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圖像語言與時代特征:三卷宋摹本《蕭翼賺蘭亭》作品主題再探

2023-08-02 02:04:06鄒海萍
藝術探索 2023年3期

鄒海萍

(清華大學 美術學院,北京 100085)

“蕭翼賺蘭亭”圖像是根據唐何延之《蘭亭記》(一名《蘭亭始末記》)①唐何延之《蘭亭記》(一名《蘭亭始末記》)主要記述御史蕭翼在唐太宗的授意之下,至越州從辯才處賺取《蘭亭序》的故事。此文有個多版本,《法書要錄》本和《書苑菁華》本題為《蘭亭記》,《墨池編》本和《全唐文》本題為《蘭亭始末記》。文本內容創作的系列繪畫作品?,F存宋摹“蕭翼賺蘭亭”圖像有三: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傳)唐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以下簡稱“臺北本”,圖1)、遼寧省博物館藏《蕭翼賺蘭亭圖》(以下簡稱“遼博本”,圖2)、故宮博物院藏《蕭翼賺蘭亭圖》(以下簡稱“故宮本”,圖3)。古往今來,圍繞“蕭翼賺蘭亭”圖像的疑問和探討從未停止,本文擬就此三種“蕭翼賺蘭亭”圖像考察其圖像語言與時代特征,再探作品主題。

圖1 (傳)唐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絹本設色,27.4cm×64.7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圖2 宋佚名《蕭翼賺蘭亭圖》,絹本設色,26cm×74.4cm,遼寧省博物館藏

圖3 宋佚名《蕭翼賺蘭亭圖》,絹本設色,26.6cm×44.3cm,故宮博物院藏

一、畫面內容所反映的時代特征

徐邦達認為,遼博本、臺北本“大致全是宋人臨本”,故宮本“衣紋帶方折而多頓挫,其為南宋人作無疑”。[1]63目前學術界傾向于三件均為宋人臨摹,但作品畫面細節處有諸多差異,經對比分析,仍能捕捉到一些畫面內容所反映的時代信息。

(一)服飾(幞頭與圓領帶襯袍衫)

臺北本中,蕭翼及煎茶執事所戴幞頭為方形,具有時代特色。唐前期幞頭多為貼合頭形的軟裹或“圓頭巾子”,約在唐末五代時期,外施漆紗的硬殼幞頭出現。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記載:“唐末方用漆紗裹之,乃今幞頭?!盵2]13《宋史·輿服制》亦載:“國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腳,乘輿或服上曲焉。其初以藤織草巾子為里,紗為表,而涂以漆,后惟以漆為堅,去其藤里,前為一折,平施兩腳,以鐵為之。”[3]2231可知唐末五代時期出現的漆紗幞頭比較堅硬,可脫離圓形,為方形幞頭提供可能。古原宏伸認為臺北本中蕭翼所戴幞頭為五代宋初形制。[4]77在圖像史中,方形幞頭在唐中期及以前幾乎不見,而至晚唐五代時期大量出現,宋遼時期則完全脫離軟裹形制,成為可隨時脫摘的冠帽。(圖4))

圖4 幞頭對比。第一排,左起: (傳)唐閻立本《步輦圖》侍從,唐李壽墓男侍,臺北本《蕭翼賺蘭亭圖》中蕭翼和執事;第二排: (傳)五代周文矩《文苑圖》中二文士,(傳)五代周文矩《重屏會棋圖》中文士,(傳)五代趙喦《八達游春圖》中貴族;第三排:唐末五代曹議金像,五代前蜀王建像,河北宣化遼墓壁畫中奏樂者

此外,三卷宋《蕭翼賺蘭亭》圖像中,蕭翼和部分侍從所著圓領袍衫內可見襯領。沈從文分析(傳)五代周文矩《文苑圖》:“就衣著分析,宜為五代十國時人作品。因唐代圓領衫子據大量畫跡反映,均內無襯領?!盵5]338今之所見還原度較高的幾本宋摹唐畫以及唐墓壁畫中,確實沒有發現內有襯領的圓領袍衫,而這種穿搭在五代以后極為常見。(圖5)

圖5 有無襯領對比。第一排:( 傳)唐佚名《宮樂圖》中侍女,( 傳)唐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中侍女,(傳)唐周《揮扇仕女圖》中侍女,唐章懷太子墓男侍;第二排:臺北本《蕭翼賺蘭亭圖》中蕭翼和執事,遼博本《蕭翼賺蘭亭圖》中蕭翼,故宮本《蕭翼賺蘭亭圖》中蕭翼;第三排:故宮本《蕭翼賺蘭亭圖》中蕭翼侍從,(傳)五代周文矩《文苑圖》中文士,(傳)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中紅衣男子,北宋佚名《宋太祖像》

(二)坐具(曲錄禪床、直腳小方床)

《蕭翼賺蘭亭》圖像中,辯才坐于天然樹根、藤條等制作的有靠背禪床之上,此類禪床被看作繩床的變體——曲錄。[6]70-71曲錄在唐代前期沒有留下可靠的文獻和圖像記錄,而日本高臺寺藏傳為唐末五代貫休的《十六羅漢圖》、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傳為貫休的《羅漢圖》、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傳為五代周文矩所作《琉璃堂人物圖》中,均有對曲錄禪床的描繪,說明至少在五代時期,曲錄禪床作為僧人結跏趺坐的坐具,已經普遍使用。(圖6)

圖6 曲錄禪床。第一排:臺北本、遼博本、故宮本《蕭翼賺蘭亭》圖像;第二排: (傳)唐末五代貫休《十六羅漢圖》,(傳)唐末五代貫休《羅漢圖》,(傳)五代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圖》

臺北本及遼博本中,蕭翼垂足坐于直腳有橫棖的方床之上。唐時小凳稱“小床(子)”,方凳稱“方床(子)”。唐代僧人義凈描述印度僧人生活起居時講道:“西方僧眾將食之時,必須人人凈洗手足,各各別踞小床。高可七寸,方才一尺。藤繩織內,腳圓且輕?!盵7]32在敦煌莫高窟初唐壁畫、陜西西安南里王村708年韋泂墓、五代衛賢《高士圖》中可見直腳方床身影,它們或長或方,或無、或有橫棖,無束腰,無牙條或角牙等構件,較低矮。李顯波、熊雋認為:“宋代以后,無束腰家具的腿部多用圓材,且上細下粗、帶有側腳收分。而唐代的方凳和長凳腿部多用枋材,用材粗碩且基本不帶側腳?!盵6]87可見這種制作粗疏、造型樸素的直腳方床為唐五代所常用,而與宋代相同類型的矮凳差異較大。(圖7)

圖7 直腳小方床。第一排:臺北本《蕭翼賺蘭亭圖》,遼博本《蕭翼賺蘭亭圖》,敦煌莫高窟初唐第329窟《彌勒經變》;第二排:陜西西安南里王村韋泂墓壁畫,五代衛賢《高士圖》

(三)麈尾與拂塵

臺北本辯才右手所執之物為麈尾,而在故宮本中,辯才曲錄禪床搭腦上懸掛的則是一柄拂塵。(圖8)今人往往將麈尾和拂塵混為一談,但也有不少人指出了二者區別。②相關文章有許滿貴《魏晉名士執麈尾 超軼絕塵冠群倫——“麈尾”與“拂塵”辯考微探》,《東方收藏》2015年第3期,第96-99頁;王玨《“麈尾”辨惑——“麈尾”是羽扇還是拂塵?》,《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第45-46頁;王勇《日本正倉院麈尾考》,《東南文化》1992年增刊,第205-209頁。二者在形制功能、流行時間、文化內涵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也體現出一定的時代特征。麈尾作為魏晉人士清談必備工具,具有開宗“豎義”的功用,也是清談中優秀辯者的象征,具有深刻文化內涵。隋唐及以前的圖像史中常見麈尾形象。臺北本與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南朝鄧州劉宋墓《吹笙引鳳》畫像磚、(傳)唐閻立本《歷代帝王圖》中麈尾形制類似,顯示出較早的時代特征。(圖9)唐五代以后,或由于麈鹿數量的減少,麈尾在圖像和文獻中逐漸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更為纖長的拂塵。(圖10)

圖8 左:臺北本麈尾,右:故宮本拂塵

圖9 麈尾。第一排:洛陽北郊朱村東漢墓室壁畫,南朝鄧州劉宋墓《吹笙引鳳》畫像磚,遼寧省博物館藏《洛神賦圖》;第二排:朝鮮安岳前燕司馬冬壽墓壁畫,山西忻州九原崗北朝墓壁畫,(傳)唐閻立本《歷代帝王圖》

圖10 拂塵。左起:陜西西安羊頭鎮唐李爽墓壁畫,山西太原金勝村七號唐墓壁畫,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藏(傳)北宋李公麟《維摩居士像》

(四)茶具

臺北本和遼博本中的茶具圖像也具有一定時代特征。(圖11)高登科《僧老識茶味:從多本<蕭翼賺蘭亭圖>看唐代僧人茶事》一文對畫面中的茶銚、茶爐、茶床、茶碾、羅合、茶則和盞托等進行了詳細考證,其中多數茶具都能與唐代的實物資料、文獻資料相對應,“臺北本所畫的茶爐是唐式茶爐無疑……可見臺北本應是有唐代母本作為參考的”[8]70,“臺北本中盞托邊緣上翹,似為漆盞托,或為唐代遺制。其余諸本皆為瓷盞托,當為宋以后之物”[8]79。筆者對此基本贊同。

圖11 茶事活動。左:臺北本,右:遼博本

通過對三本宋摹《蕭翼賺蘭亭》圖像進行詳細對比后發現,臺北本中的人物服飾、用具等更多呈現晚唐五代之風,遼博本和故宮本更多體現宋代尤其是南宋特色③對于遼博本,黃利偉認為:“此卷家具、茶具皆是唐式,說明此卷有舊本作依據。但人物、家具及器物等皆細線勾描,用筆矜持,人物面目神情不夠靈動,這是出于臨摹所致。這種細線勾描的畫法,是南宋畫中常見的,其敷色薄而少凝重,人物形體不夠豐厚,幞頭見棱角,家具及器物的精神上,都留下了南宋的風格。因此說,此卷是南宋時從舊本摹出?!币娺|寧省博物館編《館藏中國歷代書畫著錄·繪畫卷》,遼寧美術出版社,2015年,第122頁。對于故宮本,前文已引徐邦達觀點,認為是南宋摹本,見徐邦達著、故宮博物院編《古書畫偽訛考辯》(1),紫禁城出版社,2015年,第63頁。,創作時間或比臺北本晚。此外,中晚唐的張彥遠在《法書要錄》中轉錄何延之《蘭亭記》,應當是熟悉蕭翼取蘭亭故事的,但在其《歷代名畫記》中竟不見對“蕭翼賺蘭亭”圖像的記載。結合臺北本晚唐五代之風的面貌,我們或可推測,“蕭翼賺蘭亭”圖像的母本可能創作于晚唐五代,這也從側面反駁了圖像作者是閻立本之說。

二、“蕭翼賺蘭亭”圖像不宜歸為“陸羽點茶圖”或傳統意義的“禪會圖”

目前所見三件宋摹《蕭翼賺蘭亭》圖像形制大致相同,畫面中心內容均為一僧、一文士對坐交談。臺北本及遼博本另有兩執事煎茶畫面,且臺北本多一旁僧。因繪畫指意不明顯,僅從畫面內容難以確定繪畫主題,加之煎茶畫面的出現,使得后人對此類圖像所表達主題的理解出現分歧。北宋董逌《廣川畫跋》道:

將作丞周潛出圖示余曰:“此蕭翼取《蘭亭敘》者也?!逼浜髸媳娨樱豢计湔f,爰聲據實,謂審其事也,余因考之。殿居邃嚴,飲茶者僧也,茶具猶在,亦有監視而臨者,此豈蕭翼謂哉?觀何延之記蕭翼事,商販而求受業,今為士服,蓋知其妄。余聞《紀異》言,積師以嗜茶久,非漸兒供侍不鄉口。羽出游江湖四五載,積師絕于茶味。代宗召入內供奉,命宮人善茶者以餉師,一啜而罷,上疑其詐,私訪羽召入,翌日賜師齋,俾羽煎茗,喜動顏色。一舉而盡。使問之,師曰:“此茶有若漸兒所為也。”于是嘆師知茶,出羽見之,此圖是也。故曰《陸羽點茶圖》。[9]63-64

董逌認為“蕭翼賺蘭亭”圖像應為“陸羽點茶圖”,論據有四:1.茶具猶在,有茶事活動;2.有“監視而臨者”,此處似指臺北本中的旁僧;3.《蘭亭記》中記蕭翼為商販形象,而圖中文士著“士服”;4.從《紀異》中尋得陸羽與智積禪師宮中品茗故事。

細究董逌論據,會發現很多問題。首先,陸羽與智積禪師宮中品茗故事出自《紀異》,《紀異》當指北宋秦再思《洛中紀異錄》④此書已佚,殘本見宋曾慥《類說》卷一二(《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62冊,書目文獻出版社,2004年,第204-209頁)。殘本未提及陸羽此事。,所載故事的權威性和真實性堪疑。楊海潮、胡皓明通過詳細考證認為,陸羽與智積禪師在宮中相見這個故事,應該只是個不可靠的傳說。[10]100-119晚唐趙璘《因話錄》中提及:“(陸羽)始創煎茶法?!盵11]481唐人煎茶、宋人點茶,董逌“點茶圖”的說法暴露其宋人的思維慣性,且“蕭翼賺蘭亭”圖像中并未見宋人點茶必備的湯瓶(圖12)。前文已知“蕭翼賺蘭亭”圖像中的諸多器具有晚唐五代之風,董逌依據宋人小說資料而將其定為“陸羽點茶”似更不可靠。

圖12 湯瓶。左:(傳)南宋劉松年《攆茶圖》,右:(傳)北宋趙佶《文會圖》

其次,董逌認為賺取蘭亭的蕭翼應為商販形象,不應著“士服”,此處也不準確。何延之《蘭亭記》載:“翼遂改冠微服,至洛陽隨商人船下,至于越州,又衣黃衫,極寬長潦倒,得山東書生之體”[12]86,只言蕭翼著寬長潦倒的書生之服,并未強調著商販服裝。“蕭翼賺蘭亭”圖像中,蕭翼頭戴幞頭,著圓領大袖長袍,腰束革帶,腳蹬靴,這是唐人常見服裝式樣,上至帝王將相,下至書生侍從均可穿著,蕭翼穿之并無不妥。(圖13)且由《蘭亭記》可知,蕭翼與辯才交往“遂經旬朔”[12]86-87,應該不止備一身衣服。

圖13 著圓領大袖長袍者。左起:唐安公主墓男侍,唐末五代曹議金行香像,北宋佚名《游騎圖》官宦,臺北本蕭翼,遼博本蕭翼

至于董逌認為的茶事活動和“監視而臨者”,在闡釋“蕭翼賺蘭亭”圖像故事中均有重要作用,我們在下一節詳細探討。

另有一種觀點認為“蕭翼賺蘭亭”圖像應為“禪會圖”,包括“韓昌黎見大顛”“李王見木平”及其他問道(禪)圖等。本文認為,“蕭翼賺蘭亭”圖像語言有其自身獨立性,與傳統意義上的“禪會圖”有較大差別,不宜混為一談。

首先,“蕭翼賺蘭亭”圖像所繪并非“韓昌黎見大顛”或“李王見木平”。南宋樓鑰在《跋袁起巖所藏閻立本畫<蕭翼取蘭亭圖>》中道:“此圖世多摹本,或謂韓昌黎見大顛,或謂李王見木平,皆非也。使是王者,不應僧據禪床而客在下座,正是蕭翼耳。”[13]957樓鑰注意到一處重要細節,即“客在下座”。三卷宋摹本中,辯才均處于畫面中心位置且處于主導地位,假若畫面中的文士為韓愈(韓昌黎)或南唐中主李璟(李王),依二人身份,主賓位置應當互換。韓愈因上疏《諫迎佛骨表》斥佛被貶潮州,言在“潮州時,有一老僧號大顛,頗聰明,識道理。遠地無可與語者,故自山召至州郭,留十數日”[14]497,韓愈與大顛身份地位孰重孰輕可知。而木平和尚同樣是被李璟召見,“知人禍福死生”的故事表明木平和尚更似一方士,而非德高望重的高僧。⑤北宋馬令《南唐書》卷二四載:“木平和尚,保大中至金陵,知人禍福死生,所言輒驗。元宗召見于百尺樓,木平指曰:‘此宜望火。’初不喻其意,后數載,淮甸兵起,龍安山置烽候以應江北,常登此樓以觀動靜。又慶王尚幼,元宗問壽命幾何。木平遂書‘九十乙’字予之。保大九年慶王卒,年十九。其書九十而繼之以乙者,乃乙其九十而為十九也?!瘪R令《南唐書》,上海書店出版社,1984年,第381頁。

誠然,在宋代確實有“大顛”“韓愈見大顛”“文公禮大顛”“韓文公問大顛”“退之留別大顛”等圖像的記載⑥金李俊民有題詩《大顛圖》二首,見《莊靖集》卷五,三晉出版社,2006年,第283頁;宋了釋有《文公禮大顛》圖贊(今不存);金段成己有題詩《退之留別大顛》,薛瑞兆、郭明志編《全金詩》第4冊,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407頁;元胡祗遹有《跋韓文公問大顛圖》二首,見《胡祗遹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第189頁。,遺憾圖像今無留存。日本南禪寺住持虎關師煉禪師所作《文應皇帝外記》中記載:“斯堂莊麗嚴好,障壁彩畫非尋常山水,皆施禪會圖,李翱參藥山、韓愈見大顛、船子泛華亭、蜆子摝洞水等也。”⑦(日)虎關師煉《文應皇帝外紀》,《續群書類從 傳部》卷190,1339年。可以想見,宋代與韓愈、大顛有關的圖像應該屬于與《藥山李翱問答圖》《黃檗裴休問答圖》類似的禪會圖式系統。(圖14)

禪會圖表現的是俗人向僧人問道的場景。[15]164“禪會圖”一詞最早見于北宋文獻,這一時期的禪會圖以多人集會的形式出現,類似于文會圖或雅集圖。而真正意義上一僧一俗問道圖式的禪會圖在南宋時期才廣為流行,并出現大量圖像贊。⑧相關研究見陳淑君《(傳)馬公顯<藥山李翱問答圖>研究——兼論宋元時期禪會圖》,中央美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20年;蔡力杰《文本、圖像與誤讀——傳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新探》,《中國美術》2021年第1期,第110-116頁。陳淑君通過梳理文獻和圖像中的禪會圖贊以及禪會圖的創作者發現,這些創作者都圍繞在徑山(今杭州)無準師范和尚周圍。⑨陳淑君《(傳)馬公顯<藥山李翱問答圖>研究——兼論宋元時期禪會圖》,中央美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20年。

將《蕭翼賺蘭亭》圖像與《藥山李翱問答圖》《黃檗裴休問答圖》等禪會圖對比,可以發現明顯差異:一是禪會圖中的文士多呈拱手拜謁狀,以表現問道主題;二是圖中人物多處于山水樹石等自然環境中,與《蕭翼賺蘭亭》圖像不設背景的畫法差異較大;三是為凸顯禪宗公案的教寓意義,多數禪會圖或畫面有明確指向(如《藥山李翱問答圖》中描繪僧人以手指天以及插著梅花的膽瓶,意在闡釋“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禪理),或畫面寫有應景的詩文。所以南宋時期流行的“韓昌黎見大顛”“李王見木平”圖像確應屬于禪會圖式。

我們又該如何理解樓鑰指出的時人“誤讀”呢?一方面,遼博本圖像確實具有某些禪會圖的因素,如辯才張嘴、伸兩指的動作很像佛僧的說法姿態。另一方面,在禪會圖像和圖贊風氣盛行的南宋,未經審慎考據的世人見到一僧一俗對談題材,自然而然歸為禪會圖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不能就此簡單地將“蕭翼賺蘭亭”圖像歸為傳統意義上的禪會圖,前者比后者的圖像內涵、思想內涵以及所引發的文化書寫更為豐富深刻。

三、“蕭翼賺蘭亭”圖像似描繪蕭翼賺得蘭亭之前

“蕭翼賺蘭亭”圖像究竟描繪的是蕭翼賺得蘭亭之前還是之后?持“賺得之后”說的有南宋吳說、蔣璨等,持“賺得之前”說(包括交納之時)的有南宋畢良史、童藻、樓鑰、李心傳,明王世貞,等等。

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回歸畫面,對兩個版本的人物情態作詳細分析。臺北本的辯才位于畫面中心位置,僅著白色中衣,未穿袈裟,手執麈尾,表明這是在以辯才為主導的比較私密隨和的對話空間。而蕭翼雖坐于樸素的小方床之上,且位于畫面右側次要位置,但其于水平位置偏高,略呈俯視,氣勢上不輸位于主位的辯才,蕭翼細長上挑的眉眼更流露出賺取蘭亭的志在必得。二者氣場碰撞,蕭翼甚至略占上風,但還未到已經賺取蘭亭、表露身份,致使辯才“絕倒”⑩何延之《蘭亭記》載:“及師來見御史,乃是房中蕭生也。蕭翼報云:‘奉敕遣來取《蘭亭》,《蘭亭》今得矣,故喚師來取別。’辯才聞語,身便絕倒,良久始蘇。”張彥遠《法書要錄》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87-88頁。之境地。旁邊兩位煎茶侍從的存在,一方面暗示了這是一場時間持續較久的對話,兩套茶盞表明辯才左邊的踞坐僧只是一名身份不甚重要的侍僧,是傾聽者,而非與談者;另一方面,煎茶侍從神情專注泰然,也從側面反映出事情還未到達決裂階段,非辯才“絕倒”之時。(圖15)

圖15 臺北本煎茶侍從與兩套茶盞

由何延之《蘭亭記》可知,蕭翼與辯才飲酒賦詩,“遂經旬朔”,在取得辯才信任之后,蕭翼出示自身所隨二王數帖進行品評引誘,待到辯才取出《蘭亭序》之后,又“駁瑕指颣,紛競不定”。[12]84-89臺北本中雖不見書帖,但從蕭翼“機心舞于眉端”的表情來看,蕭翼大概率是在為辯才設局,而旁觀者清的侍僧面露不悅,襯托出這場對話正向著不利于辯才的方向發展。(圖16)而辯才似未察覺,更渲染出畫面的戲劇沖突效果,體現出蕭翼的心機和“賺”字的誆騙之意,可謂抓住題眼。由此看來,臺北本圖式的最初創造者著實是位充滿巧思、技術超然的高手。

圖16 不同人物的面部表情。左:臺北本蕭翼眉眼情態,中:臺北本不悅侍僧,右:遼博本蕭翼眉眼情態

而在遼博本中,圖像語言已經發生較大變化。辯才同樣位于畫面中心位置,身披袈裟,正襟危坐,在高大禪床的襯托下更具威嚴,表明此畫處在一種以辯才為主導的、正式的對話空間。蕭翼則位于畫面右側偏下位置,身材瘦削,目光仰視,神色恭謹,已完全沒了臺北本的氣勢和戲劇效果,單從人物情態上難以看出是“蕭翼賺蘭亭”題材。為彌補不足,創作者采取了更為直觀的敘事方式,即辯才右手麈尾不見而多一卷軸(圖17),疑似《蘭亭序》,踞坐侍僧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懷抱書篋的侍童,意在表明二人品評翰墨,蕭翼意欲用自身所攜二王雜帖設計騙取辯才《蘭亭序》。這種處理方式雖然在視覺上更容易使人理解,構思卻不如臺北本,可謂遼博本“取形”,“蘭亭”指意更為明顯,而臺北本“傳神”,人物情態更具曲折意度。

圖17 遼博本辯才手中卷軸

此題材的圖像在元至清時期繼續被大量臨摹創作,今之所見諸如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傳)元錢選橫卷,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明佚名(趙孟款)本橫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佚名本立軸,耶魯大學美術館藏明姜隱本立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曹松年本扇面,私人藏清丁觀鵬本橫卷,等等。

雖然臺北本、遼博本進入元代后仍不乏流轉、鑒藏?臺北本還有明沈瀚,清高士奇、金農、畢瀧,清內務府等個人或機構鑒藏,見臺北“故宮博物院”官網作品介紹;遼博本還有明文征明、文嘉、王世貞、韓世能,清吳士諤、梁清標,清內務府等個人或機構鑒藏,見《館藏中國歷代書畫著錄·繪畫卷》,第116-122頁。,但有趣的是,元代及以后此題材的圖像幾乎全部出自遼博本。它們或直接臨摹,或由橫卷變為立軸、扇面,外觀形制多有變化,但辯才、蕭翼二中心人物的情態、動作依舊出自遼博本,且多數圖像中辯才手持卷軸,如姜隱本卷軸由兩童子從經函中取出,托于手中。(圖18)這表明在漫長發展中,藝術家們最終選擇了視覺上更加直觀、蘭亭指意更為明顯的遼博本作為臨摹圖式,并形成定式。這或許是創作者們對歷史上“蕭翼賺蘭亭”圖像受質疑的正面回應,表現出他們將此類圖像與“蘭亭”意象進行捆綁、固化視覺形象的主動嘗試。

圖18 “蕭翼賺蘭亭圖”像中的卷軸。 左上:故宮博物院藏明佚名本,右上:美國耶魯大學美術館藏明姜隱本,左下: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明佚名本,右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曹松年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狠狠色狠狠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www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综合色88|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色噜噜中文网| 搞黄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免费| 视频一区亚洲|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熟妇无码人妻| 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污视频日本| 国产迷奸在线看| 日韩精品视频久久|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玖玖视频|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日本高清在线看免费观看| 91色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 日本黄色a视频|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一级不卡毛片| 亚洲日韩AV无码精品| a色毛片免费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专区| 国产91无码福利在线| 久久9966精品国产免费| 狠狠亚洲五月天|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www.日韩三级|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桃花视频| 日本a级免费| 亚欧美国产综合|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3| 欧美日本二区|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高清色本在线www|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宅男噜噜噜66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欧美色综合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国产精品部在线观看| 91青草视频|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黄片在线永久| 黄色成年视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色综合中文字幕|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日本91在线| 伊人激情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