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立愛
【摘 ?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非常重要,良好的閱讀能力也是小學生學習其他學科課程必須具備的條件。文章從新時期小學語文課堂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等方面出發,解讀現階段小學語文識字記憶型和寫作表達型這兩個典型類型的課文,闡述了其中豐富的內涵、教育意義與價值,以期能夠提供小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教學方法、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思維活動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期,我國提倡“素質教育”和“健康第一”戰略。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教師,應該將學生培養成一個具有良好人格、心智健全的人。因此對于如何提高小學階段學生的識字、寫字水平,也成了廣大教師重視的話題之一。在課堂上,閱讀教學可以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深入理解,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審美情趣,以及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十分必要。
一、語文閱讀能力概述及其價值必要
(一)語文閱讀能力的概念
語文閱讀能力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分析文章,從而達到理解作品、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和提高表達能力的目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是一個漫長、艱巨、復雜和煩瑣的過程。因此如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成為眾多教育工作者關注的話題。學校要注意教師與家長在這方面存的在一些誤區:很多教師認為,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就是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達到目標,因此忽略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課堂上,教師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很好地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
(二)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價值必要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僅為了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還希望通過這些學習成績的優異者為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在這個信息高速傳播、多元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生只有學會閱讀,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書中表達出的思想情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體現了教師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價值所在。引導小學生分析生活中的各種現象,提高學生在語言文字等方面的認識水平,以及通過文字進行思維活動等。教師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讓他們在課堂上進行深入思考、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生活觀等。
閱讀能夠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思維水平。因此在小學階段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的有效指導,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第一,要注重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在課堂上適當地加入一些趣味性較強的內容來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閱讀中;第三,在課堂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輔助教師完成知識的講解和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有效指導,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和綜合能力。
二、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存在的問題
從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來看,部分教師雖然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但在實際的工作中,卻存在諸多問題。首先是一些教師對課文沒有形成系統、科學化的解讀。其次是有一部分學校雖然已經開始重視對學生閱讀方面的教育,但是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很多教師無法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需求。最后是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缺乏對閱讀材料進行深加工能力的訓練,使其教學工作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具體而言,大部分語文教師存在的問題為:第一,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提高自身的素養,只是一味地追求符合新課標的要求,而忽視了課堂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傳授閱讀方法;第二,教學方式單一、枯燥乏味和缺乏創新性,導致小學生無法真正地理解課文內容,難以形成完整的思維結構;第三,教師的教學方式落后,缺乏對學生閱讀的正確引導。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能夠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卻很少優化自己在課堂上教授給學生的知識點。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
(一)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表達文章內容及相關觀點的理解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應注重培養小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方面的能力。教師應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學會自主分析與鑒賞文學作品等,讓學生在課后查閱資料或利用網絡搜索自己需要的書籍,這樣能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閱讀方法、技巧,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程度,從而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高對文章的理解水平。
(二)增加學生的閱讀資源
閱讀是一門學習藝術,它需要學生擁有豐富多彩的書籍資源,從中發現好文章。但由于很多學生對課外讀物缺乏一定程度的閱讀興趣,影響了他們提高閱讀能力,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小學生的適當引導和培養,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與創作激情。對此教師可以開展一些相關活動,讓家長了解學生喜歡看什么樣的書籍、多花費些時間陪學生一起閱讀,這樣不僅能夠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交流,還能增強家庭教育效果。教師也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閱讀一些書籍,讓他們在書中感受到濃烈的讀書氣息,從而增加學生自身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轉變學生的閱讀方式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力都十分有限,因此教師應該轉變自身的觀念。首先,教師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方式。教師是知識權威者、課堂的主體,不應該讓學生被動地接受書本內容、機械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要引導學生主動閱讀課文或者進行自主學習。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從文本中獲取更多的信息來理解文章大意,對作者有更高層次的認識,從而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其次,教師可以從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入手,讓學生通過閱讀自己喜歡的文章來提高語文素養。例如《荷塘月色》這篇文章,運用了大量的圖片和文字介紹等。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課文的內容通過圖片、文字和視頻等方式展示出來,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文章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最后,教師可以通過學生閱讀后的反饋,對學生進行指導。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使學生深入理解閱讀材料。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看一遍課文,并加以思考,再組織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如在“寒暑假”中,針對關于“我是怎樣”這一問題進行討論,或者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示一些有趣的情節、圖片和視頻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分析,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習慣以及其他方面的綜合素質。
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以豐富多彩、內容新穎的教學方式為主,可以通過講故事等方式激發學生對課文知識點的理解。如在《小蝌蚪找媽媽》中,“看了一會兒不會再去”這一句話就會很容易引起學生對文中人物形象和作者意圖的深刻體會。又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生動有趣的動畫,使學生在課前充分熟悉小蝌蚪的畫面,這能夠使學生掌握《小蝌蚪找媽媽》這篇文章要表達的情感。
(四)增加學生對閱讀的情感
學生只有對閱讀產生了感情、興趣,才會進行主動閱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味性的話題,以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例如《愛過家》這部分內容主要描寫了“愛”。閱讀該部分內容要讓學生熱愛讀書、喜歡上文化課。學習本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和運用的知識技能,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該文章的寫作,表達自己的觀點,并與其他學生互相分享作品、交流心得,實現共同進步。教師還可以組織形式多樣、具有趣味性的讀書比賽或作品展示環節等,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并體驗到知識技能運用帶來的快樂,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與創新意識。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體會到文章背后蘊含的深刻意義,讓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經典文學作品、詩歌等內容,提高小學生對作品內在意境和作者情感的理解程度。例如《荷塘月色》是一篇詠嘆調式散文。這首詩作描寫了詩人的愛情故事,以及親情美滿之處,表現出了詩人對愛情的美好憧憬,也抒發了作者內心深處渴望得到父母和教師關注的情感。在課下,學生可以根據詩歌內容體會到作者“我”與家人之間的情感。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的觀察,了解他們閱讀文章時的情感變化。例如教師在學生閱讀了該課后,給學生講述一個故事,然后讓小學生自己朗誦。這樣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還增強了小學生對課文中人物形象、色彩等方面內容的深入理解。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習慣、審美情趣,以及欣賞美的能力與素養等,為學生在以后的閱讀中,奠定堅實的情感基礎。
教師還可以通過增加學生對閱讀文章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對作品內涵理解得不透徹以及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等;要注重提高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積累的豐富的知識經驗與文化素養,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對于學生而言,閱讀能力的形成十分重要,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加強與教師的交流。而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各種課外活動來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如通過讀書沙龍、演講比賽等活動拓展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讓學生自己參與到小組討論中,提升小學生對文學作品內容以及文章思想情感方面的理解能力。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并積極解決問題的習慣。
四、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對自己接觸到的內容有一個正確、完整的認識。小學生處于身心發展階段和認知能力的形成時期,教師只有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課文的積極性,才能使學生全身心地進行深入理解與思考,從而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這為今后教學中教師開展相關的理論研究提供有力保障,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點,更好地促進新知識的傳遞,使小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個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與掌握。
參考文獻:
[1] 沈旭. 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 課程教育研究,2019(30):78.
[2] 胡艷芳.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J]. 課程教育研究,2019(29):35-36.
[3] 王靜云.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J]. 學周刊,2019(22):130.
[4] 安苗苗. 貴在選好閱讀“突破口”——以《巨人的花園》為例談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2(05):25-27.
[5] 楊火珠. 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實踐研究[J]. 學苑教育,2022(04):47-48+51.
[6] 徐金山. 閱讀:讓孩子的世界“豁然開朗”——再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 名師在線,2021(31):57-58.
[7] 趙晶晶. 淺談如何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J]. 學周刊,2021(33):21-22.
[8] 廖肇權. 基于學科素養的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方法探究[J]. 考試周刊,2021(57):29-30.
[9] 游素艷. 淺析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J]. 參花(下),2021(06):33-34.
[10] 蒙曉鋒. 誦讀國學經典,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實踐研究[J]. 基礎教育論壇,2021(16):47-48.
[11] 鄭和平. 基于群文閱讀探究農村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 小學生(中旬刊),2021(03):64.
[12] 陳歡. 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策略分析[J]. 考試周刊,2021(1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