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喜
摘 ?要:藝術與色彩都具備一定的抽象性,僅憑美術教師口述書本上的知識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在高中美術色彩教學中積極運用探究性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激發學生深入探究、自主學習的興趣,在高中美術色彩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高中教學;美術色彩
探究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講解教學內容之外積極融入“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要求教師不僅僅運用枯燥、重復的講述式教學模式指導學生,更應該要求學生積極進行自主學習、激發學生深入探究的興趣,鼓勵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等方式進行探究式、自主性學習。高中美術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較低,美術課成了上完主課之后的放松時間;高中美術課進行色彩教學時大多講解書本上的內容,難免枯燥乏味,導致高中生普遍對美術學習興趣較差。因此,高中美術教學模式亟須改變,美術教師應將探究式教學模式運用到高中美術色彩教學中。
一、高中美術色彩教學現在出現的問題
(一)仍有人質疑美術學習是否需要教學指導
在大多數高中生的眼中,藝術是一件非常抽象的事物。而且藝術本就沒有對錯之分,每個人眼中的美都有可能是不同的,也就是說美術與色彩本來就是沒有標準答案的。然而高中美術教師的職責卻是教導高中生如何學會色彩、如何運用色彩,這看似是一個不合邏輯的行為,許多學生拒絕老師在自己創作出的作品中進行指導。雖正如唯美主義者Oscar Wilde所說“藝術有好壞之分,沒有對錯”,美術教師的指導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美術學習的地位相比其他科目較低
高中生面對著高考的壓力、繁重的課業,學校在教學方面難免會以高考科目為主,增加高考科目的課程設置,縮減美術、體育、音樂等副課的時長,甚至存在著在考試來臨前“占課”的情況。學生面對這一系列壓力,也會將美術課作為一堂放松身心的課,在課堂上開小差,甚至用這些“來之不易的時間”學習數學、物理等較為困難的高考科目,從而放松了對美術課業的學習。
(三)美術課堂中針對色彩的教學仍有些枯燥
美術課堂中針對色彩的教學還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是以教師為主體的“一言堂”,進行的大多是不被學生所感興趣的“填鴨式”教學。大多數學校不能為學生提供足夠的顏料、畫筆、紙張等教學工具,美術教師只能運用口述、書本、視頻等方式向學生進行色彩的教學。然而這樣做的后果是喪失了許多學生親身體會色彩樂趣的機會,色彩教學最終大多落在了看圖片、聽顏色調配的枯燥數字上,無法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反而讓學生認為“上美術課是一種負擔,欣賞理解作品是一種任務”,從而更加反感美術課堂。
(四)高中生的美術基礎較差
有學者采用問卷法對韓莊中學50名高中生做出統計,針對其美術基礎做出調查報告,報告的結果顯然不盡如人意,在最基礎的素描練習方面,調查結果顯示日常接觸素描的學生僅僅有6.8%,從未接觸的學生占比高達70.7%,大多數學生基本沒有素描基礎,缺乏了相關的觀察能力、造型能力、分辨光影明暗的能力,給予接下來的色彩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還有對學生在初中教學中的色彩方面的調查,針對有沒有用顏料繪畫練習做了一項專門的調研,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學生都十分缺乏色彩知識,甚至可以說是完全沒有色彩基礎。高中美術教師應重視起這一現象,針對學生情況進行相關的美術色彩教學。同時社會也應擔起重任,增加對中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視程度,減少讓學生到高中都還是美術零基礎的情況再次發生的可能性。
二、在高中美術色彩教學中運用探究式教學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對美術及色彩學習的興趣
色彩調配的過程中,任何一種顏色的比例稍有變化,呈現出的顏色就有所不同。而且每位學生對色彩的愛好都不同,可能這位學生喜愛顏色飽和度較低的莫蘭迪色系,那位學生則喜愛色彩飽和度較高的梵高色系,美術教師在色彩教學中不能只以自己的審美要求學生,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性,這就需要運用“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模式。色彩調配擁有著無限的可能性,需要學生親自嘗試,讓學生在“玩樂”中總結得出色彩調配的規律,有助于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各個顏色與色彩調配。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發現身邊的“美”,通過自身的眼睛、相機等記錄下來,觀察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并進行臨摹學習,增進學生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以及繪畫水平。通過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式自主式學習的方式,激發學生對美術中色彩調配的興趣,并激勵學生自主探究色彩的奧秘。
(二)鼓勵學生在色彩調配中總結生活規律
學習便是舉一反三、以小見大的過程,美術教師身負“立德樹人”的重任,不僅僅教導學生的美術知識,還應從美術入手,教導學生錘煉思想品德修養,從色彩調配中總結學習規律乃至人生規律。教師應鼓勵學生勇于嘗試,對色彩按自己理想中的比例進行調配并得出相關的規律,有助于增加學生對各個顏色與色彩調配產生更深的理解。通過一遍又一遍的嘗試,可以增強學生的耐心及毅力,而不是讓學生機械的、重復地按照教師布置的顏色比例去調配。前者失敗后,學生能夠及時反思為什么自己調配出來的顏色與理想中不同,能夠為未來的成功積累經驗;而后者只能在失敗后麻木地進行下一次嘗試,并不明白其中的原理,只能祈禱著下一次“碰運氣”得到成功。讓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在未知的問題前以最快速度找到解決方法的能力。
(三)鍛煉學生的個人能力
探究式教學要求在美術色彩的學習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相關問題的探討,留出時間讓學生自主進行相關的實踐。這樣的教學手法可以真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和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教師還可以適當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有效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美術教師應在美術教學中提高每個學生的個人能力,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而努力。
三、如何在高中美術色彩教學中運用探究式教學
(一)教師明確自己的教學思路
美術課堂是一門藝術課程,所有的美術創作都離不開創作者的創造力。美術教師在美術課堂色彩教學中可以嘗試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把重心放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上。高中美術教師面對的雖然是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其缺乏堅實的美術基礎,是美術學習中的新手。高中階段的美術教師應以美術思想啟蒙為主,繪畫技法教學為輔;以啟發學生繪畫興趣為主,指導學生繪畫為輔;以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為主,創作完美作品為輔。也就是說,高中美術教師應當多鼓勵學生自己進行藝術嘗試,無論作品的好壞,只要勇于嘗試就是好的。同時教師應注意,探究式課堂雖然把學生作為課堂主體,但教師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教師應肩負起推進課堂進度的任務,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觀念,所以教師應在高中美術色彩運用實踐教學過程中,充分地發揮起自己在美術色彩課堂上的審美引導教育作用。通過實際觀察并了解高中生實際的各種色彩和表現美的能力,從本班學生實際的美術學習情況需要出發,為廣大學生定制色彩理論學習上的明確發展方向,提高本班學生對美術色彩課堂的學習主動性與學習興趣和學生對色彩美以及色彩創作的主觀意識,讓每位學生最終可以實現從一個美術學習者真正變成色彩藝術知識的實踐創造者的目標。教師需要在課堂或批改作業時注意指出一些有關學生色彩錯誤的色彩搭配和習慣問題,幫助并啟發廣大學生自覺改正這種錯誤的色彩搭配習慣的思維方式,促使身邊的每位學生從課堂教學中得到進步,提高自身運用色彩的能力以及美術作畫水平。
(二)教師創造自主性探究性學習課堂
創造自主性探究性課堂就需要創新現有課堂模式,教師可以迎合信息化時代,積極運用互聯網資源,在學生現有美術學習的基礎上使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高美術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提高學生欣賞美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此外,為提高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興趣與熱情,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方式讓學生自己進行藝術創作實踐,例如在進行美術色彩調配過程中,要求學生通過對三原色進行調配,完成一幅自己滿意的作品,由全班學生投票選出好看的作品。這樣做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美術基礎、色彩調配能力,也可以激發出學生對美術學習、色彩調配的興趣。
美術教師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互相交流彼此的想法,進行一場“腦力碰撞”,幫助學生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與審美能力,夯實學生美術基礎。同時因為在高中美術課堂中教師的數量少,學生的數量多,難免會出現教師忽視個別學生的情況,而小組合作進行討論的方式能夠顧慮到每一位學生,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融入美術課堂,進行了色彩的相關學習,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也可以幫助沉默的學生打開心扉,鼓起勇氣表露自己的想法,同時增進小組學生之間的深厚情誼。
(三)針對專業性知識進行趣味講解
探究式教學模式也有其難以觸及的知識點,例如在美術課堂中的色彩教學中,僅靠學生的自主學習是難以深入理解色彩三大特性中的色相、純度與明度的。這時就需要美術教師的指導。然而這一部分知識較為抽象、困難,為防止學生因其晦澀難懂而放棄學習,美術教師應摒棄之前枯燥的照本宣科的方式,可以適當引入信息化的教學方式,運用互聯網資源,將困難的知識點講述得深入淺出。或是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將晦澀的知識與學生身邊的風景聯系起來,可以讓學生拍一些身邊覺得好看的風景,從中選擇色彩關系較好的,拿到課堂上向學生講解,將其中的主要色塊顏色提取出來,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以及這些色彩是否是同一色系,是怎么由顏色與光互相反射得到的這樣一張圖片等等知識。之后可以安排學生自己進行色塊的提取,小組合作進行討論,深化學生對色彩關系的理解,同時增進小組學生之間的深厚情誼。
美術教師也可以嘗試讓學生以色彩描繪校園內的春景或者開展以美麗的郊外景象等為主題的美術色彩課實際教學體驗活動,激發與引導學生自覺提高在高中美術色彩運用課堂上的學習藝術熱情。教師也可以在需要講解色彩的明暗緩急虛實對比、明暗變化強弱規律及濃淡干濕輕重強弱等變化的關系等多種色彩表現方式時,結合課堂教學實際所處的景色以及自然自帶的色彩,展現出各種色彩亮度、飽和度、對比度之間的強弱特性,這樣就能在實踐中幫助及指導學生進一步增強對美術作品及色彩運用的整體審美表現力。最后,高中美術教師需要及時讓各位學生在現場作畫結束后呈遞自己較為滿意的繪畫寫生作品,選出幾幅較優秀的學生現場繪畫作品,此后對繪畫的作品再進行講解、介紹。
四、結語
探究性教學需要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中積極融入“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積極進行自主學習的習慣,激發學生深入探究的興趣,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美術教師應將探究式教學模式運用到高中美術色彩教學中,讓學生在高中美術中發揮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創造力,激發學生對美術及色彩學習的興趣,同時擔負起教育工作“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學生的毅力與耐心、好奇心,鼓勵學生在色彩調配中總結生活規律,鍛煉學生的個人能力,培養學生遇到未知的問題時能夠及時找到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探究式教學雖然以學生為主體,表面上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但實際上教師需要關注的重點從教學內容轉移到了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方面,教師切記不可掉以輕心,更應努力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姜小淳. 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美術色彩教學中的運用[J]. 中學教學參考,2018(18):27.
[2]曾偉. 關于高中美術色彩教學中的探究式教學實踐分析[J]. 考試周刊,2018(26):180.
[3]朱鑫. 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美術色彩教學中的具體運用[J]. 流行色,2022(01):140-142.
(責任編輯: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