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新
摘要:
在現階段的社會治理工作中,消防監督管理尤為重要,其與我國民眾生命安全、財產安全息息相關。在我國城鎮化建設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城市功能越發多樣,城市人口規模日益增大,城市消防監督管理壓力隨之增高,所以在新時期,消防監督部門應結合當前消防監督管理實際情況,推動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以此有效加強消防監督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分析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內容與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的意義,并指出當前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對策,以期為相關行業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消防監督;標準化
引言
現階段,各行業領域發展速度加快,城市人口數量不斷增加,社會結構在不斷轉型升級。以往的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當今時代要求,難以有效預防、處理大型火災事故。基于此,消防監督部門應順應時代發展,建立符合新時期要求的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體系,通過消防監督管理思路優化、消防監督管理方法創新,促使我國消防監督管理效果逐漸增強。
一、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概述
消防監督是指針對社會單位,如機關單位、事業單位、企業、團體組織等,實施消防監督檢查,確保其在運營中良好遵守消防法律法規。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是指在消防監督工作中,通過采取一系列舉措,包括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規程制定、消防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險源監控預防制度制定等,形成規范的消防監督管理流程,使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按照一定秩序開展,以有效提高消防監督管理效率和效果,充分保障社會單位消防安全狀態良好。為實現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應以標準化監督管理要求為基礎,向監督管理標準化延伸。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監督管理標準化,指的是結合相關要求制定統一規定,規范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對工作中的具體事項予以明確;二是標準化監督管理,指的是以標準化要求為依據,開展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確保消防監督管理程序、消防監控設施以及火災危險評估等方面均符合標準要求。總而言之,監督管理標準化與標準化監督管理之間的關系尤為密切[1]。
二、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內容
(一)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程序
制定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程序的目的是對消防監督各管理環節進行約束控制,確保各項管理工作科學開展。消防救援機構應對各部門職責予以明確劃分,為各崗位人員合理分配職責,針對特殊場所與設備進行操作規程的制定,并在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中有效落實各項標準化程序。實際上,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應以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程序為依據。通過完善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程序,支持各項工作高效開展。
(二)消防監督標準化火災風險評估
在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建設中,火災風險評估屬于重要內容,其能起到預防火災、促進消防安全目標落實的作用。在火災風險評估過程,應以重大火災隱患判定標準要求為依據,量化評估建筑火災風險,并劃分各場所風險等級,以綜合評估消防安全風險,采取針對性風險防范措施,促進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目標落實[2]。
(三)消防監督標準化防火監控設施建設
消防設施建設是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建設的基礎,包括防火門、消防應急電源、消防器材等,應結合建筑高度、建筑人口密度等因素,明確建筑類別,進而合理制定防火監控設施標準,并推動標準有效落實,以此實現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目標。
三、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的意義
(一)滿足消防安全管理需求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民眾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這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迎來挑戰。以往的消防監督工作缺少統一的管理標準,而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以社會發展實際情況為基礎,通過規范消防監督管理行為,為民眾生命安全與財產安全提供保障,有效維護社會穩定,提高社會治理效果。
(二)推動社會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國各生產領域火災事故頻發,而企業忽視消防安全管理是導致火災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大部分企業在經營管理中都對經濟效益更為注重,所以盲目追求生產效率,即使發現火災隱患,也抱著僥幸心理,最終導致重大損失。通過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發揮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體系作用,能加大對企業生產活動的消防安全監督力度,確保各企業處于安全生產狀態,進而推動社會高質量發展[3]。
四、新時期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現狀
(一)消防安全事件處理方式欠妥
新時期,我國消防監督管理建設已經取得初步成果,但是仍有一定進步空間。由于我國消防監督標準化建設起步相對較晚,相應的技術標準與我國消防安全事件處理之間的適配度不足,尚未形成完善的標準化管理制度,導致我國消防安全事件處理方式的合理性和預見性不足。此外,目前消防演練工作存在一定的問題,難以提高民眾對于消防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使重大消防安全事故的發生率持續提高[4]。
(二)社會單位缺少對消防安全的重視
社會單位對消防安全的重視程度不足,抱有僥幸心理,致使消防風險增加。部分社會單位的經營管理人員、防火負責人對于單位內部的消防安全管理態度較為模糊,且內部缺少完善的消防管理制度。雖然社會單位會定期開展消防檢查工作,但是只浮于表面。這就使社會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難以貫徹落實,需要建立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制度,對社會單位的消防職責進行明確細分。同時,在生產領域中各企業之間競爭激烈,因此為占據競爭優勢,企業對經濟效益更為關注,而在消防工作領域投入精力較少,導致企業內部消防安全規范性存在問題,阻礙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的貫徹落實。
(三)消防監督管理工作較為繁瑣
消防監督管理涉及諸多專業學科知識,屬于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消防監督管理過程中,通常需要大量人員作為支撐。由于管理與操作難度較大,為執法者的責任劃分帶來一定困難,致使執法人員在監督管理環節無法依法查處。同時,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尚未形成統一的監管平臺,各部門、機構消防安全信息存在不對稱問題,導致消防設備配置缺少合理性,難以進行統一監管。此外,部分地方政府為迎合“三化”,對消防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重視度不足,加之消防監督管理工作較為復雜,致使消防監督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較低,嚴重影響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建設效果[5]。
五、新時期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對策
(一)加大職業培訓力度
為實現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目標,應通過開展職業培訓,加強消防監督人員的職業能力,使其形成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意識,能高效開展各項工作任務。首先,在職業培訓開展中,應明確培訓重點,以往培訓活動通常涉及基礎技能培訓和高級技能培訓。在新時期,作為消防監督人員,需要擁有專業知識,具備各項專業知識應用能力,所以職業培訓應以此為重,使消防監督人員通過培訓學習能在后續工作中創造性運用專業知識,從而增強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效果。其次,在職業培訓開展中,應同時開展理論培訓與實踐培訓活動,通過理論培訓,引導消防監督人員明確掌握消防監督標準;通過實踐培訓,引導消防監督人員結合崗位要求進行實踐操作,以此提高消防監督人員的綜合素養。最后,在職業培訓開展中,應加大對管理者的培訓力度,使其對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意義形成正確認識,具備較高的管理能力,能在后續工作中起到良好帶頭作用,有效推動消防監督標準化建設,充分保障消防安全。
(二)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為實現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目標,還應進一步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在現階段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中,應以消防法為依據,保證工作開展滿足規定要求,并在遇到問題時充分運用消防法中提出的具體辦法進行解決。同時,各地政府部門應在消防法的基礎上推動地方性法規的完善,以此約束地方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使各項工作有法可依,促進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在完善的法律法規支撐下向縱深推進[6]。
(三)優化管理工作流程
為實現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目標,應結合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現狀,針對性優化管理工作流程。在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中,所監督的對象雖不同,但消防安全監督要求較為相似。在消防監督領域,合理確定工作流程,并制定統一的消防監督檢查程序,能有效提高消防監督管理規范性,為消防監督標準化建設提供支持。一方面,借助完善的管理流程,消防監督人員能嚴格依照流程開展各項工作,降低工作失誤、工作遺漏等問題,使消防監督管理效果加強;另一方面,借助完善的管理流程,消防監督人員能有效銜接各工作環節,避免出現工作重復現象,縮減工作用時,使消防監督管理效率得到提升。
(四)有效落實責任機制
為實現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目標,應明確各項工作責任,在合理制定責任機制的基礎上,推動責任機制有效落實,創新消防監督管理理念,發揮政府部門、消防救援機構、社會單位實施職責,實現多方參與。一方面,政府部門應在民生保障建設規劃中納入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建設,由消防救援機構承擔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保證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符合時代要求,能滿足新時期社會發展需求。另一方面,構建多方聯合監督管理格局,由消防救援機構、公安部門、市場監督部門以及社會單位等積極參與。通過多方協同,為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切實推動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建設。具體而言,在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中,各參與部門、單位應建立并落實責任機制,合理劃分人員職責,避免出現由于職責不清而相互推諉的現象[7]。
(五)積極引用信息技術
新時期,各行業領域都在積極運用信息技術輔助工作開展,所以消防領域也應如此。為實現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目標,應跟隨時代腳步,推動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運用信息技術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對被監督管理單位的基本信息予以收集,進而通過平臺存儲與處理,為后續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開展提供有力支持。一方面,能針對性控制被監督管理單位,使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更為精準;另一方面,能積累過往工作數據,以便消防監督部門結合往期數據確定未來工作方向,使消防監督管理決策更為可靠。此外,基于信息技術,連接平臺軟件與硬件,能向終端設備傳送火災預警信號,有利于消防監督人員及時發現消防隱患,并對隱患嚴重程度予以判斷,進而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基于信息技術,建立火災風險評估系統,能精確判斷火災風險等級,分析火災風險權重,以此針對性制定應對措施,提高救援精準性,實現對火災事故的有效控制;基于信息技術,搭建消防救援智能化系統,能整合消防調度、消防應急管理、火災事故快速處置等工作,保證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具體而言,消防監督部門應積極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對信息技術予以合理運用[8]。
結語
新時期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主要包括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程序、消防監督標準化火災風險評估、消防監督標準化防火監控設施建設。推動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建設,能滿足消防安全管理需求,促進社會高質量發展。現階段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還存在一定問題,具體表現為消防安全事件處理方式欠妥、社會單位缺少對消防安全的重視、消防監督管理工作較為繁瑣等。為實現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目標,還應采取加大職業培訓力度、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優化管理工作流程以及有效落實責任機制等措施。
參考文獻
[1]
張繼元.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難點及措施[J].大眾標準化,2021(24):1-3.
[2]劉星.消防安全標準化視角下消防監督存在問題及改進辦法[J].大眾標準化,2023(03):13-15.
[3]邱添.完善我國消防監督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有效路徑[J].消防界(電子版),2021,7(20):126+128.
[4]張蓬.新形勢下推進消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措施分析[J].今日消防,2022,7(09):114-117.
[5]范建華.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措施分析[J].今日消防,2021,6(04):70-71.
[6]張斌.論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措施[J].價值工程,2021,40(21):3.
[7]楊凌云.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的新思路解析[J].消防界(電子版),2022,8(13):76-78.
[8]王廣乾.鄒議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監督檢查中常見的問題及對策[J].居舍,2022(07):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