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姝
[摘要]?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發展時期,經濟發展模式不再僅以投資為主導,而是大力推動消費經濟發展。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中小企業要轉變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打造企業品牌,塑造良好企業形象,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經濟轉型;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 貴州盛華職業學院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中小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力軍,也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業創新的重要力量。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產業鏈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中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國經濟轉型發展時期,中小企業要搶抓機遇直面挑戰,轉變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打造企業品牌,塑造良好企業形象,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機遇與挑戰
面臨的機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全面促進消費,推動消費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形成以消費為主導的新型經濟發展模式。不斷擴大的消費市場和消費形式,需要更多個性化、特色化、多樣性的消費產品滿足消費需求,這為中小企業市場拓展帶來了廣闊的空間。同時,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需要培育一批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在經濟轉型發展中,要求改變高排放、高耗能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中小企業要著眼未來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創新生產技術,達到預期的節能減排目標,增加企業產品的附加值與技術含量,實現轉型升級健康發展。
面對的挑戰。一方面,經濟發展轉型期,我國出口導向弱化導致外向型中小企業遭受較多打擊,特別是出口營銷為主,高度依賴境外市場的中小企業不得不將市場開始轉向國內。但受以往經營模式的影響,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轉型,會大幅度削減企業的經濟效益,影響企業發展。另一方面,企業生產成本的增加也加大了自身的發展壓力。經濟轉型期,職工收入增長計劃等政策要求必須提升職工工資,勢必使企業人力成本大幅提高,進一步增加中小企業的生產成本,導致自身經濟發展受到較大沖擊,壓力不斷增大。
發展對策
轉變企業發展理念。經濟轉型背景下,中小企業應結合自身實際經營情況,科學做好轉型與升級準備,發展生態循環,以獲取更高的市場份額,實現可持續發展。首先,企業應充分了解社會的發展目標,在自身經營理念中融入低碳經濟與綠色發展戰略,強化循環經濟發展理念,確保企業自身的發展滿足社會的基本需求。其次,企業發展轉型中要遵循以人為本的思想,尊重員工的發展訴求,并積極開展教育培訓工作,統一全體員工對綠色經濟內涵的思想認識,讓每位員工把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到生產生活中。再次,擴大內需發展消費經濟將不斷提升大眾的生活水平,也必然催生出新的消費需求。對此,中小企業要及時研判掌握市場形勢,不斷創新生產技術,創新業態和營銷方式,并根據不同層級消費者的需求,推出個性化、定制式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最后,中小企業要充分應用現代通信技術,引入網絡化的營銷模式,提高生產經營質效,增加經濟效益,壯大自身實力。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經濟轉型期,中小企業為了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應大規模調整更新現有的生產設備。但中小企業因自身實力有限可能無法順利完成,需要政府部門出臺更多扶持政策,扶持中小企業更新設備。同時要正確認識到中小企業發展對區域整體經濟環境的正面影響,采取科學可行的行政手段,構建綠色生態的市場機制,為中小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實現中小企業和區域經濟的協同持續發展。
實現自主創新管理。為了實現轉型升級,中小企業應引入先進的科學技術,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對此,企業要摒棄傳統的依靠低成本勞動力推動發展的思想,轉變資源驅動模式,實現創新驅動,以低能耗、資源循環利用為基點,變革生產方式,確定自身的品牌優勢,增強核心競爭力。一方面,中小企業應重視研發先進的生產技術,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利用互聯網技術交流平臺,學習更多先進生產管理經驗,在生產環節投入資源循環利用先進設備,實現生態循環生產目的。另一方面,應注重培養新型技術人才,通過校企合作方式強化科研交流,鼓勵員工自主創新,研發生態環保的設備與技術,助力企業走上綠色循環經濟的道路。同時,企業還應建立激勵機制,調動技術人員積極自主創新,充分挖掘人才創新潛力,做到以新的理念與技術促進企業持續發展。
提升營銷管理水平。首先,中小企業要打造自主品牌,增加產品附加值,提升競爭實力。要充分調研當前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消費需求,研發新型產品,提升科技含量,培育自主品牌,放大品牌效應。其次,要引入網絡營銷方式,擴展產品營銷平臺,擴大營銷渠道。當前消費者更喜歡在互聯網平臺網購,這便要求企業要做好網絡虛擬平臺中的宣傳推介工作,完善互聯網購買模式,增強消費者網購的體驗感和獲得感。再次,要培養更多的高素質營銷人才。當前進入知識經濟時代,銷售人才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中小企業在轉型發展中要高度重視營銷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工作,確保企業以高素質的營銷隊伍、更完善的營銷方案為市場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穩步提升。最后,要優化企業售后服務體系。面對消費者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對售后要求越來越高的現實,中小企業要增加資金投入,強化售后服務網點建設,創新健全售后服務方式。比如,針對不同產品特點,開設專業便捷的安裝與調試服務,為消費者帶來良好的消費體驗,樹立企業在消費者心中的良好口碑,增強產品競爭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疏通企業融資渠道。當前,國家針對中小企業融資已經制定了較多金融支持政策,地方政府部門應結合本地中小企業的發展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細則,確保嚴格落實各項金融政策。同時,政府部門還要打造良好的融資服務平臺,加強中小企業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對接,幫助解決融資需求與供給不對稱問題,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同時要整合共享司法、稅務、銀行等部門和單位的信用資源,加快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提高中小企業提升信用水平融資能力??h域內要成立獨立的信貸擔保機構,完善中小企業的信貸擔保機制,為企業產品創新、設備更新等活動提供融資保障,降低融資風險,實現良性循環。
引入網絡信息技術。經濟轉型背景下,中小企業應充分運用現代通信技術,提升整體的發展水平。一方面,企業應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系統的網絡發展體系,轉變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實現技術性生產、信息化運行、智能化管理。另一方面,要將企業的網絡系統主動對接融合地方網絡系統,與地方相關行業實現信息共享、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必要時還應在行業內打造專門的分享平臺,相互借鑒優秀的生態經濟發展成果,結合自身實際應用到企業發展過程中,真正實現持續運營。
塑造良好企業形象。經濟轉型發展期,中小企業應注重保障與改善民生,要堅守道德底線,認真履行企業應有社會責任,以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保證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不能為了單純追求經濟利益,忽略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發生任何危害消費者安全的事故。因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中小企業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生產和提供更多個性化、特色化、多樣性的產品和服務,贏得市場和社會的信任,促進企業在不斷滿足社會要求的同時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
加大產權保護力度。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要注重產品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避免經濟利益受到不法侵害。對此,地方政府要開設知識產權咨詢服務窗口,為中小企業提供知識產權保護咨詢服務,提高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幫助企業解決知識產權侵害問題。同時,開展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培訓,減免中小企業申請知識產權的費用,增強企業的發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