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李晨(1970- ),男,漢族,河北安國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消防管理、建筑工程。
摘要:高校消防管理工作是保障廣大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的必要手段。隨著高校生源規模的不斷增加,人員也更為密集,而高校建筑功能也陸續調整,消防設施日漸老化。為提升高校消防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應深入分析當前高校消防管理存在的能力,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鑒于此,本文從當前高校開展消防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入手,并結合部分高校消防管理工作所存問題,以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的具體實踐為例給出了提高高校消防管理工作質量與效率的策略,以期為高校消防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消防管理;問題;對策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高校綜合建設工作已開始步入快車道。各高校均已將安全管理作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心,其中消防問題更是影響高校安全的核心因素。雖然部分高校針對已存消防問題提出了具體對策,但消防管理制度建設工作仍較為滯后,這就給高校消防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實施帶來部分隱患[1]。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始終將消防管理工作作為學院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為了給學院發展和各項工作開展提供安全、穩定、有序的環境,以這些問題為鑒設定了年度工作目標:全年不發生安全事故;全校師生消防責任心與意識顯著增強;安全管理能力明顯提高;安全文化體系進一步完善;突發事件處置水平和能力明顯提升。并據此進行了相關實踐:組織安全教育和應急演練、完善規章制度與消防設施建設、構建安全防范長效機制。這樣不僅提升了高校消防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也能讓廣大師生感受到責任意識,從而更踏實地在校園內工作、學習與生活。
一、高校開展消防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高校的人流量較大,火災極易發生,其造成的后果極為嚴重。在黨和政府的號召下,諸多高校均積極開展了形式各樣的消防管理工作,向廣大師生介紹做好消防工作的必要性,對減少火災隱患產生了一定作用。隨著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高校生源數量、質量隨之提升,這為高校提供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嚴峻的消防隱患問題[2]。調研發現,當前部分高校的學生經常在宿舍使用高功率電器,還有部分學生用酒精燈做飯,安全隱患巨大。此外,一些學生為了出行方便,購買了較為便宜的劣質電動車,他們往往選擇在宿舍充電,這種電動車的電瓶長時間充電后易出現自燃,無人發現后導致火勢越來越猛,嚴重威脅到學生的財產與生命安全[3]。部分學生的消防意識薄弱,主要還是在日常管理中缺乏對學生的有效監督,放松了各類要求。這就需要高校能及時發現問題,意識到開展消防管理的重要性,強化學生教育,提升防范意識,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給師生提供安全、舒適的工作與學習環境。
二、當前部分高校消防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消防意識薄弱
雖然高校三令五申,要求學生嚴格遵守消防管理制度,但部分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依然較為薄弱,未能養成良好習慣,留下了顯著的安全隱患。事故無情,不能僅依靠高校開展消防管理工作,而應從學生入手,強化他們的安全意識,培養責任感。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更好保障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高校采取了諸多措施去完善消防設施,使火災出現后能夠得到及時控制,避免進一步擴大事故。學生作為校園的一分子,也需要具有良好的消防能力,例如在實驗時部分學生需要做產生火災的實驗,所以就要求學生掌握如何有效處理火情的問題,且在實驗前就做好各項準備措施,確保實驗過程安全[4]。但仍有部分學生沒有將安全意識放于心中,更將安全教育當作耳旁風,一旦出現問題往往不知所措,無法及時處理,導致事故進一步擴大。
(二)消防管理制度滯后
新時期,雖然許多高校已開始落實消防管理工作,但由于起步較晚,部分高校至今尚未創建系統化的消防管理制度,當發生嚴重火災時,因缺少有效的制度保障,導致最后不能較好地處理消防事故。即便部分高校在制度建設方面有所成就,但由于缺少足夠的監管力度與懲罰措施,反而使消防管理制度無法發揮應有作用,從而制約各類消防工作的實施[5]。此外,在建立高校消防管理制度的過程中,部分高校未能對其給予足夠重視,所創建的制度均是借鑒其他單位已成型的制度體系,沒有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動態調整與創新,這樣也就無法構建健全的消防管理體系,相關制度也不能有效引導消防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消防設施質量存在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消防設施產品的種類更為豐富,技術也更為先進,高校開始加大消防設施的引進與建設力度。但部分供應商為了追求利益,通過降低成本的方式以次充好,從而使消防設施質量不斷下降[6]。同時,部分高校的消防管理部門也忽視了對設施的監管工作,工作人員法律意識淡薄,一旦發生火災,這些具有嚴重質量問題的消防設施必然會對消防工作開展造成負面影響,既會導致經濟損失,也會威脅師生的生命安全。此外,部分消防設施門店出售假冒偽劣產品,甚至沒有相關許可,若出現嚴重事故,責任劃分就會出現困難,最終給高校、社會帶來巨大損失。
(四)消防管理重形式輕效果
高校作為人口密集場所,應將消防管理擺在核心工作位置,校園里的每個人都應重視消防安全,從我做起。正如上文所述,部分高校在建設與發展過程中積極履行消防管理責任與義務,為廣大教職員工與學生開展了諸多消防教育工作,但這些教育活動并未有效發揮作用,依然有部分師生未能真正認識到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依舊我行我素,將平日學習到的消防知識拋之腦后,總是認為自己不會遇到火災或其他險情。他們所持有的這種不以為然態度直接反映出高校的消防管理工作并未做到位,其原因在于高校開展消防管理工作只關注形式,忽視了實際效果,更未能去師生群體中進行深度調研,了解他們對消防管理工作的真實態度,忽視了師生感受,最終導致高校消防管理效果不甚理想。
三、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消防管理具體實踐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樹立國家安全觀和學校的安全穩定是學校發展的唯一途徑。學院明確黨組織的精神堡壘作用和黨員領導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以創建平安校園為目標,以細化落實安全責任為抓手,以強化師生安防意識為引領,以深化安全文化建設為載體,聚焦學院“十四五”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按照“抓實事、務實工、見實效”的年度工作要求,聚精會神抓好消防安全工作,確保實現校園安全穩定,為學院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一)常態化組織安全教育和應急演練,全面提升全校師生的安全意識
堅定不移貫徹國家安全觀,樹立安全防范意識,利用學院網絡、媒體、橫幅宣傳消防知識和消防警句。組織消防知識進課堂,普及消防設備設施的使用方法,在網絡上增設消防隱患隨手拍,增強安全意識。在每棟樓的醒目位置增設樓層導引圖、疏散指示圖,讓師生們快捷找到疏散出口,學會使用報警按鈕。消防箱柜均有顯著標志與編號,發現異?;蛴袌缶?,消防控制室值班員第一時間可以安排工作人員到達現場,網絡監控隨時查看,消除隱患,解除警報。普及消防知識與自我保護知識,通過各入口的大屏幕和餐廳的閉路電視反復播放喜聞樂見的消防宣傳片與消防圖片,或通過網絡推送“消防二十條”“樓益華說消防”等文字短信。每學期開學時組織保安、物業、宿管進行消防演練,隨后組織后勤餐廳員工、各系部實驗室人員進行消防演練。組織醫務人員、教師和學生進行抗震、救護的應急演練,尤其請消防隊在新生軍訓時組織消防演練和藍天救援隊到學院組織應急演練,師生們深受鼓舞,積極性較高。每學期開學,學院都要組織安全工作會議,黨政負責人會同各二級學院、職能部門簽訂安全責任書,全面落實安全責任。明晰安全責任和安全職責,每級領導、每個項目負責人都有安全責任;安全責任要層層落實,人人負責;要人人講安全,人人管安全。通過安全宣傳、安全教育、安全檢查、安全考核以及安全演練,讓全校師生安全意識都有顯著提升,讓大家均能意識到安全是做任何工作的前提。
(二)完善規章制度,落實責任與管理要求
依照消防法和高校消防管理制度,結合學院實際情況制定消防管理制度、學校安全員(網格員)管理制度、消防器材申領制度、應急演練制度、新員工消防安全培訓制度,修訂校園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校園綜合治理若干規定。結合各部門實驗室、圖書館、食堂、宿舍的安全工作,開展校園消防管理和隱患排查,升級改造消防設施,消除安全隱患,強化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落實落細安全工作。在實驗室管理方面,應做好操作制度和操作規程上墻、危險源提醒上墻、設備設施維護上墻、防火應急演練上墻等,每日巡查,檢查記錄;在食堂管理方面,由專業燃氣公司定期檢查燃氣,排油煙管道由專業油煙清洗公司每年清洗兩次,食堂人員做到7S管理;在宿舍管理方面,學生入校后明確學生需帶的隨身物品,禁止攜帶大功率電器。宿舍用電管理應精細化,利用暑假改造老舊宿舍的用電線路,增加插座,避免使用拖線板,增設漏電保護開關;在電動車管理方面,應建立車輛集中停放點、集中充電車棚,引導學生規范停車,不許停放在消防通道上和集中充電車棚以外的地方充電。
(三)完善消防設施建設,為平安校園保駕護航
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校舍內購置物越來越多,再加上各系部專業的優化調整以及各類新型實驗室的層出不窮,這就需要嚴格執行消防審圖手續,沒有消防審圖手續不得開工。在施工過程中,消防設施應按照審圖要求配置,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面對當前校園內的消防設施老化,尤其是消防管網銹蝕嚴重、樓層內的消防栓水壓低或處于無水狀態的情況,根據學院貫徹“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學院投資300余萬元,通過政府采購平臺招投標確定設計和施工單位,將原有的直埋式消防管網廢棄封堵,在每棟樓的一層布置消防環網,確保學院每棟樓消防水直達頂樓且有壓力。此外,每年通過集中采購,采購滅火器約兩千瓶,按照樓棟分次分批更換。在餐廳后場配備微型消防站兩座,以保障消防設施的有效補充。
(四)構建安全防范長效機制,暢通與消防單位的互聯互通
通過“六個一”構建學校安全防范長效體制和機制。一查:每月開展一次安全檢查;一學:每月開展一次安全知識和安全防范技能學習;一育:每月開展一次安全教育;一警:每月開展一次安全警示;一承諾:每月對所學所育所警進行承諾;一練:每季度開展一次突發事件處置方面的安全演練,以此構建安全防范長效機制,確保學院安全穩定。學院在2019年加入社會單位消防管理系統,利用網絡化信息手段將學院每棟建筑物的設施情況實時上傳至該系統,又通過系統傳達消防的法律法規、通知公告、管理互動、消防監管、消防巡檢的工作要求,配合消防單位做好滅火救援重點目標的應急處置工作。有效提供學校單位總平面圖、宿舍食堂的詳細平面圖、消防通道圖、消控室自動報警系統、消防泵的位置數量揚程等單位信息,使消防單位熟悉校園,做好滅火救援預案的制定工作。通過招投標請專業的消防公司進行檢測,上報維修計劃,確認后開展維修,合同范圍包括全校所有建筑及其周邊消防設備設施檢測、維修、保養等。每年維保結束后由相關管理部門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續簽下一年維保合同。通過控制體系的優化、學院消防信息的公開和消防監督的完善,為校園構建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高校發展進程的日益加快,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也要給予消防管理更多重視,不斷加大消防管理工作的完善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規避并解決各類安全風險,從而全面破解校園消防工作難題。
參考文獻
[1]吳彩朋.韌性視角下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能力評估和提升[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4(04):65-69.
[2]胡長玉,王愛義.高校消防三級報警體系的路徑研究——高校場景下消防數字平臺與網格化管理芻議[J].今日消防,2022,7(07):4-6.
[3]白海將.高校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探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1(09):47-49.
[4]方正.新形勢下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問題分析和預防對策[J].今日消防,2019,4(06):48-49.
[5]王慎.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高校消防管理系統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1(01):36-37.
[6]吳元將.建設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可視化,實現消防管理工作標準化探討[J].青年與社會,2019(0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