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娟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上市公司的會計政策選擇在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系統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會計政策選擇不僅是企業會計信息生成的基礎,更是會計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和意義的主要表現形式,且會計政策選擇會帶來一定的社會影響和經濟后果。上市公司的各項行為政策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上市公司在面對會計政策時會如何進行選擇,已經成為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和核心問題。本文簡要概述了與會計政策選擇行為相關的各項基本理論,探討了影響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因素,提出了上市公司在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時存在的問題,分析了上市公司的會計政策選擇行為,旨在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可供參考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
引言
在我國會計準則體系完成建設的時代背景下,會計政策選擇已經成為貫徹落實新會計準則的主要手段。新會計準則為企業的會計政策選擇提供了十分廣闊的空間,更是嚴格要求了企業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職業判斷能力。企業會計政策選擇是否正確合適,對企業財務信息質量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甚至從側面影響著企業管理者據此信息采取的企業政策,從而影響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情況。因此,確保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一、會計政策選擇行為相關的基本理論
會計政策指的是企業在對財務進行核算時所使用的具體原則,以及在進行財務核算時所使用的方法和程序過程。公司類型的不同使得公司的經營模式不同,公司所使用的會計政策也有一定的針對性。廣泛應用的會計政策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存貨成本的計量,第二部分是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跟進結果,第三部分是固定資產的初始數值等各種會計政策,這就使得會計政策選擇具有一定的實用性。企業的會計政策選擇更是企業會計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會計政策會涉及許多方面的經濟利益,有效的會計政策能夠對所涉及方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平衡。會計政策的形成以及會計政策選擇的不斷完善,是經濟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首要條件。在進行會計政策選擇和實施時,相關工作人員應確保三點原則:第一點,確保會計政策的獨立性及合法性;第二點,確保會計政策的穩定性;第三點,確保會計政策的適用性。上市公司在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時,應最大限度地確保會計政策處理過程的獨立和真實,并嚴格遵守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在確定會計政策內容之后,不能對政策內容進行變更,要對會計政策加以穩定的保障;在選擇會計政策時,應以公司的實際發展情況為基礎,在此基礎上確定會計政策,使所選擇的會計政策適用于公司自身,從而確保會計政策在本公司中得到有效的落實和實施。會計政策選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運營和發展,要想使企業獲得長遠穩定的發展,就要將會計政策選擇工作落到實處,并嚴格遵守會計政策的相關原則,從而使得企業能夠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二、影響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因素
(一)內部因素
公司內部的治理結構不完善以及會計人員沒有較強的職業判斷能力,都是影響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內部因素。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呈現高度集中的狀態,國家和法人所持有的非流通股要高達70%或以上,且一般由公司的董事會和經營者來擔任第一大股東,公司的經營管理更是由各部門的經理來進行控制,使得企業內部的管理工作無法有效開展,存在十分嚴重的“內部人”控制公司的現象,無法有效保障公司外部投資者的自身利益。會計人員自身的素質,對企業會計政策選擇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但大部分企業的會計人員沒有充分意識到企業會計政策的重要性,開展了會計政策選擇工作的企業也沒有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會計政策的作用,使得企業的會計政策選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二)外部因素
會計規范體系自身就有著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相關部門所制定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使得企業的選擇權增加,卻給了部分公司可乘之機,部分上市公司為了提升自身的盈利,對公司的會計政策進行隨意變更,使得企業的會計政策選擇受到影響。目前我國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有著一定的滯后性,但我國在新領域下的會計處理方式較為豐富,為企業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時提供了較為廣闊的空間,但一些企業正是利用了我國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滯后性,對本企業的會計報表進行粉飾,使得企業的會計報表失去有效性和準確性。向政府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但部分企業的管理者認為納稅行為會增加上市公司自身的現金流出,更是增加了企業自身的運營成本,因此在選擇會計政策時,會過于考慮會計政策對稅負的影響,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會計政策選擇。
三、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存在的問題
(一)利用會計政策選擇操縱利潤信息
部分上市公司會通過對會計政策選擇的利用,來對所得利潤進行操控,對報表會計信息進行粉飾,嚴重影響著上市公司內部會計信息的質量,使得相關責任人的利益和企業的信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更是破壞了我國經濟市場的秩序。如果上市公司對固定資產折舊政策進行隨意更改,并利用會計來進行操控,將可能在后期發生的應計項目的不合理賬目損失進行提前確認,使上市公司在該會計時期所產生的利潤向其他會計期間進行轉移,甚至是產生濫用信息資本化的現象,導致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面臨著較大的難題。比如,深圳市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江蘇某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都因虛增收入和虛增利潤等會計舞弊行為被證監會采取一定的資金處罰。
(二)會計人員缺乏會計政策選擇意識
在上市公司部分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核算之前,需要先由企業內部的會計工作人員對其進行職業判斷,之后再進行會計選擇工作,按照選擇的會計方法來落實會計核算工作,使得會計人員的工作范圍增加,如果會計人員沒有一定的職業判斷能力和會計政策意識,便會導致部分會計核算工作無法順利開展。我國推出的新會計準則及會計制度,使企業的會計政策選擇空間增加,但部分企業內部會計人員的個人工作能力水平有限,導致部分會計人員自身缺乏會計政策選擇意識,開展的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也會無法全面完成,會計政策選擇工作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三)政策選擇不夠透明,披露不夠充分
部分上市公司在年終報表中沒有準確表明與自身相關的企業和個人,更沒有披露與其他企業機構之間簽訂的各項大額合同,隱瞞與其他方之間進行的明顯低于市場價格的不正當交易,以及與他人之間進行股權轉讓等事宜的相關交易,使得企業會計政策選擇不夠透明。部分上市公司甚至為了有效降低對子公司的持股比例,使用違法的虛假轉讓股份的方式,比如將由該企業控制的多家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中的上千萬元資產調到其他應收款的資金行列,對外只披露企業內部自行進行設計的持股比例,導致上市公司的會計政策選擇,沒有充分披露企業實際會計政策情況。
四、規范上市公司的會計政策選擇行為
(一)完善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
上市公司應對內部的會計政策選擇進行完善,使得自身的會計政策選擇行為得到有效規范。明確政府在制定會計政策中的作用和意義,讓企業成為市場的核心,并加強對所有者的監督,讓利益相關方都參與到會計準則的制定工作中,充分展示會計政策制定的民主性和統一性。上市公司進行內部會計控制可以有效保障企業的資產不受侵害,但要確保所記錄信息的可靠性,從而有效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在企業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時,應建立符合公司實際運營發展情況的會計制度,并確保會計制度可以在公司內落到實處。作為一名新時代背景下的理性經濟人,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時在考慮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也要積極配合證券部門的一系列監管工作,使企業外部的政策能夠支撐企業內部進行的會計政策選擇,最大限度地發揮證券部門的外部監督作用;也要將會計政策選擇進行細化,在企業內部建立會計核算規程組織、主管賬簿組織和各種報表組織等,將現金物資盤存實行制度化的管理,通過上市公司對內部的會計控制進行不斷加強,對會計政策選擇進行全面完善,使企業內部的會計信息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強化獨立董事發揮監督作用
在我國現代的企業制度下,法人治理結構的核心是符合企業內部實際發展情況的治理結構和治理程序,與上市公司所涉及的利益相關者之間建立互相合作、互相制約的全新體系。但放眼我國絕大多數的上市公司董事會,內部董事所占比例過高,使得上市公司董事會的監督作用無法充分發揮。因此,上市公司應增設獨立董事崗位,獨立董事自身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并不斷提升自身的獨立判斷力,使獨立董事自身能力和素養能夠勝任獨立董事這一崗位。建立獨立董事這一崗位,可以對上市公司內部的經理層加以及時有效的監督,使我國上市公司的內部治理結構得到有效完善。我國在公司治理審計約束機制得到了初步的完善,在原有監事會模式的基礎上增加審計委員會模式,使審計委員會能夠對上市公司加以審計監督。上市公司也要給予獨立董事一定的權利,使獨立董事能夠擁有較為完善的工作條件和充足的工作信息,使獨立董事能夠擁有與其他董事同等的知情權,使得獨立董事能夠履行自身職責,充分發揮自身的監督作用。
(三)健全上市公司內部監控機制
上市公司建立較為完善的內部監控機制,是企業內部管理工作的第一步。要想使內部監控機制能夠對會計政策選擇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就要使上市公司的管理部門充分意識到會計政策選擇的重要性。建立并不斷完善上市公司的內部監控機制,確保內部監控機制能夠得以落到實處,也要意識到上市公司的內部監控機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上市公司的會計政策選擇是由企業內部的管理部門進行的,公司的內部監控機制對會計政策選擇工作沒有充足的約束作用,企業不應讓企業內部的會計政策選擇工作依賴于內部監控機制之上。如果上市公司內部管理人員認可企業的會計信息,就不需要對會計信息進行加工和改變,一旦管理人員不認可會計信息,管理人員就應對會計信息進行二次加工,導致內部監控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公司治理結構決定著上市公司的內部監控機制,公司要想提升治理效率和水平,就要不斷加大內部監控力度。上市公司通過不斷健全內部監控機制,對企業內部的管理人員加以有效地監督和約束,從而有效提升上市公司的會計政策選擇水平。
(四)不斷加大證券部門監管力度
證券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的經濟行為可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因此證券監管部門應不斷加大自身的監督力度,并對上市公司的各種會計行為進行監督,確保上市公司的會計政策選擇具有合理性及合法性。證券監管部門應建立并不斷完善符合我國上市公司整體運營發展情況的監督管理體系,對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加以透明的披露,并明確界定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中的違規違法行為,確保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員能夠嚴格在底線內進行管理和工作。對于我國已經正式頒布的有關經濟的法律法規,相關執法部門也要不斷加大自身的執法力度,嚴格對上市公司進行監管,一旦發現上市公司存在違法行為,則要立即對其進行追究,堅決維護我國法律法規不受侵害。要讓上市公司及證券市場所涉及的全部人員自覺樹立法律法規意識,對于財務狀況異常的公司企業,相關監管部門則要不斷加大監管力度,避免出現違法現象。中國證監會要委派信息監察員深入到各大上市公司,深入了解上市公司的實際運營和經濟情況,嚴格監督披露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如招股說明書和股利分配信息等,嚴格避免與會計信息所涉及的相關利益集團對會計信息供給進行干涉和阻止,從而確保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有效性。信息監察員在進行上市公司監管審計時,要確保自身工作的獨立性,不可接受上市公司的各種賄賂收買,一切工資待遇由中國證監會派發,由中國證監會的證監部門來決定信息監察員的任免及考核,使得信息監察員能夠潔身自好,合理合法地做好對上市公司的監督審計工作。通過證券監管部門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大自身的監督力度,使得上市公司的會計政策選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及合法性。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且相關部門的執法力度不斷提高,對上市公司的會計政策選擇更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通過上市公司對會計政策選擇進行規范和明確,有效提升我國上市公司內部的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上市公司進行會計政策選擇的效率和水平,使得上市公司大力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周宏謙.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問題的成因探究. 營銷界,2019(35):191-192.
段亞偉. 上市公司會計選擇變更行為分析. 財會通訊,2019(16):36-40.
劉興華.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動因研究方法綜述. 納稅,2019,13(4):137.
呂鈺潔.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問題與對策研究. 商場現代化,2019(1):144-145.
于宏,何強,袁鳴.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研究. 經濟研究導刊,2018(30):111-113,117.
劉代誼.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行為研究. 中國總會計師,2004(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