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迅,王 倩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重癥監護室,河南 駐馬店 463000
腦出血患者治療后臥床時間較長,在治療過程中常出現昏迷或意識不清等狀況,其自主呼吸受到影響,需借助呼吸機進行輔助通氣。而運用呼吸機通氣患者受到有創的傷害,導致咳嗽功能減弱,無法自主排痰,導致氣道發生內分泌物的潴留,有較高的感染風險[1]。因此,需重視對患者行氣道護理,目前針對腦出血呼吸機輔助通氣患者保持氣道通暢的干預方式是吸痰,主要以開放式吸痰和密閉式吸痰方式為主[2]。開放式吸痰可顯示痰的顏色,吸痰深度及痰容量,對于咳嗽功能存在的患者,通過吸痰刺激氣道黏膜,可協助患者咳出大量的痰液,降低患者肺部發生感染事件[3]。但由于其操作時需暫停呼吸機與人力人工氣道,使操作儀器與氣道暴露在空氣中,造成痰液噴濺,導致護理人員的衣服、醫療器械、環境、物品等被污染,如操作無菌技術不完善且消毒不到位,會提高感染的風險[4]。密閉式吸痰則采用無菌的保護塑料套包裹吸痰管,使操作不用停止通氣,確保呼氣末正壓通氣通暢,防止出現肺泡萎縮,且氣道不會出現暴露現象,可預防細菌、病毒侵入氣道,從而降低交叉感染及空氣傳播感染的風險[5]。基于此,本研究將觀察分析不同吸痰方式在腦出血呼吸機輔助通氣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收治的96例腦出血呼吸機輔助通氣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8例。對照組男24 例,女24 例;年齡41~60 歲,平均年齡(50.48±3.55)歲;腦出血類型[6]為腦室出血9 例,動脈瘤出血9例,基底節出血8 例,腦干出血8 例,血管畸形破裂14例。觀察組男23 例,女25 例;年齡40~60 歲,平均年齡(50.26±3.62)歲;腦出血類型為腦室出血10 例,動脈瘤出血8例,基底節出血7例,腦干出血8例,血管畸形破裂15例。納入標準:(1)經影像學確診為腦出血。(2)血流動力學穩定。(3)機械通氣時間>48 h。排除標準:(1)合并肺部傳染性疾病患者。(2)氣道畸形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樣本醫院醫學倫理學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同意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兩組患者均選用呼吸機進行輔助通氣,采用多功能監護儀檢測患者血氧飽和度(SpO2)。呼吸機給予常規濕化,濕化液均選用滅菌注射用水。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進行吸痰干預:(1)患者頻繁咳嗽或出現痰鳴音現象。(2)聽診肺部存在哮鳴音。(3)SpO2降至85%以下。(4)呼吸機氣道壓發生警報聲。
對照組采用開放式吸痰:將呼吸機與人工氣道進行脫離,將10 F一次性吸痰管插入氣管內,深度為10 ~ 15 cm,邊吸引邊以旋轉式退出吸痰管,吸痰操作時間不得>15 s,吸痰完成后,重新連接呼吸機。若患者痰液黏稠,可將3~5 mL 生理鹽水經密閉吸痰管留置孔注入,濕化氣道后再行吸痰,清理口腔分泌物。根據患者的痰液濃度及痰量決定吸痰次數。
觀察組采用密閉式吸痰:吸痰管連接人工氣道,由Y型接頭、密封推板、沖洗液入口、濕化液入口、吸痰管密封膜、痰管、負壓控制閥、吸痰接口蓋組成,按照尺寸大小,分7種規格裝置操作儀器,形成密閉式吸引系統。一次性使用密閉式吸痰管均經過環氧乙烷滅菌,使用無菌交換器為濕化接頭,操作時,左手持10 F吸痰管于負壓吸引連接處,以拇指控制吸引閥,右手拿吸痰管,人工氣道進行插管,插管深度為10~15 cm,吸痰管插入過程中,自行收縮外層保護套,將吸引器閥打開,壓力維持在15~20 kPa,操作時間不得>15 s,動作需輕柔,吸痰的同時旋轉收縮,撤除吸痰管,完成后關上吸引閥,并采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吸痰管。痰液黏稠處理同對照組,結束后,將吸痰管撤除至連接口,將保護套膜包裹,并將負壓器做清潔護理并復位,經注液口注入生理鹽水,清潔導管內壁。吸痰時將負壓控制在85~95 mmHg(1 mmHg=0.133 kPa),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插入管應快速,遇到阻力時,輕提至1~2 cm,打開負壓器邊旋轉邊收縮將吸痰管退出氣道,動作需輕柔、快速、平穩,確保精準性,吸痰時間應保持在15 s 之內,持續吸痰次數應低于3 次。吸痰過程中密切觀察痰液的顏色、性狀、量,并觀察患者面色、口唇、心率、血壓、SpO2水平的變化。
(1)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吸痰前后SpO2及顱內壓(ICP)變化情況。采用心電監護儀檢測SpO2水平變化,經顱多普勒超聲(南京科進實業,型號:KJ-2V8)檢測ICP變化。(2)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吸痰前后的血壓、心率、潮氣量及氣道峰壓水平值。(3)對比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包括氣道堵塞、氣道黏膜損傷、痰液噴出、低氧血癥。(4)觀察并檢測兩組患者肺部感染發生情況。診斷依據:①近期出現咳嗽咳痰現象加重,胸痛。②體溫持續≥38℃以上。③肺實變或伴濕啰音。④白細胞>10×109/L。⑤經胸部X線檢查,成片狀、斑片狀浸潤陰影。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吸痰前,兩組患者SpO2、ICP 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吸痰后,觀察組SpO2指標高于對照組,ICP 指標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吸痰前后SpO2、ICP指標變化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吸痰前后SpO2、ICP指標變化情況(±s)
組別觀察組(n=48)對照組(n=48)t值P值SpO2(%)吸痰前96.57±1.41 96.61±1.37 0.140 0.888吸痰后94.62±2.33 92.57±2.15 4.479<0.001 ICP(mmHg)吸痰前13.24±1.16 13.26±1.18 0.083 0.933吸痰后14.75±2.35 16.48±2.48 3.508<0.001
吸痰前,兩組患者血壓、心率、潮氣量及氣道峰壓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吸痰后,觀察組血壓、心率均低于對照組,潮氣量及氣道峰壓值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吸痰前后血壓、心率、潮氣量及氣道峰壓水平情況(±s)

表2 兩組患者吸痰前后血壓、心率、潮氣量及氣道峰壓水平情況(±s)
組別觀察組(n=48)對照組(n=48)t值P值血壓(kPa)吸痰前15.52±6.41 15.61±6.37 0.068 0.945吸痰后16.36±8.41 20.17±9.33 2.101 0.038心率(次/min)吸痰前90.15±3.26 90.61±3.44 0.672 0.502吸痰后92.58±5.64 101.33±5.74 7.533<0.001潮氣量(cmH2O)吸痰前19.22±2.36 19.24±2.14 0.043 0.965吸痰后16.18±2.08 14.55±2.05 3.866<0.001氣道峰壓(mL)吸痰前152.24±15.26 152.62±15.62 0.120 0.904吸痰后188.62±10.32 171.64±10.29 8.072<0.001
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情況例(%)
兩組患者肺部感染發生情況比較,觀察組肺部感染發生率為2.08%,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852,P<0.05)。
腦出血患者由于病情危急,意識存在障礙或處于昏迷狀態,氣道分泌物增多,纖毛運動受到抑制,影響自主排痰,導致氣道分泌物難以排出,極易造成肺部感染現象[7]。因此,吸痰是最常規的預防措施,可維持氣道正常通氣,清除氣道痰液分泌,保持呼吸通暢,預防肺不張、窒息等并發癥的發生[8]。選擇一種安全有效的吸痰方法,對提高機械通氣的效果及預后具有重要意義[9]。
本研究結果顯示,吸痰后觀察組SpO2指標高于對照組,ICP 指標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血壓、心率、潮氣量及氣道峰壓值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與開放式吸痰相比,密閉式吸痰更能穩定SpO2、ICP水平,與徐邦紅等[10]研究一致。分析其原因在于,SpO2指標對腦出血患者在吸痰護理中存在指導意義,通過觀察其變化可幫助醫護人員早期發現病情變化,預防并發癥;ICP 指標可檢測顱內壓變化,若其升高可導致患者出現腦細胞缺血缺氧的現象。因開放式吸痰在操作過程中需停止通氣,短時間通氣呈靜止狀態,造成患者出現缺氧現象,增加肺泡萎陷程度,導致機體氣流失去平衡,誘發其并發癥,可使收縮壓、ICP指標出現異常現象,加重患者病情[11]。而密閉式吸痰不需將通氣阻斷,可確保氣道通暢,氧氣濃度及壓力持續處于穩定狀態,保持肺循環,減少對其氣道的刺激。同時密閉式吸痰使用的吸痰器械可與氣道形成循環系統,操作過程中可使吸痰裝置、氣道處于密閉空間,保持無菌操作,不會影響氣道內壓力,能夠使患者血壓、心率和血氧飽和度處于穩定狀態[12]。
本研究結果還發現,觀察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與開放式吸痰相比,密閉式吸痰能降低患者發生不良事件,與馬海萍等[13]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在于,密閉式吸痰具備清除痰液,確保氣道通氣,對其操作定位精準的優勢,而吸痰儀器遠端柔軟,容易彎曲,經軟化尖端,可減輕氣道黏膜損傷,可縮短脫離呼吸機的時間,其操作簡單,可節省安裝操作手續,并在吸痰過程中持續給氧,維持患者血氧濃度,其結構嚴密,保有完整密閉性,能夠有效降低交叉感染及醫護人員接觸痰液之風險;同時吸痰管面上帶有精確的刻度值,有利于確定在氣道內的精準性,可以避免在吸痰過程中發生不良事件,縮短操作時間[14]。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肺部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與開放式吸痰相比,密閉式吸痰能減少患者肺部發生感染現象。分析其原因在于,密閉式吸痰采用無菌保護套包裹吸痰管,無需中斷通氣,確保肺功能正常循環,預防出現嚴重肺泡萎縮情況,保持氣道不會暴露在空氣中,減少致病菌的侵入,降低患者發生感染的風險。此外,吸痰管近端質量較硬,便于操作,清洗吸痰管時,可通過注入生理鹽水進行清洗,不用與氣道發生接觸,快速清理痰液,消除氣道分泌物,確保降低肺部感染的風險,保持操作處于無菌狀態,減少外源性的物質侵入[15]。
綜上所述,與開放式吸痰相比,密閉式吸痰在腦出血呼吸機輔助通氣患者中應用,能夠穩定血氧水平,減少對腦代謝的影響,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減少患者肺部感染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