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文化館作為群眾文化服務機構,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模式已經不再適用,文化館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方式和方法[1]。
1 文化館的工作職能和特征
文化館的主要職能是保護和傳承本土文化瑰寶,如書法、繪畫、音樂、舞蹈等,以及推動現代文化技術和藝術形式的創新和發展。文化館作為一個重要的文化教育場所,可以為公眾提供多樣化的文化教育活動,如講座、展覽、比賽、課程等,提升大眾的文化素養。同時,文化館也是一個文化交流平臺,它可以促進國內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加強國際的文化交往,使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進一步開闊人們的視野。作為公共文化設施,文化館還可以為社會大眾提供公益性服務,如提供免費參觀活動、舉辦文化活動等,讓更多人接觸文化,汲取文化的精神力量。
文化館是一個多元化運作的文化機構,它不僅需要創造性地發展自身的文化產品,還需要通過市場營銷和品牌宣傳等手段,樹立文化館的良好形象,提升其吸引力。文化館不僅要保留傳統文化,還要與時俱進地進行技術創新,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提高其保護文化遺產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2]。
2 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現狀及意義
2.1 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現狀
目前,各地文化館積極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包括文化講座、文化展覽、音樂會、戲劇表演、書法繪畫、工藝制作等,這些活動不僅為普通市民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的平臺,還為文化館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同時,文化館不斷創新服務方式,通過晚間開放、移動圖書館、文化惠民卡等形式,更好地服務于群眾文化生活。雖然文化館開展了一系列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活動形式單一、內容不夠豐富、場館設備陳舊等。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加大文化活動的宣傳力度,進一步提升文化活動的品質和影響力[3]。
2.2 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意義
文化館作為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場所,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可以促進文化藝術普及,通過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吸引群眾參與,提升大眾的文化素養和藝術修養,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欣賞文化藝術,從而推動文化藝術的普及和傳承。
其次,可以滿足群眾文化需求,文化館開展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涵蓋了豐富多樣的藝術形式和主題,為不同背景的群眾提供了多元的文化選擇,滿足其文化需求,促進社會和諧。文化館舉辦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不僅能夠提高群眾的文化藝術修養,還能夠增進不同群體的情感交流與互動,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由于文化館開展的活動傳統文化氛圍濃厚,能夠增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敬畏之心,增強人們的文化認同感與文化自信。
最后,可以夯實群眾根基,文化館開展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能將文化藝術融入群眾生活中,夯實群眾根基,增強文化影響力,推動社區文化建設[4]。
3 文化館在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的作用
3.1 文化館具有較強的綜合服務能力
首先,文化館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時,針對不同區域和不同年齡段的群體需求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和指導,讓其能夠更好地參與到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并充分展現自身的價值。其次,文化館能夠加強與政府機構、社會團體、志愿者組織之間的聯系和交流,開展多種形式的公益文藝演出、展覽、講座等活動,為群眾提供更多高品質的文化藝術服務。最后,文化館要不斷拓展自身建設空間,加大硬件設備投入力度,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與質量[5]。
3.2 文化館具有較強的職能優勢
文化館作為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重要主體之一,應不斷發揮自身職能優勢,積極組織群眾參與文化藝術活動培訓和輔導工作;同時不斷拓寬服務范圍與領域,提升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文化館應積極承擔文化藝術展示和推廣的職責,舉辦各類文化藝術活動,推廣各種優秀文化藝術,如音樂、繪畫、攝影、戲曲、舞蹈等,以滿足不同層次群眾的文化需求,促進各類文化藝術形式的普及和傳承。文化館還可以培養和發掘各種文化產業人才,支持有潛力的藝術家和創作者,推動文化藝術的進一步發展。
文化館可以通過舉辦傳統文化活動,如傳統音樂會、書法展覽、民間藝術表演等,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維護本土文化的內核和特色。還可以舉辦文化藝術展覽、交流活動等,促進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進一步豐富文化多樣性,增強群眾的文化意識,提升其文化素養。除此之外,文化館還是引導文化消費、培育文化產業的重要場所[6]。
4 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新發展策略
4.1 多元化活動形式
首先,文化館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如展覽、演出、講座、培訓等,以滿足不同年齡、興趣、知識背景的群眾需求。還可以聘請專業導師或藝術家到文化館指導或授課,組織文藝居民小組或社區文藝團體集體創作和演出。同時,開設文化藝術課程和講座,向社區群眾介紹文化藝術知識和技能,并提供相關培訓,鼓勵群眾參與。文化館應該結合當地的文化特點和民俗習慣,推出當地群眾感興趣的文化藝術活動,以增強群眾的參與感和認同感。
文化館還可以邀請外部的優秀藝術家來參加活動,為文化館注入新的藝術活力,以便提高活動的質量和水平[7]。
4.2 加強創新意識培養
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新發展離不開對文化館工作人員創新意識的培養。
首先,文化館工作人員要打破傳統模式,不斷拓展思路,從根本上創新工作方法。要將目光聚焦到群眾的生活層面,從實際出發,深入群眾的內心深處,深入挖掘和分析其精神文化需求,為其提供精準和恰當的服務。要認真收集群眾對文化館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并積極反饋給上級部門,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創新機制和策略。要將傳統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與當前社會發展相結合,建立更全面和完整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體系。
其次,文化館工作人員要積極學習各種先進文化理念和理論知識,以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專業素養。文化館工作人員還要積極學習先進地區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取得成功的經驗。
最后,文化館工作人員要與時俱進,積極學習并利用新媒體技術。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新媒體技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讓人們對健康更加重視,利用互聯網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因此,文化館工作人員要加強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
4.3 拓展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
文化館還需要拓展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使其能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
文化館要創新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不斷增強其藝術性、感染力和吸引力,將其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使其以更鮮活的形式展現出來。因此,文化館工作人員需要創新設計藝術形式,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充分考慮群眾的需求和心理變化,通過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吸引群眾積極參與其中。在此過程中,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藝術表達,使其具有更強的感染力[8]。
4.4 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形成特色品牌
文化館組織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時,應該積極創新,形成“品牌效應”。
4.4.1 要不斷創新和完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內容
文化館要根據不同年齡層次、文化程度的群體,設置相關的活動主題和內容,將內容與形式有機結合起來,使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更生動有趣,從而吸引更多群眾參與其中。同時,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時要充分考慮群眾的實際需求,如針對老年人舉辦象棋比賽;針對青少年舉辦繪畫、書法比賽;針對企業員工進行電腦操作培訓等。
4.4.2 要重視品牌建設工作
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要重視品牌建設工作,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文化藝術品牌進行有效的包裝和設計。此外,還要進一步提升文化藝術品牌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促進群眾文化藝術品牌效益最大化。
4.4.3 要利用好文化藝術品牌效應推動文化藝術創新發展
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要充分發揮其優勢作用,提升其影響力和感染力,使群眾文化藝術品牌不斷發展壯大。例如,文化館可以舉辦大型的文藝晚會、演唱會等文藝活動,為群眾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也可以定期組織展覽和電影放映等活動;還可以舉辦廣場舞、太極拳、戲曲表演等全民參與的體育競賽。另外,還有其他多種形式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能促進當地群眾文化水平及素質的提高。
4.5 要善于整合資源,積極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
4.5.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文化館作為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重要陣地,要整合利用好各種資源。文化館是公益性社會文化事業單位,應積極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不斷豐富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內容,完善活動場所設施建設,改善活動條件。通過自身努力爭取一批先進文化藝術作品和設施,或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文化藝術人才和品牌活動節目。
4.5.2 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
文化館還要主動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做好各種保障工作。近年來,很多城市文化館都在積極爭取當地政府扶持,成立了各種類型的群眾文化藝術中心或群眾文化活動基地,促進了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產業化發展。如果說城市文化館是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龍頭”,那么鄉鎮文化館就是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腰部”。只有鄉鎮文化館發展好了,整個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才能搞得好、搞得活。因此,要大力推動鄉鎮文化館的發展。
4.5.3 強化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
首先,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基地。其次,要完善體制機制、政策保障和人才培養機制。最后,要加大投入力度,營造良好氛圍和提供堅實支撐。此外,還要獲得社會各界對鄉鎮文化館發展的關心與支持,這不僅可以促進鄉鎮文化館事業更快更好地發展,還能為鄉鎮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提供良好的基礎。
5 結語
文化館創新性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是文化中心在新時代實現長遠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文化館的相關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應注重自身素質和專業能力的提高,不斷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在繼承當地傳統文化藝術活動的基礎上創新和優化,從而創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最終促進當地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文龍.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新策略[J].絲路視野,2020(33):33.
[2] 曾治強.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新思路[J].參花,2023(1):125-127.
[3] 張明.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新思路[J].中國文藝家,2022(8):166-168.
[4] 高利紅.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新思路[J].藝術家,2021(1):127.
[5] 彭連云.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新策略分析[J].參花,2020(9):142-143.
[6] 代廣忠.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在文化館工作中的地位研究[J].僑園,2020(1):121.
[7] 徐輝.論文化館工作中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地位[J].中國文藝家,2018(6):280.
[8] 梁蘭博.如何提升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在文化館工作中的地位[J].百花,2021(6):94-96.
作者簡介:穆新安(1966—),男,江蘇連云港人,專科,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