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輔云
摘要: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口基數的不斷擴大,推進農業行業進入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逐漸難以滿足人類對糧食產量和質量的要求,因此需要推進農業生產模式的轉變,不斷提升農作物的種植水平,一方面能夠實現對耕地資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也能推進農業的轉型和升級。土壤肥料作為農業生產中的關鍵因素,對于優化農作物的種植環境,推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因此針對不同的土壤肥料問題,采取不同的對策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農業可持續發展;土壤肥料;問題;對策
人口基數的不斷擴大對于農業的發展和建設是一項嚴峻的挑戰,只有保障農業的安全生產,才能滿足人口的用量需求,有效發展健康農業和綠色農業。肥料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要影響毋庸置疑,作為農業生產環節中的生產資料,需要合理處理肥料與土壤之間的關系,合理用肥,才能有效減少土壤肥料應用和管理中的各類問題。在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農業生產有了全新的訴求,因此制定科學的對策顯得尤為重要。
1 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概況
在長期的農業生產中,農業行業積累了大量的生產經驗,農業可持續發展應運而生,不僅實現了生物農業、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的有效結合,同時也取代了資源農業的發展模式,為現代農業的生產和發展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方向。但是結合農業的實際建設情況來看,農業發展步伐仍然落后于其他行業,同時在發展和建設中也存在一些誤差。再加上農業生產模式的多樣化發展,對于機械化農業和大規模農業生產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一些農村生產人員在農作物的耕作過程中,沿用傳統的施肥方法進行生產,對于農業生產造成了阻礙。之所以會出現該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廣大種植戶在土壤中肥料的使用存在錯誤的認知,忽略了對土壤環境的保護,再加上缺乏技術人員的指導,因此在技術水平和理論知識上難以提升,只能施用肥料保障農作物的產量。
科學合理的施肥方法是保障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只有避免不合理和不科學的施肥方式,才能切實提升肥料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對土壤環境的有效保護,不僅能夠保障土壤的肥力,同時也能實現對土壤環境的有效保護,切實滿足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需求,對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建設也有著重要意義。
2 土壤肥料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2.1 肥料資源
對土壤中的各類養分含量進行分析,能夠對土壤的肥力情況進行綜合性評估,肥料是土壤獲取養分的關鍵性途徑。值得注意的是,肥料資源是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因素。結合相關的試驗來看,合理施肥是提升農作物產量和質量的有效措施,肥料在農作物增產方面的貢獻達到50%,同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種植作物的質量,結合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來看,合理施肥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農業災害的發生率,提升農作物的抗病害和抗倒伏能力。對現代農業中的各類生產條件進行分析,肥料都是一種重要的生產資料。當前的耕地資源較為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耕地資源內提升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成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和建設中的一大難題,合理應用各類肥料資源,對于緩解未來人口的用糧壓力有著巨大幫助。
2.2 土壤資源
作為農業生產中較為基礎和重要的生產資料,土壤資源能夠為不同類型的農作物提供生長的所需物質,因此也被認為是農作物的營養庫,有助于推進水分和養分的轉化工作,對于維持農作物生長環境的平衡性有著重要意義。結合相關的調查數據來看,人類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各類纖維和蛋白質大多來源于土壤,因此土壤資源對于人類生產生活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想要從根本上解決人類溫飽問題,需要將土壤資源視為糧食生產工作中的重要基礎。土地肥壤情況也會對農作物的肥水供應情況產生重要影響,是土壤質量評估的重要指標,對于未來農業發展和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決定性作用。
3 農業可持續發展背景下土壤肥料應用管理的現狀
3.1 土壤肥力下降
化肥對于農業生產的作用較大,但是結合化肥利用的實際情況來看,仍然存在肥料利用不合理的情況,譬如很多種植戶在后期的生產過程中長期使用同一種肥料和化肥,導致土壤環境出現了酸化現象。除此之外,一些生產技術人員缺乏對施肥工作的正確認識和了解,過量施加氮和磷等肥料,土壤存在鉀肥攝入不足的情況,最終導致土壤內養分分布不均,甚至還會引起鹽漬化現象,土壤出現了嚴重的板結問題。除此之外,如果沒有磷肥量進行控制,也會使得土壤周邊小范圍出現富營養化問題。以上情況都會對土壤肥力產生較大的影響,如果無法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和處理措施,也會對農作物的生產質量和產量產生不利影響。
3.2 農藥不規范使用
在農業生產中,合理使用農藥能夠有效規避常見的病蟲害問題,但是如果出現了農藥使用不合理的情況,譬如不規范用藥和大量施藥的情況,就會對農藥的利用率產生影響。結合相關的調查數據和報告來看,內地農藥的使用量占到全國的七分之一左右,但是綜合利用率卻不到三分之一,很多農藥在使用過程都因為滲漏等問題出現了嚴重的流失,不僅無法為農業生產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會對土壤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值得注意的是,農藥的化學性質相對較為穩定,因此難以在土壤中順利分解,如果無法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土壤中的農藥積累量會不斷增加,不僅使得農業生產成本不斷提高,同時也會加劇土壤污染問題。
3.3 地膜回收不及時
受到水土資源分布不均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地區常年處于干旱之中,還有一部分地區常年多雨,這種水資源分布不均的情況對于農業生產和管理來說也是一項嚴峻的挑戰。為了緩解干旱問題,干旱區域一般會使用到地膜保墑節水技術。伴隨農業生產規模的進一步擴大,農膜的生產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結合我國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來看,內地的使用量達到200多萬,但是農膜的回收率卻比較低,僅占總量的1/3,一部分廢棄農膜因為老化長期殘留于土壤中,對土壤結構產生了影響,不僅使得農作物出現了一定的減產,同時也會影響農作物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從長遠角度來看,是阻礙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
3.4 土壤質量降低
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的建設和發展情況來看,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鄉鎮企業進入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農民的就業問題,也為經濟社會的建設提供了全新的助力。但是在后期的發展和建設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包括廢氣和廢水,如果無法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就會對農業灌溉用水造成污染,金屬污染問題是其中的代表。由于人們對于經濟水平有著多樣化的需求,因此鄉村垃圾和城鎮垃圾數量都在不斷增加,很多地區針對垃圾的處理仍然選用的填埋方式。這種垃圾處理方式會使得污染通過滲透的方式進入土壤中,對水土環境造成污染,土壤中的銅和鉛等元素含量超過了安全范圍,也會在土壤內部引起一定的化學變化,對土壤內部結構造成破壞,土壤的營養成分受到影響,土壤質量出現了一定的下滑,也是阻礙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的主要因素。
3.5 無機肥與有機肥比例不協調
很多農戶在施肥過程中,由于無機肥的見效周期比較短,使用流程較為便捷,因此進行大范圍的使用,對于有機肥的使用則比較少。值得注意的是,無機肥是一種肥效期不長、效果單一的肥料,如果常年進行施加,就會對土壤內部結構造成破壞,與無機肥相比,有機肥本質上是一種全能型肥料,不僅富含農作物生產所需的各種養分和營養成分,同時來源相對較為簡單,能夠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對無機肥和有機肥的應用效果進行對比,需要結合農作物生產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搭配和使用,避免出現相互替代的情況,對于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有著巨大的幫助。
4 土壤肥料應用管理問題的對策
4.1 合理使用各類農業化肥
合理使用化肥不僅能夠提升肥料的綜合利用率,同時也能起到培肥和改良土壤的理想目標,對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階段的幫助,結合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來看,針對化肥的合理應用,主要有以下幾項要點:首先,加大對無機磷細菌、菌根菌肥料等生物菌肥的使用,有助于實現農作物質量和產量的雙重提升;其次,結合當地的肥力情況制定科學的生產監測計劃和制度,不僅能夠有效掌握土壤中的化肥比例,同時也能為后續的施肥作業提供客觀的借鑒;最后,當前市場上所售賣的化肥類型大多以單質化合肥料和低濃度復合肥為主,如果想要實現對肥料的有效利用,需要加強對新型化肥的研究和分析,在綜合分析化肥成本等多種因素后,推進新型化肥的研究工作。
以無機肥和有機肥兩種肥料的配合使用為例,針對這兩種不同類型的農作物肥料,促進兩者的搭配使用,不僅能夠實現土壤環境的有效優化,同時也能大幅提升土壤肥力。在一般情況下,一般選用畜禽糞便或者農作物秸稈作為主要的有機肥,不僅能夠發揮天然肥料的積極作用,同時也能有效節約施肥成本。此外,實現對有機肥的合理使用,使得各類微量元素始終處于動態平衡的環境中,有利于發揮無機肥和有機肥的積極作用,為農作物生產穩產奠定堅實基礎。
4.2 完善農膜回收利用機制
伴隨農膜使用范圍的進一步擴大,想要實現對農膜資源的科學利用,需要推進農膜回收機制的建立,有助于進一步減少土壤中的農膜殘留量,譬如可以提倡廣大農戶使用大于0.010mm的可回收地膜,該類地膜不僅通過機械的方式進行拾取,同時也具有良好的抗拉能力,能夠為后期殘膜的再回收和利用創造便利。除此之外,有關部門要發揮自身的監管職能,合理利用相關的規章制度和法律對農戶殘膜回收進行監督,有助于為后期的凈土工作創造便利。此外,還要推進可降解地膜的研發和利用,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地膜易碎難降解的問題,保障農業免受白色污染的影響,對于營造安全健康和諧的農業生產環境有著重要意義。
4.3 科學合理使用各類農藥
在農作物的種植過程中,需要對有害生物的危害特點、生物學特點和發生規律進行分析,有助于幫助生產技術人員對施藥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進行把握,避免由于肆無忌憚施藥對土壤環境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同時也能規避農藥資源的浪費問題。除此之外,需要加大新型施藥器械的研究力度,加強對一些高新器械的使用,不僅能夠降低藥物的損失率,同時也能大幅提升施藥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噴藥過程中要保持一致,避免出現重噴和漏噴的情況;最后,推進低毒生物型農藥的使用,該類農藥不僅能夠有效抑制病蟲害問題,同時也能有效保障農作物的生產安全,對于降低農藥對土壤的污染程度有著巨大的幫助。
4.4 加大農村土地管理力度
促進農村土地的規范化管理,需要構建以農村土地為基礎的管理站點,通過對農村土壤的取樣和化驗工作,能夠幫助農民對土地資源的利用情況有一個全面且正確的認識和了解,能夠為后期施肥政策的制定創造便利,同時也能有效規避過量施肥和不合理施肥等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專業的農業生產技術人員要積極向農戶傳授土壤肥料的相關使用知識,有效提升農戶的認知能力和施肥水平,促進傳統生產觀念和思維的轉變,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施肥理念。此外,還要給土地一定的休整時間,能夠在短時間內補充土壤的肥力,保障土壤能夠恢復原始狀態;最后,引導農戶選用輪作模式進行耕作,對于保障土壤肥料供應的平衡性有著巨大幫助。
4.5 促進專業技術人才培養
在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中,對于專業性技術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結合我國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來看,專業性的技術人才較為匱乏,因此推進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很有必要。針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首先,對行業的人才需求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推進專業人才的培養,有助于提升人才培養工作的針對性;其次,將綜合素質作為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不僅要提升人才的專業素養,同時也要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有助于為農業行業的生產和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5 結語
農業的建設和發展同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建設有著密切聯系,同時也關系到廣大人口的用糧安全,在農業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的大背景下,廣大農業生產技術人員要加大對施肥等關鍵生產環節的重視度,將農作物產量和質量的提升作為農業生產的最終目標,針對不同的農業生產問題,采取不同的應對方法,為未來農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麗慧.農業可持續發展視野下土壤肥料應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數字農業與智能農機,2022(10):3.
[2] 王晉,王永博,王亞茹,等.河北省梨園土壤狀況分析及可持續利用對策[J].河北農業科學,2021,25(4):59-62.
[3] 鞠玲,宋光福.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土壤肥料問題及應對措施探索[J].農村科學實驗,2022(12):3.
[4] 王艷瑩.從農業可持續發展看土壤肥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種子科技,2021,39(19):2.
[5] 龍啟芬,蔡金云.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土壤肥料問題及有效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21(18):108.
[6] 穆嵐.關于現代農業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土壤肥料的應用問題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