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56年夏天,計算機科學家約翰·麥卡錫在著名的達特茅斯會議上,就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這個詞,然而,幾十年來,AI的影響被局限于學術領域。
AI的巨大轉折發生在2016年。那一年,由總部位于倫敦的AI創業公司DeepMind開發的AlphaGo程序,擊敗了圍棋世界冠軍、韓國職業九段棋手李世石。
僅僅在過去幾年里,AI就已經擊敗了圍棋、撲克、電競游戲Dota2等比賽的人類世界冠軍,甚至強大到能在4個小時內從零開始自主學會國際象棋,接著擊敗所有的人類棋手。2020年,人們利用AI攻克了近50年來的生物學難題──蛋白質折疊。如今,AI的潛力并不局限于游戲競技領域,它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方面的能力也超越了人類,基于AI技術,還能構建外觀和聲音都相當逼真的“數字人”。
與此同時,AI在很多領域的性能都非常優異,應用前景非常廣闊。例如,在法律領域可以用于進行公正裁決;在醫療領域可以用于診斷肺癌;在物流、農業以及軍事領域,基于AI的無人機將徹底顛覆原有的運輸模式。近年來,我們看到,AI使自動駕駛汽車分階段落地并普及成為可能,在高速公路上,自動駕駛汽車會比人類駕駛汽車更安全。
那么隨著AI技術的不斷迭代與發展,人類的未來將通往何方?
在我看來,首先,AI將為社會創造前所未有的價值。據世界頂級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預測,到2030年,AI將創造15.7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這將直接有助于消除貧困和饑餓。其次,AI還將通過高效的運算,接管一些重復性的工作,把人類從忙碌而繁重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來,讓人類節省最寶貴的時間資源,得以做更多振奮人心的、富有挑戰性的工作。最后,人類將與AI達成人機協作,AI負責定量分析、成果優化和重復性工作,人類按其所長貢獻自己的創造力、策略思維、復雜技藝、熱情和愛心。如此一來,人類的生產力會大幅提升,并且每個人都有機會把自身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AI時代已經開啟。在我們面前,機遇與挑戰并存。面對AI的巨大潛能,有些人可能會熱情地擁抱它,有些人可能會惡意地利用它,有些人可能會選擇在冰冷的技術面前繳械投降,還有些人可能會在經過技術的洗禮后終成浴火鳳凰。
現在,讓我們開啟通往2042的旅程吧!
(文/李開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