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周濤 盧思雨
一、厘清慶祝內涵,重視文化驅動
武術作為一種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浸染而來的健身方式,其價值取向不僅在于習得攻防技術或增強體魄,更應關注身心全面發展,塑造健全人格,錘造意志品質。武術類運動項目作為《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2022年版)》]所規定的必修類專項技能,“有助于弘揚立身正直、見義勇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尚武精神,促進學生理解和踐行中華傳統體育與養生文化”。
慶?;顒釉臼沁\動教育模式運動季的結束標志,是對整個運動季學習的總結與慶祝,并將整個賽季氣氛推向高潮。把“慶?;顒印奔{入武術專項技能的教材內容,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設計完整的學習活動、創設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等要求“不謀而合”。通過慶祝活動的舉辦,讓學生聚集在一起,營造自信向上的氛圍,培養學生尊重對手、尊重裁判,了解禮儀規范,能承擔不同角色并認真履行職責,在規則約束下爭取勝利,能體面地接受失敗等體育品格都可以在慶?;顒又械玫浇櫋_\動文化應滲透在教育過程的“全鏈”中,教師應與學生一起努力,創造一系列的慶?;顒?,將運動學習中的技能、品德等遷移到日常學習和生活當中。
二、設計展示活動,凸顯武術特色
不同于技能主導類同場對抗性項群通常以對抗賽進行慶?;顒?,武術作為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性項群項目,其慶祝活動是以各水平學段所傳授的技能作為主體慶祝活動內容。在每一個賽季的結束,可以精選(編)動作(組合)或者套路設計慶祝和展演的內容。
如,在基本功運動季結束后,可以選擇單個動作或動作組合進行展示,提取動作規格、動作質量、動作次數等不同要素作為判定標準,通過學生裁判員亮分、亮牌、計數等手段評判比賽結果;對于專項技能(套路)教學,可以由教師和學生共同選定武術套路進行小組或班級的團隊展示,也可以是個人或班級的自編套路表演,由教師、學生或專業教練員構成的裁判組通過現場打分進行評判;在攻防技擊賽季,應當融合武術套路學練中的具體動作(招式)讓學生進行單人的對靶技擊、雙人的攻防演練以及在教師(教練員)“誘導”下的拆招對練。如,少年拳的“摟手勾踢”“纏腕沖拳”,十步拳的“弓步沖拳”“馬步格擋”,都是武術攻防技擊特性的典型動作,都可以用對練的形式予以呈現展示。
三、創新慶祝流程,共享運動之樂
一般而言,運動教育模式的慶祝活動主要包括運動員宣誓、邀請特別來賓、頒獎典禮、比賽場地的裝飾、拍攝錄像帶等[1]。因為慶祝活動是在教師引領下由團隊(聯盟)成員籌備和設計,往往是運動教育模式教學過程中學生最為期待的環節。教師應當把握活動時機,始終以使學生享受運動樂趣、感受體育價值為目的,創造性地設計武術慶?;顒拥膬热莺托问剑瑢①惣镜膽c?;顒优e辦得有意思、有意境、有意義。
1.慶祝活動前的籌備
首先,需確定慶?;顒又黝}與口號。主題宜采用校園公開征集的方式確定,由師生共同投票選出;口號則由參與活動的班級或者年級自行確定。其次,邀約特別來賓,包括學校領導、班主任、專業教練員(裁判員)、家長代表等。再次,要準備獎品,布置和裝飾比賽場地。最后,應提前在學校宣傳欄、公告欄張貼宣傳海報等,渲染慶祝氣氛。此外,還可以剪輯整個賽季中學生的學習視頻,在慶祝活動中進行展示。
2.慶?;顒又械牧鞒?/p>
慶祝活動開始后,首先邀請學校領導致辭,運動員、裁判員代表宣誓。播放各隊賽季中的學習視頻集錦,展示各參賽隊口號等,烘托慶祝活動的氣氛。這時,就可以進行慶?;顒拥闹仡^戲——總決賽,如武術基本功總決賽、武術套路總決賽、武術攻防技擊總決賽等。賽后統計成績階段,可以請特邀嘉賓進行武術技能展示,之后宣布比賽成績,進行頒獎活動。
運動文化是通過具體活動的開展得以傳承和發展的,而正確理解和把握運動教育模式慶祝活動的文化內涵,依據武術運動項目特性,把慶?;顒幼鳛閷W習內容的一部分,從而創新設計慶祝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并在運動教育模式的單元學習中合理配布,會助力學生的運動學習,實現體育教育價值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陳雁飛.運動教育模式對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啟示[J].體育學刊,2005.(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