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濤,婁本星,馬福恒,祁 潔,周晨露
(1. 南水北調東線江蘇水源有限責任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9; 2.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江蘇 南京 210029)
泵站建筑物是常見的水工建筑物之一,在供水、防洪、排澇、灌溉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泵站建筑物監測系統日益完善,水平位移作為泵站變形監測中一項重要的監測項目,對于評估泵站建筑物整體運行狀態極其重要。由于泵站地基的復雜性和工作原理的特殊性,導致采用傳統力學方法不能夠建立準確的泵站變形監控模型。
現階段有關于混凝土壩變形監控模型研究較多[1],其中統計模型的可解釋能力強,能夠直觀表示出監測效應量與環境量之間的非線性關系[2],得到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自1956 年TONINI等[3]首次將大壩變形的影響因素分為水壓分量、溫度分量和時效分量,混凝土壩變形監控統計模型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吳中如等[4]基于混凝土徐變理論,推導了混凝土壩變形時效分量的表達式,并提出可以用周期函數模擬溫度分量;MATA等[5]提出用溫度計實測溫度表示溫度分量,并通過實例驗證了模型的準確性;近年來,秦棟等[6]、SHAO 等[7]、王繼敏等[8]考慮測點之間的相關性,建立了混凝土壩的多測點變形統計模型。然而,針對泵站變形監控模型的研究較少,大多利用混凝土壩統計模型進行分析。例如朱松松等[9]基于混凝土壩變形統計模型,結合逐步回歸法識別了泵站水平位移的影響因子,建立了泵站水平位移統計模型。混凝土壩變形統計模型通常由最小二乘法求解得到,其回歸參數為定值。相比于水庫大壩,泵站建筑物體積小,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在多種荷載的長期耦合作用下,泵站結構可能出現損傷、老化甚至破壞,導致其工作性態發生改變。采用固定參數的回歸模型不能夠反映泵站結構性態的動態特征,因此,有必要采取動態建模方法對泵站建筑物監控模型進行更新和改進。
鑒于此,基于遺忘遞推最小二乘法,構建了泵站建筑物水平位移的動態監控模型;通過引入遺忘因子調整新舊監測數據的重要程度,增強了新監測數據對模型的修正能力,實現了對統計模型回歸參數的動態求解,從而保證了模型的預測精度;最后結合南水北調工程某泵站樞紐,驗證了所構建的模型的有效性。

在外部環境的影響下,泵站建筑物的工作性態處于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而最小二乘法在估計回歸參數時不能考慮到建筑物運行狀態的改變。當監測數據增加時,原來的回歸參數可能不再適用當前的運行狀態;若重新建立回歸模型,需要重新求解,工作量大且不便于應用。遞推最小二乘法(RLS)可以在上一時刻估計參數的基礎上,根據新數據的加入修正最小二乘法的參數估計結果,可避免大量的運算,計算效率高[10]。假設k時刻下的監測數據為:

式中:Xk表示自變量數據集;x(k)表示k時刻的自變量,即水位、溫度、時效等影響因子;Yk表示因變量數據集;y(k)表示k時刻的因變量,即泵站建筑物水平位移。
則在k-1 時刻和k時刻,根據LS 法得到的參數估計值分別為:

式中:θ?(k)為k時刻回歸參數估計值。

式中:K(k)為增益矩陣;可以利用k時刻的估計值θ?(k)預測k+1時刻的位移值,即y?(k+ 1) =xT(k+ 1)θ?(k)。
隨著運行時間的增加,泵站建筑物的運行狀態在不斷地發生變化,過多的舊數據會減弱新數據對回歸參數的修正能力,此現象稱為數據飽和。因此,需要對遞推最小二乘法進行修正,以增強新數據對回歸參數的修正能力,得到符合當前運行狀態的最佳參數。
遺忘遞推最小二乘法(FFRLS)將不同時期的監測數據進行賦權,以達到數據更新的目的[11-13]。在RLS 的基礎上,FFRLS根據數據采集時間的不同,每引進一組新數據時,就將舊數據乘以一個遺忘因子ρ(0<ρ≤1),則任意時刻k下的數據集可以表示為:

令λ=ρ2,FFRLS相應的目標函數表示為:

式中:0<λ≤1。FFRLS 方法本質上是一種加權,將新添加的數據權重賦為1,越早的數據其權重越小,以達到遺忘舊數據的目的。因此,λ的取值越小,所建立的模型動態更新能力越強,但λ的取值不宜過小,取值太小容易受到非線性噪聲的影響,通常取0.95≤λ≤1[13],本文取λ=0.95。
FFRLS方法得到的參數估計值表示為:

基于FFRLS 方法的泵站水平位移動態監控模型構建流程如圖1所示。基本步驟如下:

圖1 基于FFRLS算法的泵站水平位移動態監控模型Fig.1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dynamic monitoring model of pump station based on FFRLS
(1)輸入實測監測序列,包括水平位移、水位、溫度、監測時間等資料。
(2)確定遺忘因子ρ、訓練集長度T、數據序列總長度N,初始化待估參數θ?(0)和協方差矩陣P(0)。
(3)計算增益矩陣K和協方差矩陣P,更新擬合參數θ?(k)。
(4)當k<T時,重復步驟(3)直到k>T。當k>T時,根據當前估計參數θ?(k)預測下一時刻的y?(k+ 1) =xT(k+ 1)θ?(k)。
(5)重復步驟(3)和(4)直到結束。
在水工建筑物安全監控領域中,混凝土壩的變形監控模型發展比較完善,關于泵站建筑物安全監控模型的相關研究較少。本文根據文獻[9]的研究成果,將泵站建筑物水平位移δ的影響因素劃分為3 部分:水壓分量δH、溫度分量δT和時效分量δθ。



式中,Hu表示上游水頭,Hd表示下游水頭,a1i、a2i分別為上下游水壓因子的回歸系數。

式中:t表示觀測當天至建模時段起測日的累計天數;b1i、b2i表示溫度因子回歸系數。
(3)時效分量因子。在各種外部荷載的耦合作用下,泵站建筑物不僅會出現彈性位移,也會產生一定的趨勢性變化,即時效分量。時效分量產生的原因非常復雜,主要為混凝土的塑性形變、徐變、裂縫等造成的體積變形。時效分量具有多項式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等表達形式,本文選取多項式函數與對數函數組合作為時效分量的表達式,如式(10)所示。

式中:θ表示觀測當天至起測日的累計天數除以100,每增加一天,θ增加0.01;c1、c2表示時效因子回歸系數。
可以將泵站建筑物水平位移δ可以表示為:

式中:d為常數項。
以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某泵站樞紐為例,該泵站樞紐由泵站、擋洪閘、進水閘、引河等工程設施組成,主要功能為聯合調水及區域排澇。泵站設計流量150 m3/s,調水期設計揚程6.0 m,排澇期設計揚程6.6 m,安裝立式全調節混流泵5 臺,單機設計流量37.5 m3/s,配套電機功率3 550 kW,總裝機容量17 750 kW。如圖2 所示,泵站建筑物水平位移測點共4 個,均位于上游側底板位置,測點編號為SP1~SP4,各測點的水平位移實測值如圖3 所示,監測時間為2015 年1 月22 日-2017 年12 月23 日,共36 組數據。本文以SP3 和SP4 兩個測點為例,其中,選取2015 年1 月22 日至2016 年12 月23 日共24 組數據作為訓練數據,2017年1月22日至2017年12月13日共12組數據作為測試數據。

圖2 水平位移測點布置圖Fig.2 Layout of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measuring points

圖3 SP1~SP4實測水平位移Fig.3 Measured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SP1~SP4
基于FFRLS 算法對測點SP3 和SP4 的水平位移進行建模,對各個時刻下的擬合參數進行了動態求解和預測,各項回歸系數的更新與變化過程如圖4 所示。可以看出,各項回歸系數估計值隨著遞推次數增加而變化,且在一定范圍內波動。這說明泵站建筑物在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下,其工作性態處于不斷變化的狀態。

圖4 回歸系數的更新與變化過程Fig.4 Update process of regression coefficient
為了驗證FFRLS模型的有效性,本文選取了LS和RLS方法作為對比模型。三種模型的擬合與預測結果如圖5、6 所示,擬合與預測效果評價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3種方法擬合效果指標與預測效果指標的對比Tab.1 Comparison of fitting effect index and prediction effect index of three methods

圖5 SP3擬合與預測結果對比Fig.5 Comparison of fitting and prediction values of three methods for SP3
根據圖5、圖6及表1可以看出:

圖6 SP4擬合與預測結果對比Fig.6 Comparison of fitting and prediction values of three methods for SP4
從擬合結果上來看,LS 模型的擬合效果最差,測點SP3 和SP4 的復相關系數均為0.72;FFRLS 模型與RLS 模型的擬合效果較好,復相關系數均較高均達到了0.90 以上,且FFRLS 模型的復相關系數達到了0.95 以上,表明FFRLS 方法能夠顯著提升統計模型的回歸擬合精度。
從預測結果上來看,LS 模型的預測精度最低,LS 模型在初期預測值與實測值相差不大,但隨著預測時間的增加,預測誤差越來越大。FFRLS 模型和RLS 模型預測精度均較高,預測值與實測值的變化趨勢基本相同;FFRLS 模型的前8 個預測結果與RLS 模型預測值基本相同,之后FFRLS 模型的預測值更接近實測值,誤差也更小,表明FFRLS 模型能夠更好地適應泵站建筑物變形性態的動態變化,使模型長期保持有較高的預測精度。從預測效果評價指標上來看,FFRLS 模型相較于RLS 模型各項評價指標更優。對于測點SP3,FFRLS 模型的平均絕對誤差(MAD)、平均絕對百分比誤差(MAPE)、均方根誤差(MSE)分別下降了28.1%、27.9%和51.1%;對于測點SP4,FFRLS 模型的MAD、MAPE和MSE指標分別下降了41.9%、40.7%和68.5%。綜上所述,傳統LS方法通常為一次性求解,模型參數為固定值,在泵站運行一段時間后,原模型的回歸參數可能不再適用,預測能力也會大幅度降低;而RLS 和FFRLS 方法能夠隨時間自適應調整模型參數,尤其是FFRLS 方法可以通過賦予新舊數據不同的權重,減少舊數據對模型參數的影響,增加新數據在擬合過程中的信息量,從而使所構建的預測模型能夠更好地適應泵站變形性態的動態變化,并保持有較高的預測精度。
因此,基于FFRLS 方法建立泵站水平位移動態監控模型是可行的,相較于傳統的統計模型,FFRLS 模型的回歸與預測精度有明顯的提升,可為泵站建筑物安全監控提供理論依據。
針對泵站建筑物的工作性態易受環境、人為等外部因素影響,傳統的統計模型不能反映泵站結構運行狀態的動態變化過程。本文提出了基于遺忘遞推最小二乘法的泵站水平位移動態監控模型,結合南水北調工程實例,驗證了該模型的有效性。可得出如下結論:
(1)FFRLS 模型通過引入遺忘因子調整了新舊監測數據的權重占比,提升了新監測數據對模型參數的修正能力,實現了對統計模型參數的動態求解,從而保證了模型的預測精度。
(2)實例分析表明,FFRLS 模型的預測效果明顯優于RLS、LS模型,尤其在進行長期預測時,LS模型會出現明顯的偏差,而FFRLS 模型能夠有效提高模型的解釋能力和預測精度。研究成果可為泵站建筑物變形監控統計模型提供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