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偉
關鍵詞:鄉村振興;“三農”;工作路徑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塑形鑄魂建設和美鄉村”。這既明確了“三農”工作重點,也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做出了指導。下面,本文將基于鄉村振興背景,探討“三農”工作路徑。
為充分滿足農業發展需求,各區域要積極做好農業工作,以促進農業高質高效發展[1]。
首先,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第一,做好廣泛宣傳工作。為能提高廣大農民在種植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在潛移默化中讓其認識到農業的重要性,相關政府部門要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宣傳活動,在區域內迅速掀起農業生產熱潮。與此同時,相關農業部門還要加強農業病蟲害監測與預報工作,以通過分析和掌握各類病蟲發生趨勢的方式,為農民提供精準的病蟲害防治信息,保證糧食產量和質量。第二,相關農業部門要主動開展農技指導工作。通過為農民解答疑惑的方式,提高農民種植的主觀能動性。如,相關農技人員應深入到農村田間地頭就耕地技術、施肥量、耕種之間等方面對農民進行指導,不斷提升其農業生產水平。
其次,聚焦農產品精深加工,延伸全產業發展鏈條。如,河南省可以立足實際,做足做活“土特產”這篇大文章:通過加快建設優質小麥、花生、蔬菜、水產品等十大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做強生豬產業、做大牛羊產業、做優家禽產業的方式,打造“豫牧”知名品牌。
同時,河南省還要積極開展冷鏈食品、休閑食品、特色功能食品等升級行動,推廣“原料基地+中央廚房+物流配送”等產業模式,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
最后,要搭建農業產業發展平臺。網絡平臺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政府部門可鼓勵農業和農產品企業、合作社簽訂農產品銷售協議,由企業、合作社通過“電商”的方式大力銷售農產品,并形成成熟的農產品供應鏈,為農業的快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村現代化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內在要求和必要條件。基于此,各農村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引,積極開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等,以達到積極破除城鄉分割體制弊端、重塑農村精神之魂的目的。這可助力農村實現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從而使確保農村的每個家庭都能“安居樂業”[2]。如,相關政府部門要積極開展養老、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對農民的服務水平,使其能切實感受到“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并能主動成為鄉村振興的一份子。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重要內容[3]。故此,在新時期,要做好農民工作。
首先,要將農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切實有效地提升農民收入。如,可通過吸引農民就近參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田水利、鄉村道路等涉農項目建設工作的方式,既為農民提供穩定的就業環境,又使其“親力親為”地建設“自家”居住環境。
其次,要大力培育現代農民。農村現代化發展背景下,農村對高素質農民產生了更大的需求,故此,各區域的相關政府部門要積極對種植養殖能手、新型農民等開展培育活動,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推動農民科學素質整體提升,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最后,政府部門要引領龍頭企業主動作為,確保其能為廣大農民提供生產資料、技術等服務,通過為農民提供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的方式,吸引更多農民留下來,能為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此外,還應當深入挖掘鄉村好青年、返鄉創業青年典型事跡,并在此基礎上加大輿論引導力度,以榜樣的力量吸引更多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
鄉村振興不僅僅是涉及國計民生的大事,更是關系著中國未來發展方向與命運的重大戰略。故此,相關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做好“三農”工作,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美麗和諧,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張青軍.以鄉村振興為依托,全面推進農業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永年區農業農村局高質量發展農業農村工作紀實[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3(2):16-17.
[2]李麗.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三農”工作創新路徑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2(6):6-8.
[3]馮丹萌,金書秦.鄉村振興背景下“三農”工作的“守”與“進”[J].行政管理改革,2021,10(10):82-87.
(作者單位:河南省滑縣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