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藝術與傳媒藝術的跨界合作與融合傳播在新媒體中不是一件新鮮事,在融媒體時代,舞蹈藝術也有了影像化、商業化的特征。《了不起!舞社》由優酷“街舞系列”原班人馬打造,但是和以往街舞類節目競技性主題不同,這檔節目將目光鎖定在年輕女性舞者,注重通過節目來展現在這一時期她們對于未來的不確定性,將舞蹈藝術和舞者的生存問題結合。在舞蹈領域,最終目的是幫助她們在團隊中尋找自我、實現自我突破,注重成長性和社交性,舞蹈實力的展示成為其次。在傳媒藝術領域,該綜藝演變成為具有獨特意義的符號,展現出當下年輕女性的真實樣貌。
【關鍵詞】《了不起!舞社》;傳媒藝術;人文關懷;科技
【中圖分類號】J70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30-007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0.024
舞蹈藝術是一個相對較小眾的藝術門類,但在傳媒藝術廣泛發展的今天,它也不斷地與實時熱點結合,在社會傳播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為實事發聲。從舞蹈內部開始變革,不再僅僅局限于對某種情緒的表達,更是增加了舞者與觀眾的對話,從表達演變到溝通。傳媒藝術是多種藝術形式的結合,新媒體藝術和數字新媒體藝術是傳媒藝術現存的兩種主要的指向,而媒介性可以說是這兩種形式共同具有的特點,舞蹈藝術借助這一特點可以使自己的影響范圍擴大,擁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反之也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了不起!舞社》將隸屬舞蹈藝術中的齊舞藝術與隸屬傳媒藝術族群的多種視聽藝術融合在一起,可以說是一次大膽的創新,成為媒體藝術融合傳播的典范。女性齊舞和女性成長在傳媒藝術中獲得社會的廣泛關注,傳媒藝術也會因此更加豐滿,涉獵范圍更加全面,兩者相互交融,將彼此都推向更高的頂峰。
一、現代性的人文關懷
如今關于“女子力”的討論更多的是集中在某一社會事件,這是第一檔專門探討女性成長的綜藝節目,節目組特意挑選了剛剛步入社會的和已到而立之年的兩個年齡段的女性,構成了兩組女性視角,展現更為豐富的當代年輕女性群像,更加貼近成長主題。在現在的時代下,不同年齡段之間的女性通過面對困境的選擇,情感維度的敘事性,競爭時善意的流露,展現出同性之間的關懷。尤其是在突發狀況下,更可以體現出每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和處事方式,相對于完美的人設,現在觀眾更加希望看到的是一個個生動的人的形象。雖然節目根據選手的不同性格安排了不同的人設,掩蓋了他們獨特的個人魅力使得選手們呈現出一種差不多的狀態。但是選手的個人魅力超出了既定的人設,節目組因此做了一些隨機的調整,在“秀”的基礎上更多的展現出人的情感的流露。
《了不起!舞社》是一檔女子齊舞舞社競技節目,女子齊舞的形式有很多,但節目組不僅僅局限于某一舞種,也不單純的守舊,反之,她們積極的追隨時事熱點,熱心關注社會現實和自己以及同性之間存在的困境。女性舞者們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中表達出自己的態度和理念,甚至可以借助舞蹈反映在現實生活中女性遇到的一些困境。齊舞獨特的魅力就是聯合,雖然各個舞種之間有不同的風格,存在不同的主題,但是都有共通的精神內涵,舞者之間的相互幫助。在同一主題下,展現出不同選手的獨特個性,也展現出她們對于同一舞蹈的不同的細節處理方式,和而不同。在不同主題、不同風格的融媒體舞蹈探索中,舞者們帶來的作品都有較高的創新性,都取得了較大的成功,單一媒介舞蹈的形式已經完全成為過去式了。在對不同舞種進行聯系的過程中,她們得以突破自己一直以來的舒適圈,在試錯和突破中重新校準目標、更好地認知自己,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風格。
相較于以往競技主題的街舞節目,《了不起!舞社》更加突出的是情感維度的敘事性,這說明了在現在的時代,人們更加突出關心的是彼此之間的關懷。誠然,《了不起!舞社》是一檔真人秀節目,“秀”的成分不可避免,節目組會為了收視效果減少一部分敘事性,突出甚至激化矛盾,但這也是促使節目收視的一種手段。但是傳媒藝術的媒介性決定了它“中間人”的身份,它會通過剪輯將社會上本來就存在的問題進行加工、放大,會使人們將視線轉移到這些平時不關心的事或者平時忽略的,但是很重要的事情上來,從而放大彼此之間的關懷,展現出來人性之善。
女性,可以算是社會中相對弱勢的群體,因此,節目借助傳媒藝術的媒介性幫助女性發聲,了解在如今的社會現實下,女性最需要得到的幫助是什么。再通過女性之間的交往,打破以往雌競的定律,反而展現“girls help girls”的理念,呈現出了當下社會中年輕女性最真實的樣貌,以及同性之間表達出來的善意。在節目錄制開始不久,就因為不可抗拒的因素,選手們集中訓練被迫中斷,分別被隔離在各自的房間,她們的不同表現展現了她們各自不同的性格,也是當代女子群像的真實寫照。她們面對問題時不同的解決方式,都是節目內容的一部分。
這些面對的困境,有一定的時代性,表現出在現實生活中會遇到的各種難題,在這種境遇下,這些甚至所有的年輕人對于人生都有著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定義,輸贏勝負不再是她們判斷成功與否的標準,只要進步就是勝利也成了她們的信條。而且相較于單純的較量,節目更加關心的是女孩們在舞臺上的較量中學會了什么、通過這檔節目收獲了什么,將各種還不算完美的女孩子的形象展現出來,表現出人文關懷的理念。
二、傳媒科技促進舞蹈藝術的融合創新
傳統的舞蹈藝術,只能依靠舞者和樂手的現場表演,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也只能完成肢體動作與音樂的組合,舞蹈動作也受到了限制,而且受眾范圍相對較小,舞蹈都是單一的舞種,動作也很難創新。但隨著現代傳媒技術的發展,借助其科技性可以完成以往較困難,難以完成的舞種,也可以實現各種舞種之間的融合創新。舞者也從之前的單一的自說自話,轉向了與觀眾對話,舞者與觀眾的關系也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中國本土的舞蹈藝術自發展初期開始就有詩舞樂三者合一的藝術傳統,發展到這一時期更是與世界上優秀的不同國家的舞蹈相結合,形成了自身的媒介化,使觀眾和舞者產生交流。為了使節目可以在諸多同類節目之中脫穎而出,節目也要找到屬于自己理念的風格。
《了不起!舞社》將不同風格的舞曲融會貫通,甚至將著名影視音樂與舞曲交融,做出新的音樂效果,在音效和舞蹈的結合中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在第二次匯報演出中,程瀟組將著名影視節目《甄嬛傳》的主題曲與舞曲結合,將國風舞蹈(《甄嬛傳》中的驚鴻舞)與流行街舞結合,將齊舞與獨舞相結合,這幾者產生了強烈的碰撞,產生了新的火花。當然,節目也尊重選手實現突破、打破定勢,并鼓勵她們進行新的嘗試,讓她們在追求合作的同時仍然可以保留個人的個性,這才可以在真正意義上被稱為多元化,在最終呈現的作品中給人以心靈和視覺效果的雙重震撼。由此可見,較之于傳統藝術,傳媒藝術在滿足大眾接受者的需求和處理與接受者的關系上是有優勢的,在舞蹈藝術的傳播范圍越來越廣泛的現在,以往滿足少數人的審美需求已經不適應與現如今的發展需要,借助傳媒藝術的科技性可以達到滿足更多群體范圍的審美需求。網絡留言和視頻播放時的滾動彈幕都可以實現更多人與節目產生直接的互動,使節目組看到更多人的需求,慢慢確定節目的最終方向。由此,也可以得出,在傳播媒介廣泛發展的今天,任何節目的制作都不可能僅存在于象牙塔內,都是需要在接收到一定的受眾反饋后,再逐漸確定最終的方向。
在節目的制作過程中,最困難的是后期制作,這一部分是大眾參與最直觀的反應,也是控制節目走向的指針,更是真人秀的“秀”的最終呈現。由于疫情管控,后期剪輯師都在小區里隔離,在節目定檔時間公布后,第一期節目還沒有做完后期剪輯。因此節目組首創采用了云剪輯的方式進行制作,把約20T的內容全部上傳到網上,然后所有剪輯師在家剪輯。由于各種限制,云剪輯沒有辦法在一個局域網里去調用所有的機位和所有的素材,也不能同時并線點擊,工作量會比以往擴大近20倍,而且關于同一內容的剪輯很難達成一致,因此在最后呈現出來的色彩和聲音部分會有一些細微的影響。但是節目組克服了重重困難,完成了第一期節目的制作,按時上線,在內容上已經呈現出了在特殊情況下所能達到的最佳效果,受到了良好的反饋,給節目組和舞者的下一步行動打下了基礎。
第一期節目的剪輯由于上述原因,是在原有系列節目的模式下,進行創制,在得到受眾反饋之后,節目組的第二期節目開始進行自己風格的奠基。相較于以往的同系列節目,雖然是競技類節目,但是《了不起!舞社》并非只是單純追求炸燃效果,而是提倡的“多元”概念,節目以齊舞為主線,融入不同舞種,在整體性中,凸顯每一位選手的個人魅力。這一方面的制作是具有相當大的難題的,做到和而不同的和諧,需要舞者不僅具有高超的舞蹈技藝,還需要她們做到對于不同的舞種之間近乎完美的配合,使觀眾發現不出破綻。其中,節目組對于舞者能力的劃分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資深舞者具有豐富的經驗,可以將自己的一些心得傳授給新人,進一步幫助她們找到自己的方向;而青年舞者可以和時代潮流相結合,產生出新鮮的想法,以刺激資深舞者打破套路,完善個人模式與社會潮流的結合。
三、舞蹈藝術與傳媒藝術的融合傳播
傳媒藝術與科技緊密相連,這使得藝術消費者可以將藝術參與和個人趣味相調試,更可以方便舞者們借舞蹈之口,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展現出了藝術的開放性,和舞蹈動靜交織的力量感,更重要的是小眾走向大眾,經典走向流行。總的來說,舞蹈是一種審美需求,席勒認為美對人理解追求快感審美是具有積極意義的,這些舞者將通過舞社訓練和齊舞表演,逐漸確定自己舞蹈風格。她們的舞蹈風格不再局限于單純的一種風格的舞種,而是可以結合多重舞種,形成具有自己獨特價值魅力的舞蹈。每種舞蹈風格背后的內核和精神價值不一樣,這對應了舞者希望塑造的是怎樣的一個女性角色,以及希望自己在觀眾心中的形象定位到底是哪一種。
藝術從根本上總是或多或少地呈現一種開放性,節目的受眾是面向社會的整體,因此總是會受到現實中的種種限制,舞者的藝術表達也會受到限制。這樣一來會產生兩種狀態,首先是受到感情或者法則的限制,造成人處于緊張的狀態;感性力和精神力同時衰竭,造成人處于松弛狀態。舞者的不自然狀態會影響到觀眾觀賞的情緒,這兩種狀態都不利于藝術欣賞,藝術欣賞的原則首先就是要消除過分緊張和過分松弛。滿足觀看者的審美需要是電視節目的基本準則之一。就舞蹈藝術而言,在觀眾處于松弛狀態時,需要深層精神之美來使人產生振奮的感覺,這時刺激的、競技類的節目則會成為人們觀賞的首選,如街舞之類的舞蹈就可以引發人們較大的情緒波動。在人處于緊張狀態時,就迫切地需要緩和情緒,重使心情得到放松,這時就需要具有審美愉悅的快感類的舞蹈,如國風之類的舞蹈,可以使這種緊張狀態得以消融。
舞蹈藝術和傳媒藝術的結合,是造型藝術的敘事性的展現,也超越了意義的闡釋性,首先是動靜交織。舞蹈藝術本身就是動作和妝造的結合,在一個節目中,首先映入觀眾眼簾的是選手們的服裝造型,每個不同的舞種之間的服裝造型都有各自的特色,這也基本上奠定了所要表演內容的基調。尤其是齊舞,在服裝相似的基礎上,每個選手自身的服裝上也有自己的小巧思,服裝之間相互聯系,傳達了舞蹈的思想。出色的妝造可以更好地幫助舞者展現出所要表現出舞蹈的故事情節,展現出所要表現的敘事性傳達。在第七期的節目中,程瀟戰隊的《一曲驚鴻》用街舞的形式演繹《甄嬛傳》中的驚鴻舞,兼具中國風舞蹈的飄飄乎欲乘風歸去的仙氣,同時又具有街舞的力量感,和爵士的活力與創造性。在服裝上采取改良版漢服,有國風的柔美,也兼具力量感,唯有柔軟相伴,毅然才足夠動人。
舞蹈藝術本身是一種小眾藝術,但是傳媒藝術讓它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使它從小眾走向大眾。這并不意味著它由陽春白雪降為下里巴人,反而使它的可創新性大大增加,它的闡釋意義具有了極大的超越性。以前舞蹈只是一種單純的欣賞類節目,是達官貴人之間的聚會中不可缺少的項目,是一種被動的選擇。但是現在舞蹈藝術化被動為主動,可以選擇自己的觀眾,創造自己的精神內核,去吸引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欣賞者。《了不起!舞社》畢竟是電視節目,真人秀的部分不可避免,但是在舞臺上,觀眾也可以從中窺見每一位表演者對每一個表演的塑造,所希望它呈現出來的精神內核,所要表達的藝術語言。在王霏霏組表演《我和青春有個約會》這個舞臺時,就著重表現出青春年少時的友情,也借旗袍表現出屬于少女和成熟女性的獨具特色的魅力。在節目的插曲和選曲中嘗試更多可能,既有流行元素,也有經典回憶。
《了不起!舞社》這檔節目不止鼓舞著節目中的選手們朝著更好的自己進發,同時也在啟發鏡頭之外的觀眾去發現并嘗試人生的更多可能,看重群體的合作性的同時,也更加強調個人在群體中應找到屬于自己的定位。隨著舞蹈類電視節目的不斷創新,單純的競技比賽需求已經不能滿足大眾,人文關懷、傳統文化等話題成為熱點,“人味”越來越成為大眾所追求的重點。而傳媒藝術所特有的傳播媒介性、科技性剛好可以滿足電視節目所希望的向大眾傳播的理念,也滿足了觀眾所希望通過電視節目看到的信息,在疫情時代下,人們不再像以往那樣方便出行,因此電視節目的制作就顯得格外重要。最后舞蹈藝術和傳媒藝術所特有的動靜交織、小眾走向大眾的功能和價值,讓造型藝術有了敘事性的展現,也超越了舞蹈藝術單一的意義闡釋性,轉而走向更深切的人文價值取向。
參考文獻:
[1]王雅坤.藝術形態學視野下傳媒藝術建構的意義與問題[J].聲屏世界,2021,(20):61-62.
[2]劉俊.論傳媒藝術的媒介性——傳媒藝術特征論之二[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5,37(09):107-111.
[3]麗莎·菲利普斯,凌珺,梁卉瑩.藝術與傳媒文化[J].美術學報,2004,(02):57-62.
[4]劉俊.傳媒藝術與傳統藝術共通性研究[J].社會科學戰線,2021,(04):189-196.
[5]甄真.編舞技法的“限制”在舞蹈作品的應用[D].吉林體育學院,2021.
作者簡介:
張舒羽,女,漢族,山東菏澤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藝術理論與批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