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重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精神四科,河南 駐馬店 463000
雙相情感障礙屬于精神科多見疾病,其臨床多有躁狂 發作、抑郁發作等表現,躁狂發作時可出現言語增多、情感高漲、精力充沛等癥狀,抑郁發作時可出現情緒低落、疲勞遲鈍、愉快感喪失等癥狀,使得患者逐漸喪失社交功能,久而久之則會脫離社會[1]。而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其病發率呈逐年增長趨勢,對患者身心健康及其家庭具有嚴重影響[2]。隨著生物技術的深入研究,部分學者認為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垂體泌乳素(PRL)、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HHTA)生理改變與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3]。神經內分泌反饋學說認為,人體多數反饋均為具有保護性質的負反饋調節。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在本能緩解癥狀過程中,也可能出現下游腺體分泌激素減少現象,從而啟動HHTA 軸垂體負反饋調節機制,使得上游垂體前葉激素釋放增加。但此觀點尚未得到臨床證實,難以提供有效參考。鑒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垂體泌乳素與甲狀腺軸的關系,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4 月—2019 年10 月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就診作為43例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癥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26 例,女17 例;年齡19~57 歲,平均年齡(38.46±4.32)歲;體質量指數18~28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24.36±1.55)kg/m2。納入條件:均符合《精神病學(第5版)》[4]中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癥診斷標準;年齡≥18 歲;無精神病性躁狂發作表現;無中樞系統疾病。排除條件:存在甲狀腺或腎上腺疾病史;處于哺乳或妊娠期婦女;近兩年內存在抗甲狀腺藥物或糖皮質激素藥物服用史;近期服用抗精神疾病藥物;合并其他精神疾病。另選取同期體檢正常的41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3例,女18例;年齡20~58 歲,平均年齡(39.53±4.46)歲;體質量指數18~28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24.36±1.55)kg/m2。納入條件:年齡≥18 周歲;初中及以上學歷,表達能力尚可。排除條件:存在頭顱手術史或垂體瘤疾病史;存在甲狀腺激素藥物服用史;處于哺乳或妊娠期婦女;近期存在含可卡因鎮咳類藥物服用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本研究,且自愿簽署同意書。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所有研究對象入組后,均取其清晨空腹肘部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后,取上層清液,應用瑞士羅氏公司生產的Cobas e601 型全自動電化學免疫分析儀,以電化學發光法測定兩組PRL 及甲狀腺功能指標,其中甲狀腺功能指標包括促甲狀腺激素(TSH)、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激素(FT4)、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T3)、總甲狀腺激素(TT4)。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實驗室要求及試劑盒說明開展,最大限度降低實驗誤差,確保數據真實可靠。PRL 男性正常參考值:431.56±3.21 mIU/L,女性正常參考值:449.00±69.80 mIU/L;TSH正常參考值:0.34~5.06 uIU/ML;FT3 正常參考值:2.80~7.10 pmol/L;FT4 正常參考值:12.00~22.00 pmol/L;TT3正常參考值:1.30~3.10 nmol/L;TT4 正常參考值:78.40~157.4 nmol/L。
(1)兩組患者PRL 水平與甲狀腺功能指標:分別對比兩組不同性別PRL、TSH、FT3、FT4、TT3、TT4 水平差異。(2)相關性分析:采用一般線性雙變量Pearson 相關性檢驗分析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PRL 與甲狀腺軸的關系。
采用SPSS 18.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間數據,相關性采用一般線性雙變量Pearson 相關性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男性PRL、TSH、FT3、FT4、TT3、TT4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女性PRL、TSH 水平較對照組女性高,FT4、TT3、TT4 水平水平較對照組女性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男性PRL水平與甲狀腺功能指標情況(±s)

表1 兩組男性PRL水平與甲狀腺功能指標情況(±s)
組別對照組(n=23)觀察組(n=26)t值P值PRL(mIU/L)428.94±2.64 428.31±2.34 0.886 0.380 TSH(uIU/ML)3.26±2.37 3.58±2.67 0.441 0.661 FT3(pmol/L)3.06±1.12 3.04±1.14 0.062 0.951 FT4(pmol/L)18.46±3.37 18.53±3.57 0.070 0.944 TT3(nmol/L)2.06±1.13 2.09±1.14 0.092 0.927 TT4(nmol/L)124.46±13.57 126.57±13.59 0.543 0.590
表2 兩組女性PRL水平與甲狀腺功能指標情況(±s)

表2 兩組女性PRL水平與甲狀腺功能指標情況(±s)
組別對照組(n=18)觀察組(n=17)t值P值PRL(mIU/L)425.13±2.06 564.16±2.34 186.840<0.05 TSH(uIU/ML)3.67±2.53 6.87±2.89 3.491 0.001 FT3(pmol/L)3.13±1.34 2.03±1.04 2.702 0.011 FT4(pmol/L)18.67±3.46 11.24±3.52 6.296<0.05 TT3(nmol/L)2.26±1.34 1.03±0.86 3.210 0.003 TT4(nmol/L)127.46±15.24 90.46±13.06 7.691<0.05
經雙變量Pearson 相關性分析檢驗證實,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女性患者PRL 與TSH 呈正相關(r=0.523,P<0.05),與FT3、FT4、TT3、TT4呈負相關(r=-0.385、-0.715、-0.449、-0.727,P<0.05),而男性患者PRL 與TSH、FT3、FT4、TT3、TT4 無相關性(r=0.042、0.029、0.011、0.008、0.056,P>0.05)。
雙相情感障礙發病機制復雜,臨床認為是由遺傳因素、神經遞質功能異常、神經內分泌失調、生物節律紊亂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加之患者受應激事件、睡眠少、家庭矛盾等多種誘因刺激,則可進一步促使腦部神經功能代謝紊亂,增大躁狂發作風險[5]。而躁狂發作后患者可表現為情緒高漲、思維奔逸、易激惹,久而久之不僅損傷腦部神經組織,誘發認知功能障礙,沖動行為下還可對周圍人安全造成一定威脅,導致逐漸脫離社會群體,喪失正常社交功能[6]。雙相情感障礙現已成為影響大眾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的常見精神疾病之一,不斷深入其疾病發生相關的機制對臨床開展更為針對性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7]。據臨床研究表明,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多存在PRL 水平、甲狀腺軸指標異常等表現,但兩者相關性尚未明確,因此臨床需積極研究兩者水平變化關系,為臨床診治提供參考[8]。
本研究結果提示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女性患者PRL與甲狀腺軸存在明顯相關性,躁狂發作時可引起上述指標異常變化,或可為臨床治療提供新的方向。分析原因在于,PRL 是一種多肽激素,是腦垂體分泌激素的一種,由199 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具有促進乳腺發育生長及維持泌乳作用,尤其對女性具有重要作用[9-10]。PRL 的分泌受神經內分泌調節,其釋放因子有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血管活性肽等,在特殊情況下,可被上述因子刺激,增加分泌量。在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過程中,可引起垂體前葉功能紊亂,從而對多種前葉細胞造成一定影響,而當外周纖體分泌量異常時,反饋信息將及時傳入下丘腦,導致下丘腦正反饋或負反饋促進相關促激素因子釋放量,進而造成TSH分泌量增加,且可再次增加PRL釋放量[11]。TSH分泌量增高后,易導致TT4、FT4 代償性減弱,降解為TT3、FT3,進而減少TT3、FT3釋放量。但男性與女性神經內分泌自身調節系統存在差異,女性對PRL 的需求較大,男性對PRL 則需求少,正常情況下男性PRL 分泌量相對較少,故本研究尚未證實男性PRL 與甲狀腺軸之間關系。而有學者認為,隨著疾病的發展,TSH過度升高,TT4、FT4代償性功能將會持續減弱,進而可轉化成功能活性較強TT3、FT3 維持甲狀腺生理功能,故性別之間差異性將逐步消失[12-13]。此外,神經免疫研究顯示,PRL 與TSH 可通過白介素-1β、腫瘤壞死因子等相關炎癥因子進行介導,故其可對神經免疫系統產生一定影響[14-15]。本研究雖證實女性PRL 水平與甲狀腺功能相關指標存在一定相關性,但研究納入樣本量較少,且未分析兩組女性性激素水平差異,故研究結果存有一定局限,而臨床仍需增加樣本量進行再次探討,以證實本研究結果真實性。
綜上所述,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女性患者PRL 水平與TSH呈正相關,與FT3、FT4、TT3、TT4水平呈負相關,男性患者PRL水平與甲狀腺軸無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