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琴 朱芳陽 劉洪
摘要 任何教育目標或理念都必將通過課程這個中介來實現向實踐的成功轉化。文章指出,基于知識結構構建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課程群有助于形成理解、認識和研究創新創業教育的新思維方式;提出創新創業知識結構中的不同內容應由不同的匹配路徑去實現,以達成更加具有生態屬性的“目標—路徑”一體化愿景;據此構建包括建設原則、建設過程、建設內容、保障措施四個維度的創新創業課程群建設體系,由此搭建導入型、嵌入型、自主型、實踐型、實戰型、服務型在內的六層次創新創業課程群體系,深化對創新創業教育基礎理論和過程理論的認知,以期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創新創業;課程群;知識結構;分層型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0.003
高教事業的發展得益于創新,而這個固基之本則應該來自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高校落實大學生創新創業戰略源于對創新創業知識結構的清晰認識和課程群的實施保障。課程作為中介可以實現教育目標、原則或是理念向實踐的成功轉化。古人云:“始則據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課程是學生“知”的渠道,是教育教學的核心。高校要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課程是重要的途徑和渠道之一,因此創新創業教育面臨的重點和難題就是如何基于知識結構構建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課程群,從而實現理論向實踐的成功轉化。
創新創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本質回歸。世界一流大學正在回歸本科教育,需要打造“以學生為中心的創新教育模式”。大學生在“雙創”的意識與知識基礎上具有獨特優勢,是“雙創”社會實踐的主力軍。《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超75%的在校大學生有創業意愿,高校也逐漸成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陣地。因此,論文基于知識結構構建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課程群有助于形成理解、認識和研究創新創業教育的新思維方式,以期為相關部門制訂創新創業教育方案及高校設計創新創業培養計劃提供科學的參考和借鑒,從而全面提升大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1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現狀
通過對現有文獻的搜集及統計發現,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有關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也已成為學界探索的熱點,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可以大致歸納為以下五個方面:①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研究。雖然各位學者在創新創業教育內涵表述上各不相同,但歸納起來,文獻中表達的中心思想及核心觀點基本是一致的,無外乎包括三個方面:培育和提升大學生良好的創新創業意識、精神及能力。②創新創業教育本質與價值的研究。通過對現有文獻的統計分析得出,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無論是對國家的發展還是對于個人的發展,創新創業教育都具有極高的價值和作用,特別是在和諧社會和創新型國家建設,以及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③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與模式研究。學者一致認為,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應該圍繞在以人為發展的起點上,在這樣目標指導下去構建整個教育體系。在多年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基礎之上,創新創業教育形成了以能力為基礎的發展模式,以及以創業實踐為核心的發展模式,等等。④創新創業課程和實踐研究。從文獻數量及比例上來看,對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課程體系及課程模塊建設的研究較多;從現有文獻的內容上來看,學者關注的重點主要是國外和試點高校的課程體系,對本土化特色課程體系與實踐研究的介紹較少。⑤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比較及定量評價研究。國內學者廣泛介紹并研究了世界各國以及地區的創新創業教育情況,尤其對美國的探析和對比研究較多。此外,國外學者還將研究重點放在定量評價上,相比而言,國內目前該方面的研究成果還不夠突出,主要還集中在評價指標體系的理論構建層面。因此,基于目前的現實背景和研究趨勢,如何根據知識結構構建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課程群,是擺在高校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也是創新創業教育需要解決的現實課題。
2創新創業教育的知識結構及匹配路徑
通過系統研究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結合國內外著名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按照大類模塊化的思想,對大學生群體知識結構體系進行科學的梳理,得出創新創業教育所需知識結構的四個層次:①第一層次奠基層:經濟管理類基礎知識,包括經濟學、管理學、金融學等;②第二層次基礎層:基礎工具及方法知識,包括數學、外語、計算機應用、統計工具、文獻閱讀與寫作等方面的基礎工具及方法知識;③第三層次核心層:綜合性知識,包括人文、社會及自然等知識;④第四層次塔尖層:創新創業能力知識,如創業管理、企業創建與融資、團隊組建與拓展訓練、商務溝通與交流、市場調查與營銷、組織管理等知識。
創新創業教育總體上通俗地分為第一課堂(課程講授)和第二課堂(課外實踐),歷史和現實實踐表明,二者之間經常會出現沖突或者第二課堂會流于形式,關鍵問題是沒有對匹配的路徑及其有效性進行專門研究。本質上講,創新創業知識結構中的不同內容應該由不同的匹配路徑去實現,一、二課堂“深度融合”,建立“雙創”的嵌入培育系統,實現更加具有生態屬性的“目標―路徑”一體化愿景。
3創新創業課程群建設體系
建設原則——三依據:目標依據、過程依據、內容依據。創新創業教育通過融合“素質型”與“職業型”兩類型的教育及有效推進不同層次的課程,培養出不同類型和能力的學生。從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過程和內容上著力激發學生的悟性和活性。
建設過程——多重融合:思創、文創、雙創、產創、專創以及賽研創融合。思創融合指思想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文創融合指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環境文化與創新創業文化的融合,雙創融合則體現的是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的融合,專創融合則分別指專業基礎知識和創新創業知識的融合,產創則表達的是產業與創新創業教育,賽研創融合是指各類技能大賽、科學研究與創新創業的融合。
建設內容——六層次:六層次從低到高,形成了一個金字塔的形狀,分別包括導入型、嵌入型、自主型、實踐型、實戰型、服務型六類課程?;谖幕I初始創新創業知識,構建導入型課程,打造面向全校的創新創業通識教育平臺、通識課程體系(或稱其為一般型創新創業課程),開展通識教育;基于專業教育開展創新創業項目訓練,構建“嵌入型”課程,結合專業特色建立創新創業特色課程體系、實施特色教育。為全面有效提升學生專業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課程群包括了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基于團隊合作開發創新創業項目,構建“自主型”課程;基于導師引導培育孵化創新創業項目,構建“實踐型”課程;基于一站式信息化服務實現創業項目轉化,構建“實戰型”課程;基于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規劃及發展,引入和開展一些社會化的培訓,構建“服務型”課程。結合教學方案的修訂需求,開設與經管學科專業相結合的系列創新創業課程,提升專業自身發展的競爭力。在原有創新創業課程的基礎(如“創業基礎”)上,新增“新產品開發”“互聯網+創業”“商業計劃書撰寫”“市場營銷”“商業模式”“商務談判”等時代性強的新型選修課程。另外,以此為基礎,形成輻射全校結合其它學科特點的創新創業教育平臺。
保障措施——五保障:觀念、師資、基地、機制、環境。為了落實和保障創新創業課程群建設的效果,從觀念、師資、基地、機制和環境五個方面建立創新創業教育的保障體系。建設核心課程,凝練師資力量。依據傳統經典創新創業理論模型,分析行業(企業)的創新實踐,解剖代表性企業的創新創業歷史(如華為公司等),更新課程教學內容與方式,聘請企業界高管走進課堂,讓創新創業課堂活起來、動起來、炫起來。既豐富了現有師資的教學案例與素材,又完善了師資結構(專職兼職結合)。
4結語
為了促進高校落實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戰略,同時也為了做好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這個重點和難點項目,如何從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上去實現國家的創新戰略目標是擺在各高校面前的重點和難點,任何教育目標或理念都必將通過課程這個中介來實現向實踐的成功轉化。論文基于知識結構構建了層次分明、實用性強的“創新創業課程群”體系,具體包括導入型、嵌入型、自主型、實踐型、實戰型、服務型在內的六層次創新創業課程群體系,以期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一定的參考。創新創業教育的具體實施及效果需要與其相適應的制度環境做保障,比如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專利轉化、申請基金扶持、政府獎勵補貼等。創新創業類課程只有緊密結合我國產業發展升級、經濟創新力提升等新機遇和新問題,方能打造成具有創新性的“金課”。
基金項目:2020年廣西高等教育改革項目“基于知識結構的分層型創新創業課程群建設研究與實踐”(2020JGB280);2019年廣西高等教育改革項“基于產教融合的深度模塊化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2019JGA241)。
參考文獻
[1]Wilson F,Kickul J R,Martino D.Gender,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and entrepreneurial career Intentions: Implications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 Entrepreneurship:Theory & Practice,2007,31(3): 387-406.
[2]趙志軍.關于推進創業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 2006 (4): 71-75.
[3]HaoNi,Jing Tian.Sendra L.Enos:Service-learning and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n higher education[J].Higher Education,2018,75(3): 561-563.
[4]夏人青.論高校人才培養框架下的創業教育目標[J].復旦教育論壇,2010(6):58-60.
[5]楊益彬.基于多層次創業教育目標的高校多維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J].教育探索,2010(6):38-40.
[6]齊建民,竇雅琴.“模塊化”視閾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 2019(36):124-126.
[7]張桂春.高等學校學生創業教育的若干問題探析[J].教育科學, 2011(8):58-62.
[8]黃兆信.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的核心問題[J].教育發展研究,2012(19):81-85.
[9]馮霞.厘清對當前高校創業教育認識的三種誤區[J].思想理論教育,2016(8):95-98.
[10]劉海濱.高校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構建策略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 2018(2):12-18.
[11]蔡莉,張玉利,蔡義茹,等.創新驅動創業:新時期創新創業研究的核心學術構念[J].南開管理評論,2021,2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