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寶民
〔摘? ? 要〕? 本文主要探討了信息化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的應用,從信息化平臺的基本概念和原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以及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并通過一些小學數學案例進行具體說明。研究結果表明,信息化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符合新課改的基本要求,也能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滿足教學要求。
〔關鍵詞〕? 信息化平臺;教學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2023)? 14-0079-03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信息化教育已成為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方向。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借助信息化平臺,不僅做到了與時俱進,而且帶給師生更多的教育資源,在進一步拓展教學方法的同時也能提高教學有效性。因此,深入研究信息化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的應用,對于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信息化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的應用原則
信息化平臺是指通過計算機和網絡等技術手段,提供支持教學和學習的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信息化平臺是指通過數字化教學資源、網絡學習平臺、智能化教學系統等技術手段,支持小學數學教學的平臺。信息化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教學目標導向原則
信息化平臺的應用必須緊密圍繞小學數學教學目標展開,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
(二)以學生為中心原則
在信息化平臺應用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設計和實施個性化、差異化的教學方案。
(三)教學資源共享原則
在信息化平臺應用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平臺上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和網絡學習平臺等,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四)教學過程管理原則
在信息化平臺應用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智能化教學系統等技術手段,對教學過程進行管理和監控,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
(五)教學評價反饋原則
合理地應用信息化平臺,憑借其優勢與作用,并通過智能化教學評價系統與反饋系統,能夠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調控,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二、信息化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應用的意義
信息化平臺是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今數字時代推動教育變革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信息化平臺的作用顯而易見,且實踐效果明顯,能夠提高教學質量,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豐富教學內容
通過數字化教學資源和網絡學習平臺等技術手段,可以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更加豐富、立體、生動的教學內容。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平臺提供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將數學公式、圖表、模型等直觀呈現,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同時,通過網絡學習平臺,教師能在以生為本的基本原則下給予學生更加多樣的教學資源,從而有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推動學生的發展與進步。
(二)提高教學效果
在信息化平臺的支持下,教師可以采用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思維能力提升。例如,教師可以采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和智能化教學系統等技術手段,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自身的創新性。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提供的在線評估和反饋系統,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果。
(三)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實踐證明,信息化平臺不僅能為學生帶來圖文并茂的視頻、圖片,而且改變了傳統教學存在的缺陷與不足,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于無形中滿足教學要求,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參與其中。換言之,信息化平臺給予了學生探究、創新的機會,并讓學生通過互動、合作、創新的方式進行學習和思考,培養其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教育素養
通過信息化平臺的應用,教師可以拓寬自己的教學視野,改善教學方法,不斷優化和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素養。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分享和交流教學資源和經驗,不斷拓寬自己的教學視野和思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同時,信息化平臺還為教師提供了教學管理和評估的工具,可以更加科學、精細地管理和評估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為教師改進教學提供科學依據和支持。
信息化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的運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育素養。隨著數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推進,信息化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也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創新,將其應用發揮到極致,為小學數學教育的提升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三、信息化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的應用
信息化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的應用可以分為教學前、教學中和教學后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中,信息化平臺的應用可以幫助教師更加有效地開展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效果。
(一)教學前
在教學前,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平臺進行備課和教學設計,為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教師可以從信息化平臺上獲取到各種數學教學資源,如數學課件、視頻、動畫、圖片、習題集等等,這些資源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平臺上的數學課件,通過展示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不同幾何圖形的屬性、特征和應用等方面的知識點,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幾何圖形的相關知識。
1.教學資源的獲取和整合
信息化平臺為教師提供了海量的教學資源,包括課件、視頻、習題、教材、學術論文等等。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搜索和獲取自己需要的教學資源,將其整合到自己的教學設計中,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2.教學設計的制定
信息化平臺可以為教師提供教學設計的模板和范例,也可以為教師提供教學設計的指導和幫助。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需求和情況,利用信息化平臺制定科學、系統、實用的教學設計,確保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和教學質量。
(二)教學中
信息化平臺在教學中可以為教師提供多種教學工具和資源,如在線課堂、數字黑板、在線測驗、作業布置、學生學習情況實時反饋等等。這些工具和資源可以幫助教師實現教學個性化、差異化和科學化,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加減法運算時,教師可以利用數字黑板在課堂上演示加減法的計算過程,幫助學生掌握加減法的運算方法和技巧。同時,借助信息化平臺、通過在線監測能夠實現全面成績測驗,讓教師對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有所了解,并及時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和困難,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
1.教學內容的呈現和展示
信息化平臺可以為教師提供多種形式的教學工具和技術,包括幻燈片、教學軟件、多媒體教室、網絡課程等等。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工具和技術將教學內容以多種形式進行呈現和展示,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新課改的基本要求。
2.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信息化平臺可以為教師提供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教學方案和教學資源。教師要按照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通過信息化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并采取分層教學。
3.學生學習情況的實時反饋
信息化平臺可以為教師提供學生學習情況的實時反饋和評估工具,包括在線測驗、學習情況分析報告等等。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進度,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難,提高學習效果。
(三)教學后
在教學后,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平臺進行教學反思和總結,對課堂教學進行評估和改進。同時,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及時反饋教學成果和效果,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分數運算時,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布置分數運算的作業,對學生的分數運算掌握情況進行評估。同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平臺上的在線討論區與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1.教學反思和總結
信息化平臺可以為教師提供教學反思和總結的平臺,包括在線討論區、教學博客等等。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平臺與其他教師交流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2.學生學習成果的評估
信息化平臺可以為教師提供學生學習成果的評估工具和方法,包括在線測驗、作業評估等等。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科學、客觀地評估,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與困難,改進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果。
3.教學效果的反饋改進
信息化平臺可以為教師提供教學效果的反饋和改進平臺,包括學生評價、教學評價等等。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了解學生對教學的評價和反饋,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學效果。
信息化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的運用,可以幫助教師更有效地開展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前、教學中和教學后三個階段中,信息化平臺的應用可以為教師提供多種教學資源和工具,幫助教師實現教學個性化、差異化和科學化,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
本文詳細闡述了信息化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的應用,從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等方面探討了信息化平臺的應用。研究表明,信息化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同時,也需要加強對教師的信息化教育和培訓,提高其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實現信息化教學的全面推廣和普及。
參考文獻
[1]梁燕秋.信息技術背景下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感”的培養[J].中國新通信,2022(17):182-184.
[2]蘆順德.用好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數學教學改革:論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J].中國新通信,2022(14):190-192.
[3]朱晨捷.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幾何畫板為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8):202-204.
[4]韓蓉.探究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1(9):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