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晗



摘?要:我國的服務外貿仍處在早期發展階段,勞動密集型的服務外貿仍起著主導作用,而資本與知識密集型的服務外貿發展較緩慢,嚴重影響著我國服務外貿的整體競爭力。文章主要通過比較長三角區域的服務貿易發展狀況,通過長三角地區服務貿易發展現狀,探究“一帶一路”背景下長三角地區服務貿易發展變化,研究其存在的問題,并對我國長三角地區服務貿易競爭力提出建議和對策研究。
關鍵詞:服務貿易;“一帶一路”;長三角發展
中圖分類號:F7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21-0027-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21.027
隨著世界第三產業結構布局調整和中國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世界市場,服務貿易已成為判斷一國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中國第三產業獲得了迅速發展,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分析,2019年第三產業占GDP的63.5%,服務貿易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1?“一帶一路”背景下長三角地區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長三角是“一帶一路”倡議與長江經濟帶的風向標,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與全面對外開放的格局將產生重大戰略意義,也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價值鏈競爭、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一帶一路”的快速發展,長三角地區的服務貿易發展迅猛,上海仍發揮領頭羊作用,除去基礎性生產加工和原件生產外,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刺激著經濟的快速提升,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服務貿易經濟發展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1.1?長三角地區服務業發展規模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長江三角洲區域產業結構轉變已呈現階段性特點:第一、第二產業比重持續減少,第三產業在區域經濟中所占比重持續升高。在此過程中外商占固定資產投資比例持續增加,對國內投資的帶動效應也日益加大,同時外商也大規模進入了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而國外的直接投入也成為了推動本區域產業結構轉變的主要原因。
由圖1可以看出江蘇第三產業生產總值由2003年的4493.31億元增至2019年的53955.83億元,增幅達110%,浙江第三產業生產總值由2003年的3909.25億元增至2019年的34075.77億元,上海市第三產業生產總值由3485.43億元增至27752.28億元。長三角區域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一直保持著增長趨勢。
圖2中,上海市第三產業經濟增長貢獻率由2010年的30.3%增至2019年的97.6%,安徽省第三產業貢獻率由2010年的32.3%增至2018年的50.8%,2019年第三產業貢獻率下降至48.3%,江蘇省第三產業經濟增長貢獻率由2010年的39.1%上升至2019年的55.4%,浙江省的第三產業經濟占比也呈持續穩步上升的趨勢。綜合分析看來,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有利于經濟發展的穩步提升。
1.2?長三角地區服務貿易規模
近幾年來,上海市的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持續保持全國第一,至2019年上海市的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為1843.8億元,約為全國服務貿易總進出口規模的1/4。按領域分類,上海市服務貿易的重點貿易范圍包括交通運輸、旅游業、電信業、計算機和資訊服務業、專有技術產品和服務。上海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迅速擴大的原因有二:一是始終堅持擴大對外開放,二是依托上海港口及長三角制造業產業貿易的平臺,帶動跨境服務貿易增長。表1是長三角區域各省市服務貿易數據。
1.3?“一帶一路”背景下長三角地區對外投資規模
浙江省是中國對外投資強省,對外投資行業較為廣泛。由于浙江省獨特的地理位置、沿海便利的交通條件和人口紅利,導致浙江省主要發展產業為制造業。
而近年來,由于浙江省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勞務成本的日益增加,制造商在FDI中所占比例正逐漸減少,而其他服務業的FDI比例卻穩步增長,FDI的重點行業逐漸被服務業所取代。?“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浙江省抓住國家提出的政策,依托“一帶一路”平臺,加強與相關國家的聯系。2019年,浙江全年備案和核準直接對外投資機構763家同比增長3.53%;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口達10458億元,增長16.52%;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出口達7961億元,增長16.7%,而境外投資備案額則下降至930.8億元,下降26.3%。
上海市對外投資規模持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總體呈現平穩、健康發展態勢。2018年備案和核準對外直接投資項目792項,同比增長30.3%;對外直接投資中方投資額168.7億美元,增長57.0%。2019年上海市備案和核準對外直接投資項目845項,同比增長6.7%;對外直接投資中方投資額139.94億美元,下降17.1%。
江蘇服務貿易的產業結構在近年來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近十年來,服務業在江蘇經濟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2019年,江蘇境外投資中制造業項目46.5億美元,占江蘇總量的52.1%。并購類境外投資額27.1億美元,同比下降32.2%,占全省總量30.3%,海外并購已成為江蘇省對外貿易投資的主要方式。本省出口明顯高于進口,逆差大幅縮小。至2019年,江蘇省實際利用外資2612425萬美元,項目個數3410個,協議注冊6260268個,合同數1737個,合同金額680364萬美元,實際營業額778352萬美元。
安徽省對外投資流量從2016年的12.4億美元增至2019年的13.6億美元,中間雖然有一定的回落,但總體呈現穩步上升趨勢。2019年,安徽省進出口總值實現4737.3億元、增長14.4%,增幅居全國前列。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新批項目348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1793674萬美元。總體說明,長三角地區服務貿易結構雖然在不斷優化,但整體結構的發展仍然不太合理。
2?“一帶一路”背景下長三角地區服務貿易發展存在的問題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服務貿易發展在我國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長江三角洲的對外服務貿易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
2.1?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發展不平衡
服務貿易的發展,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貨物貿易的轉型升級。以上海市為例,2019年上海市外貿進出口總額5327.97億美元,而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僅為1787.05億元,僅占進出口總額的34%。江蘇2019年外貿進出口43379.7億元,服務貿易額3433.5億元,占進出口總額的7%。2019年安徽省進出口總值實現3068億元,服務貿易總額僅為428.4億元,占進出口總額的13%。“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服務貿易總額雖不斷上升,但較貨物貿易仍相形見絀。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仍然居于絕對優勢地位。
2.2?服務貿易出口地區相對集中
以江蘇省為例,2018年江蘇省服務貿易前五大出口國分別是中國香港、美國、德國、日本、韓國,2019年江蘇省貿易五大進出口國分別是:美國、歐盟、東南亞、日本、中國香港。
“一帶一路”涉及國家與地區眾多,發達國家如日、韓、西歐等,還有西亞、南亞、非洲等第三世界國家。不能因為非洲等國家的服務業發展相對落后,就忽略其潛在的經濟實力,應該利用自身在金融、文化和信息技術行業的優勢,為高附加值服務出口市場布局,挖掘非洲等市場的經濟實力。
2.3?高新技術人才與國際旅游人才的巨大缺口
我國的進一步對外開放和與“一帶一路”建設沿途各國政府的交流協作、聯通互動都將離不開高新技術與國際旅游專業人才,但是這類人才仍然存在巨大的缺口。2019年安徽省專科旅游大類畢業生5169人,占當年畢業生比例的3%,本科管理類畢業生占當年畢業生比例的18%。應屆上海市高校本科經濟管理專業類本科畢業生共17987人,占該校當年本科畢業生的25%。而旅游管理專業大類中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的應屆畢業生更是少之又少。在發展旅游業方面,需要有一定背景的旅游相關專業人才,了解絲綢之路沿線各國旅游業的發展概況,以及我國旅游業目前的總體發展狀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國際旅游發展迅速,需要國際旅游專業的相關人才。有關高校要改變原有宣傳方式,淡化旅游專業在一部分家庭上受鄙視的地位,加強有關知識的教育與強化,進而擴大旅游專業的就業面,減輕當前后疫情時代對旅游專業就業的不利影響。
2.4?實際利用外資水平以及發展增速不均勻
利用外資的水平高低是評價一個地區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長三角區域利用外資水平和發展增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其中長三角的西北部和東南部的實際利用外資水平明顯低于其他地區,2020年上海的實際利用外資總額達到了225.5億美元,而在總額如此之大的情況下仍能保持11.5%的增速,相比之下,衢州實際利用外資總額僅有0.8億美元,如果放任外國資本在長三角區域投資規模的傾斜,將不利于長三角的可持續發展和共同富裕的建設。在實際利用外資水平方面,地方除了需要出臺一定的政策鼓勵外商投資,還要進行科學的調研,高效利用外國資金,降低實際利用外資規模的差距?。
3?“一帶一路”背景下長三角地區服務貿易發展對策建議
長三角地區的服務貿易規模總體偏小、地方區域發展不平衡、產業結構發展不合理、對外開放程度受限、高端復合型人才極度短缺、實際利用外資規模及增速不一是長三角服務貿易進一步發展所面臨的現實瓶頸。長三角地區如何利用“一帶一路”這一國家戰略所帶來的世界性的平臺和重大歷史機遇實現經濟轉型,從而為中國數字化和科技化發展做出貢獻,值得深入思考。
3.1?不斷調整優化服務貿易發展結構
逐步拓展交通運輸、旅游和建筑服裝等勞動密集型服務的出口;增加文化創意業務、計算機技術、商貿金融服務和中醫咨詢服務等新興資本和科技密集型業務在長三角地區服務出口總量中的比例;通過各方統籌發展,培育出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知名品牌和高新科技產品。通過進一步調整優化服務貿易發展結構,鼓勵支持高新科技產品的研發和出口,發展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在服務貿易的對外開放過程中,要更為服務貿易提供制度保障。重視新技術革命成果的應用,保護知識產權,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在調整服務貿易發展結構中的作用。
3.2?加強國內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
旅游業作為服務貿易的引擎,是一種推動力。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市可以高效地利用自己的資源,在開發本市旅游資源的同時,幫助附近景點建設旅游基礎設施和相關配套設施,或者在知名旅游景點人多的時候疏導游客,將游客分流到周邊城市的旅游景點。這樣做可以在不損失旅游資源的情況下,同時刺激周邊地區的旅游經濟。在服務貿易迄今取得的成就基礎上,以點帶面,實現服務貿易的新飛躍。
3.3?加強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一帶一路”倡議平臺作為中國向世界傳遞聲音的國家戰略平臺,不僅需要相對的基礎設施,還需要培養相關復合型精尖人才。建設和發展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建設,打造本土化品牌的重點企業,同時引進高新復合型人才,提高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充分利用長三角地區的教育服務優勢,通過專業選拔,課程改革試點,對相關技術學術型人才進行系統化培養,為服務貿易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3.4?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一帶一路”倡議為長三角區域招商引資提供了一個良好平臺,相關地區政府以需求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外商關注的更多是投資的好壞,尤其是高附加值的服務業投資。利用外資水平較低的城市要結合本市的發展現狀,吸引與本市產業配套的外商投資,精準引進一批強鏈、補鏈、延鏈的外資項目,同時要注意同其他城市保持良好的溝通與互動,形成一局棋的場面,以高效率的產業互動共同營造良好投資環境。
4?結論
綜上所述,長三角區域要以提高自主創新水平為目標調整結構,第三產業發展必須從重生產性服務業向由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新結構轉型,促進服務貿易健康發展的中心環節,進一步鞏固提高民營企業在自主技術創新中的基礎作用,逐步形成以民營企業為主導、企業為主導的服務貿易產業創新結構。通過對產品的創新改造,提升其產品的總體技術品質,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并持續開展企業經營、業務和產品管理的理念改革和創新。積極拓寬服務貿易投融資途徑,大力發展新創投模式,進一步拓展企業直接和間接的投資范圍和途徑,并積極調動社會各種經濟力量投入服務貿易發展的積極性,促使人才素質的提高和綜合服務質量的提高。政府方面要積極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高附加值的服務業投資,建立未來貿易新優勢的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周小昶.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J].經濟貿易,2017(8).
[2]?王婷婷.“一帶一路”戰略下江蘇省對外貿易的轉型升級研究[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3):2.
[3]?李夢璐.“一帶一路”背景下江蘇省服務貿易的現狀問題及對策探討[J].現代商業,2018,21(29).
[4]?李玲娣.從動態比較優勢的視角探析長三角地區對外服務貿易的發展路徑[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9,?25(1):62-70.
[5]?尚慶琛.“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策略研究[J].國際貿易,2017(9):15-23.
[6]?張瑩.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評價與對策分析[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3.
[7]卜晶晶,?王博君.?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增長效應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8(1).
[8]?潘紫燕,?胡德順,?張玉玲.“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服務貿易出口潛力研究[J].蘭州財經大學學報,2021,37(3):8.
[9]?劉洪愧.長三角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實踐和建議[J].Reform?of?economic?system,2021(5).
[10]?郭曉晶,?秦雷.?江蘇服務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基于長三角兩省一市服務貿易發展現狀的比較[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4(3):5.
[11]?新華社.國研中心:我國服務貿易結構逐步優化[EB/OL].(2019-05-3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4949122842901307&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