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寶坻區第一中學 董新欣
眾所周知,高中生詞匯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英語水平。具體而言,一個學生的詞匯量制約著從聽力到閱讀、書面表達等各個環節。詞匯教學在整個高中英語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梢哉f,一個學生只有過了詞匯這一關,才能在英語學科有所突破。對于教師而言,摸索出一條高效的詞匯教學之路,是目前擺在面前最迫切的任務。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是指學生在主題意義的引領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體現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等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使學生基于已有的知識,依托不同類型的語篇,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自身語言知識的學習,語言技能的發展,對文化內涵的理解,多元思維的發展,價值取向的判斷和學習策略的應用。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提出,對英語教學作出了更高的要求。詞匯教學作為高中英語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成分,理應遵循英語學習活動觀來組織日常教學。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必須總結高中英語詞匯特征,以英語學習活動觀統領教師對詞匯的教授和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對詞匯學習的全過程。
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們常常按照固有的詞匯教學模式,使用的也是一些比較枯燥、單一、傳統又沒有生氣的詞匯教學法。在新授課之前,教師往往會鼓勵學生依據課本上所給出的新單詞的音標,先自己大聲拼讀單詞,之后會引導學生跟著音頻或者跟著教師進行重復性朗讀。在此過程中,教師還會不時糾正學生的錯誤發音。在大多數學生掌握了詞匯的發音和基本拼寫規則后,教師會按照教案講解重點詞匯的用法,而學生則機械地記筆記。顯然在整個詞匯教學過程中,學生基本上是被動的接受教師的講解。即使有師生互動的機會,也只是少數學生翻譯教師的例句或者按照教師給出的句型結構造句。整個詞匯教學的過程,教師講了大量的語法規則,學生記了大量的筆記。但是學生記憶的是孤立的、沒有生命力的單詞,導致學生詞匯運用能力始終沒有得到改進和提高。
在每單元閱讀課處理課文內容時,由于受到課時和進度等多種原因的影響,教師的課文教學往往只涉及對一部分重點詞匯的講解,而不會涉及文中全部生詞。同樣,在整個詞匯教學過程中,除了部分被提問到的學生之外,大部分學生的參與方式還是以被動地聽和記筆記為主,并沒有真正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或者說即使參與了課堂活動,也沒有能夠主動運用所學詞匯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更談不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
在每個單元結束時,教師都會對該單元的詞匯進行檢測。最常見的測試方法就是聽寫。形式可能是英語翻譯成漢語,或者給出所有重點詞匯的漢語,要求學生依據漢語意思,寫出英語單詞,或者用所學重點詞匯造句或者是仿寫一些常見句式等。以上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強化學生對詞匯的記憶,但不可否認的是,雖然在短期內學生認為他們已經記住了這些詞匯,但他們缺乏運用所學詞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與人交流的能力。
可見,以上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新課程標準對于詞匯教學的要求,即在教詞匯的時候要從運用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定義的角度入手;要與技能結合,而不是單純知識灌輸。
在長期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對于詞匯的學習同樣存在一系列問題:絕大多數學生課前很少預習新單詞;有的學生雖然懂得通過拼讀和大量的抄寫等方法強化對單詞短語的記憶,但他們卻很少花時間及時鞏固,結果是已經會讀、會寫的單詞經過一段時間又成了陌生單詞。而對于教師平日里的聽寫和階段性單詞短語的測試,有些學生總是采取得過且過的態度,根本起不到應有的監督和檢測作用。
外研版選擇性必修二Unit 3《A New Chapter》,通過作者的視角以敘事的形式講述了彩虹書店從一個簡陋的社區書店到現代化設施裝備齊全的新式書店的創新式改變。教師在教授本課詞匯時,首先引導學生猜測題目中chapter 在文章中的具體含義,讓學生仿佛置身其中,真切感受到新的彩虹書店帶讀者進入了新的時代,幫助學生整體理解文章。然后讓學生通過找出文中描述新舊書店的對比性詞匯,體會標題中“new”這個詞的含義。學生很快就找到了 幾 組 對 照 的 詞 匯:dusty shelf、humble、board、screen、creative、creativity,以及表達作者情感的對照詞匯:heartbroken、sympathy、surprised、pleased等。這種設計圍繞一個主題將詞匯分類,通過對比詞匯的應用,形成詞匯網絡,方便學生在特定語境下理解并記憶詞匯。
在閱讀課教學中,學生提煉了文章背景知識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繼續對文章結構和段落大意進行分析,加深對詞匯意義的理解,將詞匯系統化,達到整合信息的目的。外研版選擇性必修二Unit 1《The Little Prince》,通過“蛇吞象”的兩幅繪畫作品,表明兒童對世界的理解與成年人對世界的理解有很大的差異。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在課件上羅列了以下詞匯:swallow、chew、digest、hat、inside、lay aside、dis?heartened,然后引導學生閱讀Paragraph 2 到Para?graph 7,用教師所給的詞匯復述段落的主旨要義。有的學生在教師的提示下,實現了從文本閱讀這一輸入過程到語言表達這一輸出過程的成功轉化。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從語篇閱讀,再到語言輸出,初步達到了整合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目的。
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教師應引導學生圍繞主題意義和所形成的新知識開展描述、闡述、推理、判斷等探究活動,從而更好幫助學生實現從知識到能力的轉化。學生在小組討論中進行詞匯發散,在思考過程中也能提升創新性、邏輯性、批判性等能力。外研版選擇性必修二Unit 3《Emojis: a new lan?guage》讀后活動Think and Share環節,教師設置問題,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又不拘泥于課文內容,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在此基礎上,教師積極引導,并提示一些關鍵詞匯,如accessible、the heart and soul、take away 等。學生回答:“Although emojis used in the Shakespeare series are popular and accessible to the young readers, they are likely to take away the heart and soul of Shakespeare’s plays.”學生圍繞主題,在理解全文基礎上,深化對重點詞匯的理解和運用,實現了思維拓展,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英語表達能力。
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應創造性地為學生提供語言輸出的語境,鼓勵學生流暢、自如地表達觀點、情感和態度,實現能力向素養的逐漸轉化。外研版選擇性必修二Unit 2 Developing Ideas課文介紹了“四罐”理財法,引導學生通過學習了解有效的金錢管理方法。在讀后Post-reading 環節,教師設置了小組討論環節,圍繞問題展開小組討論:“How does the passage inspire you to improve your spending hab?its? In the future,how do you want to manage mon?ey?”討論結束后,教師邀請每組一名學生將本組討論結果濃縮為3至5個詞,并將詞匯進行詞匯發散,描述和闡釋本組觀點。其中一個小組討論的關鍵詞為in?dependence、vision、invest 和kindness,學生對此進行描 述:“Spending money gives me independence.Meanwhile, saving and investing give me a vision for the future. Therefore, I will save and invest money to build for my future. If possible, I’ll give money to whoever needs help to show my kind?ness.”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學生基于已有的語言知識,構想未來理財方式,能夠清晰地表達語句。
總之,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應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以主題語境為背景,積極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入主題詞匯;引導學生解讀語篇結構,通過設計多種課堂活動,引導學生深化語義理解,幫助他們拓展思維,同時學會用所學詞匯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和情感,進而促進學生在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方面的不斷提升,進而形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