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基礎能源和重要工業原料,經過多年來的發展,煤炭工業成為貴州省的重要支柱產業,但因自然條件和歷史原因,煤炭產業基礎薄弱、煤礦“小、散、弱”、優質煤炭產能釋放不足、停產停建煤礦較多等問題依然存在。
近年來,貴州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省情,持續推進煤炭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布局建設大型煤炭儲備基地,凸顯了作為能源富集地區的戰略安全支撐作用、體現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責任擔當。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國能源需求仍呈增長趨勢,可再生能源短期內難以大規模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煤炭仍將是能源供應的“壓艙石”和“穩定器”。貴州作為我國南方最大的產煤省區,素有“江南煤海”之稱,煤炭資源豐富,儲量、產量均位列全國第五位。國發〔2022〕2號文件明確,貴州要建設新型綜合能源基地,打造西南地區煤炭保供中心。為從根本上解決制約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貴州省委、省政府下決心推動煤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2022年12月13日,《貴州省推動煤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正式印發。
《實施方案》從頂層設計著手、從近期和遠期著眼,明確了煤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實施路徑、工作措施和支持政策,主要錨定2025年、2030年兩個關鍵時間節點目標,通過推進10項重點任務、施行8項支持政策、落實4項保障措施,推動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夯實能源穩定保障供應、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基礎。
《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供應能力大幅增強、智能化水平加快提升、安全形勢根本好轉的主要目標。到2025年,60萬噸/年以上生產煤礦產能達到70%以上。生產煤礦產能達到2.5億噸/年,原煤產量達到1.8億噸、力爭2億噸。煤礦基本實現綜合機械化開采,綜合機械化掘進工作面占比達65%以上,累計建成智能煤礦50處以上;到2030年,生產煤礦平均產能90萬噸/年以上。生產煤礦產能3億噸/年,原煤產量2.4億噸。煤礦全部實現綜合機械化開采,綜合機械化掘進工作面占比90%以上,基本實現智能化采掘作業,累計建成智能煤礦100處以上;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水平大幅提升,重大災害防治和安全監管效能顯著增強,較大及以上煤礦生產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省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作為貴州煤炭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實施方案》主要解決三大突出問題:
全力解決煤礦“小、散、弱”的問題。明確了提升煤炭產業集中度、實施“六個一批”分類處置、嚴格煤礦項目準入等目標任務,加快推動煤礦規模化發展。
積極破解煤礦涉法涉訴影響生產建設的問題。針對破解涉法涉訴難題,提出“一企一方案”開展專項攻堅行動,并明確了省、市、縣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職能職責。
加快補齊煤炭產業發展短板的問題。從強化煤炭人才供給、推進煤礦機械化智能化升級改造、保障礦井供電安全等著手,力求加快補齊產業發展短板。
《實施方案》還從提高煤炭資源配置效率、分期繳納礦業權出讓收益、完善探礦權管理機制、持續改善政府監管環境等提出了支持政策措施。對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提高政府管理能力等作出了明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