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軍
為什么糖尿病會影響視力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如果長期得不到良好控制,就會影響血管和神經功能,誘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合成增加,使得眼部出現缺血缺氧性病變,時間長了就會出現視力下降、視力驟減、玻璃體出血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導致視網膜脫落。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情況不佳,還會使視網膜中的微血管受到影響,進而使血液供給與視網膜神經細胞代謝不平衡,就會導致細胞凋亡,部分患者因此出現眼球萎縮和失明。臨床上,部分糖尿病患者會發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以及由于血糖波動而引起眼球屈光狀態異常的多種糖尿病眼病。最新調查結果表明,糖尿病發病5年后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概率為25%,15年后可高達75%~80%。因此,糖尿病患者應該積極糾正高血糖等機體代謝紊亂狀態,以預防糖網病的發生。新發糖尿病患者應該立即進行眼底篩查,如果沒有發生視網膜病變或僅為輕度視網膜病變,就在內分泌科醫生指導下接受治療,以后每年進行一次視網膜病變篩查;如果是中度以上的視網膜病變,要轉診眼科接受評估和治療。
目前,臨床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
藥物治療 高血糖是引起機體代謝紊亂,進而引發視網膜病變的主要原因,因此注射胰島素以及應用口服降糖藥物能夠有效預防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除此以外,也可應用蛋白精酶抑制劑來抑制新血管形成,提高視網膜血管組織的含氧量;非甾體類抗炎藥能夠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可用于預防早期視網膜病變;羥苯磺酸鈣能夠降低血液中的高黏質性,改善微循環,減少血管活性物質的合成,進而改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曲安奈德有抑制炎癥反應、減輕血管滲漏的作用,注射于糖尿病患者的玻璃體內后能夠有效改善視力水平;復方丹參滴丸聯合前列地爾能夠減少視網膜出血斑面積;復方樟柳堿顳淺動脈旁注射能夠刺激神經末梢,改善視網膜血液供應,進而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起到一定療效。
手術治療 現臨床將視網膜激光光凝術作為阻止、延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首選方式。視網膜激光光凝術通過破壞患者的視網膜外層,降低外層新陳代謝,增加脈絡膜對內層視網膜的供氧量。在實際手術過程中,醫生會根據需要選用不同波長的激光,實現手術效果最大化。有研究表明,激光治療可以在5年內使患者的視力減退從35%下降至15%。除此以外,對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晚期患者可應用玻璃體切除術,能夠使脫離的視網膜復位,清除玻璃體積血,改善患者視力。隨著臨床應用越來越多,現發現27G玻璃體切除原位切膜法能夠將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降的更低。
總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病機制受各種因素影響,目前手術治療是延緩病情的首選方式。相信隨著研究不斷深入,其他治療手段會不斷被研發出來,使得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獲得突破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