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軍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課堂教學也不例外.而信息技術將給課堂帶來不同的生機與活力,特別在物理教學中有時候實驗由于器材的落后而讓最后的實驗數據存在著很大的誤差,這時先進的信息技術就能夠彌補這一缺憾,讓學生獲取更精確的實驗數據,不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也能加深學習的印象.在此背景下,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以初中物理的日常教學活動為切入點,探究其對日常教學工作的影響,同時也探究如何正確地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來提高課堂質量,以期為相應的實踐活動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近年來,我國的信息科技迅速發展,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教師學會正確地應用相關的信息科技,在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才能讓課堂進一步煥發生機與活力.
本文先介紹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現狀,再進一步探究信息技術用于課堂教學的優勢與缺點,并提出解決對策.
1 信息技術應用的意義
隨著科技的發展,先進的信息技術也早已走入課堂.隨著信息技術應用的不斷深入,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早已成為主體,進一步釋放了課堂的活力.除此之外,學生的物理思維和實踐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也只有鍛煉了良好的物理思維和實踐能力,才能將物理的理論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生活中,從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毫無疑問,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課堂的不斷深入,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也將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其今后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當下的課堂,教學質量早已與信息技術的應用密不可分,信息技術的應用幫助教師更好地轉換了身份,從原來在講臺上的講述者變成了學生們的傾聽者,只有在學生認知出現偏差時才會出來及時指正,而這種翻轉課堂也將進一步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
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讓學生熱愛物理學習,讓學生在加深相關物理知識印象的同時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一味地刷題,即使成績在短時間內能夠提高,但都不是長久之計,會導致學生的學習后勁不足,對科學素養的培養更是亳無益處.信息技術在這方面幫助學生和教師都找到了更好地解決方法,在學生成績有效提高的同時,也能減輕雙方的壓力.
2 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2.1 巧妙的課堂引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對課堂同樣也適用,只有在課程開始的時候就牢牢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才能讓之后的課堂散發生機與活力.這時,信息技術就能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在課堂開始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相關的視頻影像資料進行相關的課程引入,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在課程正式開始前,對上課的內容有一個整體把握,也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進一步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從而釋放課堂活力.
例如 以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光的反射”一課為例,可以在課堂開始前,先給學生播放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時所產生的反射現象,這樣學生能先直觀地感受到什么是光的反射,即使還沒弄清楚光的反射的定義,但是直觀地感受能幫助之后相關的學習.同時,學生也能聯想起生活中被忽略物理的物理現象,從生活入手,以更加貼近生活的方式讓學生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運用,科技的發展讓學生能夠通過影像資料,更加直觀地了解到自身所處的世界,在觀看這些影像資料之后,又能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的構造.
2.2 創設情景,啟迪思維
初中階段,由于是義務教育的收尾階段,學生有較大的升學壓力,教師也有著考核壓力,于是,在課堂上教師往往為了多講授一些知識,反而會照本宣科,學生只能被動地吸收與接收.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創設情景,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主地去學習,這樣才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同時,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時候,思維能力也能得到鍛煉提升,能夠學會舉一反三,更加節約時間,從而相應地減少學生的壓力.而創設情景也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引出相關的問題,啟發學生去自主探究.
例如 以九年級上冊第十三章“初識家用電器和電路”一課為例,可以先通過信息技術演示幾種家里停電的情況,(在假設電路沒有損壞的情況下),讓學生先思考如何通過重啟電路的開關來實現重新通電,這樣學生可以在認識家用電器和電路的同時,也能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通過這種情景進行自主學習思考,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也能幫助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道路上走得更遠.經學生思考過后,教師可以請學生上臺進行演示,這樣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想法,也增加了課堂的互動,從而進一步增加了課堂的活力.與此同時,針對學生演示中展現出來的問題,教師可以及時指正.
所以,利用信息技術巧設情境,可以在啟迪學生思維的同時,幫助學生完成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化,從而在更好地提升學生成績的同時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
2.3 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初中物理中的許多定理都是通過實驗結論推導出來的,所以實踐操作在初中物理中占據很大比重,也有著重要的作用.而通過學生自己進行物理實驗操作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結論,還能夠鍛煉學生的物理思維.
教師在進行實驗課教學時,不僅要進行相關的演示,更要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讓學生獲得更精確的數據.
例如 以“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教學為例,實驗方法大致是將長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短木板一端(與長木板相連一端)放在桌面,另一端放在木塊上,做成斜面.在長木板上鋪毛巾,將小車放置斜面上,讓小車由靜止狀態滑下,小車停穩后,測量出小車在水平面上通過的距離,之后再拿走毛巾,在長木板上鋪上棉布,將小車放在同樣高的斜面上,重復相關的操作,在這一系列操作結束后,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
但是這一實驗存在著以下幾點缺陷,讓實驗數據會存在著較大的誤差.例如,小車并不是完全對稱的,并且存在著偏離運動軌跡的問題,同時小車的齒輪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摩擦力.對此,更好地改進實驗則是用質地均勻的小球代替小車,同時更換為帶有溝槽的斜面、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地板表面,這樣將小球置于斜面的同一高度,使小球自由地滑下,在小球靜止后,記錄下小球在溝槽里滑行的距離,再更換毛巾和棉布進行同一操作,進行測量.這樣得出的數據結果會更加準確,從而得出最終的結論.這一優化版的實驗操作器材,需要借助信息技術才能制造出帶有凹槽的斜面,而在優化的實驗器材下,學生在得到更加準確的實驗數據的同時,也更加方便學生進行相關操作.
2.4 培養物理思維
初中物理許多的原理都是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學習的目的除了解題之外,更多的是為了輔助學生運用所學的基本物理學專業知識來解答日常中的問題.
作為教師,在講授物理知識和原理的時候,更需要訓練每個學生的物理思維,這樣才能讓每個學習者運用物理知識回答日常生活中的提問.而這一目的的實現,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
例如 以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升華與凝結”一課為例,在講授升華與凝結這一物理變化過程之前,可以先問學生,戴鏡片的人喝溫水,鏡片上出現霧,并且變得朦朧看不清這是什么現象?這樣學生在掌握特定的現代物理學名詞之前,能先有效地將現代物理學基礎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進而加深所學的印象,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3 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從而也幫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性學習,除此之外,也鍛煉了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從而達到了最初的教學目的.
當然,這一切也離不開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正確應用,例如通過播放影像資料巧設情景,在進行課堂引入的同時也啟迪了學生的思維.
與此同時,在初中物理實驗占據物理課堂較多比重,所以實驗的教學也顯得至關重要,教師可以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在更方便地進行實驗操作的同時,能夠獲得更加準確的實驗數據,從而推導出正確的結論,這樣學生不僅能鍛煉實踐能力,更能加深對相關物理知識的印象.
最后,即使面對巨大的升學壓力,學生也不能深陷刷題的泥潭,這樣即使成績有所提高,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代價都是巨大的,并且不利于學生之后的長期發展,所以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擺脫這種學習的誤區,建立起正確的學習方法,鍛煉良好的物理思維,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成績提升的同時,減輕學生的壓力,從而使他們更加熱愛物理學習.
參考文獻:
[1]李春才.淺析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4(06):178.
[2]吳偉.淺析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6(4):195.
[3]劉永祥.小議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2(34):107-109.
[4]徐大英.初中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29):95-97.
[5]劉有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2(23):33-35.
[6]田勇軍.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對策[J].智力,2022(16):118-121.
[7]周海平.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2(12):127-129.
[8]王菊珍.初中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2(1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