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小雪 羅偉良 張銳



[? ?摘 要? ?] 采用整群抽樣法,對廣東某高校308名師范生進行學習規劃、在線教學滿意度及負性情緒調查。結果顯示,師范生的學習規劃能夠負向預測抑郁和壓力;師范生對教師在線教學滿意度能夠負向預測抑郁、焦慮和壓力;師范生對教師的在線教學滿意度在學習規劃與負性情緒間起部分中介作用。該研究結果驗證了學習規劃、在線教學滿意度與負性情緒之間的關系,同時為減輕學生負面情緒提供啟示。
[? ?關鍵詞? ?] 學習規劃;在線教學滿意度;負性情緒;中介作用
[? ?中圖分類號? ? ]? G645;B849[? ? 文獻標志碼? ?] A
與傳統教學相比,線上教學具有打破時空限制等無可替代的優勢。研究表明,大學生獨自居家線上學習期間,容易產生抑郁、焦慮和壓力等負性情緒。[1]132[2]378[3]76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樣法,以線上問卷方式調查大學生學習規劃、在線教學滿意度及負性情緒之間的關系,了解大學生居家學習的情緒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為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及線上教學效果提供參考和指導。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廣東某高校師范生為研究對象,采用整群抽樣法,通過網絡發放調查問卷,共回收問卷308份。其中,男生58名(18.8%),女生250名(81.2%);大一學生109人(35.4%),大二學生93人(30.2%),大三學生106人(34.4%);小學教育專業101人(32.8%),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207人(67.2%)。
(二)研究工具
自編學習規劃問卷。問卷由3個題目組成,分別是“每個學期,你會設定自己的學習目標”“你很清楚自己要學什么內容”以及“你對自己的未來有清晰的規劃”,以調查大學生的學習規劃及其學習自主性。問卷采用李克特式五級計分,1代表“非常不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得分越高,則越有規劃意識。本問卷的信度系數為0.80。采用結構因素模型,構建一因子驗證性因素模型,計算出模型擬合指數為CFI=1,TLI=1,RMSEA=0,表明在本研究中,該問卷效度較高。
自編在線教學滿意度問卷。該問卷由9個題目組成,主要測量兩個方面內容:第一個方面評價學生對學校在線教學管理滿意度,由3個題目構成,分別是“你對學校線上課程平臺滿意么?”“你對學校線上課程安排滿意么?”以及“你對學校線上課程的管理與服務滿意么?”第二個方面評價學生對教師在線教學滿意度,由6個題目構成,請學生分別對“教師線上操作技能”“教師線上課堂組織方式”“教師線上課堂互動方式”“教師線上課程內容”“教師線上課程課后反饋情況”以及“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分。問卷采用李克特式五級計分,1代表“很不滿意”,5代表“很滿意”,分數越高,則滿意度越高。本問卷總信度系數為0.98。學生對學校在線教學管理滿意度及學生對教師在線教學滿意度的信度分別為0.95和0.97。采用二因子驗證性因素模型探索結構效度,擬合指數為CFI=0.98,TLI=0.98,RMSEA=0.11,90%的置信區間為[0.094,0.133],該問卷在本研究中結構效度比較高。
使用Lovihond等人編制、Antony等人修改的抑郁-焦慮-壓力自評量表之簡體中文版(The short-form version of the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s,DASS-21)。[4]339[5]179[6]951問卷由21個題目組成,分別以7個不同題目測量抑郁、焦慮、壓力三種負性情緒體驗。問卷采用李克特式五級計分,1代表“從不”,5代表“總是”,分數越高,則學生的負性情緒越高;分數越高,則學生越抑郁、焦慮和有壓力。本問卷總信度系數為0.97,抑郁、焦慮和壓力分維度的信度均為0.92。構建三因子驗證性因素模型,擬合指數為CFI=0.98,TLI=0.97,RMSEA=0.10,90%的置信區間為[0.092,0.107],在本研究中,該問卷結構效度較高。
(三)統計方法
采用SPSS25.0進行基本統計分析,用Mplus8.0建構結構方程模型,分析變量之間的關系,針對數據中的缺失值,在統計分析時按列表排除個案的方法進行處理。
二、研究結果
(一)師范生在線教學滿意度對比
滿分為5分,學生在學習規劃上的均值為3.81,標準差為0.59,說明學生有規劃意識。師范生自評在線教學滿意度滿分為5分,總滿意度為3.97分,標準差為0.73,說明師范生對學校的在線教學總體上較為滿意。其中,學生對教師在線教學最為滿意,均值為3.99,標準差為0.73;其次為在線教學管理滿意度,均值為3.92,標準差為0.78。學生負面情緒滿分為5分,總均分為1.67,標準差為0.74,說明學生負面情緒較低,具體來看,學生在壓力上得分最高,均值為1.80,標準差為0.80;其次是抑郁,均值為1.63,標準差為0.73;在焦慮上得分最低,均值為1.59,標準差為0.74,見表格1。
本研究還調查了學生在線上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行為。研究結果發現,約69%的學生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20%以上的學生會在學習時聽歌、觀看與學習無關的網頁和視頻(28.9%)或與同學聊和學習無關的事情(20.5%);接近17%的學生會收發、閱讀與學習無關的郵件。只有約23%的學生在線上學習時不會出現上述行為。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針對線上教學中有不同行為的學生在各個變量上的差異性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其學習規劃意識明顯低于注意力集中的學生(t=-2.16,P=0.032<0.05);其抑郁(t=3.61,P<0.001)、焦慮(t=3.42,P=0.001<0.01)及壓力水平(t=3.38,P=0.001<0.01)高于注意力集中的學生;二者在教學滿意度上無顯著性差異。在課上聽歌、觀看與學習無關的網頁和視頻等的學生,其學習規劃意識較低(t=-2.84,P=0.005<0.001);對學校在線教學管理滿意度(t=-2.76,P=0.006<0.001)及教師在線教學滿意度(t=-3.05,P=0.003<0.001)也較低;其抑郁(t=4.83,P<0.001)、焦慮(t=4.58,P<0.001)及壓力水平(t=5.22,P<0.001)也高于無該行為的學生。
在課上與同學聊與學習無關的事情的學生,其學習規劃意識低于無該行為的學生(t=-2.42,P=0.018<0.05);對教師在線教學滿意度(t=2.05,P=0.042<0.05)也較低;其抑郁(t=2.83,P=0.006<0.01)、焦慮(t=2.89,P=0.005<0.01)和壓力水平(t=3.39,P=0.001<0.01)高于無該行為的學生;二者在其他變量上無顯著性差異。
在課上收發、閱讀與學習無關的郵件的學生,其抑郁(t=2.66,P=0.01<0.05)、焦慮(t=3.02,P=0.004<0.01)和壓力水平(t=2.86,P=0.006<0.01)均高于無該行為的學生;二者在其他變量上無顯著性差異。
在課上玩與學習主題無關的網絡游戲的學生,其學習規劃意識低于無該行為的學生(t=-3.61,P<0.001);其抑郁(t=2.37,P=0.018<0.05)及壓力水平(t=2.57,P=0.014<0.05)高于無該行為的學生;二者在其他變量上無顯著性差異。
在線上學習時,沒有上述所有行為的學生,其學習規劃意識高于有課堂無關行為的學生(t=2.69,P=0.008<0.01);對學校在線教學管理滿意度(t=2.11,P=0.036<0.05)及教師在線教學滿意度(t=2.22,P=0.027<0.05)也較高;負性情緒水平如抑郁(t=-4.45,P<0.001)、焦慮(t=-3.53,P=0.001<0.01)及壓力(t=-4.24,P<0.001)都低于存在與課堂無關行為的學生。
(二)師范生學習規劃、在線教學滿意度及負性情緒之間關系
師范生的學習規劃與對在線教學管理滿意度(r=0.35,P<0.01)、教師在線教學(r=0.39,P<0.01)以及在線教學總滿意度(r=0.39,P<0.01)成顯著性正相關。學生的學習規劃與抑郁、焦慮、壓力及總負性情緒成顯著性負相關,相關系數在-0.25~-0.19。學生對學校在線教學管理滿意度與抑郁、焦慮及壓力成顯著性負相關(r=-0.37,P<0.01)。學生對教師在線教學滿意度與抑郁、焦慮、壓力及總負性情緒成顯著性負相關,相關系數在-0.42~-0.40。抑郁、焦慮和壓力三個維度間成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均在0.90以上,見表4。
差異性檢驗結果顯示,性別和年級差異不顯著。不同專業的學生在抑郁、焦慮和壓力上的得分有顯著性差異,如表5所示。小學教育和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學生在學習規劃和在線學習滿意度上的差異性不顯著;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學生在抑郁(M1=1.70,SD1=0.80; M2=1.49,SD2=0.56)、焦慮(M1=1.68,SD1=0.82; M2=1.42,SD2=0.51)和壓力(M1=1.88,SD1=0.88;M2=1.61,SD2=0.57)水平均高于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總的負性情緒也高于小學教育專業學生(M1=1.75,SD1=0.81;M2=1.51,SD2=0.52)。
(三)結構方程模型結果
本研究首先采用結構方程模型探索師范生學習規劃、在線教學滿意度以及負性情緒之間的關系,以性別、專業、注意力集中與否為控制變量,模型擬合較好(CFI=0.97,TLI=0.96,RMSEA=0.06,90%的置信區間為0.05~0.06) 。
結構方程模型結果顯示,相比于女生,男生更容易抑郁(B=0.14,P<0.05)。相比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學生,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抑郁(B=-0.18,P<0.01)、焦慮(B=-0.21,P<0.01)和壓力(B=-0.18,P<0.01)水平明顯較低。結合兩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及各個年級的課程設置,推測造成上述結果的原因之一是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的課程更多,由于學生課業壓力較大而導致上述情況發生。此外,研究發現,線上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更容易產生抑郁(B=0.22,P<0.001)、焦慮(B=0.23,P<0.001)和壓力(B=0.23,P<0.001),見表6。
師范生的學習規劃能夠負向預測抑郁(B=-0.15,P<0.01)和壓力(B=-0.11,P<0.05),即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越有規劃,則其抑郁、壓力水平會越低;學生對教師的在線教學越是滿意,則其抑郁(B=-0.31,P<0.01)、焦慮(B=-0.44,P<0.001)和壓力(B=-0.33,P<0.01)水平也會越低。此外,學生對學校在線教學管理滿意度與他們的負性情緒之間關系沒有顯著性。
本研究以在線教學滿意度為中介變量,進一步分析它在學習規劃與負性情緒之間的中介作用,模型擬合好(CFI=0.97,TLI=0.96,RMSEA=0.06,90%置信區間為0.05~0.06) 。結果顯示,學生對學習越有規劃,他們對教師在線教學越滿意(B=0.44,P<0.001),他們的抑郁、焦慮和壓力水平也會越低。教師在線教學滿意度在學習規劃以及抑郁(B=-0.15,P<0.01)、焦慮(B=-0.21,P<0.001)和壓力情緒(B=-0.16,P<0.001)中起著部分中介作用,如圖1 所示。
三、結論與討論
(一)大學生線上教學負面情緒的差異性
韓拓等人發現,在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離期間,接近一半的大學生存在抑郁、焦慮和(或)壓力負性情緒。他們還發現,長時間的手機娛樂與負性情緒相關。[1]135唐禮慶、韓琪、金岳龍和常微微的研究表明,大學生在線上學習期間容易產生抑郁、焦慮和壓力等負性情緒,性別、與父親關系、對教師課前準備滿意度、對線上教學滿意度、線上學習時長、班級學習成績等,共同影響學生的負面情緒。[2]381焦東亮、李藝婷、馬猛弟和常磊鑫在調查安徽北部大學生在線學習情況時也發現,大學生線上學習時的情緒狀況與年級、專業、與家庭的關系及線上學習狀況等因素有關。[3]80在本研究中,大學生雖然存在著抑郁、焦慮和壓力等負性情緒,但其負性情緒水平低于前人研究。[6]951研究推測產生此現象的原因之一,可能與取樣時間有關。本研究收集到的樣本數據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學生已經逐步熟悉線上教學,家長也有了孩子居家學習的經驗,因此,學生負性情緒水平略低。此外,也有可能和本研究所采用的5級計分方式有關。
本研究還發現,師范類專業男生更容易抑郁,這與唐禮慶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2]381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社會對男性的要求是堅強以及“男兒有淚不輕彈”,男性直接宣泄示弱的途徑較少,因此可能更容易壓抑個人情緒,從而出現抑郁情緒。此外,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的學生負性情緒高于小學教育專業,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課程較多導致。
(二)學生注意力與規劃意識在線上教學中要求高
線上學習需要大學生具備更高的自主學習能力。本研究結果也顯示,開展線上教學時,接近七成的學生容易產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也有少部分同學會做與學習無關事情,如聽歌、看視頻、打游戲等。進一步分析發現,上述學生的學習規劃意識較低,且容易出現負性情緒;相反,具有學習規劃意識的學生,他們的抑郁和壓力水平較低。該現象說明教師在采用線上教學時,如果能夠讓學生提前制定好個人學習規劃,則有利于幫助其減少負性情緒,這與焦東亮等人研究結果一致。[3]81此外,研究結果發現,學生的學習規劃意識與其對在線教學滿意度呈正相關,這從另外一個方面體現出“教學相長”思想,學生本身若有事先學習規劃意識,則上課注意力越集中,越是清楚自己上課要學什么,則對教師的教學滿意度越高;學生對教師的在線教學滿意度越高,則其負面情緒越低,這與唐禮慶等人(2022)的研究結論一致。本研究中的在線教學滿意度由2個維度,9個題目組成,信效度較高。
本研究還探索了學習規劃、在線教學滿意度與負性情緒三者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學生對教師在線教學滿意度是學習規劃與負性情緒的中介變量,即學生的學習規劃意識會影響他們對教師在線教學滿意度的評價,并由此影響他們的負性情緒。與此同時,學生在線上學習期間會產生負性情緒,但如果在上課時注意力能夠集中、能夠提前規劃自己的學習、對在線教學滿意,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其抑郁、焦慮和(或)壓力等負性情緒。
[參考文獻]
[1]韓拓,馬維冬,鞏紅,等.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離期間大學生負性情緒及影響因素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21(01):132-136.
[2]唐禮慶,韓琪,金岳龍,等.安徽省某綜合院校大學生居家線上學習期間負性情緒與相關因素關聯性研究[J].沈陽醫學院學報,2022(04):378-382.
[3]焦東亮,李藝婷,馬猛弟,等.大學生線上學習情緒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01):76-83.
[4]Lovibond P.F.,Lovibond S.H.The structure of negative emotional states:Comparison of the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s (DASS) with the Beck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ventories[J].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1995(3):335-343.
[5]Antony,M.M.,Bieling,P.J.,Cox,B.J.,Enns,M.W.,& Swinson,R.P.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42-item and 21-item versions of the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s in clinical groups and a community sample.Psychological assessment,1998(2):176-181.
[6]盧珊,段昕雨,邱明悅.抑郁-焦慮-壓力量表簡體中文版在大學生群體中的縱向等值性[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20(05):950-953.
[ 責任編輯 ]甄 欣
The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Study Plan on Their Negative
Emotion:the Mediation Effect of Online Teaching Satisfaction
KUANG Xiaoxue,LUO Weiliang,ZHANG Rui
(School of Education,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ongguan,Guangdong 523080,China)
Abstract:The study investigated students'study plan,online teaching satisfaction and negative emotion by group sampling using 308 students in school of education of one University from Guangdong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udents'study plan negatively predict depression and distress.Students'satisfaction on teachers'teaching could decrease the level of students'depression,anxiety and distress.Students'satisfaction on teachers'teaching medicated the effect of students'study plan on depression,anxiety and distress.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hree variables and als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 to help students to alleviate negative emotion.
Keywords:study plan;online teaching satisfaction;negative emotion;mediation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