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君
摘要:早教師資隊伍建設水平直接影響著0歲~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質量。對眉山市55所早教機構和185名0歲~3歲嬰幼兒家長進行調查,發現眉山市早教師資人才總體數量不足,專業化水平不高,早教機構和0歲~3歲嬰幼兒家長對早教教師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理念和師德素養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高職院校申辦早期教育專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建議從國家層面制定《早期教育教師專業標準》,規范高校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校企深度融合,構建早教教師職前職后貫通培養體系。
關鍵詞:早教教師;社會需求;眉山市;早期教育;人才培養;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61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6-0045-04
基金項目:本文系眉山市2022年社科基金項目(高校專項)“眉山市嬰幼兒早教師資需求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0歲~3歲正是嬰幼兒大腦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也是可塑性最強的時期,還是身體、認知、情感、動作和社會性快速發展的階段。正確科學的早期教育不僅能促進嬰幼兒大腦發育、智力發展,對其今后的人格形成和心理成長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21世紀,0歲~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事業逐漸進入國家決策。2001年,國務院印發《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首次明確提出“發展0歲~3歲早期教育”;2010年,國務院正式將0歲~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列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各級政府部門要“重視0歲~3歲嬰幼兒教育”;2011年,國務院發布《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2年)》,提出“提高嬰幼兒家長科學喂養知識水平”“促進0歲~3歲兒童早期綜合發展”目標。2013年,教育部決定在上海、北京等14個地區開展0歲~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試點工作。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幼有所育”目標,將兒童早期教育作為民生工程正式列為國家發展戰略。
國內學者普遍認為,早教機構廣義上指以0歲~3歲嬰幼兒及其家長為服務指導對象,對其提供教養服務和咨詢的專門機構,包括幼兒園早教班、自創品牌或加盟品牌的私立早教中心、社區早教服務中心和全日制、半日制的托育服務機構等。早教教師泛指具有一定教育專業背景與綜合知識技能,能夠在早教機構為0歲~3歲兒童提供生活照料、保育與教育服務,以及面向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教育工作者,包括早教機構管理服務人員及各類專業保健員、育嬰師、保育員等。高職院校早期教育專業畢業生絕大多數是進入早教機構就業,為找準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結合眉山職業技術學院申報早期教育專業工作需要,特開展本次調查研究。
1.調研目的
通過對早教機構管理者的調研,了解眉山市早教機構發展現狀、早教教師需求現狀及對高職院校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期望;通過對0歲~3歲嬰幼兒家長的調研,了解眉山市嬰幼兒家長對早教、早教課程、早教教師的認知和訴求。綜合以上研究,了解眉山市早教行業對早期教育專業人才需求的狀況,從而為眉山職業技術學院早期教育專業申報提供依據,也為后續專業建設提供支持。
2.調研對象和方法
采取簡單隨機抽樣的方式,對眉山市55所早教機構和185名0歲~3歲嬰幼兒家長進行問卷調查。根據研究團隊擬定的訪談提綱,對8名早教機構負責人進行隨機訪談。
3.調研工具
自編調查問卷“眉山市早教師資人才需求現狀調查問卷(早教機構版)”,問卷內容包括早教機構的師資現狀、早教教師社會需求現狀和早教教師培養方式。自編調查問卷“眉山市早教師資人才需求現狀調查問卷(嬰幼兒家長版)”,問卷內容包括家長對早期教育的態度、對早教教師的需求現狀。自編“眉山市早教師資人才需求現狀訪談提綱(早教機構版)”,訪談問題涉及早教機構的崗位設置情況、早教教師的典型工作任務、早教教師的缺口情況、對早教教師的質量規格需求情況以及對高職院校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期望等方面。
1.基于早教機構視域的眉山早教師資人才需求情況
(1)眉山早教機構師資現狀
第一,眉山早教機構的基本情況。參與調研的眉山市55所早教機構所在區域以城市為主,占67.27%;辦學性質以私營托育機構、私營早教中心、社區早教服務機構為主,分別占41.82%、32.73%、21.82%,還有3.64%的機構是幼兒園親子班;大多數早教機構屬于國內連鎖或獨創品牌,僅有3.64%的機構的辦學性質屬于國際連鎖。這說明早教機構在城市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眉山市早教機構以私營性質居多,服務內容以早教、托育為主,本土獨創品牌和國內品牌連鎖經營在眉山有較大生存空間,容易被家長接受。
第二,早教機構的師生人數。教職工人數在30人以內的早教機構有42所,占76.36%;嬰幼兒人數在60人以上的早教機構有38所,占69.09%。早教機構擁有的生源數(嬰幼兒人數)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眉山居民對早教服務有較大需求。訪談中發現,現有教職工中除去行政管理、營銷、前臺等工作人員,真正能開展0歲~3歲嬰幼兒早教和咨詢工作的專業教師人數并不多,師幼比約為1∶18.6,參照國家《托育員和保育員人數與嬰幼兒人數的比例》中的“乳兒班1∶3、小托班1∶5、大托班1∶7”的參考范圍,眉山早教機構師幼比偏低,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眉山早教教師數量不足。
第三,早教教師專業背景、學歷和持證情況。有48所早教機構填寫“教師的專業背景是學前或早期教育相關專業的比例不超過40%”。進一步調查發現,在沒有學前或早教專業應聘者的情況下,早教機構更愿意接受師范類非學前專業或英語、藝術特長專業(音樂、舞蹈、美術)人員。55所早教機構表示其專科學歷教師占比70%以上,還有23.5%的教師是中專或高中學歷,本科以上學歷教師僅占1.72%。從教師持證情況來看,約有20%的教師持有與早教緊密相關的資格證書(如幼兒園教師資格證、保育員證、家庭教育指導師證等),還有約47%的教師未獲得與早教相關的資格證書。以上數據說明眉山早教教師的專業化水平還有待提升。
(2)眉山早教機構對早教師資人才的需求情況
第一,對早教教師的數量需求。調查發現,65%以上的早教機構表示周邊居民對早教/托育的需求意愿強烈,43%的早教機構提到“距離本單位300米范圍內,至少有1所同類早教機構”。在“還需要引進多少名早教教師”的調查中發現,需要引進6名~10名、11名~20名教師的早教機構占比分別為46%、31%,教師缺口在20名以上的早教機構占9.09%,說明眉山早教教師的數量需求非常大。
第二,對早教教師知識與能力素質的需求。調查發現,早教機構對早教教師的專業知識需求,按重要性程度排序依次為0歲~3歲嬰幼兒身心發展知識(52所,占94.55%),0歲~3歲嬰幼兒養護、保育和教育知識(49所,占89.09%),家庭教育指導知識(47所,占85.45%),教育信息技術知識(38所,占 69.09%),通識性知識(27所,占49.09%),市場營銷知識(12所,占21.82%)和其他知識(6所,占10.91%)。訪談發現,眉山早教教師最欠缺的是家庭教育指導、0~3歲嬰幼兒身心發展和教育信息技術等專業知識。早教機構對早教教師的專業能力需求,按重要性程度排序依次為早期教育活動的計劃與組織(48所,占87.27%)、親子游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42所,占76.36%)、家庭教育指導能力(37所,占67.27%)、溝通與合作能力(35所,占63.64%)、觀察與記錄兒童行為的能力(30所,占54.55%)、教育活動中的養護與保育能力(22所,占40%)、環境創設與利用能力(15所,占27.27%)和市場營銷能力(8所,占14.55%)。訪談發現,當前眉山早教教師最欠缺的專業能力有觀察與記錄兒童行為、早期教育活動的計劃與組織,以及家庭教育指導、溝通與合作等能力。早教機構對早教教師的專業理念和師德需求,按重要性程度排序依次為對早期教育專業的理解和認知(45所,占81.82%),對0歲~3歲嬰幼兒的態度和行為的認知(33所,占60%),對0歲~3歲嬰幼兒保教工作的態度和行為(28所,占50.91%),教師個人的態度和行為(12所,占21.82%)。說明在專業理念和師德方面,要培養早教教師對0歲~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工作價值的理解和認同,早教教師對嬰幼兒要有愛心、耐心,熱愛早期教育工作,工作中有責任心,還要加強對教師態度和行為的養成教育。
(3)眉山早教機構對高職院校早教專業人才培養的期望
調研發現,85%以上早教機構認為高職院校需要開設早期教育專業,建議采取的人才培養方式為校企合作培養(76.32%)、訂單制培養(12.56%)、院校培養(11.12%)。75%以上的早教機構與高職院校有很強的合作意向,對意向的合作形式選擇最多的是接待實習學生(48.16%)、共建校企合作特色課程(33.21%)、共同探索訂單式培養模式(10.52%)。對開放性問題“對于高職院校早期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您有什么需求或愿望”,最多的意見是希望高職院校能培養“懂專業知識,師德修養高,技能扎實”的專業早教人才。
2.基于0歲~3歲嬰幼兒家長視域的眉山早教師資人才需求情況
(1)眉山0歲~3歲嬰幼兒家長對早期教育的認知
通過對185名0歲~3歲嬰幼兒家長開展問卷調查,發現眉山嬰幼兒家長普遍認識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非常重要”占72.26%、“比較重要”占21.30%),愿意讓孩子接受早期教育(“非常愿意”占45.33%;“比較愿意”占36.21%),63%以上的家長表示自己的孩子接受過專門的早期教育。
調查發現,眉山嬰幼兒家長送孩子去早教機構的主要目的排在前三的依次是:“技能的提升”占38.92%,“智力的增長”占35.68%,“良好的性格”占11.89%,還有7.57%的家長希望通過早期教育活動讓孩子獲得良好的社會交往與溝通能力。最想讓孩子接受的早教課程排在前三的依次是:藝術類課程(奧爾夫音樂/創意美術等)占33.51%,潛能開發課程(蒙氏/瑞吉歐/腦潛能開發)占23.24%,健康類課程(運動課/感統課)占18.92%,還有15.68%的家長選擇讓孩子接受語言類早教課程(口語表達/英語等)。這說明早教教師在與嬰幼兒的交往中,需要重視對孩子智力的開發、技能的提升,早教機構不能盲目追求利潤而忽視教育功能。
(2)眉山0歲~3歲嬰幼兒家長對早教教師的需求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眉山嬰幼兒家長在選擇早教教師時最看重的是“有愛心、耐心、責任心等優秀職業品質”(126人,占68.11%),31.89%的家長認為“有幼教行業工作經驗”更重要,還有5.95%的家長比較看重“有學前教育或早期教育專業背景”。這說明高職院校應注重早期教育專業學生教育情懷和職業理想的培養。
在“早教教師應具備哪些證書”的調查中,發現眉山嬰幼兒家長選擇最多的是幼兒教師資格證(63人,占34.05%),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書(48人,占25.95%),幼兒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25人,占13.51%)。但調查發現眉山早教教師的持證情況離家長所期望的還有較大差距,說明高職院校在制定早期教育專業培養方案時要加強對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案的研究,注重“課證融通”,鼓勵學生考取與早教專業相關的資格證書。
在“對早教教師崗位勝任能力的認知”的調查中,發現眉山嬰幼兒家長認為早教教師勝任崗位最需要的能力依次是具有設計和指導嬰幼兒教育活動的基本能力(63人,占34.05%),具有親子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的能力(41人,占22.16%),具有促進嬰幼兒早期發展的能力(28人,占15.14%),具有班級管理和建設的基本能力(15人,占8.11%)。在訪談早教機構負責人過程中也印證了目前眉山早教教師比較欠缺的是早期教育活動的計劃與組織能力,說明高職院校早期教育專業應注重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加強對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孩子教養過程中,希望早教教師能給予哪些方面的指導”的調查中,發現眉山嬰幼兒家長最希望得到的指導有“嬰幼兒生理與心理發育的特點和規律”(52人,28.11%),嬰幼兒行為解讀與習慣培養(36人,19.46%),嬰幼兒智力開發(29人,15.68%)。這說明除了通識性知識外,早教教師還應具備0歲~3歲嬰幼兒發展知識、0歲~3歲嬰幼兒保育和教育知識。
1.研究結論
第一,眉山市專業化的早教教師數量總體不足,出現早教教師供需失衡現象。第二,眉山市早教教師學歷以大專為主,教師專業化水平不高,出現早教教師資質與社會需求契合度不高問題。第三,高職院校申辦早期教育專業具有廣闊的前景,符合地方早教行業發展需求。第四,早教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知識有0歲~3歲嬰幼兒身心發展知識、0歲~3歲嬰幼兒保育和教育知識、家庭教育指導知識、教育信息技術知識和通識性知識;應具備的專業能力有早期教育活動的計劃與組織能力、親子游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能力、家庭教育指導能力、溝通與合作能力、觀察與記錄兒童行為的能力、教育活動中的養護與保育能力、環境創設與利用能力等;應具備的專業理念和師德包括對早期教育專業的理解和認知、對0歲~3歲嬰幼兒的態度和行為的認知、對0歲~3歲嬰幼兒保教工作的態度和行為、教師個人的態度和行為。
2.建議
第一,制定早教教師專業標準,規范高校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現行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多是參照《育嬰師(員)國家職業標準》《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等,尚未建立專門的以“早教師資”為核心的培養標準體系或職業能力需求體系。因此,需要從國家層面出臺《早期教育教師專業標準》,規定高校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如課程體系、學制、學時、考核規范等,確保早教教師職前教育質量,規定早教教師準入標準,如早教教師入職的學歷、專業、身心健康條件及考核內容與程序,嚴把教師入口關,規定早教在職教師過程性考核標準與要求,促進教師自我專業化成長。
第二,校企深度融合,構建早教教師職前職后貫通培養體系。為優化早教教師師資隊伍建設,高職院校與早教機構應打破業務壁壘,加強深度融合。一是早教機構深度參與高職院校早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包括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研制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案、開展課程實踐教學、參與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性考核等。高職院校可攜手早教機構探索早期教育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和“校企合作,工學交替”人才培養路徑。二是高職院校深度參與早教機構對早教教師的職后培養全過程,包括教師職后培養體系的建設、課程資源的開發、職業能力的考核等。高職院校可為早教機構制訂教師職后培訓計劃、開發和共享培訓課程、提供優良培訓師資,為早教在職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羅小琴,楊莉君.論我國早期教育專業師資培養的三個維度———意涵解讀、困境解剖與實踐解答[J].當代教育論壇,2021(01).
[2]張海燕.基于早教機構調研基礎上早期教育人才培養的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2020(11).
[3]劉勇,戴愛平.早期教育專業人才需求分析———以長沙地區為例[J].職業教育,2021(10).
[4]賀琳霞,劉迎接,張雨.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的家長育兒需求調查———以陜西省為例[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01).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Social Needs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Talents in Meishan City
Zhao Lijun
(Department of Normal Education, Meish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Sichuan Province, Meishan 610020,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early education teaching staff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early education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ged 0-3. A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55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185 parents of 0-3 year old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n Meishan city. It was found that the overall number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talents in Meishan city is insufficient, and the level of specialization is not high.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parents of 0-3 year old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have varying degrees of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ability, professional philosophy,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eachers. The appli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majors has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 It is recommended to formulate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Early Education Teachers at the national level, standardize the training of early education professionals in universities, deeply integrate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nd build a comprehensive training system for early education teachers before and after service.
Key word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eacher; social needs; Meishan city; early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school enterprise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