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霞
〔摘? ? 要〕? 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對于數學學科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數學是一門發展學生思維邏輯的學科,數學學科的教學過程須著重關注學生求得知識及應用知識的思索路徑。思維活動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活躍,使數學學科不斷發展。思維活動是驅動數學學科實現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數學科目教學工作的核心是科學地運用思維能力。本文從數學思維的定義出發,從小學數學現狀找出問題,從而分析如何科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數學思維能力;培育探討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2023)? 15-0133-03
在小學階段,小學生會接觸到大量的簡單的算術,并進行簡單的數字類的思維活動。而針對這些所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怎樣讓學生對學習數字類活動產生興趣和積極主動是教師應該思考和研究的一個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重視和發揮學生們的主體性,輔助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得到充分的鍛煉。因此,本文將結合小學數學思維的定義以及目前小學數學的現狀,來探討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一、小學數學思維的定義
小學數學教學是給學生將來的學習打下基礎??茖W研究證實,人的思維習慣需要長期鍛煉,才能靈活思維。思維是數學的核心,數學教學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思維方式——科學思維??茖W思維是讓思維科學化,具備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具備一定的實際意義。不僅僅是思維在數學問題上的應用,包括調查、實驗、推斷等一系列的問題。在小學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用數學的觀點去考慮問題和解決問題,并且能夠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在數學問題中,有許多數學教學都需要學生利用抽象的思維能力充分地發散思維。比如,幾何圖形、解決問題等實際問題,都需要利用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小學數學教學出現的問題
在以往的教學中,都是以教師為課堂教學的核心,而教師習慣依賴教材和各種課件來講課,這種教學模式下的授課往往不能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無法讓學生獲取自己想要的知識,從而達不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所以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往往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學生沒有學習清楚所要掌握的知識點、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不夠準確、學生的思維和老師的教學進程不一致等等。而教師往往也會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不了解,這樣會導致教學實際情況和理想的狀態出現很大的偏差。并且,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更習慣自己去主動地講,向學生灌輸自己頭腦和書本上的內容,而沒有針對內容讓學生進行多維度的學習。教師會把很多精力都放到講課中來,整堂課都在按照自己的狀態上課。忽略了學生學習的狀態,這樣的課堂就完全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其實,好的課堂是應該體現師生互動的,教師進行講解固然重要,但是教師也應該留給學生適當的時間,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消化。在課堂上,教師在講了一部分內容之后,應該讓學生進行討論,讓他們獨立思考,讓他們對所學習的知識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并且,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對應的課堂作業,對學生所學習的情況有所了解。在這樣的教學下,教師才是把學生放在了首要位置,是把學生當作了課堂的主體,通過這樣的教學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而現在很多學校的教學中都沒有做到這些,因此應該提高對課堂教學的監督,同時教師也應該進行反思。
三、多方面分析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思維是促進學生思維創新的基礎和關鍵,可以讓學生得到思維能力上的拓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數學問題往往不局限于一種答案,教師可以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探索能力。在思維發散的過程中得到各種解題方法。所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度和寬度兩方面的分析和思考,利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同一個問題,從而讓學生利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得到思維能力的提高。
比如,教師在進行《多邊形的面積》的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從多個方面去觀察,就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其進行分解,沿著一個角做垂線,然后將多出的三角形補到另一邊,從而結合成為一個長方形;還可以讓學生將其中間進行連線,算出兩個三角形的面積就可以得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學生在這個多方面思考的過程中可以得到思維上的發散,從而得到思維能力的培養。
四、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一)學生與學生形成對話
在課堂上,除了有師生之間的對話,也有同學之間的對話。教師可以將學生們分成若干個小組,小組之間相互討論。在討論的時候,生與生之間會想向對方證明自己的觀點,就會讓課堂上充滿一種對話式情境。比如,已知一張桌子的價錢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張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這個問題有多種解決方式,教師讓學生們各顯其才,小組討論是最好的解決方法,能夠高效地解答問題。教師在最后將學生們的答案匯總,再讓學生們上臺講解自己的方式。這個應用題可以通過列方程解決,也可以直接找出關鍵詞列算式解決問題。
比如,列方程的小組,可以讓學生說出問題中的等量關系。然后,認為直接列算式方式簡單的學生可以指出方程小組的劣勢。這個方式有利于學生們相互思考借鑒,能從多方面思考問題。在對方學生講解缺點時,另一隊就會集中注意力去思考。因此,這個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的多方位思考問題。
(二)對話式教學吸引學生注意力
一節課40分鐘,學生們不可能40分鐘一直保持注意力集中,但教師要保證學生至少有25分鐘的時間屬于課堂。因此教師需要精心設計課堂導入部分,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對話式教學的特點之一就是有利于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比如,為學生們講解百分數的時候,教師可以從生活出發,再引入百分數。首先,教師可以用一句話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比如百分數在生活中運用十分罕見,但是學會百分數可以給生活帶來許多便利。這便可以讓學生們加強對這節課的注意力。
(三)教學聯系實際生活
在小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學生通過操作思考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生活實踐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實踐的方式讓學生去感知數學的魅力。
比如,某個學生要搬新家,需要測量房屋面積,可以讓學生實地考察,親自測量面積,然后通過測出的面積提出相應的問題。貼方形瓷磚最少需要多少塊?貼菱形瓷磚又需要多少塊?貼三角形磚塊又要多少塊?讓學生設計出方案。教師再回歸課堂,通過講解面積讓學生解決問題。又比如,小學五六年級會給學生講解百分率問題,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種植植物,一個月之后,讓學生觀察有多少種子發芽,多少種子沒有發芽,用本子記錄下來,將記錄的數據提交到課堂上。然后教師在課堂上通過百分率這一課讓學生知道出芽率是多少。教師通過這些生活實踐,便于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數學知識,也有利于開闊學生的思維。
(四)創設有效情境
據調查發現,許多學生往往能夠聽懂老師的課程講解,但是換一個問題或者換了一個方式提出問題,學生就會束手無策。教學是開發學生思維的過程,教師不能僅依靠一種方式去開闊學生的思維,應該靈活地運用數學問題去開闊學生的思維。
比如簡單的加減法“29+9”按照小學低年級身心發展特點,學生無法快速地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教師可以教授學生更簡便的方式,便于學生記憶更加深刻??梢匝垉蓚€學生分別扮演收銀員和顧客,顧客買了38元的物品,但是沒有多余的零錢,只有兩張20元,這個時候收銀員給了顧客兩元。通過這個情景引導學生感受付整找零的感受。并將付整找零的思維方式運用到簡單的計算之中。
比如將“29+9轉化為29+10-1”這種方式便于學生更快地算出答案,從而教會學生變通。
(五)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1.增強概括力
比如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會教學生20以內的加減法,教師通常采用道具的組合和分解為學生講解加減法,教師可以通過引導的方式講解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總結歸納規律,這樣才有利于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
2.增強推理能力
數學是一門具備推理、思考能力的學科,因此,在小學階段就需要為學生推理能力打下基礎。比如“乘法口訣表”,學生在知曉乘法口訣表原理之后,讓學生能夠自己推理出乘法口訣表。這個方式鍛煉了學生的推理能力,也促進了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學生也能夠在推理出答案之后,提升學習的信心。
3.增強掌握應用題結構的能力
數學雖然是一門靈活性較強的學科,但它也具備規律。教師需要讓學生在應用題的結構中去發現結構,去把握整體的思路,并且能夠將不同類別的題型分類。教師在為學生分析解答時,要讓學生減少外界的干擾,并對不同的例子進行舉例,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
4.增強思考的靈活性
靈活性是數學思維能力的必備要素之一。教師給學生的難題中,不能沒有創新,不能僅限于一種類型的題。靈活性可以讓學生在問題中敢于創新,敢于去發現問題。與此同時,在學生解答問題時,教師也能夠及時為學生解答疑惑,防止學生思路模糊。因此,教師要在出題時,不斷地為學生設置合理的難題,并引導學生去解答,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
5.增強自主性
教師可以合理地運用問題導入法去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需要讓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大腦思維中有一個屬于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隨機事件”中,教師讓第一組學生進行硬幣投擲實驗,看正反面的概率各有多少次,一組學生觀察一周中晴天和雨天的概率。從而再引導學生去探究“隨機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這種方式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不僅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綜合的數學能力,也是新世紀義務教育的基礎目標。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運用教學技巧,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教授課本知識,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持久的學習動力,重視思維品質的培養,進行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并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學習到真正的數學知識,形成較強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應該不斷地分析總結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探尋開展思維訓練的方法與途徑,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使學生養成積極鉆研的學習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學素質。
參考文獻
[1]王寶.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有效方法[J].學周刊,2020(35):133-134
[2]王益富,李洪蘭,蔣雪.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科學思維的培養[J].現代教育科學,2018(5):75-82.
[3]安振璽.趣談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