏滾動顯示車輛行駛信息,例如:下一列11路公交車距離本站還有3站,如果路線信息有所調整,可以隨時修改、反復使用,提供資源利用率,也方便乘客規劃個人時間。“語音播報”是指電子站牌可以增加語音播報的功能,方便視力不好或者文字認識不多的乘客可以通過語音了解公交路線信息,同時合理增加外文提示,方便國際游客出行。
3.公交車候車亭的設計需要考慮老弱病殘孕等弱勢群體乘客的使用需求,提供無障礙服務的設計?!皬?0世紀50年代至今,越來越關注老弱病殘人士的生活生存問題,在不斷完善社會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同時,更加關注情感上的需求。”無障礙的設計能夠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出行提供一些幫助與便利,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善意與溫暖。而且無障礙的設計不僅能夠為殘疾人提供便利,現實生活中很多身體健全的人也需要無障礙設計的幫助。比如腿腳不方便的老人、提著大件行李出門的人、推著嬰兒車出門的婦女、孕婦以及兒童等群體,他們的出行也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愛?!皹俗R導向可以通過優化后的圖形符號將指示或警示信息傳達給受眾,以達到理想的提醒效果。”在公交候車亭設置無障礙標識,通過符號簡明扼要地向人們傳遞信息,加以引導。針對坐輪椅的人或者推著嬰兒車的父母,公交車前后門設置可收縮的便捷式平臺,站臺上設置滑行坡度,與公交站臺對接,方便輪椅上下車。針對拄著拐杖的人,可在座椅兩邊增加扶手。針對盲人提供盲文和語音播報服務(如圖8)。為孕婦、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提供綠色通道。針對中小學生,可以將學校附近的公交候車亭的站牌高度設置得更低一些,符合學生的身高,方便學生查看公交信息。
4.公交車候車亭增加換乘引導的提示牌設計。目前公交候車亭大部分只有公交與地鐵換乘的提示,在客流量相對較大的候車站點,增加公交與公交換乘信息提示,為乘客的換成提供方便。針對需要乘坐反向公交的乘客,可以設置導向牌引導乘客規范行走至反向候車亭,例如:反向候車亭請向右前進500米,再左轉走人行橫道過馬路。另外,在選址的時候,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選擇往返車站是在對面的對稱的地址。此類附加功能的設計更能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增強乘客出行的舒適度與幸福感。
(三)廣告設計促進城市主旋律宣傳
公交候車亭的廣告宣傳欄占據了大部分可用空間,對于日常出行的人們來說,公交候車亭的廣告也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普遍接觸的廣告載體之一。公交候車亭所展現的廣告,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城市的形象,是城市的“門面擔當”。因此,公交候車亭主要宣傳的廣告不應局限于商業廣告,而應該適當投入公益廣告,積極宣傳城市的正能量。
公交候車亭內可以通過增加電子顯示屏,語音或者視頻播放當地新聞和天氣信息,也可借此宣傳本地的人文地理、名勝古跡等情況,增加當地名人大家的事跡介紹,能夠使候車的乘客在適當放松的同時更深層次地了解當地文化,了解這座城市的發展歷程與人文底蘊。
加強城市與文化之間的聯系,讓城市大街小巷充滿人文氣息,增強文化自信。(如圖9)公交候車亭內的公益廣告還可以宣傳社會主旋律,例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議文明出行等(如圖10),也可以增加尋人啟事的公告。公益廣告不僅能提升公交站臺廣告在人們心中的美好形象,也能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做貢獻,為社會的和諧穩定添磚加瓦。
如有條件,可以使用大屏幕滾動交叉播放各類廣告,并做到及時更新、定期維護,不僅能夠實現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也能增加廣告的多樣性、趣味性。
(四)智能科技體現城市人性化服務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公交候車亭在滿足人們基本出行需求的同時,還可以利用先進的智能科技,實現智能化、科技化、信息化、人性化的優質服務。公交候車亭依托互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實時視頻錄像監控、無線網絡覆蓋、臨時應急充電裝置等功能,并提供自動換零錢設備,能夠為智能手機用不習慣、或者忘記帶公交卡忘帶零錢的人提供方便。
“在互聯網、大數據、高科技的支持下,公交候車亭的站牌信息將以更加智能、便捷的方式呈現,乘客能夠第一時間知曉全面、準確的候車信息”,類似于地鐵的智能電子信息查詢模式,讓人們在等候的過程中,能夠通過手機軟件清楚地知道車輛的到站時間、實時路況等動態信息,讓公交信息一目了然,乘客心中有數,減緩等車的焦慮情緒,也方便做好下一步的計劃安排。
通過在各類地圖App上標明路邊公交車候車亭的信息,可以降低私家車主緊跟在公交車后,但是公交車突然停站所帶來的安全隱患。還可以在非公交專用車道的候車亭,提前100米處設置公交車??康奶嵝研畔?,或在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導航系統增設前方100米有公交候車亭的語音提示,提醒私家車主減速慢行、保持車距、注意避讓前方到站??康墓卉?。
結語
公交候車亭的多樣化、人性化設計的總趨勢是利用現代智能科技,融合城市特色文化,體現人文理念,更多地關切人性需求,提高公交候車亭的功能多樣性與實用性,增強乘客的使用感受與情感體驗。城市公交候車亭的設計優化關系著千千萬萬日常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乘客,同時對公共交通服務事業和城市文化建設、形象塑造也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因此,設計者需要從使用者的實際需求出發,利用先進的智能科技手段、結合人性化的設計理念,來滿足人們的多樣化高品質需求,“使公共交通與人民生活緊密融合,營造便捷、舒適、安全、高效的出行環境”,進而提升城市形象,推動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