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2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何香凝美術館、北京畫院聯合主辦的“藝無涯——周思聰、盧沉藝術回顧展”在深圳何香凝美術館開幕。
此次展覽呈現了北京畫院珍藏的80余件(套)周思聰、盧沉的代表作,包括兩人合作的大型組畫《礦工圖》和相關手稿、周思聰晚年的“彝女”“荷花”系列,以及盧沉的《機車大夫》、都市人物畫探索系列、書法作品等。時間跨度自1963年至2003年,以“闡釋時代”“以形寫神”“畫無偽飾”“自在水云鄉”四個主題展現了兩位藝術家一生“充滿求索真理的勇氣和推進藝術變革的熱情”,使觀眾深深地感受到藝術家的人文關懷和作品背后崇高的藝術魅力。
周思聰1939年生于河北寧河(今天津市寧河區),盧沉1935年生于江蘇蘇州,先后求學于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后,二人以嫻熟的現實主義手法創作了一系列經典的人物畫作品,既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趣味,也在一定程度上見證了新中國初期的藝術變革與創新。
據悉,展覽持續至6月25日。

時值癸卯暮春,正是人間美好四月天。為了更好地促進學員深入自然,提高創作水平,河南省鄭州市老干部大學山水畫班組織開展了為期一周的“走進太行”寫生活動。
寫生活動由山水畫教師李化猛帶隊。寫生中,根據新老學員的寫生水平,李老師要求新學員通過筆墨結構認識太行山的地理特點;老學員則通過筆墨結構塑造太行山雄偉壯觀的精神氣質。另外,針對“石分三面、樹分四枝”“墨分五色、干濕濃淡”“筆墨結構、起承轉合”等問題,李老師會反復講解、示范,加深學員印象。
通過寫生,大家將傳統山水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深切感受到傳統山水畫的深厚文化內涵,既加深了對山水畫的認識,又豐富了自身的美學素養,對今后的山水畫學習和創作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


4月21日,安徽省合肥老年大學春季學期素描教學成果作品展在常青校區開展。
此次展覽共展出素描作品62幅。參展作品以靜物素描和人物素描為主,畫面構圖精致、形象刻畫細膩、造型準確到位,充分展示了學員們扎實的素描功底和良好的藝術涵養,體現了老有所學的豐碩成果,彰顯出新時代老年大學學員豐富多彩的晚年生活和老有所為的精神風貌。
素描是繪畫的基礎,是用鉛筆表現事物形體結構和空間的藝術形式。本次展覽的舉辦是學員們走向藝術的開端,更是他們兒時夢想的花蕾,假以時日必將芬芳綻放。

5月6日,山東省濟寧老年大學段玉鵬書法提高班和遠程教育教學點掛牌儀式在濟寧市段玉鵬藝術館舉行。
段玉鵬,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原副主席、山東印社副社長、濟寧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2019年至今在濟寧老年大學任教,培養了眾多優秀學員,為老年教育事業做出了應有貢獻。書法提高班和遠程教育教學點的設立,將通過“老年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形式,讓書法這一傳統文化藝術借助老年遠程教育平臺取得更好的發展,為傳統書法教育帶來新的變化和體驗。
接下來,學校還將結合老年人的學習特點和需求,開設更多傳統文化課程,進一步加快基層老年教育教學點建設,打造更多“家門口”的老年大學,探索形成智慧助學、社區就學、特色辦學的生動局面。
為紀念書圣王羲之創作《蘭亭序》1670周年,近日,遼寧省沈陽老干部大學聯合墨公書道共同舉辦了“百人百米頌《蘭亭》”筆會活動。
活動現場,百名書法愛好者齊聚一堂,揮毫潑墨,在百米宣紙上用心書寫《蘭亭序》,表達對王羲之書法藝術的崇敬之情,追憶發生在永和九年的那場充滿魏晉風度的蘭亭雅集,受到廣泛關注。此次活動的舉辦,旨在營造濃厚的藝術氛圍,豐富學員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號召廣大書法愛好者與時俱進,發揮自身優勢,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