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英
近年來,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雖說此病不能治愈,但是早期診療有助于減少并發癥,提高預后質量,所以建議大家能夠警惕下述7個糖尿病早期癥狀,以便及時就診。
1.口渴、多尿。正常人每日排尿量大約為1~1.5升,而糖尿病患者伴有小便頻數癥狀,每日排尿量可以達到2~4升,甚至部分患者可以達到10升;并且由于尿液中葡萄糖增多,還會發出甜酸氣味,吸引飛蟲。因此若是飲水量驟增,同時排尿量、排尿次數明顯增多,特別是睡夢中會因極度口渴而醒來喝水,需要警惕糖尿病。
2.饑餓、多食。糖尿病患者體內糖分容易作為尿糖排泄出去,使得身體缺乏足夠熱量,從而自覺異常饑餓,隨之食量大增,所以饑餓、多食也是判斷有無糖尿病的重要依據。
3.眼睛疲勞、視力驟降。自覺眼睛容易疲勞,站起來時眼前發黑,看東西模糊不清,或是突然出現老花眼等,均需及時到醫院就診。因為上述癥狀都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出血、視力調節障礙、白內障等疾病的明顯表現。
4.全身倦怠乏力。未曾進行體育運動,或是沒有從事體力勞動,但是身體仍無原因地疲憊不堪,膝蓋酸軟,雙腿乏力,也可能是糖尿病,需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5.體重降低。平常體重無明顯改變,食欲也正常,但是突然體重降低,需警惕糖尿病。
6.感覺神經障礙。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手腳發抖、頑固性手腳麻痹、腰痛、手指活動不靈、自律神經障礙、夜間小腿抽筋等癥狀,發現有這些癥狀需及時就診,不要拖延。
7.牙齒疾病。糖尿病容易引發口腔問題,導致牙齒松動脫落,或是出現牙齦變形、牙周炎等。
若是出現上述癥狀,高度懷疑得了糖尿病,此時應該怎么處理呢?
第一,穩定心態。多數人懷疑自己可能患有糖尿病時就特別緊張,其實盲目緊張并無任何作用,此時反而應該穩定心態,及時找內分泌專科醫生咨詢。
第二,接受檢查。根據醫生建議,進行實驗室檢查,例如尿糖、血糖、血脂、糖化血清蛋白等,這些檢驗值均能準確評估有無糖尿病。
第三,正確治療。若是不幸被確診為糖尿病,也不要過度驚慌,尤其是不要隨意聽信社會上虛假、片面的疾病及治療信息,應該及時尋求專業醫生幫助,醫生會結合血糖水平、體重、其他生理指標等確定治療方案,科學、平穩降糖,方能減少糖尿病相關并發癥,避免高血糖威脅生命安全。
目前尚無法根治糖尿病,通常借助“五駕馬車”來控制病情,具體而言:
1.認知療法。建議確診為糖尿病的患者能夠多學習糖尿病知識,重建合理疾病觀,意識到自我管理在血糖控制中的重要性,積極配合后續生活及藥物治療。
2.飲食療法。糖尿病患者均需長期管控飲食,只有飲食控制得好,才能保證胰島素、口服降糖藥發揮好療效,否則仍舊不能平穩降糖。不僅要科學安排主副食,保證營養均衡,還需依據病情、個體情況等靈活調整飲食方案,例如活動多、體力勞動多時適當增加主食,肥胖患者保持低脂肪、低熱量飲食習慣,接受胰島素治療者酌情在9:00-10:00、15:00-16:00加餐。
3.運動療法。運動能夠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減輕體重,所以建議糖尿病患者每日適度運動,并且結合年齡、身體狀況等選擇運動持續時間、項目、頻率等,避免高強度運動,運動前后及時監測血糖。
4.藥物療法。包括二甲雙胍、阿卡波糖、格列本脲等口服降糖藥物,以及諾和銳、優泌樂、甘舒霖等胰島素,有助于減輕胰島素抵抗,平穩降糖。
5.血糖監測。定期檢查血糖值,了解血糖變化狀況,進而指導用藥、飲食、運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