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海洋與漁業》綜合
最 近,農業農村部確定了第一批國家水產育種聯合攻關計劃的品種及重點任務,南美白對蝦、斑節對蝦、鰻鱺等7個品種入選。旨在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種業振興決策部署,深入推進水產育種聯合攻關,保障我國水產種源安全,推進水產養殖業高質量發展。
農業農村部要求,各育種聯合攻關單位要緊緊圍繞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目標,以先進育種及配套技術為依托,以良種推廣應用為目標,在種質資源發掘、育種、種苗擴繁和推廣等環節緊密銜接,實現“育繁推”一體化的商業化育種與推廣應用模式。要充分發揮育種聯合攻關單位中科研單位在種質資源發掘、優異材料創制和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優勢,利用企業在市場需求、良種擴繁、推廣應用等方面的強項,實現科企高效銜接,加快突破性品種選育,滿足產業迫切需求。
各育種聯合攻關牽頭單位要組織制定實施方案,細化育種攻關總目標和分年度目標、重點任務、實施機制和保障措施,加強統籌協調,抓好任務落實,每半年報送工作進展。農業農村部將育種聯合攻關作為推進種業振興的重要任務,建立攻關工作年度報告和評估制度,加強監督指導。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負責提出和組織開展國家水產育種聯合攻關計劃,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承擔日常管理服務工作,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負責技術指導。各地農業農村(漁業)部門和有關單位要做好國家水產育種聯合攻關與其他攻關的有機銜接,強化成果應用和推廣。
各育種聯合攻關牽頭單位要落實牽頭責任,組建攻關工作專班,制定管理制度和激勵舉措,積極爭取國家或省級有關科技項目支持。各育種聯合攻關成員單位要細化任務分工,落實責任到人,將攻關任務納入單位工作激勵重要內容,對攻關人員在薪酬獎勵、職稱評聘、崗位晉升等方面優先考慮。農業農村部將在漁業發展補助資金、國家現代種業提升工程等項目中優先安排參與國家水產育種聯合攻關任務的單位,及時總結攻關做法經驗和成果成效,挖掘先進人物、典型事跡,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傳。各地農業農村(漁業)部門要加強對在本地區開展工作的國家水產育種聯合攻關單位支持,在資金投入、人才激勵、用地保障以及成果展示推廣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勵各地組織開展本地區特色主養品種的育種聯合攻關。
【鏈接】
以抗病、抗逆、高產和優質品種的選育為主攻方向,加強優異種質資源收集與利用,建立高效、復合多性狀的育種技術體系,對偷死綜合征抗性、生長速度和品質等目標性狀進行精準評估和選擇,重點培育適合工廠化養殖、鹽田生態養殖、鹽堿水養殖等典型模式下的南美白對蝦新品種,研發對蝦種苗的病原監測與防控、對蝦性腺發育調控和SPF親蝦標準化培育等關鍵技術,構建新品種“育繁推”一體化體系,提高國內良種覆蓋率,減少對國外種蝦的依賴。
以高產、耐高溫和不育品種選育為主攻方向,強化優異育種材料的發掘與創制,建設優異種質的保種與擴繁基地,設立種業創新研發中心,加快新品種優良性狀的遺傳解析,重點推進以基因組選擇為核心的虹鱒分子育種技術的研發,培育出高產、耐高溫和不育的虹鱒新品種,持續開展虹鱒新品種生產性能測試與推廣等活動。
以速生、多抗和耐粗飼新品種培育和提升種源自給率為主攻方向,挖掘重要經濟性狀顯著相關標記或基因,突破全基因組選擇育種技術,結合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和傳統選擇育種技術,培育具有生長快、耐低鹽、耐氨氮或耐粗飼等多性狀新品種;建設核心保種基地,完善新品種高效制種和苗種生產技術,進行大規模擴繁親本和蝦苗規模化生產;在主養區開展良種配套蝦蟹(魚蝦)混養、高位池(土池)精養等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顯著提升品種的市場占有率。
以優質、高產和抗高溫品種選育為主攻方向,深入推進優異種質引種、馴化和創制,構建多層次蝦夷扇貝育種技術體系,建設優異種質創新基地,完善自動化、智能化扇貝高效制種技術及裝備和高效綠色增養殖模式,重點培育高產、生長快、優質、抗高溫等新品種,持續開展優質蝦夷扇貝質量鑒評和示范推廣等活動。
以快長、全雄斑點叉尾鮰品種選育為主攻方向,建設資源活體庫和信息庫及育繁推種業創新基地,完善育種設施平臺和育繁推體系,挖掘開發優異種質資源,重點加快家系育種、性控育種、基因組選擇育種等技術集成和良種開發推廣速度,培育生長快、高雄性率的斑點叉尾鮰新品種,提升良種產業服務效能,實現產業發展良種自主可控。
以快長、多抗品種選育為主攻方向,引進與創制優異種質資源,建立并完善羅氏沼蝦數字化育種平臺,在繼續保持快長性能的基礎上,重點培育全雄、抗十足目虹彩病毒、耐低鹽、耐寒及耐鹽堿等羅氏沼蝦新品種,滿足不同養殖地區和模式需要,建設一批羅氏沼蝦新品種性能測試基地,開展良種良法示范展示。
以批量培養人工繁殖柳葉鰻為主攻方向,持續開展鰻鱺的人工繁殖技術優化、高質量受精卵獲得和仔魚培育研究,提高初孵仔魚的成活率和存活時間,優化初孵仔魚餌料配方和仔魚培育設備,力爭突破柳葉鰻培育技術并最終培育出玻璃鰻;建設鰻鱺種質資源保存基地,形成鰻鱺種質資源保存、后備親魚培養、鰻鱺親魚催熟催產和初孵仔魚培養一條龍式技術體系。結合中西太平洋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共享航次,開展鰻鱺仔魚及其洄游相關生態因子調查與研究。

第一批國家水產育種聯合攻關成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