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海洋與漁業》記者 羅茵
2023年是廣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關鍵之年。廣東農技服務“輕騎兵”是廣東省獨特的創新農技服務模式,由省農業農村廳統籌各級農技公共服務和社會化服務力量,圍繞各地產業發展和技術需求,組建農技服務“輕騎兵”小分隊,深入生產一線,開展全產業鏈、全方位的農技服務,如調研生產情況、了解養殖技術需求、開展技術培訓、對接幫扶資源等,為鄉村產業振興書寫美麗畫卷。
3月30日,廣東海洋與漁業出版傳媒有限公司組織清遠日報和清遠廣播電視臺等相關媒體參與“漁業輕騎兵記者鄉村行”,記者團跟隨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謝海平博士及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翁少萍副教授帶隊的漁業水產養殖病害防治“輕騎兵”前往清遠和佛山,了解“輕騎兵”的工作機制和國內鱖魚養殖唯一法定抗病毒疫苗應用情況。
鱖魚又稱桂花魚,是經濟性良好的名貴淡水魚。作為廣東省鱖魚產業的主產區,清遠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大力發展鱖魚養殖業,2021年4月,“清新桂花魚”獲評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截至2022年,清遠清新區全區鱖魚養殖面積1萬畝、總產量1.26萬噸、產值7.58億元。

上個世紀末,桂花魚在清遠推廣養殖后,一些病害的出現較大程度影響了桂花魚產業的發展,其中,威脅最大的就是鱖魚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ISKNV)。2006年,翁少萍團隊首先建立對ISKNV高敏感的鱖魚仔魚傳代細胞系,2007年研制出基于傳代細胞的具有高效保護作用的滅活疫苗,后幾經波折,于2019年年底拿到新獸藥證書,2022年7月廣東漁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鱖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滅活疫苗(NH0618株)”獲生產批文。從2007年研發成功到2022年獲生產許可,“鱖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滅活疫苗(NH0618株)”作為一款高起點、高標準、高準入門檻的漁用疫苗制品,歷時15年進入成果轉化階段,該疫苗也是國內第二款法定病毒類漁用疫苗,更是鱖魚養殖領域唯一法定疫苗制品。
目前,鱖ISKNV病滅活疫苗的絕對效力不低于90%,相對效力不低于88.9%,從實際免疫效果來看,可完全劑量免疫,試驗攻毒的存活率都接近完全保護(100%)。鱖ISKNV病滅活疫苗研制成功及推廣應用對清遠及整個鱖魚產業的發展意義非凡。
廣東漁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位于清遠市清城區,是“鱖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滅活疫苗(NH0618株)”技術成果的獨家廠商。該公司致力于漁用疫苗的研發和產品推廣,為了籌備鱖滅活疫苗的生產,投入巨資建立了專用漁用疫苗生產線。總經理張毓金透露,投入生產后第一期預計達50億尾的供應能力,未來可達100億尾;除鱖魚外,還有羅非魚、加州鱸和金鯧魚等品類的產品研發,護航食品安全。他表示滅活疫苗推廣使用與漁業“輕騎兵”鄉村行的目的不謀而合,再好的技術,不到塘邊田頭、不為老百姓創收就不能體現其效果。
當天下午,記者團隨漁業“輕騎兵”來到佛山市三水順華源水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水順華源”)。作為當地知名的水產基地,隨著鱖ISKNV病滅活疫苗的推廣,該公司鱖魚養殖全程沒有發病,第一批長成的規格鱖魚已于近期出售。
一到基地,“輕騎兵”就有條不紊地搬下全自動核酸檢測分析系統及水質檢測試劑盒,進行魚體檢測和水質檢測。謝海平博士介紹,“輕騎兵”鄉村行致力于打通農技服務最后一公里,設備隨人下鄉,可以幫漁民現場進行水產病害檢測及水質檢測,檢測結果約兩個小時就能出來告知漁民,方便他們對癥下藥,而一般自行到實驗室檢測需要1-2天才能出結果,“輕騎兵”鄉村行的模式顯得更有效率。三水順華源總經理林華表示,“輕騎兵”鄉村行提供了水樣監測、病毒檢測、病原確定和技術指導等方面的服務,快速且專業。
走訪過程中,記者團了解到,由水產專家、專業技術人員、農村鄉土專家等科技主力軍組成的這股漁業“輕騎兵”隊伍,往后將繼續以解決產業難題為工作主線,聚焦鄉村漁業生產農技服務,以科普漁業法規政策和科學養殖知識,推廣提升水產養殖技術和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為鱖魚注射鱖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滅活疫苗(NH0618株)周禮雄/攝
本次清遠佛山行是“輕騎兵”記者團鄉村行系列活動的第一站,隨后記者團將結合農技輕騎兵推廣需求,聚焦鄉村漁業生產農技服務,以科普漁業法規政策和科學養殖知識,推廣提升水產養殖技術和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展現漁業“輕騎兵”勇擔當勇作為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