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哲明 陳萬錦



關鍵詞:工作過程;項目化;中職;信息技術
中圖法分類號:TP3-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各行各業越來越依賴計算機來輔助生產,為此,熟練應用計算機技術以輔助工作已成為勞動者必備的生產技能。中職學校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以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并設定其為各專業的必修課,以滿足工作崗位所需。為了在有限的課時內有效培養學生應用計算機技術解決現實工作的問題,本文采用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項目化教學為教學模式開展教學,以期使學生通過項目的完成,掌握以計算機技術解決崗位工作問題的方法和技能,實現對學生職業實踐能力的培養。
1相關概念
1.1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化教學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化教學是指依據教學目標,以工作崗位所需的計算機技術為切入點,以項目為單位,將課程的概念、原理、技能分別融入各項目,將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組織并形成項目群。再以項目中的任務驅動教學,將項目的完成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通過“學中做,做中學”,掌握課程的理論知識與技能解決崗位工作的方法與策略,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1.2電子商務專業的“信息技術”課程
“信息技術”課程是電子商務專業的基礎必修課,在電子商務專業一年級的第一學期開設,以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并為后續計算機類課程以及其他相關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基礎模塊和拓展模塊,基礎模塊又包含信息技術應用基礎、程序設計入門、圖文編輯、數據處理等8個部分的內容。
2教學現狀
2.1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對課程不感興趣
當前,中職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一般都是以老師的理論講解配合PPT課件進行教學。通常都是上一節課教師講授單個理論知識,并給學生做單個技能操作演示,然后下一節課由學生自行對照教師的演示進行實操。這種傳統的講授法給學生練習和實踐的機會偏少,同時學生也難以在一節課的時間內消化完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導致在下節課遇到相同的問題時依然不知道怎樣去操作。由于教學缺少情境引導,教師的理論知識講解與技能操作演示,無法激起學生學習興趣,這是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聽教師講課造成的。
2.2課程與專業不銜接,與工作崗位結合度不強
據不完全統計,基本上所有專業在一年級都會上“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但是每個專業的課程內容基本上都千篇一律,缺乏創新,很少針對專業不同而將課程內容有所側重。有些中職學校也會組織不同專業的學生在一起上課,但不能針對某一個專業進行精準融合,進而導致課程學習和實踐不能與專業的工作崗位相融合。
3設計思路
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電商倉儲員、電商數據分析員、電商運營和電商數據統計員等,根據這些人才在工作崗位所需的計算機基礎應用知識,及“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第三方評價——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MS-office考試要求(中職要求學習完此課程后,需參考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MS-office考試),設計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活動。
3.1崗位分析
“信息技術”課程以中職電商專業的一年級學生為教學對象,通過采取調查問卷、實地訪談以及收集往屆畢業生崗位等方式調研,并根據調研數據的反饋和實際技能需求,以及一線教師、企業從業人員的商議,來確定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化教學的工作崗位,但該工作崗位僅確定與“信息技術”課程對應的工作崗位和職業領域。具體如表1所列。
3.2典型工作任務設計
結合一線實際生產和調研結果,重新梳理將“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內容。以電子商務專業背景為學習情境,以電子商務數據分析/統計員為基礎崗位來構建學習項目,創建3個相對獨立而互相之間又帶有聯系的項目。將每個項目中最典型的技能分解為一個個小知識點,并且將知識點提煉組合成具體的工作任務。本文以“信息技術”課程基礎模塊中的“數據處理”章節為例,描述以工作過程為切入點的項目化教學設計流程,具體如圖1所示。
4項目化課程教學設計
根據課程教學目標,將數據處理模塊分為3個子項目,并以項目二:銷售統計表的制作為例,簡述工作過程項目化的教學設計。
4.1“三全育人”教學模式
本課程貫徹“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將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貫穿到整個課程開發中。堅持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讓學生實現“做中學、學中做”,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根據真實的工作過程,將班級人數按照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分為2~4人一個小組,實現一對一幫扶的學習目的,并且按照“方案.實施.評價.反饋”的流程進行項目課程開發。同時,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幫助學生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都能夠自主學習和自助學習。在線上主要利用超星平臺進行教學資源的布置,依托微信群、云課堂、騰訊會議等平臺的輔助,使教學過程實現課前預習、課中記錄、課后答疑、課外拓展的全方位教學。
4.2學情分析
4.2.1知識準備
在知識準備方面,學生通過前面階段項目化課程的教學,已經對數據輸入、單元格引用和單元格輸入計算公式有一定的了解,但還未涉及函數、函數的調用和使用場景等知識的學習。
4.2.2學習風格
中職學生由于各種原因,無法升入普通高中,并且其自制力和自學能力較差,厭學情緒比較嚴重。同時,部分中職學生存在愿意動手操作但不愿意動腦思考的現象。通過學情分析指導教學設計,不但需要將理論進一步深化,而且還要貼合一線生產工作,并結合學生專業實際所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4.3設計學習情境
本項目將工作背景設定為經過一個月的銷售,某店鋪需要統計在各電商銷售平臺上的各種數據,并對這些數據使用函數進行計算和統計。
4.4教學內容設計
教學內容設計是以工作過程為切入點進行項目化教學中重要的一環,代表著學生在課上所要完成的任務,本例的教學內容具體如表2所列。
5教學實施
以項目二:制作銷售統計表為例,描述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化教學實施過程。教學流程圖如圖2所示。
5.1課前預習
教師將本次項目使用的講義、配套微課等相關課程配套資源和項目教學任務書上傳至藍墨云班課或者是超星平臺。學生在相應的平臺上下載學習資料、任務分工表,了解本次課程的任務,做好任務分工。
5.2項目進行
5.2.1項目導入
此項目案例來自電商專業就業崗位之一的電商數據統計員,以其中常見的數據統計為例。此案例不但貼近學生所學的電商專業,將所學知識和項目所需相結合,還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此項目中,僅提供電商銷售平臺上的后臺銷售數據,不提供已經錄入好數據的表格,要求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具體分工并根據實際情況完成任務。
5.2.2基礎講解
教師在多媒體機房講解接下來需要使用的函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用法,并適當舉例講解在什么情況下應該使用何種函數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簡要介紹即可,無需重復展開。
5.2.3項目實施
教師布置任務,下發任務書。學生根據課前預習的內容和教師課上講解的內容完成教師下發的任務表,并在線提交成果。
5.3項目評價
在學生完成提交表格后,教師一一點評每個小組的操作成果,并總結出現錯誤較多的地方,然后進行正確演示。結束演示后,教師在藍墨云班課或超星平臺發布課堂測試,學生通過多媒體機房的計算機或手機完成在線測試,通過平臺自動生成測試結果,教師當場根據測試結果查漏補缺。
5.4課后鞏固
在課堂結束后,教師可以將完成的任務中的優秀案例錄屏上傳至藍墨云班課或超星平臺。學生可以在課下反復觀看,通過查漏補缺來改進操作,從而提升自我。
5.5評價與考核
課程評價采用知識考核和過程考核相結合的綜合方式。其中,知識考核占比30%,考核主要以相關應用知識為主、理論知識為輔,用于考查學生掌握和應用相關基礎知識的能力,具體由學生在各任務階段實施的“隨堂測試”成績加權構成:過程考核占比70%,其重點考查學生在各項工作任務中表現的分析判斷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6結束語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信息技術”項目化教學設計,不僅兼顧了電子商務專業的就業導向,充分體現了“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提前培養了學生將來在工作崗位所需的一些專業技能,并加強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職業能力。
作者簡介:
楚哲明(1997—),碩士,研究方向:職業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