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高中物理主要是對初中物理相關知識點的進一步補充以及升級,因而高中物理學科的難度進一步增加,同時學生在高中時期升學壓力較大,而高中物理在高考中所占比重也較大,為此在對高中物理開展日常教學工作時,高中物理教師應該不斷根據課堂教學內容改革創新自身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幫助學生在學習高中物理知識過程中,進一步了解與掌握所學知識與內容。在教師與學生相互協同努力下,進一步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工作的效率?,F階段由于素質教育改革深度與廣度不斷拓展,高中物理教學工作也出現了新的機遇與挑戰,為此,怎樣在新課程理念下進一步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成為當前高中物理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方法研究
新課程理念更加關注學生個人綜合能力的發展?,F階段不但要求高中生及時了解高中物理相關基礎性理論內容,同時還要求學生養成較高的動手能力與實踐操作能力,在高中物理實驗過程中使用自身所學知識來處理問題[1]。與此同時,倘若學生可以將在學校中了解與掌握的高中物理知識應用在其日常生活中,就能不斷地提高與激發學生個人學習思維能力,促進其全面高水平的發展進步[2]?;诖?,本文在新課程理念下,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方法進一步探究與總結,以促進教學工作效率的提高。
一、以往高中物理教學方式的不足之處探究
就以往高中物理教學模式而言,大多數教師對于學生個人學習能力的提高關注度較低,也往往忽略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與鍛煉。通常情況下,教師會采取比較單一的教學方式對高中物理基礎知識進行傳授,這樣一來,對于學生個人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的培養不足,同時還會使學生感覺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比較乏味與枯燥,從而不能充分掌握課堂教學內容,抑制學生對高中物理的學習興趣[3]。比如:在講解嫦娥五號返回地球過程中的作用原理時,教師可以采取講述使用石頭打水漂的形式,主動指導學生對嫦娥五號在重返地球各個環節中受力狀況的分析與研討[4]。然而由于以往教學模式直觀性較差,不能幫助學生對高中物理知識形成一個清楚的認識與了解,以至于學生不能有效地理解打水漂此種教育觀念,進而阻礙了高中物理教學工作的效率提升。雖然在解決這種情況時,部分教師會主動嘗試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然而由于個人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之高中生物理知識認識程度較低,導致不能真正取得較為可觀的教學成果。盡管在新課改理念不斷發展背景下,學校對于網絡技術的使用促進了信息化、智能化教學模式開展,但是在實際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由于對網絡教學資源使用靈活度較低,不能有效將網絡教學資源與高中物理教學內容有機結合,進而對教學效率的提高造成消極影響。
二、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方法探究
(一)高中物理教師及時轉變自身教學觀念
教師應該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之前,做好備課工作,對于提高高中物理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通常高中物理教師應該主動摒棄以往教學觀念,提高對備課環節改革創新的重視度,在加強自身對高中物理教材資料等了解程度的同時,需要進一步清晰高中物理教學內容,從而有利于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得以進一步貫徹實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與此同時,高中物理教師還應該主動改變自身教學理念,防止課堂設計過于通俗化,為此可以在上課之前收集有關素材與資料,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增加使用案例分析或者問題分析等形式,促進學生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進行主動思考,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活躍的高中物理學習氛圍[5]。例如:“在兩塊相同的豎直木板之間,有質量均為m的4塊相同的磚,用兩個大小均為F的水平力壓木板,使磚靜止不動,則第1塊對第2塊磚摩擦力大小為?”可以采取整體法與隔離法聯合解決,進而有利于幫助學生厘清解題思路,還可以有效掌握解題方法。再比如:在講解“人造衛星,宇宙速度”內容時,教師通過在上課之前尋找參考資料,在教學環節時使用一些典型案例,同時主動向學生提出與衛星受力等方面有關的問題,可以進一步促使學生學習注意力集中化,推動其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提高學生對高中物理學科的興趣。
(二)實現高中物理教學內容的豐富化、層次化
和以往高中物理教學大綱對比可知,當前教學要求呈現出一定程度的下調趨勢,所以為了提升高中物理教學工作的效率與效果,應該進一步促使物理教學內容的豐富化與多樣化,推動有關知識點教學范圍的不斷擴大。在不斷豐富化、多元化高中物理教學內容中,應該根據高中生具體情況對內容進行深度與廣度拓展,從而促使高中生學習活動和高中物理教師教學目標高度一致。并且在高中物理課堂活動開展過程中,應該增添活動的多樣性與趣味性,調動學生對高中物理的學習主動性。比如:例題“用與水平成Q=37°的拉力F=30N,拉著一個重為G=50N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均速前進,則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u為多少?”采取問題情境建設以及課堂實踐訓練等形式,可以讓每位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再比如:在講解行星運動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采取視頻或者影片形式來展示行星運動情況,提高學生對哥白尼日心說等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還可以告知學生相關物理學家個人學習與生活的經歷等,來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了解欲望,使其可以充分感受到這些物理學家對于知識與科研的嚴謹性,思維的靈活性,使學生在此過程中獲得對應的啟發,有利于提高學生物理學科素養,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綜合素質。除此之外,對于部分學習特困生而言,高中物理教師應該提高對其的關注度,鼓勵與支持其主動參與物理實踐,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導其主動學習與思考,對于他們的優異的表現與行為表示肯定與支持,在此過程中,對其所存在的錯誤應該耐心地進行指導與改正,主動與學生一起對問題進行分析,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其對高中物理的興趣。
(三)加強高中物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通常情況而言,高效課堂活動需要學生在教師科學引導下進行交流與互動,同時結合新課程具體要求,通過提高師生的協作可以有效地形成一個高效的課堂教學環境。伴隨著時代與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教學模式也逐漸多樣化、多元化,不管是采取何種教學模式都需要師生之間存在較高的交流與合作,同時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從而為后續提升高中物理教學效果與效率做好基礎準備工作。比如:在開展高中物理課堂管理過程中,教師應該主動使用新媒體工具添加部分新穎的教學內容與知識,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參與研究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客觀地對問題進行分析,提高其對相關知識與內容的認知程度。在此過程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比如:在學習地球吸引力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平臺讓學生來觀看部分動畫視頻,使其觀看火星探測器在遠離地球、前往火星時的全部環節。再比如:“一質量為m的物塊,沿固定斜面均速下滑,斜面的傾角為r,物體與斜面間動摩擦因數為u,則斜面對物塊的作用力影響以及方向由此為多少?”可以鼓勵與支持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與分析。教師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對重要內容進行講解,聯合講述地球引力對學生日常生活的影響(如蘋果成熟會掉落等),從而減少教學內容的重復性,還可以在各個環節中提升學生對學習的注意力,使其更好地了解重點與難點,從而明顯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
(四)廣泛使用教學設備
伴隨著多媒體設備被廣泛使用在教學工作之中,單純使用黑板開展教學活動,已經不能滿足高中物理學科教學需求,有效使用多媒體設施,為高中物理課堂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為了最大限度使用教學設備,學校應該定時定期安排教師學習如何應用多媒體技術,為其提供一個技術交流平臺,促使教師不但可以有效使用教學設備,還能不斷創新與調整教學內容,使得教學設備能夠充分發揮好自身作用。教師可以在上課前來到教室,通過播放輕松愉快的音樂或者趣味幽默的視頻,來減輕高中學生的壓力,消除其負面心理情緒,促使學生保持一種輕松愉快的狀態順利進入課堂學習活動之中。同時,教師還應該使用多媒體技術對教學內容進一步完善與優化,例如:在講解“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課程內容時,教師往往需要對學生講解如何使用氣墊導軌與光電計時器等設備開展此項物理實踐活動,再加之,實踐活動相對較為枯燥、乏味,以至于學生對其興趣度比較低。此時教師應該使用多媒體設備通過播放與此項實驗有關的教學視頻或者部分模擬視頻軟件等,利用電子設備能夠更加直觀、清楚展示實踐操作過程,在此過程中詳細講解相關注意事項,并且還可以采取實驗結果現場展示的方式。此種教學方式,能夠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實踐操作環節,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引發其對問題、實驗結論等內容產生更深的理解,同時在此過程中還可以促使學生直接或者間接參與實踐操作中,促進其能夠主動思考問題,為其搭建良好的思考平臺。此外,還應該將物理知識和游戲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這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知識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五)推動教學內容和生活相結合,培養學生物理學習興趣
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與認知程度,可以將高中物理課程教學知識、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聯系在一起。同時,物理源于日常生活,生活中大多數情況均能夠合理使用高中物理知識進行理解。例如:在學習追擊問題與相遇問題時,由于此種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率較高,在講解“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使用學習過程中,需合理使用此項問題,促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提高對知識的掌握度。再例如:在乘坐電梯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超重、失重等問題;在球類運動過程中也往往會出現拋體運動物理現象。通過將上述生活情況合理融入教學內容之中,能夠切實促使學生體會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物理現象,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知識,還可以深刻地理解與掌握部分知識要點,也能夠一定程度上鞏固以往所學的舊物理知識,有利于提高高中物理課程教育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同時因為學生個體之間學習能力、對新知識掌握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為此,教師在實施教學環節中,需要格外關注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主動與其進行交流,了解其所欠缺的物理知識,對應改善教學方法,從而保證學生均可以聽懂教學內容。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組織開展學習幫扶活動,安排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主動分享自身學習經驗與學習方法,從而能夠在課下對其他學生提供幫助。這樣不但可以構建良好且濃厚的學習環境,還可以促使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進步。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好教育教學工作,教師應該主動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與進步,對于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而言,教師應對其進行獎勵與鼓勵;對于學習努力的學生而言,教師應對其學習行為表示認可與肯定[6]。盡管一些學生自身物理成績不太理想,然而在每個學習階段中卻能夠腳踏實地地開展學習活動,從而最終能夠在階段考核中獲得進步,為此教師可采取頒發獎狀或者學習用具,對學生個人學習態度及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進步表示肯定與鼓勵。在此種良性循環過程中,不但可以促使學生之間建立聯合的互助關系,還可使一些學習落后的學生增強自信心,使其能夠趕上教學進度,有利于提升教學工作開展的有效性與人性化。
結束語
基于新課程觀念的不斷影響與深度發展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已然轉變自身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自己對教學新思維與新理念的認知程度,通過樹立正確科學的教育理念,采取多元化、多樣化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為高中生創造一個新的物理教學課堂學習環境,有利于使其方向性進一步清晰化與具體化,在發揮學生在教學工作的主體性時,使其主動地參與到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從而不斷地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工作效率與效果。
參考文獻
[1]趙銳沖.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概念教學的有效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12):55.
[2]梁春戈.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探究[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21,13(26):2.
[3]潘俐.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探究[J].愛情婚姻家庭:教育科研,2021,17(6):1.
[4]張磊.淺析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概念課的有效教學策略[J].新一代(理論版),2021,18(4):156.
[5]楊新忠.新課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J].科教導刊(電子版),2020,23(11):1.
[6]王磊.新課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