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光旭,1970年12月出生于吉林,2008年獲俄羅斯圣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油畫碩士學位,師從葉列梅耶夫教授,主要從事油畫創作及理論研究。
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與文獻館館長、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一級美術師。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評審專家,中國美術館評審專家,中國藝術研究院教師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藝術委員會委員、招生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藝術基金首屆基金獲得者,俄羅斯美術家協會金質獎章獲得者,俄羅斯藝術創作協會金質獎章獲得者。
構圖幾乎存在于所有的藝術形式當中,其中,尤以造型藝術中的繪畫藝術最為顯著。構圖既決定著作品內部的結構,又決定著作品與周圍環境以及觀眾之間的關系。繪畫作品同文學作品一樣,都有一定的主題,也都有各自的中心。一幅畫成功與否的關鍵取決于它的構圖中心。構圖中心是構圖學研究中的重要內容,這是由構圖中心在繪畫作品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決定的。
什么是構圖中心呢?繪畫作為一種視覺藝術,我們首先要從視覺感受上來確認構圖中心的存在。人在觀察時,往往會先將注意力集中在對自身的刺激作用最強烈的內容上,可能是運動、明亮的部分,可能是光線的突然變化,也可能是色彩或明暗的對比、大小或形狀的對比等。當人的視線停留在某一物體上時,其所觀察到的就只有這一個物體。只有在某一固定的范圍內,眼睛才會準確地觀察,同時對這一范圍外的物體進行模糊的觀察。因此,畫家要想有力、明確地表現藝術作品中的主要內容,就必須利用這一規律,注重強調構圖中心。
由此得知,構圖中心包括主要情節、主要人物與裝飾,它反映的是繪畫作品中的主要內容,也是畫家思想所集中的部分,這一部分非常明確地表現了整幅圖的中心,同時觀眾的注意力也會率先被這一部分吸引。構圖中心往往通過容量、明亮的光線和其他與構圖規則一致的方法加以強調。成功的繪畫作品在構圖的選擇上,以及突出中心、平衡整體關系方面,往往煞費苦心。明代畫家沈顥在他的《畫麈》中提出的“先察君臣呼應之位,或山為君而樹為輔,或樹為君而山佐”,就形象地闡述了這個道理。
如何建立構圖中心?方法多樣,不一而足。無論是在與幾何中心的偏離中尋找平衡,還是利用畫面的第二空間進行營造,最重要的還是要明確而有力地表現出畫家的創作目的與核心思想。
縱觀繪畫藝術的歷史,在各個時期、各個民族、各個流派的代表作中,構圖中心都有著豐富而具體的不同呈現樣式。
一、以靜態人物情節構建構圖中心
在委拉斯凱茲的《布列達的投降》中,人物都呈站立狀,沒有明確的動作表達。構圖中心位于畫布的幾何中心,由一組將軍的形象構成。在這個中心,集中了事件的主要內容,所有環繞在這兩個形象周圍的事物都是對主題思想的補充。這樣的構圖中一定有韻律的存在,且左右對稱的兩個形象組內部的韻律也有所區別:右邊的一組形象是戰勝者的軍隊,其通過前部的馬的形象的重復和復制營造出團結、強大的氛圍;左邊戰敗軍隊則由于靠近畫布,呈現出一種分散、勢弱的感覺。
從委拉斯凱茲的作品中可見,根據整體性的法則,畫家有邏輯地建立繪畫中心和其他部分之間的關系,客觀、正確地布局。在構圖中心的位置平衡、合理地安排中心情節,是經典繪畫的關鍵,同理,如果繪畫中心的位置偏向某一方向,則會對受眾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造成影響。若能善用這種影響,在掌握好畫面的平衡與畫布的豐富感原則的基礎上正確利用這種偏離,就可以用畫面呈現更加生動的情節。例如倫勃朗的《浪子回頭》就是有著明確的情節中心的分散構圖的鮮明例子,倫勃朗為了突出重點,只是暗示了父親與小兒子見面的環境,畫布的右部是大兒子的形象,但是這一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偏離了畫布的幾何中心,中間部分是昏暗的地帶,其中有女仆,作為這一感人的父子會面場景的另一個見證。類似的分散構圖也出現在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以及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中。
二、以動態人物情節構建構圖中心
與委拉斯凱茲和倫勃朗不同的是,在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導人民》中,動態化的人物情節在構圖中心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畫家用自由女神與小男孩之間強烈的明暗對比凸顯了這一構圖中心。自由女神朝向人民的姿勢和起義者們望向她的目光都通過情節思想中心與民眾聯系起來,建立起自由女神和民眾之間的空間距離,藝術性地表達了向前行進的動態感覺。動態的特點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或是沿著不同的對角線方向,或是沿著向上凸或向下凹的弧線,表現各種復雜的運動。這樣的構圖中,最主要的原則依然是韻律。
在我的導師葉列梅耶夫先生的作品《列寧》中,構圖中心是大步流星的列寧形象,其位于第二空間,并在動態中朝著前方空間展開、延伸。而位于畫面前部的人群環繞在他們的領袖身邊,他們的姿勢和眼神仿佛都朝向領袖。不同的動態多元化呼應著列寧的動態,觀眾的注意力也在動態中最終被領袖的形象吸引。
三、以多人情節構建構圖中心
如果一個作品有兩個構圖中心,比如蓋依的《彼得大帝審問王子阿歷克賽》,那么彼得和阿歷克賽的形象都應該表達作品的思想。但是對于想要搞清楚這幅作品內容的觀眾來說,當看完彼得后,就不由自主地想要看一看阿歷克賽,或者與之相反。這樣一來,無論是彼得還是阿歷克賽,若他們單獨存在,都不能達到作為構圖中心的要求。《彼得大帝審問王子阿歷克賽》構圖的關鍵是這兩個形象之間的對話和關系,如果可以的話,可以稱之為兩個形象之間的空間。觀眾只有看到兩個形象之間的相互關系,才能夠理解這幅畫的含義,只有在理解了這兩個形象之間的關系后,才能夠明白整個作品的意圖所在。因此,只有把這些形象結合在一起形成的整體,才能稱為構圖中心。
除了兩個形象的整體構建以外,畫布上的第二空間也是以多人情節構建構圖中心的重點,除了拉伸畫布近處和遠處事物之間的距離外,還可以使作品的各個部分與中心有著豐富的組合可能。蘇里科夫《近衛軍臨刑的早晨》的構圖中心是一群人,位于畫布的第二空間,同時也是事件發生的中心,這樣的布局擴大了繪畫空間,將中心周圍的所有部分有機地聯結在一起,加強了處決近衛軍這一事件的戲劇性。整幅畫看起來非常有動態的感覺,仿佛人群聚集在士兵的武器后,這就更加突出了整幅畫的中心——悲劇事件即將發生的最后一刻。
當然,作品中物體大小的比例對于表現思想中心也有著重要的意義,這種大小關系(或規模)首先取決于畫家的構思,同時也取決于造型藝術的種類和題材特點,如果人物形象與作品的構思不相匹配,就很難突出繪畫中心。
《西藏組畫——新年歌聲》是我的代表作品,也是我2007年春節赴若爾蓋草原寫生期間開始創作的系列組畫之一。我在冰天雪地里營造出和諧、美滿的節日氣氛,占據構圖中心的抱羊女主人在歌唱,其周邊環繞著人群。服飾的色彩冷暖對比鮮明地匹配和凸顯了我所構思的冬日藏歷新年主題。畫面構圖方面,通過遠處山脈形成的橫線與近處佇立人群形成的大量的豎線形成強烈的對比,讓群像中的構圖中心構筑了遼遠的崇高感,具有強烈的視覺感染力。
無論是靜態人物組織,還是動態人物構建,再或是多人情節的構思,構圖中心起到的重要作用是殊途同歸的,就是確保畫面不會松散,規避視覺凝聚力不集中等問題。無論是抽象繪畫,還是表現性繪畫,再或是傳統的繪畫樣式,都有著具體而多樣化的表達,但究其根本,好的作品都遵守了藝術創作的本質規律。
在現代藝術浪潮席卷之下,各種反傳統的激進流派層出不窮,試圖在空白中開辟全新的繪畫形式,但是萬流歸宗,沒有傳統原理根基的創新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是無法立足在繪畫藝術史上的。最穩妥的辦法,是一手伸向經典,一手伸向生活,兩手同時發力,從經典中借鑒構圖中心的精髓,完美用于對真實生活的映射。傳承千年的中國畫就因做到了這一點,從經營位置到畫眼點景,讓經典程式化語言的傳承在不同時代屢屢更迭出創新之境。
藝術家在藝術創作時所探討的核心是如何構圖,而構圖中心是構圖的核心。作為藝術創作核心中的核心,構圖中心起著把觀眾的視線引到畫面中心的作用,凝神,聚氣,所謂萬綠叢中一點紅,概言之,即此理。
從視覺中心到構圖中心,是藝術行動對本質原理的具體化校準,是在折射出作品基調、作者情感等深層次的內容基礎上重現真實。方寸有限,而真誠無限,無論時代潮流如何更迭變換,無數源于本質原理的可能性總會塑造出獨一無二的構圖中心,并由此繼續迸發出無限的藝術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