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海洋與漁業》記者 李易珊
6月4日,2023小龍蝦產業大會暨第二屆江西永修龍蝦節在江西永修舉行。據悉,本次大會由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江西省農業農村廳、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等單位指導,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江西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江西省九江市農業農村局、江西省永修縣人民政府主辦。大會以“綠色生態、發展創新、產業融合、鄉村振興”為主題,旨在做大做強江西省永修縣小龍蝦產業,提升江西永修龍蝦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小龍蝦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永修縣委書記秦嶺致歡迎辭,并介紹永修縣小龍蝦產業的現狀。他指出,永修畔臨鄱湖、氣候溫暖、土壤潔凈、水質優良,素有“贛北糧倉”之美譽,是稻蝦連作的天然寶地。圍繞種好稻、養好蝦,永修縣對高標準農田進行適度改造,建成了30余萬畝適宜種養農田,全面實現清水灌田生態綠色種養模式,吸引了全國各地經銷商和食客走進永修、品味永修。永修縣小龍蝦產業已形成融生態養殖、加工貿易、倉儲物流、餐飲文化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先后榮獲“中國生態小龍蝦之鄉”“省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等榮譽稱號。小龍蝦養殖已覆蓋全縣全部鄉鎮,養殖面積突破21萬畝,總量全省第一,打造了萬畝以上稻蝦養殖基地5個,千畝以上稻蝦養殖基地30余個,小龍蝦年產量近3萬噸,稻蝦產業綜合產值達15億元。同時,精心打造“蝦客天下美食一條街”,全面點燃了夜間消費經濟,成為全省新晉熱門網紅打卡地。目前,永修縣共有涉蝦省級龍頭企業6家,專業合作社400余個,自主種養農戶超2000戶。本次小龍蝦產業大會的召開,對打造區域公共品牌,完善稻蝦產業鏈,推動小龍蝦種養技術優化創新,搭建產業鏈交流合作發展平臺,促進產業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九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熊晉喜指出,近年來,九江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力以赴抓重點、攻難點,強基礎、促提升,保持了全市農業經濟穩中向好發展。2022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437億元,增長4.9%,高出全省0.6個百分點,位居全省第二;農口各部門榮獲省級(含)以上榮譽58項,其中國家級榮譽20項。九江市將用好用足九江大江大湖優勢資源,拓展水產養殖空間,穩定146萬畝水產養殖面積,充分發揮好全市9個萬畝以上、31個千畝以上湖庫資源優勢,以“做大蝦蟹產業、做強優勢品種,唱響鄱陽湖品牌”為依托,深入實施“漁業產值突破200億元”五年行動,不斷鞏固三農“壓艙石”作用。

江西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吳國昌介紹道,近年來,江西小龍蝦產業呈健康蓬勃發展態勢,養殖面積達270萬畝,養殖產量28.5萬噸,一產產值達97億,綜合產值達330億。依托鄱陽湖生態資源優勢,在全國率先示范推廣無環溝稻蝦綜合種養,探索“一蝦兩稻”模式,不斷擴大養殖規模。稻蝦綜合種養模式中單季水稻產量穩定在500公斤以上,畝產小龍蝦100公斤以上,畝均增效可達1800元以上,直接帶動養殖戶增收5億元以上。截至目前,江西省已打造年繁育億尾以上的小龍蝦良種繁育中心8個、規模化苗種繁育基地達220余處,全省各類小龍蝦加工企業突破20家,年加工能力達15萬噸,開設鄱陽湖品牌小龍蝦專賣店210多家,每年營銷小龍蝦及其產品達3萬多噸。小龍蝦已成為江西漁業最具活力、潛力和特色的朝陽產業,穩居全國第一梯隊。

原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提到,我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已經成為穩糧保供、鄉村振興、農民富裕的一項務實舉措。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作為全國性行業組織,有責任和義務聚集行業及關聯上下游從業人員智慧,就小龍蝦產業發展前景進行分析研判,共謀產業發展前景。
本次大會同期安排了《江西省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23)》發布、2023小龍蝦產業大會、小龍蝦加工業研討會、主題論壇養殖技術培訓會、2023小龍蝦廚藝創新爭霸賽、小龍蝦趣味賽、江西優質農產品展銷會等多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