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城北路道路工程是臨夏市委、市政府決策實施的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和重大民生工程, 將有效解決現狀對外交通穿城而過導致的交通擁堵和安全隱患等問題,可將臨夏市東西片區有效串聯,同時帶動北塬片區發展,對加快臨夏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推進臨夏市城市基礎設施完善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環城北路建設工程屬于國道G310 線臨夏市段的一部分,環城北路西起臨大公路,東至折達公路,再沿既有折達公路向南至蘭磨線與北濱河東路交叉口,道路長度18.28 km,設置立體交叉7 處,設置主線橋10 座,主線橋總長約3.86 km。 項目線位布置圖見圖1。

圖1 項目線位布置圖
環城北路道路工程規劃為城市主干路, 道路紅線寬度為36 m,設計速度50 km/h;輔路為雙向4 車道,設計速度40 km/h[1]。
3.1.1 對外交通現狀
目前,臨夏市區對外交通主要以公路為主,現狀中心城區的高速公路有康臨高速、臨合高速,是中心城區與州域東西向聯系、與合作地區聯系的重要通道。 除高速公路外,穿越臨夏市中心城區的對外交通道路還包括國道G213 以及省道309 線等。
城區主要路網均承擔過境交通職能, 過境交通穿越城區內部,隨著城市的發展和過境交通量的增長,嚴重影響了城市內部交通,產生交通安全隱患。
3.1.2 內部路網建設現狀
臨夏市現狀道路網主要集中在老城區及城區外圍, 特別是環城西路以西片區、城東二路以東片區路網尚未形成系統。為優化老城區與東、西兩片區的交通聯系,疏解過境交通對城區內部的影響,同時加強臨夏市與臨夏縣的協同聯系,急需修建串聯老城區與東、西兩片區的交通通道,以便更好地發揮道路對城市發展的引導作用和帶動效應[2]。
1) 相交道路現狀。 道路沿線已建成的主要道路有愛民路、北寧路、團結北路、軍民街、城東五路。 道路寬度20~36 m不等。
2)沿線建筑物現狀。 道路沿線從西至東依次經過青寺村、銅匠莊、郭家莊、萬壽花園、古河州酒廠、炮旅、城隍廟、萬壽山公園、臨夏市彈藥庫等。
3)沿線文物現狀。 道路沿線經過兩處文物,城隍廟和萬壽觀,萬壽觀是西北道教第二大觀,為省級保護文物。
4)沿線水系現狀。 線位與沿線水系多處相交,與現狀紅水河、洪水河各有一次交叉,其余水系多為泄洪、灌溉的通道。
項目綜合考慮周邊地塊土地利用、服務范圍、相交道路等級、車流行駛特征等因素,從兩個方面對立交節點做總體分析,第一個方面是從同步實施、 近期實施結合遠期預留以及遠期預留3 個層面對全線立交做分層梳理, 第二個方面是在分層分析的基礎上,對全線立交節點的總體布置位置做論證分析[3]。
本文選取了環城北路與環西五路、環西三路、環城西路立交節點、環城北路與團結北路、軍民街立交節點、環城北路與城東五路立交節點進行分析。
4.2.1 環西五路、環西三路、環城西路交叉方案
1)節點分析
規劃中,此段環城北路長3 530 m,與環西五路、環西四路、環西三路、環西一路、環城西路5 條主干路,4 條次干路、2條支路相交,規劃交叉口密集,若全部采用平面交叉,使得環城北路段行駛速度較低, 無法起到快速疏解過境及進出城交通量的作用。 同時考慮到環西五路與環城北路將組成臨夏市外環通道一部分;環西三路與環西五路為區域性主干路,貫通東西。因此,考慮在環西五路、環西三路、環城西路設置立交[4]。
2)交通預測分析
結合交通預測分析,至遠景年2040 年,環西五路若采用平面交通組織方案,交叉口將達到F 級服務水平,若采用分離式立交方案,交叉口將達到B 級服務水平。
3)近遠期實施方案
近期實施方案:近期環西五路、環城三路、環城西路3 處節點實施分離式立交,環城西路遠期與北塬上下線相銜接。環西三路節點,按互通立交一次總體設計,分期實施,近期僅實施環城北路的高架橋,遠期周邊地塊開發成熟,該交叉節點交通量較大, 平面交叉不能滿足交通轉換需求的時候再實施互通式立交。
遠期實施方案:目前考慮到環西五路、環西三路、環城西路3 條路均為規劃路,遠期環西三路將作為塬上、塬下主要交通通道之一,除了要解決東西向交通快速通行之外,還要解決塬上、塬下交通與環城北路的快速轉換,環西三路距離北側山體較遠,環西三路節點周邊地塊無控制性因素[5]。
考慮環西三路節點設立交計方案采用全互通式立體交叉,兩層苜蓿葉形式,環城北路上跨環西三路為第二層,慢行系統不中斷。 環城北路與環西三路立交方案見圖2。

圖2 環西三路與環城北路立交方案示意圖
4.2.2 團結北路、軍民街交叉方案
1)節點分析
軍民街和縣道為作為塬上、塬下主要交通通道之一,北塬鎮與老城區現狀往來交通量大;待環城北路實施后,遠期主要交通量為環城北路直行交通量; 環城北路作為臨夏市快速通道需要快速通過此節點。
2)交通預測分析
結合交通預測分析,至遠景年2040 年,軍民街若采用平面交通組織方案,交叉口將達到F 級服務水平,若采用分離式立交方案,交叉口將達到B 級服務水平。
3)近遠期實施方案
近期實施方案:團結北路、軍民街節點,按部分互通立交一次設計,分期實施,近期僅實施環城北路的高架橋,雙向四車道,跨過團結北路、軍民街交叉口。 地面輔道與相交路相連,慢行系統不中斷。 環城北路東西向主要交通流能快速通過,減輕地面道路交通壓力。
遠期實施方案:軍民街和縣道為作為塬上、塬下主要交通通道之一,為了解決塬上、塬下交通與環城北路的快速轉換,遠期縣道改造完成之后,周邊地塊開發成熟,該交叉節點交通量較大, 分離式交叉不能滿足交通轉換需求的時候再實施互通式立交。 遠期實施方案見圖3。

圖3 軍民街節點遠期實施方案示意圖
4.2.3 城東五路交叉方案
1)節點分析
近期北塬鎮與老城區通過此節點交通量較少, 遠期待機場實施和周圍路網完善之后將分流部分交通。 目前,該節點規劃有機場高速連接線,但距離山頂較近,高差約100 m,規劃機場高速路線縱斷難以實施, 故本次不考慮遠期與機場高速的銜接。
2)近遠期實施方案
近期實施方案:城東五路節點,按部分互通立交一次總體設計,分期實施,近期僅實施環城北路的高架橋,雙向4 車道,跨過城東五路交叉口。 地面輔道與相交路相連,慢行系統不中斷。 環城北路東西向主要交通流能快速通過,減輕地面道路交通壓力。
遠期實施方案:城東五路作為塬上、塬下主要交通通道之一,考慮到塬上、塬下交通往來流量較大,為了解決塬上、塬下交通與環城北路的快速轉換,待周邊地塊開發成熟,該交叉節點交通量較大, 分離式交叉不能滿足交通轉換需求時再實施互通式立交。 由于線位離北側山體較近,高差較大,考慮該節點設置部分互通立交, 往返北塬方向均可通過立交匝道快速通行。 遠期實施方案見圖4。

圖4 城東五路節點遠期實施方案示意圖
環城北路建設工程是臨夏市骨架路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對于落實“三區三州”脫貧攻堅、落實臨夏市總體規劃、完善臨夏市道路網建設和國、省道線臨夏市段的過境功能具有重大意義,并且對于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拉伸城市骨架、開發土地資源、帶動沿線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促進臨夏市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