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之方 朱先玲


5月23日,富藝斯香港倍受矚目的“御藏百達翡麗專場”主題拍賣會上,今年上半年最重要的明星級拍品之一——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曾珍藏的百達翡麗Ref.96“Quantieme Lune”腕表,在經歷長達6分鐘的激烈競價后,最終以4,885萬港元成交,由一位居住在香港的亞洲藏家通過電話委托投得。
親自出場執槌成交的富藝斯鐘表部亞洲區主管彭偉時(Thomas Perazzi)指出:“該成交創下三項紀錄——最貴的百達翡麗Ref.96、皇帝御藏腕表史上最高拍賣成交紀錄,以及富藝斯亞洲鐘表拍賣歷來最高成交價拍品。我們很榮幸看到國際藏家的熱烈反響……今夜迎來了來自56個國家和地區、從25歲至60歲不等的競投者踴躍參與。”
在美元帶動全球通脹加速的背景下,珍貴而奢華的二手表已經完全從冷門進入了準熱門的狀態:它兼具了奢侈品、藝術品甚至稀缺高端實用品的多重身份,在油畫、雕塑等傳統“大宗”拍賣品難以創下新高的情況下,以總價相對不高、且市場正在快速擴張而越來越受到收藏界的青睞。在心懷謹慎但又投資意愿強烈的買家眼里,鐘表拍賣已然成為“投入少,風險小”的理想項目。

Lot3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曾珍藏的百達翡麗Ref.96“Quantieme Lune”腕表,在經歷長達6分鐘的激烈競價后,最終以4,885萬港元(逾623萬美元)成交。
圍繞著二手表而組織起的成熟“產業鏈”——拍賣行、專業拍賣網與傳統二手鐘表店、新型鐘表交易平臺乃至眾多賺“零花錢”的職業商販與掮客,讓這個原本規模不大、“水很深”而且相對冷門的領域涌入熱潮。冷暖與深淺的交織下,買什么、什么價位、在何處買、價值走向如何——成為每一個“新手玩家”與資深藏家討論不息的話題。
對于以拍賣為核心的二手鐘表交易的總體情況來看,交易依然活躍。以特別擅長于推廣、因而發展擴張勢頭很迅速的富藝斯拍賣行為例,過去的兩年里,其鐘表部門頻繁出現100%成交率(即所謂“白手套”)的佳績。不止如此,在剛剛結束的今年春季香港鐘表拍賣中,有93%的拍品超拍前最低估價成交,可見其熱烈程度。
此外,拍場官方還發布了兩個鐘表二手交易行業最關注的數據:2023年的拍場中,逾30%買家為千禧新世代,35%買家為富藝斯新客戶——可以預見他們將為未來的市場帶來更多的客流量與更多的資金投入,同時也為相對保守的收藏市場帶來新的活力,最終推動拍賣市場的持續火熱。
值得注意的還有新技術、新平臺的介入,各種銷售渠道與不同的銷售方式,普遍在數字化這一大背景之下出現了融合發展的趨勢。傳統的大小拍賣行依然是二手交易的核心,畢竟這些傳統平臺在各種客戶服務及影響力方面為業內樹立了可靠的標準。但以往的拍賣重心——春季秋季大拍的格局早在幾年前就已經不堪負荷,如今重要拍賣涵蓋了一年四季,而且拍品名單加長、原本“周末拍賣”的概念也從周六周日擴展到周五。
尤其是自2020年前后,實體拍賣受到疫情影響,反向催化網絡拍賣技術成熟發展。比如大名鼎鼎的蘇富比鐘表部門,就在此期間創設了網上接收拍品的功能,而且將網上的拍賣擴張成幾乎每周一次。那些介于拍賣行與網上銷售店的二手表“新勢力”,包括Chrono24、Watch Box、Hodinkee等,以及更早便出名的Ebay等,更讓二手交易可以24小時在全球范圍內進行。
新人群、新平臺引發出二手交易的新熱點,傳統的成交主力如奢華運動、高復雜機芯、金殼金帶款以及所謂“拍場三杰”的百達翡麗、愛彼、江詩丹頓三大名牌等漸漸顯示出疲態,而一代新人關注的二手鐘表往往有著強烈的個性。
名人舊物無疑是其中的最熱。這些年,凡是涉及名人的表款都頗受人追捧,而且熱度從演藝明星到政治人物、科學家、企業家甚至連紐約黑手黨教父“Fat Tony”的舊物也有人樂于接手。比如一只制造于1955年的百達翡麗Ref. 2526,其之前所有者為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最早在1988年蘇富比的安迪·沃霍爾主題拍賣中成交,如今藏家再次送交蘇富比拍賣,流傳過程十分清晰。估價40,000~80,000美金,以101,600美金成交。
其次,有個性的獨立制表與小表廠產品受到各股力量的合力猛推。其中,原先的熱門為獨立制表大師Philippe Dufour的作品,其Grande et Petite Sonnerie 1三問大小自鳴表在過去兩年里動輒以數千萬價格拍出,接連創造拍場記錄。而眼下大紅大紫的則少不了瑞士獨立制表品牌F.P. Journe,其三問、計時、陀飛輪乃至共振擒縱機構兩地時區表,都很受追捧。列在拍賣高價成交名單行列的還有被稱為百萬富翁名片的RichardMille、老資格獨立制表師Andersen等,以及Christophe Claret、Christiaan Van DerKlaauw、Kari Voutilainen等一系列的獨立制表師的作品。
關于鐘表拍賣或者二手交易,或許直到2000年前后,還是基本上以相對傳統的藏家間的買賣為主流,間或也有一些專業博物館或者鐘表品牌參與進來。而進入新千年,特別是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海嘯之后,一系列新的機構甚至是投資基金都陸續入局,帶來一波新的變化。

在積家推出的臻藏品項目中,藏家可以選購官方修復的歷史作品。
如德勤在《2022年瑞士鐘表業研究報告》中就曾指出,鐘表市場的“下一件大事”將最可能發生在二手表領域。隨著制表品牌加速向電商等數字渠道和在線拍賣轉移,加上傳統實體商店為二手表開辟更多通道,二手腕表銷售量有望快速上升。這份報告提及,全球二手腕表市場的價值目前將近200億瑞士法郎,到2030年其價值可能達350億瑞士法郎,占新手表市場的一半以上。顯然,二手腕表市場不僅正在快速崛起,其增長潛力也是巨大的。
更加直接地反映出市場升溫趨勢的是行業內一系列新機構的合并與整合。如德國二手表線上平臺Watchmaster近期宣布,收購巴黎高端二手表零售商MontresModernes et de Collection(MMC)。于此同時英國最大精品腕表零售商Watchesof Switzerland Group則收購了AnalogueS h i f t 。同時,關于二手腕表在線平臺Chrono24和Chronext出售或IPO的傳言也不時地有所耳聞。
更值得關注的一個收購新聞是一年前,美國著名的二手表電商&媒體Hodinkee收購了全球著名二手表商Crown & Caliber。Crown&Calibre加入Hodinkee以后,憑借影響力極大的鐘表媒體加持,競爭力無疑大幅增強。而Hodinkee也完成了媒體、古董、全新、二手、周邊、保險的產業鏈布局。
Watch Box也獲得大筆新投資,在美國、新加坡、中東和歐洲國家,以及中國香港和上海地區極力擴張,有望成為全球規模的“新玩家”。更有意思的是,2018年,為了爭奪二手表迅速擴大著的市場,歷峰集團收購了Watch?nder & Co.,并將Watch?nder電商平臺納入其旗下數字渠道業務部門。

在卡地亞推出的古董珍藏系列中,囊括了設計上極具代表性的表款。
二手表市場另外一股暗流的涌動,便是高端制表品牌“親自下場”參與二手表業務。猶記得多年前,去倫敦的中國表迷會去勞力士、歐米茄的品牌專門二手店尋找自己中意的古董表款,那是那個時代藏家收入品牌二手表的重要渠道。如今在二手表市場的熱潮推動下,包括卡地亞、積家、勞力士、江詩丹頓甚至Richard Mille都開始出售官方認證的二手表。比如江詩丹頓,近年來力推由品牌官方修復的收藏家系列(LesCollectionneurs)古董表。藏家可以在品牌專賣店里購買經過專業修復、有著全新證書與保修服務的古董表。
筆者曾經在國內專賣店里看中過一款收藏家系列古董表。其突出的特點便是東八區的時區地理標志性城市是“Beiping北平”,而不是其他城市。品牌的資料顯示,該表制作銷售于1949年,銷售地點為哈瓦那,讓人們對于它的身世背景充滿想象。世界時這類表在當時都賣給了富裕的大商人與外交官,相當少見,也就十分珍貴。這類表款不僅有著品牌的專業檔案與維修保養的保證,而且可以享受一系列品牌官方服務,更難得的是它從里到外零件都會修飾一新,應付日常使用也沒有問題。可惜的是這類鐘表數量極少,在其環球展示的過程中往往在頭幾站就被客人搶購一空。
此外,卡地亞推出的古董珍藏(CartierTradition)系列,積家推出的臻藏品(TheCollectibles)項目也采用相似的形式陸續在近年推出。極具代表性的款式、官方高水準的修護,以及非常有限的數量,是目前這些官方二手表的共同特征。
有意思的是,在業內以風格前衛著稱的Richard Mille早在2021年,就預見了未來二手表市場的蓬勃發展,開始布局品牌二手表店。如今其二手表精品店包括了位于日本的NXOne、新加坡的The Value of Time、位于美國的Westime,以及位于英國倫敦的Ninety。其中,位于新加坡的The Value of Time二手表精品店,是全球唯一一家專門零售Richard Mille二手表的單一品牌精品店。客戶可以在這里購買、出售、寄售二手Richard Mille腕表。上述授權二手表精品店所出售的每一枚二手表,均由品牌內部專業制表師進行評估、鑒定和維護,不僅在機械性能上達到最佳標準,在美學外觀上也確保最佳狀態。
更加震動業內的事件是2022年12月開始,勞力士推出其授權品牌官方合作經銷商售賣經過正品認證的,且帶有全新兩年國際保修卡的勞力士二手表,即勞力士認證二手腕表計劃(Rolex Certified Pre- Ownedprogramme)。消費者可以首先在六個國家的Bucherer精品店內買到勞力士認證二手表,此后還會陸續在包括瑞士、奧地利、德國、法國、丹麥和英國等六個國家中開賣自己的“官方二手表”。不過從其先期的情況看,這些官方“二手勞”的價格有點偏高,藏家的反應也相對平淡。不過假以時日,以結實耐用可修復性強著稱的勞力士官方二手表,一定會對市場產生更加強烈的影響,這是多數熟悉行業的同人的預期。
品牌方的介入,讓二手表交易有了更加可靠與規范的“后援”,對于做大市場顯然有著很大的助推作用。有人甚至推測這一形式有可能對于現有的行業格局發生很大的影響。
從一個長時段的角度看,拍賣市場如今正處于冷暖相交的階段,未來向冷還是向暖各人的判斷不同。但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大是各方的共識,對于二手表的經營者,找準合適的方向定能夠從中有所得。而對于藏家與普通買家而言,如今的方便、快捷、多樣的購買途徑讓原本很深的“水”變得淺了許多,成為一個更容易參與其中的游戲。但作為一個資深表迷或者說藏家,隨著越買越多、越買越貴,依然會感覺“水”還是很深。相對于買新表,買二手表仍然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學習,這個道理是永遠不會變的。
在官方古董表修復收藏項目的熱潮中,每個制表品牌都帶著各自的風格與愿景入場。我們采訪了卡地亞與積家的相關負責人,請他們談談官方推出的古董表修復收藏項目對于品牌與市場而言,有著哪些特別的意義。
Ellemen:近年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將目光投向二手腕表,甚至親自推出經過官方修復認證的珍藏腕表供客戶選購。你如何看待這樣的潮流現象?
Arnaud Carrez:我認為這個趨勢非常契合卡地亞的理念,那就是追求永恒和經典風格,以人為本。卡地亞的作品都擁有經典的風格,就是這種趨勢不斷發展的最佳體現。其實卡地亞推出古董珍藏系列至今已經二十多年時間。該系列作品大多來自品牌1900-1990年間的創作,這些作品要么是孤品,要么數量稀缺,展現了卡地亞獨樹一幟的美學風格及文化,也是近一個世紀時尚風潮的象征,對于卡地亞或者藏家而言都是意義非凡。
2019年,我們決定擴大規模,開始回購一些品牌精品店內已不再出售、但又非常體現卡地亞風格的標志性腕表系列,這些腕表時至今日依舊備受追捧,也值得讓更多藏家品鑒收藏。
Ellemen:目前官方推出的古董珍藏腕表數量都非常有限,卡地亞開展這項服務最大的初衷是什么?
Arnaud Carrez:最為首要的一點是服務我們的客戶。卡地亞有很多炙手可熱的經典腕表,通過腕表專家的精心鑒定和修復,我們將最能體現卡地亞制表美學與技術工藝發展歷程的作品收入卡地亞古董珍藏系列,也讓熱愛卡地亞的藏家有更多更好的收藏之選。
Ellemen:積家近期推出了臻藏品(The Collectibles)項目,令藏家可以購買到官方修復的古董表。積家如何看待當下的二手表市場?
Catherine Rénier:我們注意到了消費者對于古董時計的需求增長,這也是積家啟動臻藏品項目的原因之一。不過,積家不會將“二手”的概念作為突出的重點,與傳統的二手市場相比,臻藏品項目意味著真正地回到過去,發掘古董時計的魅力。
Ellemen:相比于市面上的其他古董積家腕表,臻藏品項目中的表款有何優勢?
Catherine Rénier:臻藏品項目囊括的每一枚時計皆經由積家歷史專家仔細檢查核對,并由大工坊修復工作室的專業制表大師進行全面維護與修復。修復團隊目前擁有10名專家,團隊將查閱積家歷史檔案,尋找每一款歷史時計的設計圖稿,乃至找到原版時計的零件庫存。如無立即可用的零件,積家備有約六千種模具及沖壓件,可重新制作完全相同的部件。由于大工坊采取一體化生產模式,所有制造流程均可自主完成。當需酌情對時計內部機械裝置進行修復時,對表殼及表盤的干預必須盡可能保持最低限度,對于藏家而言,過度維修會改變作品的歷史特色。因此,積家大工坊傳承部門致力于搜尋盡可能接近其原始狀態的時計作品。
對于積家而言,令公眾真正了解大工坊能夠完成珍罕時計的修復工作意義非凡。作為高度整合的高級制表大工坊,關于腕表的一切均在大工坊內部完成,如今亦然。
“找到一塊舊表,建立一種聯系”
Ellemen:在你看來,二手表收藏最大的樂趣是什么?
三木:我覺得同一款新表看起來都是一樣的,就像新生的嬰兒一樣。但是舊表卻各不相同,每一塊舊表都帶著經歷,蘊藏著故事,收藏腕表的同時你也發現了一段歷史、一個時代,這就很迷人。不是所有的舊都可以被新取代,舊可以提供更大的維度和體驗,還有一點,在于與舊表相遇的過程。看中一塊新表你直接去店里購買或者預定就好,但是收入一塊舊表的時候會有一個找尋和遇到的過程,這個不可測的過程還挺有意思的。
Ellemen:對于尋找到一塊自己喜歡的二手表,你有什么建議?
三木:尋找你喜歡的那塊表,是需要時間、經驗和清晰的自我認知的。你首先要很清楚自己喜歡的是什么,也許是機芯、也許是工藝、也許是某個時代特別的設計。然后慢慢地你就會有清晰的方向甚至具體的表款。有些表款你很想要,但是很熱門,拍賣會上可能動輒幾十萬,超出你的預算,那就需要多點準備多點耐心。其實有的時候找表就跟獵人捕獵一樣,雖然不知道你會在叢林里遇到什么,但你需要先大概知道你的捕獵范圍。簡單來說,你喜歡什么,你就走什么路,成為什么人。表的世界太大太豐富了,所以你戴什么表也就反映了你是誰。
Ellemen:作為一位資深從業者,什么樣的腕表最讓你想要收入囊中?
三木:最能打動我的一款好表得滿足兩個條件:首先它應該是真誠的,還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一款腕表的美不僅僅只是看外觀,還應該包含內部的結構和機芯;不僅僅只是現在當下看,還應該過些年回望,使用過后、當它被用“舊”了而你也“老”了時再來判斷。

三木的舊表店,雖然面積不大,但在北京的二手表收藏圈子里頗有影響力。
2014年,三木離開了奮斗十年的廣告行業,開了一家古董表工作室,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經營著自己的愛好至今。因為相對過早地進入到中古表行業中,這家位于三里屯領館區深處的“三木的舊表店”已然成為北京古董表藏家熱衷拜訪的“打卡地”,也匯聚了一批趣味審美相同的愛表人士。
在開店之前,三木本身就已經是資深藏家,已經收藏了超過一千枚古董表,如此癡迷再加上時間與成本的累積,讓他自己也練就了一身鑒別、維護古董表的本領。店內所展示的古董腕表,大都經過三木親手維護保養和調校,也正因如此,一些擁有大半個世紀歷史的古董表依舊可以平穩精準地運行。店內的古董表有一大半來自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這也是三木個人最鐘情的制表黃金時期。“20世紀60年代的制表正處于一個蓬勃輝煌的階段。這個時期的腕表就呈現出篤定向上的生命力,設計上更自由,工藝上也精益求精,催生出了一系列只屬于這個時代的杰作。”

從左到右:
勞力士星期日歷型
Ref.16018
這款表于1985年瑞士生產,18K黃金蠔式防水表殼直徑36毫米,搭配尊貴的18K黃金元首型表鏈,標志性的凸透表鏡采用抗劃損藍水晶制造,經典的三角坑紋黃金表圈。
黑色瑪瑙表盤,除了金色的日歷窗和標識字體之外,別無他物,詮釋出少即是多的美感。
內部裝載27鉆3035機芯,具備五種不同方位與溫差調教,保存完美,運行精準。
估值:200,000~220,000元
勞力士王子型定制腕表
這款腕表以Rolex Prince樣貌呈現,型號1490,1931年瑞士生產。表殼背后手工雕刻著“Presented ToCharles e. Chatfield ToMark a Quarter-CenturyOf Continuous ServiceWith t. Eaton Co. Limited1913-1938(獻給Charlese. Chatfield,致意其為公司工作25年紀念)”。醒目獨特的十二個“1 /4 CENTURYCLUB”字符代替了通常的勞力士時標。14K金表殼尺寸為24x42毫米。
估值:80,000-10,000元
歐米茄海馬系列腕表
這款1956年的腕表的表殼直徑34毫米,斑駁泛黃的三眼計時表盤、銹蝕的指針有一種獨特的美。內部搭載歐米茄最著名且最值得收藏的第一代17鉆321手動上鏈計時機芯,擁有美麗的星柱輪和Y形夾板,就當時技術而言,可謂極致。Cal.321機芯不僅僅提供給歐米茄使用,還遍及百達翡麗、江詩丹頓、寶璣、羅杰杜彼等多家名門表廠,深遠影響一直持續至今。
估值:30,000~50,000元
2014年,三木離開了奮斗十年的廣告行業,開了一家古董表工作室,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經營著自己的愛好至今。因為相對過早地進入到中古表行業中,這家位于三里屯領館區深處的“三木的舊表店”已然成為北京古董表藏家熱衷拜訪的“打卡地”,也匯聚了一批趣味審美相同的愛表人士。
在開店之前,三木本身就已經是資深藏家,已經收藏了超過一千枚古董表,如此癡迷再加上時間與成本的累積,讓他自己也練就了一身鑒別、維護古董表的本領。店內所展示的古董腕表,大都經過三木親手維護保養和調校,也正因如此,一些擁有大半個世紀歷史的古董表依舊可以平穩精準地運行。店內的古董表有一大半來自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這也是三木個人最鐘情的制表黃金時期。“20世紀60年代的制表正處于一個蓬勃輝煌的階段。這個時期的腕表就呈現出篤定向上的生命力,設計上更自由,工藝上也精益求精,催生出了一系列只屬于這個時代的杰作。”
創立于2020年的WooHooTime是一個專注腕表文化與價值的多元平臺。平臺的幾位合伙人因為共同的愛好于朗格表友微信群相識,一位是大學招生總監,一位是交響樂團節目策劃,另兩位分別有十多年的一手鐘表經銷商經驗和三十年的一線品牌制表師經歷,各自擅長不同。相較于其他二手腕表交易平臺,WooHoo Time最大的不同在于選品和呈現方式。在選品方面,只出售幾位合伙人喜歡并且市場上稀缺的表款。同時在“喜歡”這一主觀概念的基礎上,經過稀缺性、工藝和收藏價值、流通力等條件的篩選。就呈現方式而言,WooHooTime是目前國內極少數擁有日常更新網站的二手交易平臺。
WooHoo Time致力于發掘稀有及有調性的高端腕表,早期的朗格、高級款的卡地亞、新古董時期的百達翡麗,是WooHoo Time最主要的三大類表款。共性為通常尺寸緊湊,也不符合主流市場對辨識度的要求。但WooHooTime的主要客群也有著相似的特質:喜歡老物件,買表主要為取悅自己,對長期的收藏價值很自信。

Woohoo Time設置了自己的鐘表維護團隊,為腕表質量提供保障。

Woohoo Time的會客廳。
Ellemen:如何看待全球范圍內的二手表市場熱潮?
WooHoo Time:從2020年到2022年這三年的快速增值,讓腕表從日常消費品轉變為具有了金融屬性,更多的人群和資金進入到了二手市場。更多的交易,自然會吸引更多逐利的人加入。對價值的關注激活了腕表的學術研究,我們不認為是負面的事。
Ellemen:在你們看來,這個近年變得火熱起來的市場有哪些趨勢值得注意?
WooHoo Time:從長期來說,絕大多數品牌不具備持續增值的條件,“持有增值”不適用于絕大多數在二級市場可以隨時買到的表款。因此,對腕表理財的趨勢我們表示懷疑。另一個趨勢是古董表中優秀型號的穩定走強。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整個二級市場無論是交易量還是價格都在下行,但我們看到,存量固定、受成熟玩家追捧的古董和新古董作品表現穩定。
Ellemen:目前增值最快或者最有潛力的二手腕表,它們通常具備哪些特點?
WooHoo Time:尺寸緊湊、佩戴舒適、存量稀少、品牌力強。
Ellemen:對于想要開始二手表收藏的新手玩家,你們有哪些建議?
WooHoo Time:如果致力于建立自己的收藏,請多付出時間學習,從社交媒體到論壇,從媒體網站到書籍,多看幾種語言的資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偏好,謹慎安放自己的偏好,多觀察核心信息圈層的觀點。最后,要選擇提供質保的二手表商。

卡地亞Crash系列白金腕表
鐘表圈一直有種類型觀點:卡地亞腕表工藝價值不高。
這是機械本位出發的觀點,如果從設計角度,卡地亞腕表的地位是獨一檔的存在,而Crash腕表顯然是其中的經典代表。仿佛自達利畫作中走出來的“融化”表殼,傳遞出卡地亞獨有的美學特質。近年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這一點,令卡地亞高級腕表在國際市場的升值幅度遠超其他主流品牌。
估值:180,000~250,000美金
朗格1系列Darth鉑金腕表
優秀的工藝、傳奇的故事以及恰到好處的盤面布局令朗格1一直備受藏家歡迎,而特別版本的款式則更是炙手可熱。這款鉑金黑面版本是普通款朗格1的三倍以上價格,普通買家會覺得不值得。但是深入了解朗格1早期的版本、熟悉歷史交易價格、并且追求內斂的佩戴效果,這幾乎是量產款朗格1里的最佳選擇。
估值:50,000~65,000美金
百達翡麗Ref.3970鉑金款萬年歷計時碼表
3字頭型號的百達翡麗大都發布于20世紀70到80年代,這時期的作品既有古董的味道,又有現代工藝的品質特點,也就是最近幾年比較流行的“新古董”(Neo-Vintage)的概念。36毫米的小表徑干練內斂,韻味十足。
估值:150,000~180,000美金
2017年,創新型奢華腕表交易平臺Watch Box由Justin Reis(投資創業家)、Tay Liam Wee(前亞太鐘表零售商Sincere Watch的擁有人)和Danny Govberg(美國百年鐘表零售商Govberg Jewelers的CEO)于美國創辦。2022年底,中國內地首家沙龍于上海外灘8號正式向藏家們開放。作為集腕表品鑒、分享和零售交易于一體的線下尊享空間,相較于其他腕表交易平臺,Watch Box最大的特點是從線上開始,然后回到線下,因此客戶黏性較強。通過值得信賴的顧問、活躍的媒體、數字平臺,以及全球的辦事處和線下空間,這個平臺得以為活躍的全球收藏家提供規模化的專業服務。
Watch Box在初創時大力投資獨立制表品牌F.P. Journe,此后該品牌在二級市場的爆發,助力其快速崛起。2021年,Watch Box收購了獨立制表品牌De Bethune,成為平臺今后的發展重心。

Watch Box中國區首席執行官張源(Andy Zhang)。

腕表推薦
F.P.JourneOcta Calendrier日歷腕表
這是品牌首款配備大日期年歷且動力儲備超過120小時的腕表,極具收藏價值。年歷作為Octa自動上弦機芯所集成的第三種復雜功能,是一款公認的動力儲備超過五天且走時精度極高的自動上弦機芯。年歷功能通過兩個窗口顯示日期,且對于天數為29、30和31的月份,日期會自動向前變更。
估值:2,500,000元
De BethuneDB28XP 陀飛輪腕表
這款限量的陀飛輪腕表,其表盤裝飾以藍色拋光鈦金屬小時環,并搭配手工打磨的“格狀大麥粒”璣鏤飾紋。陀飛輪顯示窗口位于6點鐘位置,超輕量30秒陀飛輪裝置的非凡運轉一覽無余。該裝置極具代表性,由鈦和硅制成,De Bethune于2008年為其申請了專利。
估值:1350,000元
理查米爾RM 65-01雙秒追針自動上鏈計時碼表
這是一款高度復雜的運動風格腕表,歷經近五年精心研發,堪稱Richard Mille工坊中迄今為止推出的制作工藝最為復雜的時計作品。與此同時,RM 65-01還體現了品牌如何詮釋一款以賽車運動為靈感的高度復雜計時碼表,它展現了品牌的技術方法,并融入了若干附加功能、極為特殊的架構和高級別的美學外觀。
估值:3,000,000元
Ellemen:當下的二級腕表市場變得越來越熱,各界組織和平臺加入其中,你們認為這股熱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Watch Box:其實這是行業的總體現象,再過四五年,二級市場的體量就會反超新表。中國的二級市場應該從明年開始會迎來明顯的上升期。腕表既是一種實用工具,也是一種比較穩定的資產。中國人骨子里就對“保值”這點非常看重。腕表的確具備保值的特性,但我們所說的保值是交易價以零售價為標準上下浮動20%-25%。
Watch Box“傳統制表和獨立制表,都值得嘗試”

Watch Box收入的腕表當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獨立制表品牌。
Ellemen:作為國內為數不多創新型的奢華腕表交易平臺,你們如何做到“保真”?
Watch Box:每枚表我們都會送去品牌查驗,而且因為我們提供兩年的質保,所以每枚表都會在品牌官方售后進行保養后再出售給客戶。
Ellemen:請推薦幾款目前在二級市場增值最快或者最有潛力的腕表。
Watch Box:勞力士和百達翡麗還是毋庸置疑的,勞力士的Daytona迪通拿和百達翡麗的世界時和世界時計時。然后是獨立制表品牌,主流的包括F.P. Journe和理查米爾(Richard Mille)。
Ellemen:請推薦幾款在一級市場能夠買到的可以保值的腕表。
Watch Box:歐米茄搭載321機芯的表款、超霸系列和一些特殊款海馬系列,勞力士的探險家型和蠔式恒動型,帝舵碧灣1958型等等。但這些表款因為門檻底,最多可以保本,升值的可能性不太大。真正能升值,或者說長期漲幅比較大的表款,都是價位比較高的。
Ellemen:對于想要開始在二級市場收藏腕表的新手玩家,你們有哪些建議?
Watch Box:首先要分配好預算,例如你有人民幣100萬元,可以用一半選擇傳統品牌,例如勞力士、百達翡麗和愛彼,用另一半嘗試獨立制表,這樣更為穩妥安全。
Chrono24成立于2003年,總部位于德國卡爾斯魯厄,在柏林、紐約、香港均設有辦事處。截至目前,來自121個國家/地區的三千多個經銷商以及超3.9萬名私人賣家通過Chrono24平臺發布了超過54.2萬塊手表的出售信息,平均每月的獨立訪客量達到900萬人,每年有超過20萬鐘表愛好者在該平臺上完成交易。也正因如此,Chrono24也成為國內二手表藏家“迅速了解行情的好去處”。
在Chrono24的發展歷程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發生在2021年8月。彼時,LVMH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Bernard Arnault的家族控股公司Groupe Arnault曾參投Chrono24的C輪融資。該輪融資后,Chrono24估值超過10億美元,成為第一家加入“獨角獸”行列的線上腕表平臺。
Chrono24首席執行官T i mStracke曾在采訪中透露,約60%的平臺流量來自39歲以下的用戶。“我們看到年輕一代人對運動鞋非常感興趣,他們還樂意花大價錢購買 Apple(蘋果)的產品,現在,這種情況也出現在手表行業。”
面對如此龐大的鐘表貨品,Chrono24如何為安全可靠的交易提供保護?Chrono24的媒介溝通負責人Lukas Zeth回答了我們的問題:“Chrono24推出的信托服務是保護手段的核心。買家收到手表后,我們還會將購物款項保留在我們的信托賬戶上14天。買家的款項將安全地保留在這個賬戶上,直到確信手表質量符合要求,然后這筆款項才會支付給經銷商賣家。”LukasZeth說:“經銷商之外,只有符合我們嚴格的評價標準的私人賣家才被允許在我們的平臺上出售商品。為此,他們必須上傳兩張手表指向我們所規定時間的照片。這兩張照片也發布在廣告中。這樣買家就可以確信,這位私人賣家確實擁有貨架中的手表。”

Chrono 24 首席執行官Tim Stracke。

a/勞力士潛航者型Ref. 5513
Ref. 5513有著漫長的生產周期,從1962年面市一直持續到了1989年。與Ref.5512不同的是,這款潛水表沒有瑞士官方天文臺認證。
當然這個型號也有非常多的版本變遷,其中被稱為“BartSimpson”(動畫《辛普森一家》的鳳梨頭男孩)版本的Ref. 5513,因為表盤上的勞力士皇冠中火柴棍開始分叉地方距離下方的開口處非常遠,并且開口的程度很低,酷似動畫角色的鳳梨頭,備受藏家追捧。
估值:10,000~60,000美金
b/勞力士潛航者型Ref. 1680Ref. 1680從1969年面市,一直生產到1979年。這款表是勞力士潛航者型當中第一款搭載標志性的小窗凸透鏡的表款,因此更有收藏價值。多種版本當中,“Red Sub”(紅字潛航)尤為熱門,這版的表盤中印有紅色字體的“Submariner”,非常亮眼。此外,20世紀70年代中期為法國COMEX潛水隊特別打造的帶有“COMEX”標志的款式也極其搶手。
估值:10,000~15,000美金
c/勞力士潛航者型
Ref. 168000
這款勞力士的超長編號讓它得了一個昵稱叫“TripleZero”(三個零)。雖然目前這款表的熱度不高,但是獨特性很值得注意。這款表僅在1988年到1989年的九個月時間里面市過,也是將著名的904L鋼引入勞力士潛水表領域的試水之作,在此之前所有的潛航者型都是采用316L鋼打造。多種因素加持下,也許很快就會被藏家發現這顆遺珠,迎來一波快速增長。
估值:10,000~45,000美金
d/勞力士潛航者型Ref. 5512Ref. 5512
可以說是勞力士潛航者型中的常青樹,從1959年面市之后,一直生產到了1980年。完全可以說,Ref. 5512奠定了當下我們對于潛航者型的種種經典印象。但是漫長的生產期同樣催生了不同版本,拉開了價格區間。比如Gilt盤面(金屬盤面上印黑漆、在品牌標志處裸露金屬底色,形成凹陷陰刻效果)就比磨砂盤面版高出不少價值,升值潛力也更高。
估值:15,000~65,000美金
e/勞力士潛航者型Ref. 6536
勞力士潛航者型Ref. 6536算是潛航者型最早的型號之一。這款元老時計備受藏家歡迎,還有一個原因是和肖恩·康納利(Sea nConnery)飾演007時佩戴的Ref. 6538非常相似,主要的區別僅在于表冠直徑有2毫米的差距。還有一個有趣的點在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勞力士的產量頗多,令這個型號有前后三個版本。豐富的歷史細節,為這款表的未來增值提供了可觀的驅動力。
估值:25,000~75,000美金


當下的二手腕表市場當中,到底哪些款式是真正炙手可熱的“明星”?到底是哪些獨一無二的特質,讓這些腕表突出重圍、坐上升值的快車?我們從當下二手表市場中最值得投資的腕表當中,挑選了更具代表性、話題度頗高的八款腕表。也許看完這八款腕表的解說,你會對二手表收藏有更清晰的理解。(表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下推薦表款僅供參考,排名不分先后。)

1/歐米茄Speedmaster超霸系列“First Omega in Space”腕表
Ref. 311.32.40.30.01.001
二手表中的“隱形冠軍”,這款腕表的二手價格在過去三年中以10%的速度穩定增長。首款進入太空的歐米茄腕表,是美國宇航員瓦爾特·施艾拉(WalterSchirra)在1962年10月3日執行任務時佩戴在手腕上的超霸CK2998(私人購買)。為紀念施艾拉的成就,歐米茄在2012年推出了超霸“First Omegain Space”腕表(FOIS)的60周年紀念款,靈感源自最初的 CK2998,每枚腕表都單獨編號。FOIS已于2020年停產,估計總產量為15,000-16,000枚。它是傳奇“月球表”一個具有特殊意義和收藏價值的版本。
2/帝舵表Submariner潛航者型Ref. 7928
雖然勞力士創始人漢斯·威爾斯多夫(Hans Wilsdorf)在創立帝舵表時,將其設想為勞力士的實惠替代品,但帝舵表已經在歷史上贏得了自己的地位,而不僅僅是“大哥的小兄弟”。憑借其與探險以及世界各地軍隊的合作關系,古董帝舵腕表近年來受到了極大的關注,也是因為二級市場上的相應勞力士表款往往定價過高。Submariner潛航者型Ref. 7928于1959年問世,生產了近十年。在此期間,至少生產了六個以上有記錄的版本。其中,配備“方形表冠防護裝置”的版本最稀有,現存估計僅100枚。
3/勞力士GMT-Master格林尼治型Ref. 1675
作為勞力士鋼制運動表款中的旗艦產品,格林尼治型的任何迭代都具有投資價值。Ref. 1675是格林尼治型的第二代,從1959年開始生產至1980年左右,特征是紅藍雙色的表圈,很多名人都曾佩戴過,是勞力士歷史上經久不衰的暢銷款之一。由于生產周期長,Ref.1675也是變化最豐富的勞力士表款之一,表冠護肩、表圈、表盤和指針的搭配多達數十種。根據細節的不同,二手行情也不同。表圈對Ref. 1675而言非常重要,根據字體和配色的細微差別再加上經年褪色,可以分為多個版本,對價格影響很大。
4/萬國表Ingenieur工程師系列SL“Jumbo”腕表Ref. 1832
在全球最大腕表交易平臺Chrono24選擇的2023年值得投資的五款腕表中,這款腕表名列榜首。問世于1976年,Ref. 1832是Gérald Genta創作的運動表款三部曲中的第三款作品,同年百達翡麗發布了Nautilus腕表。今年,萬國推出了以其為靈感的全新工程師系列腕表,外觀相距甚遠,但再次將這一歷史表款帶回到大眾的視野中。雖然它可能遠不及皇家橡樹和Nautilus那么受歡迎,但它是同一Genta傳奇的一部分。考慮到它背后的故事和傳承,合乎邏輯的推測是其二手價格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上漲。
5/江詩丹頓Overseas縱橫四海系列腕表
棕色表盤款Ref. 4500V
江詩丹頓于2016年發布了第三代縱橫四海系列腕表,首發藍色及銀色表盤款,幾個月后又推出了棕色表盤的版本。其基于上一代表款的更新,證明它可以與Nautilus及皇家橡樹相提并論。這一系列在過去幾年中越來越受歡迎,但其價格還遠不及兩位傳奇競爭對手的水平。話雖如此,縱橫四海系列當前在售版本在二級市場上的價格已經有所下降,一如其主要競爭對手。然而棕色表盤款的價格仍然很高,而且可能會保持這種狀態,因為它已停產,從2016年到2017年只生產了一年,出售的數量不多。
6/愛彼Royal Oak皇家橡樹系列
“Jumbo”腕表Ref. 15202
如果一款極受歡迎的腕表不再生產,而且能在二級市場上找到的數量越來越少,那就確保了它的稀有性和價格敏感性,一如2021年停產的Ref. 15202。愛彼的皇家橡樹系列是鋼制奢華運動腕表的開山鼻祖,而2012年為紀念該系列問世40周年而推出的Ref. 15202,近乎100%復刻了Gérald Genta設計的首款皇家橡樹系列腕表。盡管愛彼在去年推出了迭代產品,外觀幾乎相同的全新鋼款Ref. 16202,搭載配備50周年紀念擺陀的全新機芯,但相信Ref.15202的受歡迎程度和二手價格,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長。
7/百達翡麗 Nautilus系列腕表Ref. 5711
作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運動表款之一,百達翡麗Nautilus系列的魅力在其問世后的四十多年里不斷增強。Ref. 5711于2006年首次亮相,在最初發布時實際上并沒有那么受歡迎。然而品牌的聲望、設計師Gérald Genta的故事,以及百達翡麗鋼制運動表款的稀有性,幾乎可以確保Ref. 5711的成功。2021年已停產,Ref. 5711可能是任何腕表投資組合中的必備之選。雖然在去年,百達翡麗推出了迭代表款Ref. 5811,但首發型號為白金材質,并宣布不再生產鋼款,導致Ref. 5711的二手價格和市場需求只增不減。
8/百年靈Navitimer航空計時系列806型腕表(1959復刻版)
作為經典的Navitimer航空計時系列806型腕表的現代翻版,這款腕表在2019年發布時就受到了廣泛贊譽。在問世的最初十年里,Navitimer航空計時腕表采用黑色的表盤和黑色的小表盤,僅在外圍設有一個白色的刻度環。因此,這些表款也被稱為“全黑”款。這款復刻腕表的規格與原型腕表幾乎完全相同,但搭載了全新的機芯。不出所料,這款限量1,959枚的腕表在推出后便迅速售罄。其二手價格在2021年底飆升,到2022年才略有下降。而根據Chrono24的預測,其二手價格在未來將進一步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