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達德學院與香港青年文藝運動

2023-06-10 08:34:34李青林
粵海風 2023年2期

李青林

摘要:香港達德學院建校時就設有文哲系,該系的文學教育基本由左翼文人主導。他們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對《講話》精神的解讀和對解放區文藝作品的介紹,完成對青年學生文藝觀的培養。在此基礎上,文哲系學生創辦了《海燕文藝叢刊》。不過從該刊物的文本實踐來看,一方面左翼文人所主導的文學教育確實影響了香港青年的文藝觀和文學創作風格,另一方面青年學生的文學創作并沒有走向對解放區文藝作品的模仿,而是選擇書寫他們所熟悉的生活,尤其側重書寫南洋人民的“反殖意識”。這讓我們看到香港青年文藝運動的多元面向和內在張力。

關鍵詞:達德學院 香港青年文藝運動 文學教育《海燕文藝叢刊》

1946年到1949年,是中國文人南下香港的高峰期。這一時期香港的文藝活動是中國現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眾多文藝界人士通過創辦文學期刊、編輯報紙文藝副刊、創建學校等文化活動推動香港文藝運動的發展。達德學院的文藝活動便是其中的一部分。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瑋鑾曾在《達德學院的歷史及其影響》中提到,“如果把‘達德學院放入香港文藝活動史里,它應該如何定位?這是個值得再深入探究的課題。”[1] 然而,目前的研究多側重于對達德學院發展過程和歷史貢獻的梳理,少有對文藝活動的考證與研究。比如,達德校友會編輯出版的一系列資料選集:《達德學院建校五十周年紀念文集》[2]、《達德研究文集》(第一輯)[3]、《達德研究文集》(第二輯)[4]、《達德學院的教育實踐》[5]、《達德歲月:香港達德學院紀念集》[6]、《文化青山:香港達德學院概況》[7] 等,都側重對達德學院校史的考證與整理。再比如,香港學者劉智鵬的《香港達德學院——中國知識分子的追求與命運》[8],在對達德學院校史進行整理之外,還補充了與達德學院有關的周邊史料,如港英政府修訂的教育條例等。這些研究成果為我們研究香港達德學院的發展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史料,但是其更側重于對達德學院歷史貢獻的梳理,少有對文藝活動的專門研究。因此,本文試圖對香港達德學院的文藝活動及其在20世紀四十年代香港青年文藝運動中所扮演的角色進行考察。

一、香港達德學院的歷史角色

香港達德學院創辦于1946年9月,是由中國共產黨及各民主黨派共同籌辦的一所高等學府,由李濟深擔任董事長,陳其瑗擔任院長,董事有彭澤民、何香凝、蔡廷鍇、李伯球、楊逸棠、陳汝棠和丘克輝等人。學院開設有法政系、商經系、文哲系三大系,以及新聞專修班和預備班兩個班。達德學院的師資力量相當雄厚,所聘請的授課教師幾乎都是當時較有影響力的文人。就連港英政府也不得不承認“該校師資極佳”,在師資方面“明顯比本港其他教育學院為高”[9]。但是因中國政治局勢有變,港英政府擔心中共的勢力會威脅到其在香港的利益,所以態度發生轉變。達德學院于1949年2月被港英政府強行關停。

香港達德學院雖然只有不到三年的歷史,但其歷史貢獻不容忽視。關于香港達德學院的歷史角色,盧瑋鑾認為其是“政治氣氛十分濃烈的青年干部培訓機構”,甚至是“政治干部的培訓機構”。[10] 對此,香港達德學院的親歷者劉麟提出不同看法。他認為香港達德學院并不是簡單的“干部培訓機構”,而是一所正規的高等學府。[11] 實際上,就目前可考的史料來看,香港達德學院確實是一所正規的文科高等學府,其中的某些文化活動具有統戰性質,但并不是完全致力于政治訓練或者干部培訓。從達德學院頒布的《達德學院學則》來看,達德學院對于學制、學分、考試、考勤及課程設置都有明確的規定,學院各班科目分為必修和選修兩種,采用學年和學分混合制,學生須在三年內修完120學分方能畢業。[12] 同時,其課程設置也較為完備,如文哲系開設的課程包括文學理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外國文學、語言學、民間文學等方向。所以從教育體制來看,達德學院具備比較成熟的高等學府的體制。從其授課內容來看,達德學院也并不是致力于專門的政治訓練或黨政教育。以文哲系的文學史課程為例,宋云彬講授的課程《中國文學簡史》,主要依據其所編寫的教材《中國文學史簡編》,這部教材系統地梳理了中國文學的發展脈絡,以《詩經》《楚辭》為起點,中間論及漢賦、六朝駢文、樂府詩、唐詩、宋詞、北曲南詞、明清小說、八股文等,最后論及文學革命與新文學的建設等。[13] 其中未見涉及政治宣傳相關內容。所以從教學體制、課程設置等角度來看,達德學院是一所正規的文科高等學府,并不是致力于黨政教育的青年干部培訓學校。或者說,至少達德學院的辦學宗旨并不是培養政治干部。

當然,“政治氣氛十分濃烈”這一點確實不假,這首先與達德學院師生的背景有關。達德學院的師生多是因參加民主運動而不被國民黨當局所容,所以才到香港避難的。其中左翼文人居多,他們本身的政治立場就是反蔣親共的。其次,中共也確實利用達德學院的平臺開展統戰工作,達德學院的師生中有一部分就是中共黨員,并且還成立了黨小組,如張鐵生、黃煥秋、周鋼鳴、林林、司馬文森、張明生等都是黨組成員。司馬文森在當時擔任由夏衍主持的中共南方局香港文委委員,所以其授課內容包含對《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精神的解讀與對解放區文藝作品的介紹。從這個角度來看,達德學院的教學活動確實帶有某種政治功能。這與當時的歷史語境有關,20世紀四十年代的香港,是國共兩黨爭奪的文化陣地,很多文化團體、文化機構必然帶有某種政治色彩。但是,不能因為其政治功能而忽略或否定其教育功能與文化功能。達德學院也是如此,其政治氛圍較為濃烈,某些文化活動也具有統戰性質,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忽視其作為一所高等學府所作的歷史貢獻。實際上,達德學院的教學活動兼具教育功能、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等多重屬性,而其中的文藝活動也是如此。

二、文學教育與香港青年文藝觀的培養

達德學院從建校起就設有文哲系,由黃藥眠擔任系主任,司馬文森、周鋼鳴、鐘敬文、林林、樓棲、宋云彬等擔任教授,而且還曾邀請郭沫若、茅盾、邵荃麟、喬冠華等作學術講座。授課教師和講座專家多為左翼文人。他們借助達德學院的平臺,在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中介紹解放區文藝作品、解讀《講話》精神,以此來培養與塑造青年學生的文藝觀念,并且以此為基礎對青年學生進行文學創作訓練。從這個角度來看,達德學院文哲系的文學教育是香港青年文藝運動的一部分。

達德學院文哲系教師陣容較為強大,課程設置也較為完備。當時文哲系開設的課程及授課教師如下:黃藥眠講授《文學概論》,宋云彬講授《中國文學簡史》,司馬文森講授《中國現代小說選》《小說概論》《寫作方法》,林林講授《修辭學與寫作》,周鋼鳴講授《報告文學》《近代中國文藝思潮》《西洋名著選讀》,鐘敬文講授《詩歌概論》《民間文學》,樓棲講授《習作與修辭》《各體文習作》,胡繩講授《魯迅思想》等。[14] 此外還開設了《唐詩研究》《駢文研究》《宋詞研究》《元曲研究》《明人小品研究》《〈詩經〉〈楚辭〉研究》等選修課。[15] 從課程設置來看,其基本涉及了中文系比較重要的方向,并且既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也注重文學作品鑒賞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培養。同時,從達德學院校友的回憶中可以看到,不管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外指導,大多包含對《講話》精神和解放區文藝作品的介紹與解讀。據達德學院文哲系學生俞百巍回憶,他在拜訪黃藥眠時,黃推薦他讀《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司馬文森的教學活動亦是如此。文哲系學生楊村提到:“司馬文森老師教《解放區小說》,他講課很認真,不但從宏觀上闡述革命文藝要為革命戰爭服務、為工農兵服務的本質和特點;還帶著激情地對具體作品進行具體的分析。”[16] 劉夢華也提到,司馬文森授課時教材所選作品大多是解放區的文藝作品,如《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洋鐵桶的故事》等。他在上課時結合文學作品解讀《講話》的精神[17]。此外,鐘敬文在上課時也介紹過解放區文學作品,比如《王貴與李香香》。[18] 可見,文哲系的課堂教學活動,不只包含文學知識的傳遞,還包含以《講話》精神為基礎的文藝觀的培養。而講座同樣帶有鮮明的政治傾向和文化立場。達德學院多次邀請南來文人到學校演講,比如邀請馮乃超講《文學創作問題》,林默涵講《關于文藝方向和文藝創作經驗》,周而復講《如何深入生活進行創作》,夏衍講《關于統一戰線問題》,邵荃麟講《文學的階級性》等。[19] 從講座專家陣容來看,以左翼文人居多。而講座的內容,也包含左翼文藝觀的傳遞,以及對《講話》精神的解讀。比如,林默涵做講座時強調文藝的群眾路線,鼓勵學生向工農兵學習,為工農兵服務,并且也回答了“怎樣與工農兵結合”“下鄉怎么辦”等問題。[20]

由此可見,達德學院的文學教育所承擔的任務不只是知識傳播與再生產,其背后也有政治力量、文化力量的參與。文哲系的教師大多身兼數職,他們既是達德學院的教師,也是報紙或文藝期刊的編輯、作者,同時也有著鮮明的政治立場。所以,他們的文學教育活動將教育功能、文化功能、政治功能融為一體,共同塑造和培養青年學生的價值觀與文藝觀。他們借助達德學院的平臺,為青年學生解讀《講話》的精神、介紹解放區文藝作品。青年學生受其影響,也投入到文學創作實踐中,而學生們的作品又經左翼文人的篩選、指導、修改,最后推薦到報紙的文藝副刊或者文藝期刊發表,這又進一步確認了《講話》的重要地位和解放區文藝作品的“經典性”,為青年學生提供了創作方向上的指引。從某種角度上說,達德學院的文學教育活動呈現了香港文學生產和香港青年文藝運動的另一種模式。青年學生對左翼文藝觀念的理解和接受不是在閱讀文藝報刊中進行的,而是在與左翼文人面對面的交流互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其影響,并且在他們的指導之下投入到文學創作實踐中。以往我們對于左翼文藝運動的關注多集中于文藝報刊,如《小說》月刊、《大眾文藝叢刊》《華商報》等對《講話》精神的實踐和對解放區文藝作品的介紹,而少有對文學教育的關注。而實際上文學教育也是當時香港知識生產的重要一環。達德學院的文學教育與報刊等文化活動相互配合,共同推動香港青年文藝運動的發展。

三、《海燕文藝叢刊》與香港青年“反殖意識”

如果說達德學院文哲系的課程和講座的設置展現了南來文人對香港青年的思想引導和文學教育,那么由文哲系學生所創辦的《海燕文藝叢刊》則展現了香港青年的文學創作實踐。《海燕文藝叢刊》是由系主任黃藥眠帶領文哲系同學一起創辦的,共出版兩輯。第一輯名為《海燕》,于1948年6月出版。第二輯名為《關于創作》,于1949年1月出版。《海燕文藝叢刊》所刊載的文章,包括小說、詩歌、散文、讀書札記、名著研究等。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文章出自文哲系教師之手,三分之二是學生習作。前者多為文學評論,如周鋼鳴的《語文的解放和思想的解放》、靜聞(鐘敬文)的《從民謠角度看〈王貴與李香香〉》、樓棲的《古民歌對文人詩的影響》等。這些文論都從不同角度呼應了當時左翼文藝運動的主題,如對《講話》精神的實踐、對方言文學的提倡等。在學生的作品中,也確實有受左翼文藝觀影響的作品,如《海燕文藝叢刊》第一輯所刊載的郭速之的《向祖國》。這篇小說是在達德學院文哲系系主任黃藥眠的指導下完成的,從小說的題目便可看出其想要表達的是“北望祖國”的主題。小說主人公是一位青年女性,她雖然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眼前的浮華讓她覺得虛妄。所以她想逃離這樣的環境,回到中國內地讀書。當然她讀書不是為了鍍金,而是希望學有所用,從而更好地為群眾服務。同時,這位青年女性對祖國農村的生活也很是向往。所以她決定奔向祖國,奔向群眾。這種“北望祖國”的心態,明顯是受左翼文藝觀念的影響。不過,達德學院青年學生的作品風格較為多元,這些學生在北望祖國之外,也將目光投向南洋地區。在他們對南洋地區社會生活的書寫中,多見對殖民主義的反思。這一主題是南來文人鮮少關注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香港文化空間的特殊性,以及香港青年文藝運動的多元性與復雜性。

達德學院的學生有一部分來自南洋,所以他們的作品多以菲律賓、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地為背景,書寫南洋地區的社會生活,展現南洋人民的苦難與反抗,呈現出獨特的文學風貌。鄭欽美的《一個印度尼西亞人的晨禱》,以印度尼西亞的社會運動為背景,展現了印尼民眾反抗日本和荷蘭殖民統治的社會圖景。[21] 周乃仁的《被壓迫的越南人》以法國統治下的越南社會為背景,呈現了“被帝國主義者壓迫的弱者的痛苦和恐懼”。[22] 越南人民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如螻蟻般生活在法國的殖民統治之下。小說雖然沒有描寫越南人民的反抗,但是小說結尾以“我”的口吻感嘆道:“在這個平凡的故事中,就很典型地提供了千百萬越南人的仇恨。”[23] 這種仇恨從某種程度來看,也是越南人民反抗意識的覺醒。這些作品在書寫南洋地區的社會生活時,不僅呈現了統治者的殘酷和殖民地人民的苦難,而且也反映了殖民地民眾的反抗意識。其中可見作者對殖民主義的反思。當然,達德學院青年學生的南洋書寫并沒有僅僅停留在揭示殖民統治的殘酷的層面,也有對被殖民者的“自我殖民”的反思。啟芬的《初恨》以1945年菲律賓的抗日戰爭為背景,描寫了一個抗日游擊隊隊員的遭遇。作品中可見對反抗意識的書寫。不過更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作品通過對醫院看護長的描寫,展現了被殖民者自我貶低、“自我殖民”的一面。雖然看護長的英語口語也帶有菲腔,但是他對不講英語的人持鄙視態度。一個菲律賓游擊隊隊員因不聽指揮,被她趕出醫院,而另一位美籍士兵為此事打抱不平,雖然也冒犯到她,但她選擇諒解。作者筆下的看護長拋棄自己的母語,視英語為更高級的語言,對本國的游擊隊頤指氣使,對美籍士兵卻另眼相看。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對殖民地人民“自我殖民”的反思。

由此可見,雖然達德學院的學生接受左翼文藝觀的熏陶,在他們的閱讀書目中也可見解放區文藝作品,但是他們在實際的創作實踐中并沒有走向對解放區文藝作品的模仿,而是選擇書寫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并且在此基礎上發掘新的主題。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生活經驗與中國內地的現實有一定距離,另一方面也說明他們在接受南來文人的文學教育和思想引導時,并沒有選擇全盤接收,而是部分保留了他們對文學的獨立思考。也正因如此,他們的作品呈現出獨特的文學風貌。這些作品雖然筆法稚嫩,但是若將其置于當時香港的文學場域中,就會發現其獨特的文學價值。當時香港的南來文人創辦的文學刊物,比如《小說》月刊、《大眾文藝叢刊》,多側重介紹解放區文藝作品、完成對《講話》精神的實踐,由此為新的文藝體制做理論和創作上的準備。其文學作品的整體風貌接近解放區文藝作品的風格,比如同樣也是創刊于1948年的《小說》月刊,其中的文學作品側重書寫工農兵的生活面貌,如農村青年男女與封建包辦婚姻的對抗(西戎《喜事》)、農村的土地改革與生產運動(丁克辛《一天》)、解放軍官兵之間的深厚感情(劉白羽《血緣》)等。而香港本土的作家則將更多注意力集中于本土的市民社會,其作品更多是以市民社會為基礎的通俗小說。達德學院青年學生作品的獨特之處在于,一方面其將目光投向南洋地區,展現了南洋各地的社會圖景;另一方面,這些小說在對南洋社會的書寫中都或多或少地表現了“反殖”的主題,其中也有對“自我殖民”的反思,這在當時的歷史語境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在當時香港的文化空間中,不管是南來文人還是本地文人,都對南洋地區的殖民地處境少有關注,而《海燕文藝叢刊》對這一主題的關注對當時的香港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也讓我們看到了香港青年文藝運動的多元面向和更多可能性。

結 語

1946年到1949年的香港文壇,以左翼文化力量最為活躍,而由其主導的左翼文藝運動主要包含對《講話》精神的實踐、對“反動文藝”的批判及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等主題。這一系列的文藝運動是通過《華商報》《小說》月刊、《大眾文藝叢刊》《野草》《文藝生活》等報刊實踐的。將香港達德學院的文藝活動置于當時的文學場域中會發現,達德學院文哲系的文學教育對《講話》精神和解放區文藝作品的解讀與介紹,顯示了其對當時香港左翼文藝運動的呼應。這一點在意料之中,因為達德學院文哲系的教師大多是當時華南文藝運動的重要參與者與推動者,其教學活動也必然與當時左翼文藝運動的步調保持一致。但是《海燕文藝叢刊》則在當時香港的文學場域中顯示出獨特的文學面貌。其書寫南洋社會的作品雖然是以菲律賓、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地為背景,但是其中的“反殖”意識,對當時的香港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達德學院的文學教育和《海燕文藝叢刊》的文本實踐之間的內在張力,也呈現了香港青年文藝運動的多元面向。來自南洋的青年學生在文學教育活動中接受左翼文藝觀念的熏陶,但是因為他們本身的生活經驗不同于中國內地的青年,所以他們的創作實踐并沒有走向對階級意識和工農兵生活狀貌的表現,而是結合南洋社會現狀,展現出對殖民主義的反思姿態。這也讓我們看到香港文學生產的多元性與復雜性。

本文系2019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香港文藝期刊資料長編”(項目編號:19ZDA278)子課題二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文學院)

注釋:

[1] 盧瑋鑾:《達德學院的歷史及其影響》,《香港文學》,1987年,第33期,第34頁。

[2] 達德學院校友會編:《達德學院建校五十周年紀念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 香港達德學院校友會福建分會編:《達德研究文集》(第一輯),1988年。

[4] 香港達德學院校友會福建分會編:《達德研究文集》(第二輯),1990年。

[5] 香港達德學院北京校友會:《達德學院的教育實踐》,北京:群言出版社,1992年版。

[6]《達德歲月》編委會:《達德歲月:香港達德學院紀念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7] 曹直編著:《文化青山:香港達德學院概況》,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8] 劉智鵬:《香港達德學院——中國知識分子的追求與命運》,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1年版。

[9] [10] 同[1],第31頁。

[11] 劉麟:《我所知道的達德學院》,《香港文學》,1987年,第36期,第8頁。

[12]《本院創辦經過及現狀》,載達德學院校友會編:《達德學院建校五十周年紀念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1頁。

[13] 宋云彬:《中國文學史簡編》,文化供應社,1945年版。

[14] 參見:《學院院長和各部門負責人名錄》,載達德學院校友會編:《達德學院建校五十周年紀念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8—71頁;樓棲:《文哲系教學實踐的特色》,載于達德學院校友會編:《達德學院建校五十周年紀念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0頁。

[15] 同[6],第29—30頁。

[16] 楊村:《達德,我心底的圣地》,載達德學院校友會編:《達德學院建校五十周年紀念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06頁。

[17] 劉夢華:《憶達德懷司馬》,載達德學院校友會編:《達德學院建校五十周年紀念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18—219頁。

[18] 陳文治:《吾愛達德吾愛吾師》,載香港達德學院校友會福建分會編:《達德研究文集》(第一輯),1988年,第50頁。

[19]《學院“專題講座”教師名錄》,載達德學院校友會編:《達德學院建校五十周年紀念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2—73頁。

[20] 陳文治:《吾愛達德吾愛吾師》,載達德學院校友會編:《達德學院建校五十周年紀念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4—225頁。

[21] 香港達德學院文學系系會:《海燕文藝叢刊》(第一輯),1948年6月,第50—51頁。

[22] 同[21],第46—47頁。

[23] 同[21],第46—47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青青久久91| 在线一级毛片| 国产激情国语对白普通话|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高清毛片|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99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网2014|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 色香蕉网站|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国产成人欧美|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成人福利在线看|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嫩草国产在线|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97成人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毛片| 美女被躁出白浆视频播放|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欧美激情福利|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久操中文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swag|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XXXX做受性欧美88|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亚洲a免费|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无码专区第一页| 免费三A级毛片视频| 97狠狠操|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无码区日韩专区免费系列| 国产精品xxx|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免费视频6|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色网在线视频| 成年人国产视频| 欧美激情首页|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亚洲天堂.com| 国产视频你懂得|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精品视频第一页| 91在线激情在线观看|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黄 | 日韩黄色在线| 欧美a网站|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在线91|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Jizz国产色系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