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師構建多元化課堂,促進學生學習進步。各學科的教學中也應以保障學生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質量為基調。為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優化聽力教學引導,保障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要積極調整聽力課堂中的教學方法,凸顯學生的中心位置,讓學生主動參與聽力練習,保證高質量的英語學習成效,以此顯現出新課標視角下的綜合指引優勢,讓學生的學習實踐成果得到不斷的優化和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的聽力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策略;分析
作者簡介:王義娟,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中學部。
眾所周知,聽力是英語教學實踐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聽力的教學引導過程會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也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重點內容和基本知識準則。所以,教師要通過聽力課堂中的教學引導,踐行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履行不同的原則,嘗試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多維度地完成聽力訓練,進而才會為學生后續的多元化英語學習提供有力的平臺條件。同時,通過高效的聽力學習,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知識學習的實用性,進而幫助學生提升在語言學科知識探究中的綜合水平。
一、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應秉承的原則
(一)以生為本的原則
教師應該明確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中心位置。新課標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中心踐行各項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為此,教師要不斷進行策略的整合,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體會。策略的調整、教學方法的落實、課堂中引導計劃的調整均要與學生的實際興趣特點和能力特征相吻合,要符合初中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興趣。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這樣才會助力于學生的能力發展,讓有效的形式成為學生主動探索的動力。
(二)實用性的原則
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傳授的各項學習方法,運用的教學策略以及知識講解要秉承一定的實用性,不能過分地“灌輸”。教師應教給學生實用的聽力學習方法,這樣學生才會從中受益,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進而在教學中讓學生運用不同的學習方法提升聽力學習效果。這樣才會幫助學生生成信心,提升其英語核心素養。
(三)與先進技術模式融合的原則
教師要借助有效的方法,讓英語課堂中的聽力教學與先進技術模式相融合,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學生的英語聽力學習效果。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完成聽力材料播放,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標準化的發音,也會讓學生生成語感。營造良好的聽力學習氛圍,進而促進學生實踐成果的強化,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水平。
二、初中英語課堂聽力教學現狀分析
(一)缺乏與科學技術手段的融合
在英語課堂的聽力教學中,教師單純以自身為中心,憑借相關聽力材料完成教學。因此忽視了與先進技術模式融合所帶來的優勢,進而導致學生聽力學習效果不佳。教師難以踐行多元化的手段,優化課堂教學指引環節,導致學生聽力學習動力不足。
(二)缺乏心理方面的引導
部分學生對英語聽力學習存在恐懼心理。由于語言環境缺失、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較差,導致學生在聽力學習中逐步喪失了信心。學生內心深處恐懼英語聽力,甚至是抗拒聽力學習實踐。因而,學生在聽力學習中的熱情度就會下降,導致教師各項方法的運用和教學計劃的開展過程受阻,也不利于成果的優化。
(三)缺乏學習方法指導
教師并沒有英語聽力學習方法和技巧傳授給學生,僅僅是讓學生盲目完成聽力材料的剖析,隨后完成習題,讓學生在反復地聽和反復練習中總結經驗。但是,上述方法取得的成效較差,導致學生逐步在聽力練習中形成了厭煩情緒。缺乏技巧的學習,致使學生錯誤頻出,也阻礙了學生學習動力的生成。教師未做到方法的傳授,教學形式較為枯燥,導致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出現惡性循環。
(四)盲目追求教學進度
教師在英語知識的教學和聽力練習指導中,盲目追求教學進度,盲目讓學生完成聽力練習,盲目地提升學生學習速度,但是,學生并沒有真正掌握英語聽力訓練中和學習內容中的實質和中心思想。進而,阻礙了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缺乏細致的計劃,與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不相符。所以,在現實發展中的成效受到了阻礙,也不利于學生多元化聽力學習能力的逐步生成。
三、初中英語課堂聽力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優化聽力課教學效果
教師可以將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融入課堂教學實踐環節中,提升學生的聽力學習成效。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水平和模式,讓學生加強聽力訓練,強化語感。借助信息技術模式,發揮出多元化的指導優勢,才會讓學生增進在聽力訓練中的精準度,進而實現初中英語課堂中聽力教學成效的優化目標。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英語聽力材料。信息技術的優勢在于可以隨時暫停、隨時重復播放,這樣學生在聽力訓練中的需求才會得到滿足。聽力訓練結束后教師可以設置不同的問題,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對問題的回答,指導學生反復聆聽,就答案進行討論。如果教師發現學生對某個答案產生分歧,可以為學生反復播放聽力材料。另外,借助信息技術模式播放的英語材料發音比較標準,更加切合于標準化的英語聽力訓練,以此促進學生聽力效果的提升。
(二)加強心理引導,讓學生以良好的心態面對聽力學習
由于學生缺乏語言學習環境,在英語聽力練習中所聽到的材料內容和材料中的人物發音與日常生活中的學習環境以及自己的口語表達發音之間會存在差異。因此,學生一旦面對聽力訓練則會產生緊張情緒。為此,教師要通過心理引導的方法,讓學生擺脫在聽力練習中的焦躁情緒,從心理上真正接受聽力學習。
例如,教師應不斷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引導,讓學生克服對英語聽力訓練的恐懼心理,以良好的心態參與聽力練習。教師可以首先在課堂中向學生介紹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攻克難關的方法,讓學生提升學習信心。如講述貝多芬的故事,讓學生學習故事中主人翁的精神,努力克服學習中的干擾和問題,獲得較為優質的學習成果。隨后,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完成訓練,增強信心。引導學生首先聽不同的單詞發音如“name、 time、place”。一般課后習題涉及詢問名字、時間時,聽力材料中就會出現上述單詞。教師讓學生熟悉單詞之后,再讓學生聽包含這三個單詞的句式,如“My name is Mary.”“What's your name?”“What time is it now?”“This place”,讓學生循序漸進地跟隨教師的腳步完成學習,提升信心,增進對英語聽力練習基本內容的了解。
(三)傳授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的聽力學習效果
在初中英語聽力訓練中,教師為增進學生在聽力練習中捕捉信息的精準度。可以傳授給學生不同的聽力訓練方法和問題回答技巧,讓學生提升聽力訓練效果,進而幫助學生增強聽力學習信心,全面優化學生的聽力練習過程和知識實踐過程,讓成果轉變為學生參與練習的動力,讓英語聽力教學達到良性循環。
例如,教師在英語聽力教學中要教會學生不同的聽力學習方法,讓其參與訓練,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首先,引導學生閱讀聽力材料后的習題,并圈出重點內容。看提問的是“time”還是“character”“place”或者是“Mention a noun”。學生標出重點之后,在聽力中當遇到上述內容時就會集中注意力。如提問名字時,假設聽力問題是“What's the name of the new student? ”,那么問題中的“ new student”就為重點內容。聽力材料中一旦涉及上述內容時,學生就要集中注意力。聽力材料中可能表述為“This is the new student in our class. Her name is Han Mei.”,所以,答案就是“ Han Mei”。另外,聽力材料中也可能出現干擾信息,如“Li Lei is not a new classmate. That girl classmate is Han Mei.”。教師要指導學生善于辨別句式中的混淆信息。很顯然“Li Lei”并不是正確答案。要讓學生聽清楚肯定與否定的表達,提升學生的聽力學習質量。
(四)循序漸進開展教學,增強學生的聽力學習信心
教師可以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開展聽力練習。不能期望一蹴而就達成某項目標。首先,讓學生在課堂中完成英語對話練習,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促使學生在不斷地語言交流中形成語感。感受不同單詞、不同句式的語音語調,輔助于與教師交流或者是展示音頻資料的形式,實現聽力訓練目標。
例如,為不斷提升學生的聽力練習信心,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語言交流氛圍,解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英語學習環境的問題。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早讀時間或者是課堂教學結束前的10分鐘,圍繞學習重點完成對話練習,強化學生語感,讓學生在不斷地發音練習實踐中感受英語知識,加強理解。這樣學生在聽力學習中也會對英語詞匯的發音規律加深了解,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聽力學習質量。以此,提升學生的英語發音和實際學習成效。如以新朋友見面,并邀請參加生日聚會為交流主題,讓學生完成對話“Hello, my name is xx. I'm studying in Class 1, Grade 7. Nice to meet you.”,回答“Hello, my name is ww. I'm studying in Class 2, Grade 7. Nice to meet you, too.”,問“Can you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this weekend?”,回答:“OK, my pleasure.”。隨后,教師再次為學生播放相同內容的聽力材料,引導學生對比發音,加深印象。還可以讓學生就聽力材料猜測可能出現的聽后練習內容,為學生后續的聽力練習做好鋪墊。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課堂聽力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優化方法,運用各種方法指引學生完成聽力練習。以某一方法入手嘗試多角度的指引策略,師生共同努力完成聽力訓練。只有不斷地參與實踐,才能夠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有效的聽力教學引導,可以幫助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的重點內容,強化其語感,提升聽力學習效果,顯現出語言學科教學的實用性,進而為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和日后利用英語進行交流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者曉娟.“有聲”的閱讀:淺議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聽力和閱讀的結合[J].華夏教師,2022(10):77-79.
[2]翟錦.遵義市近三年英語中考試卷命題特點和規律:圍繞義務教育初中英語課程標準[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22(1):152-156.
[3]陳靜.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預測能力的培養[J].英語廣場,2022(3):128-130.
[4]惠如薏,何款怡,胡鈺婷,袁燕華.克拉申“輸入假說”在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上的應用及其使用建議:以聽、說、讀、寫技能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24):157-159.
[5]何蓓蓓.巧用“5S視聽英語動畫模式”培養中考英語聽力能力:淺談福建省中考視角下的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實踐研究[J].英語廣場,2020(18):128-130.
[6]薛錦,邵華.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以《新概念英語2》為例[J].英語廣場,2020(17):134-136.
[7]林芳.初中英語朗讀教學的有效性探究:基于初中英語“文本”教學的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