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非非

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水利部老年大學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辦學規模與老年人群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間的矛盾。特別是京外兩所分校和京內外十幾個校外班,因受時空限制,校本部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無法實現與其輻射共享。因此,學校在2019年開啟了以智慧教室為載體的線上教學模式的探索之路,并在新冠疫情暴發后,將該模式成功運用于教學實踐,取得了良好成效。近幾年,學校持續對該模式進行優化升級,逐步形成了具有水利部老年大學特色的線上教學體系,也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并在多家老年教育機構得到推廣應用。
一是打造智能“云平臺”,升級高效課堂。2019年,水利部老年大學聯合由清華大學研發團隊成立的“睦課在線”教育平臺,從需求對接到軟件開發,從硬件選配到環境布置,從教師培訓到學員使用,共同開發了以智慧教室為載體的線上教學模式。該模式也為應對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開展網絡直播教學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最初將這一方案投入實踐的是由水利部老年大學牽頭的中央國家機關老年大學網絡直播精品課堂活動。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10多家單位的老年大學自發成立了中央國家機關老年大學聯合教學組,依托網絡開展“精品課程”直播授課。
在各方努力下,2020年3月9日,中央國家機關老年大學“網絡直播精品課堂”于“睦課在線”臨時搭建的樣板間教室正式上線,四個月共推出130余次直播精品課程,陪伴來自50余所中央國家機關老年大學的3萬余名老同志度過了最艱難的居家防控時期,課程總瀏覽量突破60萬人次。
2020年6月,水利部老年大學智慧教室正式投入使用,開創了中央國家機關老年大學先河。該教室配備了交互式多媒體講臺、多功能集成黑板、觸摸式顯示大屏、智能電子班牌以及高清錄播系統,并開發了在線學習App,不僅使學習不再受時空限制,而且通過對教學環境的重構,教師可自如實現多種教學應用場景轉換,開展沉浸式教學。
在第一間智慧教室成功運行的基礎上,水利部老年大學近兩年又陸續將另外9間教室全部進行升級改造,實現了書畫類、器樂類、形體類和講解類課堂的功能區分和智慧教室的全覆蓋,使原線下課程的線上復課率達到80%以上。
二是還原線下“真場景”,提升教學品質。不同于自媒體平臺的視頻直播教學模式,水利部老年大學在線教學課堂依托校內智慧教室開展,學員可通過學校的微信小程序進行學習。流暢的畫面、清晰的聲音、同步的互動、實時的溝通,使學員們仿佛重新回到教室里,坐在了課堂上。
疫情防控期間,為了最大限度彌補學員不能返校上課的遺憾,水利部老年大學努力在細節中讓學員感受來自校方的溫暖。每次直播課正式開始前,在線平臺都會播放校歌的MV,讓校園的影像和歡快的旋律陪伴著提前守候在屏幕前的老同志們。課程進行中,學員可以通過小程序互動區進行留言,班主任實時在線回復。
水利部老年大學網絡直播課堂不僅在視聽上真實還原了線下課堂的效果,教學流程也與線下課堂基本一致,使學員能夠宅家不停學,品質不打折。直播課堂開播以來,老同志們自發在互動區或班級群中留言,紛紛為水利部老年大學的網絡直播課點贊。
近幾年,在課程設置方面,學校不僅將原線下班級的延續課程陸續轉移至線上,而且不斷推陳出新,保持課堂的新鮮感和吸引力。學校還根據師資水平和課程內容,嘗試將線上課程劃分為經典特色課和名師精品課,全新推出彩鉛畫、速寫(風景)畫、喜樂瑜伽、禪舞、插花、水色染藝和非洲鼓等課程,以滿足不同興趣愛好和層次類別的學員需求。此外,作為首批全國示范老年大學,學校注重發揮社會效益、履行社會責任,借助智慧教室平臺推出《中國茶文化》《易經通讀通解》《中國香養文化》等多門公益課程,讓更多老同志加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學養相宜、康樂有為的隊伍中來。
水利部老年大學通過智慧教室開辦網絡直播課堂,以形式的新鮮感、課堂的儀式感、教師的親切感以及課程的品質感深深打動并吸引了大量新老學員,2022年總報名人數7807人次,比以往全年線下課程的報名人數增長了76%。
三是暢通內外“雙循環”,推動聯動共享。水利部老年大學結合水利行業特點,形成了“校本部+分校+校外班”的辦學模式。即面向水利系統,打造長江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委員會老年大學分校和海河水利委員會、珠江水利委員會以及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校外班;面向部機關老同志,在京內老干部活動站創辦了9個校外班,讓老同志足不出院,就能享受老年大學優質教學資源。基于此辦學模式,學校以智慧教室建設為載體,創造性提出“構建以水利系統老年教育資源內循環為主體、系統內外雙循環相互促進”的辦學理念。
在打通內循環方面:2021年秋季學期,學校通過標準化配置直播設備和管理軟件,實現了與首家分校——長江委老年大學網絡課堂的互聯互通。學校將其開設的手機短視頻拍攝與制作、肚皮舞、流行舞等6門精品直播課程納入校本部微信小程序,供學員自主選學,實現了校本部與分校教育資源的實時共享。
“十四五”期間,學校將繼續發揮水利部老年教育主陣地作用,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分層指導統籌,依托已建成的智慧教室平臺,聯合和引入全國各流域和省水利廳老年教育機構協同發展,幫助水利系統具備條件的老年教育機構發展智慧老年教育,成立各流域分校、省級分校,共享水利部優質老年教育資源。同時,大力發揮分校的主觀能動性,一方面向總校分享特色課程,另一方面輻射整合并分享下屬單位的優質教育資源,構建起水利部老年大學上下鏈接、縱橫相通、整體聯動、資源共享的矩陣式辦學管理體制,形成網絡傳播大格局。
在暢通外循環方面:2022年春季學期,學校開啟了與水利系統外優質教育資源互惠互通的探索之路。與兩所首批養老機構試點單位簽訂線上課程合作協議,通過“睦課在線”教育平臺將直播課程推流至養老機構的官方App或微信小程序,送學至養老機構旗下的各級養老驛站,使課程的輻射面進一步擴大。同時,養老機構利用自身場地和資源開辦的特色課程,再通過智慧教室“云平臺”分享至水利系統各級各類辦學主體,最大化實現了資源的共享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