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三斤 王貴軍 辛國 鄭小平
摘? ?要? ?從適宜栽培范圍、嫁接育苗、整形修剪、優質高產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對隴南無刺梅花椒栽培管理技術要點進行了總結,為隴南無刺梅花椒及花椒產業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隴南;無刺梅花椒;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花椒又稱秦椒、鳳椒,系蕓香科花椒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其果皮食藥兩用,既可作為調味品,也可作為中藥材,具有活血化瘀、擴張血管、消炎止癢等功效。因其適應性強,在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陜西、甘肅、四川、山西、山東、河南等地。隴南花椒在國內外知名度較高,已成為隴南重要的經濟林之一。“無刺梅花椒”為無刺花椒優選良種,因其皮刺稀少、出殼率高、產量高、品質優等特點深受甘肅隴南地區(武都、文縣、康縣、西和縣、宕昌縣等縣區)、甘南地區(舟曲、迭部等縣)花椒種植戶歡迎。本文對隴南無刺梅花椒優質高產技術進行總結,為隴南花椒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1? ?適宜栽培范圍
無刺梅花椒耐寒性一般,1~2年生幼樹要求環境溫度高于-10 ℃,3年生以上的大樹可抵御環境最低溫-15 ℃。易發生倒春寒地區,如低洼山地、山梁及上風口地區不宜栽培,其余地方均可栽植;抗澇性弱,年降水量在400~600 mm地區為最佳適宜栽植區,年降雨量大于1 000 mm地區不宜栽植;光照充足、排澇系統高效完整。
2? ?嫁接育苗
在隴南地區,3月下旬至4月中旬嫁接,環境溫度20 ℃以上,天氣晴朗嫁接成活率最高,陰天次之,小雨天最差。砧木選擇抗病性強、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八月椒、枸椒等,最小砧木為2年生、砧木粗度以0.8~1.5 cm為宜。嫁接方法以帶木質芽接(嵌芽接)與插皮接成活率較好。
3? ?整形修剪
無刺梅花椒整形修剪時間一般在秋末冬初落葉后或初春萌芽前進行,依據實踐經驗,秋末冬初修剪的效果優于初春,這是由于秋末冬初植株進入休眠期,修剪時剪去非結果枝,為開花坐果、果實發育貯備了營養。無刺梅花椒喜光照,樹姿較開張,樹形以自然開心形為佳。
4? ?優質高產管理措施
4.1? ?萌芽期、開花期? ?萌芽期、開花期主要危害是凍害(環境溫度斷崖式降至0 ℃左右),應根據氣象部門提供的氣象數據,在凍害來臨前2~3天,向花椒樹噴涂防凍液與PBO液(按照體積1︰500~1 000稀釋),或噴涂蕓薹素481(按照體積1︰600~900稀釋)。
4.2? 坐果期、膨大期? 坐果期、膨大期直接與產量、品質密切相關,此期間主要預防落果、水肥缺乏。為提高坐果率,在氣溫達到15 ℃以上、晴天、無風或微風時,選擇50%超級五零保果劑(按照體積1︰1 500~2 000稀釋)噴霧;膨大期期間依據當地氣象部門對氣象預測結果進行作業,若連續2周未降雨(樹盤內深2 cm處土壤水分低于10%)時進行滴灌,切記勿漫灌,漫灌容易引起土地板結,引發根腐??;膨大期5月中旬進行1次葉面噴肥,選擇0.3%尿素液或0.5%磷酸二氫鉀,噴施量根據土壤肥力及環境溫度、降雨量而定,以防發生肥害。
4.3? ?采摘期? ?隴南地區山地較多,無刺梅花椒栽植區域多處于坡地,對陰坡地、山體遮擋、光照條件不良的陽坡地花椒園,在采摘前30天鋪設增光膜,促進花椒果實著色均勻、艷麗,提升花椒的商品價值。
5? ?病蟲防治
病蟲害預防貫穿在無刺梅花椒果實整個生長期,主要病蟲害有銹病、根腐病、紅蜘蛛、蚜蟲、介殼蟲。
5.1? ?銹病? ?銹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株率高達20%~28%,病害發生與環境溫度、濕度有關。環境溫度18~27 ℃、濕度80%以上容易發生大規模病害。隴南地區5月下旬為初發期,6月為潛伏期(菌絲快速繁殖階段),7月為高發期(此時為隴南地區高溫與雨季交互期),也是無刺梅花椒成熟采摘期。5月發現銹病可選擇? ? 1 ∶ 1 ∶ 100波爾多液噴灑1次,15天后再噴1次,防控效果可達90%以上;6月選擇25%丙環唑乳油1 000~1 200倍液,每隔2周噴灑1次,噴2~3次;7月初在采摘前15天用三唑酮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3%戊唑醇懸浮劑800~? ? 1 000倍液噴灑,若噴藥后花椒成熟(距采摘期不足15天),要適當延遲采摘。
5.2? ?根腐病? ?根腐病因土壤水分含量過高而引起根部腐爛的病害,漫灌導致土壤板結或降雨量過大導致的。隴南地區年降雨量大于900 mm,容易發生根腐病。若6月下旬降雨量過大,對花椒預先灌根處理,選用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0%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發病后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300倍液灌根。
5.3? ?紅蜘蛛? ?高溫(大于25 ℃)、少雨時(2周內降雨量少于15 mm),容易發生紅蜘蛛病害,初發期在6月初,可用2%阿維菌素900倍液或10%乙螨唑1 600倍液噴霧;高發期在6月下旬以后,用2%阿維菌素600倍液噴霧。
5.4? ?蚜蟲? ?隴南地區環境溫度18~22 ℃、濕度60%以下為蚜蟲高發前期,溫度高于25 ℃、濕度大于70%蚜蟲數量明顯減少。因此,隴南地區應集中在4中旬至5月中旬預防,可噴灑50%滅蚜凈乳劑500倍液、10%吡蟲啉850倍液、5%啶蟲脒850倍液、35%噻蟲嗪1 200倍液;5月中旬以后可采用七星瓢蟲進行生物防治;蚜蟲嚴重時,用化學方法進行防治,用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4 000~5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噴于樹冠,每隔10天噴1次,連噴2~3次。
5.5? ?介殼蟲? ?隴南地區環境溫度25~26 ℃、濕度40%~45%為介殼蟲高發前期(5月中旬),溫度高于32 ℃、濕度38%以下時介殼蟲數量明顯減少。一般選擇50%毒死蜱1 500倍液消滅幼蟲,0.6%苦參堿800倍液,連續噴灑2~3次,或40%融殺蚧螨乳油1 500~2 000倍液消滅成蟲。
5.6? ?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危害花椒果實。隴南地區溫度23~28 ℃、濕度80%左右炭疽病容易發生及流行(6月初以后)。一般選擇80%代森鋅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可以有效防治。
5.7? ?褐斑病? ?隴南地區溫度23~30 ℃、濕度60%左右褐斑病容易發生及流行(5—6月)。一般選擇77%可殺得懸浮劑5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每10天噴灑1次,連噴2~3次,可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參考文獻
[1] 周欣睿,孫婉玲,柳雅珍,等.GC-MS分析四川不同產地花椒的代謝成分[J].現代食品,2022,28(18):188-192.
[2] 尚滿芹.舟曲縣花椒豐產栽培及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J].黑龍江糧食,2022(9):55-57.
[3] 康秀梅.花椒栽培與管理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22(9):48-49.
[4] 連向麗.花椒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推廣要點[J].新農業,2022(14):41.
[5] 李會民,樊玉萍,杜丹,等.花椒籽油渣栽培平菇試驗[J].食用菌,2022,44(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