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敏 邱紅鑫
摘要:文章以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為例,從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社會背景、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探索提升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綜合能力的策略等三方面進行探討,指出要通過不斷調整教學模式、不斷優化教學方法、逐步改善實訓條件、加強實習見習的管理、加大康復技能大賽的比賽力度、搭建康復治療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平臺、不斷探索開展“康復治療技能綜合實訓”等路徑提升閩西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的綜合能力,以助力閩西康養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閩西;康養產業
中圖分類號:C961;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8-0009-0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福建省教育系統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社科類)一般項目]“推動閩西客家特色中醫藥文化創造性轉化及創新性發展研究”【No.JAS22369】資助
隨著國家大力支持和推進康復產業的發展,閩西對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然而,傳統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普遍存在學生在校學習時間短、接觸臨床時間晚、技能掌握不精等問題。因此,研究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探索相應的解決策略,已成為大力推進閩西康復產業非常重要的課題。本文以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為例,對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進行探討。
1.國家大力支持康養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政策文件來大力支持康養產業的發展。2020年10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康養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的通知》,提出要加快培養數量充足、素質優良、技能高超、服務優質的康養服務技能人才。2021年6月,國家衛健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康復醫療工作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到2025年,每10萬人口康復醫師達到8人、康復治療師達到12人。2022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的通知》,提出要實施中醫藥康復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不斷強化特色康復能力。以上政策文件都說明我國高度重視康養產業的發展和康復治療技術人才的培養。在未來幾年中,國家對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將不斷增加,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作為培養康養人才的主要陣地,在就業和發展方面將會有較大的上升空間,發展前景廣闊。
2.閩西在不斷推進康養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閩西在大力推進康復養老服務事業的發展。福建省龍巖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數據顯示,龍巖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49.7萬人,占常住人口總數的18.24%,超過福建省老年人口2.26個百分點,其中65周歲以上老年人36.3萬人,占老年人總數的73.1%,老齡化日趨加快。截至目前,全市建有城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85個,城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135個;建有標準農村幸福院1148個,覆蓋64.28%的建制村;城鄉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超過95%,全市策劃生成養生養老項目32個,計劃總投資530億元,主要包括紅炭山健康養老基地、上杭金秋醫養中心、武平醫養中心、長汀綜合養老中心、長汀華創康養中心、連城文川醫院醫養康復中心、漳平市醫院醫養康復中心等一批中高端養生養老項目。2020年4月底,居家養老服務在長汀全縣覆蓋,開展的居家養老服務主要集中在助潔、助餐、助行、助醫、代購等定制生活照料服務方面。2021年起,閩西大力發展“5+N”現代產業體系,重點強調要不斷推進文旅康養主導產業的發展。為此,閩西加大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已迫在眉睫。而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作為培養閩西本土康養人才的主陣地,只有不斷挖掘提升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的能力,才能大力推進閩西文旅康養主導產業的發展。
1.教學模式需要進一步優化
教學模式的構建,是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保障,也是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教育的核心與靈魂。目前該專業大部分采取“2+1”的三年教學模式,即兩年的在校學習與一年的臨床頂崗實習。以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為例,該專業存在開設時間較短,辦學、教學經驗不足,人才培養方案尚未統一,課程安排設計仍在不斷修訂中,課程類別、課程設置差異較大,教學內容與人才崗位需要脫節等問題。特別是前兩年的在校學習,學生以被動機械式的學習與輸入為主,缺乏主動思考的能力,加上實踐操作少、接觸臨床時間晚,工學分化明顯,導致真正遇到臨床實踐問題時無法運用所學知識及時處理。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會影響“一專多能”型康復治療師的培養。因此,為培養“一專多能”型康復治療師,高職院校必須轉變教學模式,重構課程體系,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才能符合其培養要求。
2.學生的實踐技能需要進一步提升
實踐技能是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師要通過實訓課程促進學生將理論知識轉換成實踐技能,進而與臨床接軌。以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為例,該專業從2020年9月開始招生,目前仍處于發展階段。該專業目前有實訓室四間,包括中醫康復實訓室、運動治療實訓室、作業治療實訓室及康復評定實訓室,整體面積相對較小,現有的實訓場所無法完全滿足康復實訓教學的要求,導致實訓教學的開展有一定難度。再加上教師整體隊伍相對年輕,與企業、醫院、康養機構交流合作深度不足,導致部分教師存在實訓教學與理論課內容不連貫、實訓教學不充分的問題。還有部分學生的實踐技能較弱,導致其在臨床實際工作過程中無法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目前,該專業人才的培養大多以“一專多能”型康復治療師的培養模式開展,即學生同時接受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康復輔助器具、社區康復、兒童康復等學科的綜合學習。這種培養模式要求學生既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要熟練操作康復實訓技能,進而達到“一專多能”。因此,該專業學生除了要具備應有的康復治療技術職業技能,還要具備較強的職業素養和高尚的職業精神。但是從整體來看,該專業的部分學生綜合素質不高,崗位勝任力不強,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的培養相對欠缺,不能滿足社會對高質量多樣化的康復服務需求。
1.不斷調整教學模式
按照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教學標準的有關要求,結合康復治療師(初級、中級)的職業標準,高職院校要合理規劃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教學模式,不斷通過校企合作和優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并及時更新人才培養方案。要將“2+1”三年學校教學模式轉變成“1+1+1”的學校、醫院模式,進而讓學生實現“早臨床、多臨床、早實踐、多實踐”。第1學期~2學期,學生在校完成基礎課程學習,如“康復醫學概論”“康復心理學”等。第3學期~4學期,學生進行專業核心課程學習,包括“康復評定技術”“運動治療技術”“物理因子治療技術”等課程,由學校教師與醫院康復治療師共同完成授課,全面提升學生的理論與實踐技能。第5學期~6學期,學生步入頂崗實習階段,由臨床教師講授并進行專業指導,使學生以后成為“一專多能”型的康復治療師。
2.不斷優化教學方法
高質量的教學,在于不斷探索優化教學方法。教師要利用真實的案例模擬實際臨床場景開展項目式教學,讓學生主動思考。教師要探索傳統講授式教學法(LBL)、案例式教學法(CBL)、團隊式教學法(TBL)等多軌教學方法,以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效果。教師要嘗試分階段交互性的教學方法,通過分階段的師生交互、生生交互、醫患交互等方式,將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為主的模式轉變為主動攝取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與患者溝通的能力??傮w來說,教師探索“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從而提升考核成績、教學結果的優良率、教學滿意率等。除此之外,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滿足社會對康復服務的多樣化需求。
3.逐步改善實訓條件
以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為例,目前實訓中心設備有限,學生進行儀器操作與練習的機會較少。如“物理因子治療技術”課程,教師在實訓授課時需要有大量的儀器設備才能滿足教學,如常見的電療、光療、超聲波治療儀,壓力治療儀等。由于儀器設備的不足,學生無法親自操作儀器,進而無法完全理解操作要點。再如“康復輔助器具技術”課程,教師在實訓授課時需要教會學生制作矯形器、假肢以及指導患者使用助行器等,如學生在實訓課程中脫離了這些實物操作,則無法真正掌握其實操要領并運用于臨床中。因此,改善實訓條件尤為重要。此外,規范布置實訓場所并合理分區,模擬臨床中實際的工作場景,能提高學生操作的氛圍感,進一步與臨床實際工作接軌。
4.加強實習見習的管理
臨床見習和臨床實習,是提升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非常重要的途徑。其中臨床見習常常設置在入學的第一學期,教師可通過組織學生到畢業后的對應的相關單位進行觀摩,讓學生了解本專業的工作環境和狀態,明確未來的職業方向和定位。臨床實習常常設置在入學后的最后一年,學生可直接在實習單位進行全方位的跟崗實習。臨床實習是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重要途徑,并且實習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實習帶教老師如果對實習計劃和制度落實不到位、對實習帶教重視不足,會導致學生臨床實踐能力有一定的差別。因此,高職院校要不斷健全規章制度,確保見習、實習計劃的落實;要加強見習、實習基地師資建設及管理,不斷豐富臨床帶教的教學形式;要重視不斷細化見習、實習考核的方式,不斷提升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
5.加大康復技能大賽的比賽力度
康復技能大賽常常以康復治療師崗位的實際需求為目標,以臨床的具體工作任務為導向。舉辦康復技能大賽,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有利于提升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教學質量,整體提高康復治療技術從業人員的水平。因此,各級各類康復技能大賽已經成為康復行業選拔骨干人才與中堅力量的重要手段。隨著大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對康復治療技術人才的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為了向社會輸送更多符合崗位需求的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應充分以康復技能大賽為抓手,以賽促教、賽教融合,構建以技能競賽內容為標準的課程體系。要將教學內容按照實際工作崗位需求進行模塊化重組,不斷將1+X老年照護和失智老年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試及康復醫學與技術治療資格考試大綱等相關內容融入日常教學中,進而實現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崗課賽證的融通,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要通過舉辦技能大賽,為專業教育搭建展示平臺,進而推動專業課程教育改革。這樣,既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又有利于促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6.搭建康復治療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平臺
隨著人口老齡化等問題的出現及人們健康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康復治療技術對機體功能恢復的重要性。這就對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新創業和社會服務能力。因此,如何提升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的創新能力,如何提升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實踐能力,就成為當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難點。而康復治療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平臺的搭建,是提升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創新能力非常重要的途徑。通過搭建康復治療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教師可以針對康復治療技術的前沿問題進行學術交流,針對康復治療關鍵的技能進行切磋,針對康復創業及成才之路進行主題宣講和研討等,從而不斷培養醫學類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7.不斷探索開展“康復治療技能綜合實訓”
目前,各高職院??祻椭委熂夹g專業實訓課程的設計和安排通常以單門課程的形式出現,如關節活動度的評定、平衡與協調評定等均屬于“康復評定技術”課程中的內容,關節松動術、肌力訓練等均屬于“運動治療技術”等。臨床實際工作中,病案的功能障礙往往不是單一存在的,如腦卒中患者,常表現為肢體功能障礙(如一側肢體活動不利)、不能步行,存在言語障礙、無法獨立完成如廁穿衣等日常生活活動等,對其病案進行分析,會發現其可能存在肌力、肌張力、關節活動度、步態、平衡、言語功能、日常生活活動障礙等綜合情況,其中就涉及各個課程的內容,如“康復評定技術”“運動治療技術”“言語治療技術”“作業治療技術”等。因此,學生在臨床實際工作中必須將所有課程內容整合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臨床思路,才能對病案進行準確的康復治療。根據病患的情況進行康復評定分析,包括現有的功能情況、目前存在的功能障礙,學生需結合患者的需求與目標確定康復目標、制訂康復治療計劃并實施康復治療內容。而對目前的實訓項目設計分析,會發現其與康復治療臨床實踐工作相脫節,學生只能針對單個問題進行處理,無法形成綜合康復的臨床思路,因此加大康復治療技能實訓課程的改革非常有必要。
綜上所述,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這就要求高職院校通過不斷調整教學模式、不斷優化教學方法、逐步改善實訓條件、加強實習見習的管理、加大康復技能大賽的比賽力度、搭建康復治療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平臺、不斷探索開展“康復治療技能綜合實訓”等七條路徑,全面提升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的綜合能力,進而為康養產業的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啟,許伶,梁丹丹,等.健康中國戰略下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教學創新的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21(03).
[2]李睿明,段凱旋,崔丹丹,等.基于崗位標準的康復治療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J].醫學研究與教育,2022(04).
[3]易細芹,張泓,艾坤,等.基于思維導圖的LBL、CBL、TBL多軌教學模式在康復評定學中的實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2(10).
[4]喻小燕,劉媛潔,楊林,等.分階段交互性教學對康復治療技術大專生臨床能力培養的影響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21(16).
[5]謝輯文,賴秋媛,敖超吉.“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在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中的教學實踐與成效分析[J].黑龍江中醫藥,2022(01).
[6]方瓊.技能大賽背景下WebQuest+綜設性模式在康復綜合實訓教學中的應用———以腦卒中病人為例[J].菏澤學院學報,2020(02).
[7]李旋.基于技能大賽的康復治療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17).
[8]侯相民,蔡濟眾,楊如松,等.高職醫學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建設實踐探索———以武威職業學院康復治療創客空間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19(12).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Rehabilitation Therapy Technology
———Taking th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Technology Major of Min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Chen Xiaomin, Qiu Hongxin
(Min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Fujian Province, Longyan 364000, 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major of Min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major, the problems in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major of Min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and explores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alent in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major of Min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It points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ously adjust teaching modes, optimize teaching methods gradually improving practical training conditions,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internships, increasing the competition intensity of rehabilitation skills competitions, building a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al education platform, and continuously explo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skills training" to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in Minxi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assi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habilitation industry in Minxi.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habilitation therapy technology major; talent cultivation; Minxi; health care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