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陳洪綬《鬼雄圖》"/>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子魂魄兮為鬼雄
——說陳洪綬《鬼雄圖》

2023-09-01 05:21:00首都師范大學李怡辰
國畫家 2023年4期

首都師范大學/ 李怡辰

陳洪綬(1598—1652),字章侯,幼名蓮子,一名胥岸,后號老蓮,又號小凈名、悔遲、云門僧等,明末清初浙江紹興府諸暨楓橋鎮人,才高氣清,癡于藝事。陳洪綬一生思想深受儒釋道三家影響,其繪畫作品呈現多種藝術風貌。他于萬歷四十七年(1619)所繪的《橅古冊》是一套十二開的冊頁,為翁萬戈舊藏,現藏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已知其早年繪畫作品中的代表作。“橅”通“摹”,“橅古”,意即仿效古人的風格、形式、思想或筆意等。《鬼雄圖》(圖1)是其中的第四開。

圖1 陳洪綬 鬼雄圖 紙本水墨 17.8cm×17.8cm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一、人物身份

在《鬼雄圖》中,陳洪綬虛構了一個別樣的異境——在一團空中山石中心處赫然拔出一威嚴男子,腰佩長劍,背插一矢,胸前系帶,右手握弓,左手執桿,桿上兩旗。男子的頭巾兩側有繩系于頜下,頭巾正面飾以圖案,此圖案亦見于陳洪綬其他早年作品:

1.在約作于1616年的《白描水滸葉子》第一開《宋江》(圖2)中,宋江腹部衣服繪有相同圖案。小說《忠義水滸傳》中宋江死于奸臣毒害,飲鴆而死。“今日朝廷賜死無辜。寧可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李逵見說,亦垂淚道:‘罷,罷,罷!生時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1]根據小說情節推測,宋江腹部衣服上的圖案應為鬼首,暗喻其喝下慢性毒酒致死。

圖2 陳洪綬 白描水滸葉子·宋江 局部 紙本水墨 私人藏

2.作于1616年的《禮魂圖》(圖3)是來欽之刻本《楚辭述注》中之《禮魂》一篇的版畫插圖,為陳洪綬《九歌圖》之一。巫女左手手持之物上有相似圖案。此圖案可能為鬼首,原因有二:首先,“禮魂”,即禮天神人鬼。在楚國,鬼神祭祀不分。屈原《九歌》中東皇太一、大司命、少司命等是天神,湘君、湘夫人是人鬼之神,國殤是人鬼。其次,對于屈原《禮魂》一文的中心意思,學界歷來分歧較大。其中有如下見解:明代陸時雍、清代李光池和徐煥龍都認為《國殤》《禮魂》不屬于《九歌》。譚介甫認為《禮魂》是《國殤》的亂辭。亂辭,即辭賦或樂曲的卒章,意在總結全篇要旨。也即是說,《禮魂》與《國殤》是相互關聯的。從思想史的角度來說,“人死曰鬼。”[2]由于《國殤》是為祭奠楚國戰死的亡魂而作,那么該圖案可能是鬼首。

圖3 陳洪綬 禮魂圖 紙本木刻 20cm×13.2cm 上海圖書館藏

3.在1620年所作《準提佛母法像》(圖4)中,盾上的圖案與此圖案也極為相似。準提佛母是密宗觀音的一種,能除一切天魔惡鬼,百邪辟易。盾上的圖案疑似鬼首,代表準提佛母能除惡鬼的法力。此外,翁萬戈也認為此圖案是鬼首,“背后一臂持盾,飾以鬼首,……盾牌上的鬼首同《橅古冊》第四頁鬼雄冠上的骷髏頭極似”。[3]

圖4 陳洪綬 準提佛母法像 紙本水墨 135cm×48.6cm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由以上論述推測,頭巾上的圖案是鬼首。并且,翁萬戈稱名此開為《鬼雄圖》,認為此圖中的人物形象是鬼:“石上及石底生葉,鬼身旁也有數葉。……這一頁令人想起《九歌圖》。”[4]但翁萬戈沒有作出論證。從整體造型上看,人物立于山石之中的畫法的確頗似陳洪綬于1616年所作《九歌圖》中的《云中君》《山鬼》《少司命》《禮魂》等作品,以及作于1619年的早年畫冊中《火中神像圖》——火中獨坐一位怒目之神。在這些作品中,畫面背景為空,人物或坐或立于某物之上,使觀者的視覺中心聚焦于人物身上,并且感受到畫面人物與周圍環境所形成的一種渾然一體的整一性。這是陳洪綬在早年冊頁中慣常使用的構圖法。

圖中男子身上佩有弓、矢、劍、刀等兵器。弓矢是引弓發箭的一種遠射兵器,“矢人惟恐不傷人”[5]。利用弧矢之利在交戰中能夠威震八荒,《劉子?兵術》曰:“神農氏弦木為弧,剡木為矢之利,以威天下。”[6]圖中男子背插一矢,似有彈盡援絕、勢不能復之感。劍是一種在非常狀況下用于近身格斗的重要短兵器。《武備志》曰:“古之言兵者,必言劍。”[7]《釋名?釋兵第二十三》曰:“劍,檢也;所以防檢非常也。”[8]男子胸前的三枚刀形制非常小,狀似飛刀,是古代的一種暗器。

男子佩飾皆為兵器,隱含戰爭之意,使人聯想到兵將的身份。實際上,陳洪綬作此圖之時,正值明朝廷東北戰事潰敗之際。萬歷四十七年(1619)二月,明朝廷為了安定作為京師屏障的遼東,以十余萬的兵力對總兵力約六萬人的后金發動了大規模的薩爾滸之戰。但由于明軍的指揮失誤、軍機泄露及軍隊素質差等原因,努爾哈赤大潰明軍。此戰前后只持續了四天時間,敗報傳到京師,明朝廷“舉朝震駭”。自此,明朝不得已由進攻轉為防御,而后金由防御轉為進攻。努爾哈赤自薩爾滸一戰后乘勝進軍,于這一年六月攻陷開原,七月攻陷鐵嶺,并準備進攻遼沈。眼下事態對于明朝廷及其百姓來說是首要的憂患和威脅。

圖中旗桿前側的小旗上繪有龍紋。一方面,龍在我國古代具有一系列象征意義,如象征天子、皇權、敕令、陽剛等。這面龍紋小旗自然具有明朝廷以及天子的意味。龍也代表了華夏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撓的精神;龍動則翻天覆地,勢不可擋。因此旗子可能意指明軍在朝廷的指揮下同仇敵愾,奮戰沙場。

另一方面,這一龍紋圖形是升龍。龍是云的對應物。《易經?乾卦》:“云從龍。”[9]《周易略例?明爻通變》:“召云者龍。”[10]《淮南子?地形訓》中將龍與云對應起來:“黃龍入藏生黃泉,黃泉之埃上為黃云。……青龍入藏生青泉,青泉之埃上為青云。……赤龍入藏生赤泉,赤泉之埃上為赤云。……白龍入藏生白泉,白泉之埃上為白云。”[11]由是,龍具有了云的升騰功能。古人認為,人死后,其魂歸天,龍是載魂升天的工具。例如,長沙子彈庫楚墓帛畫《人物御龍圖》的畫面,就描繪了墓主人乘龍升天的情景。

此外,圖中男子破山石而出顯然并非出于對現實世界的描繪。結合鬼首、龍紋、兵器,推測男子為戰死之鬼,乃為國殤。

二、作品隱喻

殤鬼立于壘疊的方形山石中央,周圍樹葉郁郁蔥蔥。《易經》八卦中山象的卦名為“艮”。《說卦》曰:“艮為山、為徑路、為小石、為門闕、為果蓏、為閽寺、為指、為狗、為鼠、為黔喙之屬。其于木也,多堅為節。”[12]狗親主于內,御暴于外;狗、鼠皆利牙在外;艮剛在外,節見于外,因此多堅節。在《易經》八卦中,“艮”既代表山岳的概念,又隱含男子(少男)的意思。陳洪綬《上總憲劉先生書》曰:“道君起艮岳。”[13]“道君”指崇信道教的宋徽宗趙佶。宋徽宗曾作《艮岳記》。“艮岳”是指徽宗建造的大型人工假山,又名“萬歲山”。“艮岳”名稱的由來是因“艮”按照八卦方位是在艮位,也就是東北方。可見,陳洪綬深諳“艮岳”八卦之道。另,《易經?雜卦》:“艮,止也。”[14]南宋楊萬里《誠齋易傳》歸納艮卦為三義,一是抑制邪惡,二是止于正道,三是止于本分。因此可以推測,山石隱喻男子于東北位戰事順利。

古人認為,鬼能夠以超自然的能力來控制人事。西周時期,神鬼分野,鬼有善惡之別,其中部分善鬼進入神的行列。人們普遍認為在神列之鬼的庇佑下可以達成所愿。并且,在明朝,道教貴盛。自成化以后,尤其是嘉靖、萬歷兩朝,皇帝大都尊崇道教,社會影響深遠。明中葉后,道教的發展更加通俗化、世俗化和大眾化,深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文化藝術。從《鬼雄圖》中能夠明顯看出道教法物元素,如符、旗、劍、弓、矢。符是道教中人神之間溝通的法寶,可以禳災求福、召劾鬼神,旨在表達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鬼身上所佩兵器也皆是道教科儀所用法器。劍是常用的祛邪道具。在道教中,劍常配合劍訣、符咒等護道作法。殤鬼胸前系著三把尖銳的飛刀。道教《金剪飛刀符咒》曰:“天靈靈,地靈靈,魯班賜飛刀隨帶身,若有邪師人來使法,金刀三把不容情,一把斬了蛇頭,二把斬了蛇漫身,三把斬得頭皮眼睛昏,西天去請唐三藏,南海岸上請觀音,急急如律令。”[15]飛刀意喻形勢緊迫,刻不容緩,除惡務盡,殺伐決斷。

旗桿近手一側的小旗上是一道雷法符。符上的“····”符號與星斗符號有關,這一思想來源于古人對星斗崇拜的觀念。唐代孟安排在《道教義樞》卷二《十二部義》中說:“符者,通取云物星辰之勢。”[16]自殷周以來便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認為天象變化關系著人事福禍。道教在此基礎上成為多神信仰的宗教,十分重視觀測星象,并且將天按照人世間的情形經過想象和附會而加以人格化。在陳洪綬的一幅大約作于1609年的作品《仿吳道玄乾坤交泰圖》中,龜背上亦有相似星斗圖形。

從整體上解讀,道符象征上天命令降祖炁于鬼眾,召神出鬼,發為雷霆,制勝克敵。符文有“鬼”“雷”二字。“鬼”字上方的符號“”,在道符中常見,代表祖炁,也有敕令的意思;施符者運炁入符,使符獲得靈性,成為靈符。“鬼”字,代表亡靈、神靈、鬼魂,在此意為殤鬼。“鬼”字筆畫“乚”中“”的寫法是鼓的象形字。鼓是戰場上的助陣之物,屈原《九歌?國殤》中有“援玉枹兮擊鳴鼓”之句。“”位于“鬼”字上方,表示錄召萬靈、役使百鬼;或是降祖炁于鬼,使之具有生化動力的源泉,通天一氣。總之,這種形式賦予了鬼“向死而生”“死而不亡”的力量;而不死和長生正是道教信仰旨趣的特色。符腳是“雷”字。“雷”,代表雷電、雷霆;也代表雷神,掌管雷霆都司的五神仙。道教對雷神推崇備至。雷神是懲惡之神,使惡人遭受五雷轟頂。“雷”字在緊急情況下出現在符咒構成中,意為迅捷,具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雷電符咒可以產生比其他符咒大得多的效果。“雷”字下部由三個“田”相疊構成。疊字出現在道符中,有強化法力的效果。此外,“田”在古漢語中有“鼓”之義。《毛詩故訓傳》說:“田,大鼓也。”[17]“雷”通“擂”,動詞,擊打。司馬光《資治通鑒?赤壁之戰》:“雷鼓大震,北軍大壞。”[18]可見擂鼓助陣之威重。另,《易經》八卦中“震”為雷。《易經?雜卦》曰:“《震》,起也。”[19]震卦象征雷聲、震動。震卦代表二月、長男,方位為東方,五行之木,場地為軍隊、山林野地。如前所述,薩爾滸之戰正值二月間。

旗子上的龍紋除了前述之義,另有東方青龍說。青龍是道教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中表示東方的靈獸,是古人對于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加以聯想而成的形象。其中,角宿像龍角,氐、房宿像龍身,尾宿像龍尾。《丹鉛總錄箋證?石氏星經》曰:“東宮青帝,其精蒼龍,為七宿,其象有角、有亢、有氐、有房、有心、有尾、有箕。氐胸,房腹,箕所糞也。司春、司木、司東岳、司東方、司鱗蟲三百六十。”[20]將龍與五色、五行、五方相配,龍便具有了色青、屬木、位于東方的特性,故有東方青龍之說。道教認為四象創生世界,因此將四象作為保護神納入神系。其中,青龍成為行軍打仗的保護神。因此,這面龍紋小旗表示神佑東方位的戰事。

另一方面,殤鬼背插一矢的造型極似佛教《七曜星辰別行法》中以矢射鬼的圖式(圖5)。陳洪綬早年熱衷于佛教。佛教典籍《七曜星辰別行法》中記述了二十八宿從者諸行病鬼法。此法認為,欲知人間疾患,皆由二十八宿管行病之所為。“七曜”即管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即管諸行病鬼王,于七曜日咒曰收禁其鬼。另加文星和辰星,此兩宿不列于二十八宿中。總共三十鬼,每鬼俱有圖像。通過對比可知,此圖背插一矢的造型與《七曜星辰別行法》中圖像如出一轍。《鬼雄圖》此種巧心安排似與“鬼”的原始含義——域外之人有關。王國維《鬼方昆夷狁考》:“伐鬼方的高宗,就是殷商的武丁,而鬼方就是指獯鬻、狁、匈奴。”[21]沈兼士《“鬼”字原始意義之試探》一文大體歸結“鬼”的意義層次有二:除“人死為鬼”之外,還有“異種之人”的意思,“……諸夏之外,異種別族,形色容有異于中國者,遂亦呼之為鬼矣。古代有鬼方鬼國,近人猶謂外國人為鬼子,殆猶是舊習古語也。”[22]“鬼的原初含義是指生活世界之外或地理界域之外的陌生者,這與古代關于生活世界之外的想象有關:來自域外的陌生人被稱為鬼。”[23]按照以上說法,與“鬼”之二義相仿,以矢射鬼的圖式套嵌在殤鬼形象中指代以矢射來自域外的異種人之鬼——金軍,以此表示殤鬼的目的指向性——一統域外之鬼,可謂“一箭雙雕”。

圖5 七曜星辰別行法 以矢射鬼圖式

通過曲折隱蔽的圖像表達,陳洪綬傳達出希望明朝在東北戰場上戰勝后金的強烈愿景。

三、創作動機

國難當頭之時,報國之志郁結于陳洪綬的內心。明亡前,陳洪綬一直懷有政治抱負,在其詩詞書畫中皆有印證。他在1621年所作《訴衷情(東阪步還)》中寫道:“春光半落甲兵中,天子恨匆匆。愧不書生戎馬,一劍倚崆同。長中酒,臥溪風,海棠紅。父書未讀,事君無路,轉眼成翁。”[24]此前,萬歷四十六年(1618),也即作《橅古冊》的前一年,陳洪綬考取諸生,成為生員。正是他年少意氣風發、躊躇滿志之時,家國情懷也隨之愈加熾烈。這與他的家庭熏陶和從學恩師都有著很深的淵源。陳洪綬五世祖陳翰英官至廣東南雄府同知,曾經策劃平定廣右流賊江太師。韓雍十分賞識陳翰英的才能,勞以金帛,錄功第一。李東陽為其撰《政績記》。曾祖父陳鶴鳴官至廣東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祖父陳性學是萬歷丁丑進士,官至陜西左布政使;父親陳于朝病重仍堅持參加科舉考試,有志于仕。此外,陳洪綬早期受業于明末大儒劉宗周。鳳嬉堂本張岱《明于越三不朽明賢圖贊》題陳洪綬曰:“陳章侯公洪綬,諸暨人,方伯性學之孫。初從劉念臺學,為諸生,輒棄去。”[25]也就是說,在成為生員之前,陳洪綬已經師從劉宗周。眾所周知,劉宗周于南明之時,因杭州失守而絕食二十三日后卒,可見其對明廷的忠心“足為萬世龜鑒”[26]。陳洪綬在祖輩、師朋影響之下,內心自然懷有保家衛國之志,將抗金的強烈情感付諸筆端以達其愿亦在情理之中。

陳洪綬創作《鬼雄圖》可能受到屈原《九歌?國殤》的影響。崇禎十一年戊寅(1638),來欽之梓行《楚辭述注》,陳洪綬作于1616年的《九歌圖》作為來欽之《楚辭述注》插圖,付諸木刻,為現存陳洪綬版畫作品中最早的一種。序中提道:“丙辰(1616),洪綬與來風季學騷于松石居。高梧寒水,積雪霜風,擬李長吉體,為長短歌行。燒燈相詠,風季輒取琴作激楚聲。每相視,四目瑩瑩然,耳畔有寥天孤鶴之感。便戲為此圖,兩日便就。嗚呼!時洪綬年十九,風季未四十,以為文章事業,前途于邁。豈知風季羈魂未招,洪綬破壁夜泣,天不可問,對此寧能作顧、陸畫師之賞哉!第有車過腹痛之慘耳。一生須幸而翁不入昭陵,欲寫吾兩人騷淫情事于人間,刻之松石居,且以其余作燈火貲,復成一段凈緣。當取一本焚之風季墓前,靈必加與也。不免有存亡殊向之痛矣!戊寅(1638)暮冬諸暨陳洪綬率書于善法寺。”從時間上來看,陳洪綬作《鬼雄圖》時已然學騷并作《九歌圖》。《九歌圖》中有《國殤圖》(圖6)一作,描繪屈原《國殤》一文中士兵生時將死之頃刻,目睹戰事無望憤而舉刀自裁;但《鬼雄圖》則是描繪明軍戰死卻英靈不泯,志在抗金。

圖6 陳洪綬 國殤圖 紙本木刻20cm×13.2cm 上海圖書館藏

此外,《鬼雄圖》與屈原《國殤》相似之處有兩點:一是創作背景方面。屈原《國殤》的創作背景與陳洪綬身處其時的社會政治背景、心理狀態十分相似。《國殤》是為祭奠楚國戰死原野的亡魂而作。楚懷王后期,楚國連年受到秦國進逼而屢受重創,與此時的晚明情形相同。來本《國殤》啟首有一段注解:“(國殤)謂死于國事者,……曰:‘無主之鬼謂之殤。’”“國殤”,是指為國捐軀的人。戴震《屈原賦注》:“殤之言傷也。國殤,死國事。”在清康熙三十年(1691)的《楚辭述注》刻本(國家圖書館藏)中,《國殤》一文的訓詁內容間插有手寫淡墨毛筆批注:“此篇敘殤鬼矣,兵挫北之邇,甚奇,而辭亦凄楚。”[27]國運危在旦夕而屈子報國無門,不知陳洪綬是否有同命相憐之喟嘆。在相同的社會背景和心理狀態之下,也許屈子《國殤》一文正是陳洪綬《鬼雄圖》之“橅古”意。二是作品內容及取材方面。來本《國殤》原文為:“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28]“神以靈”,指英靈不泯,死而有知。“鬼雄”,意為鬼中豪杰。文中“矢”“鼓”“弓”,尤其是“神以靈”“為鬼雄”等與《鬼雄圖》相契符。盡管二者有時、空藝術表現之別,實則異曲而同工。

小結

綜上所述,男子形象表現了明軍戰死為鬼仍不失保家衛國的赤膽忠心,可借屈子“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來形容壯士英靈之勇。在此意義上,《鬼雄圖》彰顯出陳洪綬內心的道德律令,并且兼具整合真實世界中的雜多和建構死后時空的雙重屬性。明代是儒釋道融合的成熟期,這件作品凸顯了其時代文化的獨特性,也是時代政治激變催生的產物。作為時代縮影,它是晚明百姓對自身存在的質問以及對自我生存體驗的吶喊化為雄強的精神氣勢躍然紙上,這種“勢”左右和推動觀者的感情和思維運動,穿過遙遠時空引人深省并形成獨特的畫面感,聚而為一充滿活力的整體意象。

注釋

[1][元]施耐庵,《忠義水滸傳·卷一百》,石渠閣明萬歷刻本。

[2]王文錦,《禮記譯解》,中華書局,2001年,第672頁。

[3]翁萬戈,《陳洪綬的藝術》,上海書畫出版社,2021年,第94頁。

[4]同上,第89頁。

[5]郭超主編,《四庫全書精華·經部》,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年,第737頁。

[6]傅亞庶編,劉子校釋,《新編諸子集成》,中華書局,1998年,第384頁。

[7][明]茅元儀,《武備志·器械三·卷一百四》,明天啟(1621-1627)刻本。

[8][漢]劉熙,《釋名·卷二十三》,明嘉靖(1522-1566),刻本。

[9][西周]梁海明譯注,《易經》,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頁。

[10][三國魏]王弼,《周易略例》,明永樂二年(1404)刻本。

[11][漢]劉安等編,《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7頁。

[12]朱高正,《易傳通解·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362頁。

[13][明]陳洪綬,《寶綸堂集·卷三》,會稽董氏取斯堂清光緒十四年(1888)刻本。

[14]陶新華譯,《四書五經全譯·3》,線裝書局,2016年,第481頁。

[15]姚周輝,《神秘的符箓咒語:民間自療法及避兇趨吉法研究》,廣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7頁。

[16][唐]孟安排,《道教義樞·下》,商務印書館,1923-1926,第40頁。

[17][漢]毛萇、鄭玄,《毛詩故訓傳·卷二十六》,清道光年間(1821-1850)朱琳立本齋刻本。

[18][漢]司馬光,《資治通鑒·卷六十五》,明嘉靖二十三至二十四年(1544-1545)孔天胤刻本。

[19][南宋]楊萬里撰,何善蒙點校,《誠齋易傳》,九州出版社,2019年,第276頁。

[20][明]楊慎撰,王大亨箋證,《丹鉛總錄箋證·上》,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0頁。

[22]沈兼士,《“鬼”字原始意義之試探》,《20世紀中國文史考據文錄》,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23]程樂松,《鬼之仙途:道教視閾中的觀念演進》,《世界宗教研究》,2017年第1期。

[24][明]陳洪綬撰,吳敢點校,《陳洪綬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64頁。

[25]葛煥標、駱焉名、樓長君,《陳洪綬》,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5年,第204頁。

[26]門巋,《二十六史精粹今譯續編》,人民日報出版社,1992年,第1397頁。

[27][28][明]來欽之,《楚辭述注》,清康熙三十年(1691)刻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色网在线视频|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免费jizz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高清不卡毛片| 2019国产在线|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a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欧美曰批视频免费播放免费| 成年人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日本www色视频| 五月天福利视频|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极品| 九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久久91精品牛牛|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久久久亚洲国产美女国产盗摄|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一区二区午夜|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性激烈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热伊人99re久久精品最新地|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97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主播喷水| 亚洲最大综合网|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网址| 亚洲区一区|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日韩毛片基地|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三级亚洲|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免费在线播放毛片| 好吊色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久久无码免费束人妻|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福利在线一区|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久久九九热视频| 久久福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