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潔
當?shù)貢r間6月29日,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以6票贊成、3票反對的投票結果,裁定哈佛大學和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 “平權行動” 招生計劃違憲。最高法院明確表示,全美公立和私立大學在招生時不允許再考慮種族因素。
這個決定,被一些美國媒體評價為高等教育領域幾十年來的一個重大里程碑,它不僅改寫了高校招生中黑人和拉丁美族裔長期因種族身份而受益的局面,更將對美國高等教育領域甚至社會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影響。
根據(jù)最高法院判定,哈佛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招生政策違反了美國聯(lián)邦憲法的平等保護條款?!斑@兩所學校在招生中缺乏有針對性、可衡量的標準保證對種族因素的正確使用,不可避免地以消極的方式利用種族因素,存在種族刻板印象。我們從來不允許招生工作以這樣的方式進行,今天也一樣?!弊罡叻ㄔ菏紫蠓ü傩〖s翰·格洛弗·羅伯茨在意見書中寫道。羅伯茨認為,學生在申請學校的時候應該基于他們的個人履歷進行考量,而不是種族。但很久以來,很多大學的做法卻背道而馳。
在6位投贊成票的法官中,非洲裔法官克拉倫斯·托馬斯是高校“招生平權”法案的反對者。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二個進入最高法院的非洲裔法官,托馬斯也曾經(jīng)是“招生平權”法案的受益人,并成功被耶魯法學院錄取。然而,他長期對將平權法案用在招生中的現(xiàn)象持批評態(tài)度,將這一現(xiàn)象形容為“以特殊種族優(yōu)先的方式來確保高校學生群體的種族比例”。“盡管我個人深切地感受到我和很多同胞因為種族而在社會和經(jīng)濟上遭受的不公,我仍不放棄一個長久的愿望,那就是我們的國家能夠始終遵守《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的原則:人人生而平等,都是平等的公民,在法律面前必須受到平等對待?!?托馬斯表示。
托馬斯的言論遭到了最高法院另一位法官索尼婭·索托馬約爾的強烈反對,后者認為對“招生平權”法案的質(zhì)疑是不公平的,她認為否定“招生平權”法案將會帶來破壞性的影響,會加劇高等教育領域的種族不平等,也會“破壞整個民主政府和多元社會的根基”。
索尼婭不是孤獨的,美國最高法院的這一裁定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就在結果宣布的幾小時內(nèi),美國總統(tǒng)拜登發(fā)表了全國電視講話,認為這個結果“令人感到失望”。拜登稱,這個決定不會是針對高?!罢猩綑唷狈ò竼栴}的“最后決定”?!胺N族歧視問題在美國依然存在?!卑莸遣粩嘀貜椭挠^點,“今天的決定不會改變這個局面。”當被媒體問及聯(lián)邦法院的這個決定是否有些“失?!睍r,拜登回答,“這不是一屆正常的法院?!蓖瑫r,拜登鼓勵高校“不要放棄他們在保證學生多元化方面的努力”。
作為美國第一位非洲裔總統(tǒng)夫人的米歇爾·奧巴馬也在第一時間發(fā)表評論,表示“在今天,我為每一個想知道自己未來會有怎樣的機會的年輕人感到心碎。”米歇爾同時回憶了自己在大學中作為一個非洲裔學生所感受的孤獨和排擠。
與民主黨的一片質(zhì)疑聲不同,共和黨對于最高法院的這一裁決則是一片歡呼,他們認為這將有效推動高校招生過程的公平性。特朗普表示,這是“美國偉大的一天”。眾議院議長、來自共和黨的凱文·麥卡錫表示,推翻“招生平權”法案將促使學生在同等標準和個人能力方面進行公平競爭。在一份對外發(fā)表的聲明中,他寫道:“在法律的保護下,高校招生過程將更加平等和公平。”
在裁決宣布之后,美國廣播公司(ABC)新聞網(wǎng)發(fā)起了一次民調(diào)。在民調(diào)中,約52%的美國人支持最高法院做出的決定,32%的人表示不支持,還有16%的受訪人沒有表態(tài)。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此項調(diào)查中多數(shù)美國人支持本次最高法院的決定,但仍有超過半數(shù)的美國人認為,目前美國最高法院的法官們對案件的判決并不完全基于法律,而更多的是基于自己的政治立場。
以本屆最高法院為例,在特朗普擔任總統(tǒng)的四年任期內(nèi),他成功任命了3名保守派大法官。2020年,作為自由派代表的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保守派人士埃米·巴雷特隨后“補缺”,聯(lián)邦最高法院形成了保守派與自由派大法官的“6比3格局”。在這樣的背景下,近幾年在涉及墮胎、控槍等敏感議題的案件中,由共和黨保守派占據(jù)多數(shù)的最高法院在對案件的判決結果上“全面右轉(zhuǎn)”,被民權團體抨擊為“歷史倒退”。
本次“招生平權”法案裁決的6比3的投票中,6名保守派大法官均投了贊成票。而由于保守派占據(jù)多數(shù),一年多前最高法院還通過了另一個引起巨大社會爭議的裁定,他們推翻近半個世紀前有關女性墮胎合憲權的 “羅訴韋德案”,裁定女性墮胎并非憲法賦予的權利。而這一決定直接導致墮胎行為在美國20多個州成為非法行為。
9年前,當一個叫愛德華·布魯姆的保守派社會活動家對哈佛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發(fā)起訴訟的時候,他或許沒有預料到這場官司會持續(xù)九年,而且徹底改寫美國高校招生歷史。2014年11月,愛德華領導的 “大學生公平錄取聯(lián)盟”(SFFA)指控上述兩所大學的招生過程中沒有采取中立立場,對亞裔美國人申請者采取了歧視性政策,而給予非洲裔、西班牙裔美國人和美洲原住民群體特別的優(yōu)待。
而這一訴訟所針對的,正是高?!罢猩綑唷狈ò?。這項法案由美國政府在1964年推出,旨在防止因為 “膚色、宗教、性別或民族出身” 等對少數(shù)族裔或弱勢群體進行歧視,并給予少數(shù)族裔優(yōu)待,以糾正歷史上的歧視行為。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平權法案卻在高校招生中被用來平衡學生的族群比例,導致成績普遍偏高的亞裔學生錄取率偏低,而他們進入頂尖高校的難度要遠高于非洲裔和拉丁裔群體。
面對訴訟,哈佛大學否認歧視。學校的代理律師表示,學校把申請人的種族、經(jīng)濟狀況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綜合考量,以建立準確代表美國種族和民族多樣性的班級。“美國人已將多樣性視為學習的組成部分,并相信通往領導層的道路向所有人開放?!贝砺蓭煼Q。

6月29日,美國華盛頓特區(qū),美國亞裔教育聯(lián)盟的成員在美國最高法院外集會。圖/視覺中國
2019年,法院裁定哈佛大學和北卡羅萊納大學勝訴。一審二審均敗訴的 SFFA繼續(xù)上訴,最終在2022年年初,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受理了此案,并將哈佛大學案和北卡羅萊納大學案拆分審理。此前美國媒體分析,這兩起案件中,如果 SFFA在任意一起案件中勝訴,美國高校招生中都將不得再考慮種族因素,而是將錄取標準聚焦到學生本人的評估上。最終,兩起案件均判 SFFA勝訴。
在勝訴的消息傳出后,美國亞裔教育聯(lián)盟(AACE)發(fā)布了一份題為《亞裔和所有美國人民的歷史性勝利》的聲明,正面評價了最高法院的這項裁決。AACE代表著360多個美國亞裔組織,共同支持SFFA對大學招生中針對亞裔的歧視提出法律挑戰(zhàn)。
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美國亞裔教育聯(lián)盟副主席歐陽了寒認為,這次裁決不僅會給以華裔為代表的亞裔群體帶來益處,從長遠來看,更有利于助推整個社會的進步。“亞裔包括華裔無疑會是這個判決的受益者,因為多年來亞裔是大學錄取中受種族因素影響的最大受害者。大學錄取中種族因素被禁止后,錄取的標準將會以每個學生個人的學術能力、領導能力以及獨特的經(jīng)歷為依據(jù),真正實現(xiàn)擇優(yōu)錄取。在一個公平公正的標準下,所有的學生包括非裔和西裔的學生都會受到鼓舞,都將是最后受益者。這對美國高等教育以及美國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都是一個有力的推動。”
關于高校招生“平權法案”是否合理,在美國高等教育領域是一個長期爭議話題。2015年,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小約翰·格洛弗·羅伯茨曾在一場針對大學平權法案是否違憲的辯論中問,“一個少數(shù)族裔學生給物理課帶來了什么獨特的視角?”在羅伯茨看來,大學招生還應該回到基本的學生能力和成績考量,而不是刻意追求族裔比例。
盡管蓋洛普的民調(diào)顯示超過60%的美國人支持“招生平權”法案,但皮尤中心在今年初發(fā)布的另一項民調(diào)發(fā)現(xiàn),74%的美國人認為種族因素不應該被納入大學錄取的考量范圍。目前,美國有九個州,包括加利福尼亞、佛羅里達、喬治亞和密歇根等,明確禁止公立學校中將種族作為錄取時的考量因素。
盡管如此,受“招生平權”法案的長期影響,美國很多大學尤其是頂尖名校都或多或少存在追求“種族配額”的問題。為了刻意提高某些族裔在學生中的比例,高校招生辦對不同族裔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分數(shù)要求。而亞裔學生由于普遍勤奮好學,成績比其他族裔都要高,反而遭到了高校招生中的“逆向歧視”。普林斯頓大學曾有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與其他族裔相比,亞裔學生需要有更高的SAT分數(shù)才會被錄取,得拿到比白人高140分、比非洲裔高450分的SAT成績,才能獲得相等的錄取機會。美國媒體將這一現(xiàn)象稱為“亞裔稅”。
不過,盡管面臨種種“逆向歧視”,亞裔學生在美國頂尖高校中的比例依然領跑其他族裔。以哈佛大學為例,2023年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該校錄取的本科生中亞裔學生比例占到了29.9%。而反觀非洲裔和拉丁裔群體,這兩個族群在美國頂尖高校的學生比例與30年前相比并無明顯增長。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亞裔學生群體要想在大學招生中徹底擺脫被“逆向歧視”的境遇,依然任重道遠。不過,在最高法院的裁決后,美國各個州的高校都要隨后采取行動,避免將種族因素納入招生考量。
對于忙著大學申請的學生來說,他們或許會更快地感受到變化。每年,當數(shù)百萬美國高中生在網(wǎng)上填寫他們的大學申請表時,表格里會有一個選擇題,讓他們選擇自己的種族:白人、非洲裔、亞裔、西班牙裔等。在最高法院裁決后,從今年8月1日起,美國高校將可以選擇將這個問題從申請表格中隱藏,也就是說,學生將有權利不透露自己的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