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其坤
模擬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世界乒乓球運動因發展嚴重不均衡而險些被移出奧運大家庭。這也是一枝獨秀的中國乒乓球隊面臨的危機。2009年開始,中國主動為他國培養人才,比如,分享訓練成果,吸引外籍選手參加乒超聯賽,派教練和運動員赴海外執教、打球,等等。中外選手的對決從此變得更精彩了。但外國選手在一些國際大賽中戰勝中國隊,又引發了國人的擔憂。中國乒協對此回應道:“幫助對手進步,我們也會變得更強大。再說,國乒的底蘊和厚度是其他國家無法超越的。”中國乒乓球在推動世界乒乓球運動發展的同時,也讓自己始終站在世界之巔。
中國乒乓球的發展之道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思路導航
對于文題所供材料,有的考生看到“分享訓練成果”,于是著眼于“分享”立意;有的考生看到“派教練和運動員赴海外執教、打球”,于是立意為“無私奉獻”“舍己為人”“博愛大度”“大國風范”“負責任、有擔當”……這些無疑都是褒義的,但這類立意未必恰切。對材料不能盲人摸象,而要既見樹木,又見森林。對于這則材料,考生要從其“啟示意義”立論,才能避免偏題、跑題。材料中,中國乒乓球隊一枝獨秀,也存在危機:乒乓球運動險些被移出奧運會。因此,中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成效:提升了對手的水平,培育了良好的競爭氛圍,中外選手的對決從此變得更精彩,推動了世界乒乓球運動發展,中國乒乓球運動也站到了更高的位置。由此我們可以得到許多啟示,立論角度也多種多樣,諸如:己欲立而立人;分享成果,競爭共贏;營造良好的競爭氛圍,站到更高的峰巔;良性競爭,走得更遠;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朝著“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目標奮進……
在作文時,思維要嚴密,否則會局部偏離題意。例如,有人立論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揭示“獨”與“眾”的關系,但重點放在“樂”上,偏頗。有人以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幫助其他國家基礎建設為例來論證“共贏”,但沒有論證與“競爭”的關聯,不好。有人論證“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強調要尊重各個國家、民族,也不是非常妥帖。有人泛泛論證“競爭”“合作”“反對壟斷”,也不好。
習作展示一
分鋒于人,競爭共贏
◎朱津彤
“鋒”是刀刃上最利的部分,是個體在技術上遠超旁人之處。分鋒于人,意為將自己的獨門技藝分享給他人。曾有一泥瓦匠,制磚技術遠超同行。他主動將制磚心得傳授給工友,雖然令工人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但也提升了作坊的生產力,工友們都增加了收入,傳為佳話。由此觀之,分鋒于人,可促進競爭,實現共贏。
首先,分鋒于人可以提升對手水平,讓自己所處的競爭環境更加優質。于此環境之中,自己的技術才會得到長足的發展。國乒原本在世界乒乓球賽場一枝獨秀,但國乒有遠見地通過吸引外籍選手打球與外派教練、選手,將自己的獨門技藝傳至天下,中外選手的對決由此變得更加精彩,國乒水平也不斷躍上新臺階。不同于傳統觀念,國乒不認為分享只會增益對手,相反,分鋒于人可以助推雙方競爭共贏。
其次,將自己的技藝向外傳授之前,為了方便他人的理解與掌握,往往要對自己的技藝進行仔細揣摩,深入研究。于此過程中,我們會對自己的技藝有更加透徹的認識,從而使自己的水平進一步提升。這也是為何孔子提倡“三人行,必有我師”,讓人們相互為師,答疑解惑。還需注意的是,分鋒于人看似是“授技于人”這樣一個單向的動作,實際上,分鋒于人是相互切磋的良好開端。“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在一來一往、互通有無之中,各個主體毫無疑問將在競爭中進行合作,實現共贏。
有人擔心分鋒于人會使自己的相對水平降低,于己有害。然而我們要明確,自己是所處領域的一分子,要將關注點從自身轉到整個領域上來。分鋒于人,正如科研院所召開學術會議進行成果分享,國乒將自己的獨門技藝傳至天下,都是與世界共享成果,分享技術,從而提升領域整體水平,實現更高水平的共贏。
現在的社會尤其需要分鋒于人。其一,科技以空前的速度進行發展,每時每刻都有新發明、新發現,只有分鋒于人,我們才能營造發展的優良環境與絕佳條件。其二,雖然分鋒于人是大勢所趨,但逆流時現,比如一些發達國家的出口管制、技術封鎖,霸權主義抬頭之危機常有。我們要學會分鋒于人,引領世界走在開放合作發展的光輝道路上。
分鋒于人,競爭共贏。愿諸君從自身做起。
【北京市十一學校】
◆點評
“分鋒于人,競爭共贏”,作文標題就是中心論點,態度鮮明,表達精練。作文先簡要論證什么是“分鋒于人”;再論證為什么“分鋒于人”能促進競爭共贏。文中以“首先”“其次”標明層次,并強調分鋒于人可以提升領域整體水平,實現更高水平的共贏。最后論證當下尤其需要“分鋒于人,競爭共贏”,正面論述已經具備的條件,反面論述“逆流”與“危機”。全文思路清晰,論證充實、有力。
習作展示二
萬紫千紅才是春
◎墨 妮
近年來,中國主動為他國乒乓球隊培養人才,打破世界乒乓球運動發展的嚴重不均衡,使中國與他國共同進步,在競爭中實現了共贏。可見,競爭共贏乃發展之道。
或許有人會疑惑,中國乒乓球培養對手,豈非闕己利人?實則不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立人也是立己,達人亦為達己,這是一種智慧之舉。縱觀人生發展道路與世界發展進程,只有不吝嗇對他人的幫扶,以長遠的目光、寬廣的胸懷與他人良性競爭,才能實現長足發展。
常言道,“高處不勝寒”,若在競爭中長期占有絕對優勢、一枝獨秀,則易安于現狀,不思反省提升,失去進一步發展的動力。而對處于劣勢的一方而言,主觀上易因與對手實力相差懸殊而氣餒,客觀上也缺乏提升的條件與環境,從而更加難以擺脫發展困境。如果每場球賽,中國乒乓球隊都必然取勝,那么比賽也將因缺少懸念而索然無味。只有形成平衡的競爭格局、勢均力敵的健康競爭環境,才有萬紫千紅的局面,中國隊才能在與他人的良性競爭中取得更大進步。中國乒乓球為他國提供幫助,提升了世界乒乓球運動的整體水平與競技難度。如此一來,雖使金牌更加來之不易,卻也使它更有意義,同時推動自身不斷創新、突破上限——中國乒乓球運動站上了更高的世界之巔。
萬紫千紅總勝過一枝獨秀。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不斷推進,各國經濟深度依賴,政治多極化也不斷加深。各國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全人類的命運緊密相連。于此大勢之下,一枝獨秀難為春,奉行單邊主義,與他國零和博弈,推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不是永續發展之計。中國“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成功實踐啟示我們,應當用開放包容的胸懷,讓百花齊放、百鳥爭鳴。同時,我們還要有堅定的自信。比如面對對手實力的迅速提升,中國乒協就堅定地相信“中國乒乓的底蘊和厚度是其他國家無法超越的”,正所謂“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我們應當轉換思維,放下一枝獨秀的執念,欣賞萬紫千紅的世界——培養競爭對手,培育競爭環境,在競爭中共贏。
【北京市十一學校】
◆點評
考生將“萬紫千紅總是春”的詩句改動了一個字,突出“萬紫千紅”的重要、“一枝獨秀”的局限。所謂“萬紫千紅”,就是競爭共贏,這樣表達生動形象而又意蘊豐富。圍繞“競爭共贏乃發展之道”這一中心論點,作文先運用假設論證,證明培養對手乃明智之舉。接著先分析一枝獨秀的弊端,再分析形成萬紫千紅局面的意義,對比鮮明。然后由世界乒乓球運動擴展開來,結合當今世界形勢展開論證,視野宏大,有現實意義。最后得出結論,收束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