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忱陽
防范青少年短視頻沉迷,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在升級“青少年模式”的同時,還需加強“青少年關懷”。從家庭教育看,父母應以身作則,先放下手機,加強親子溝通,用一起運動、一起讀書等高質量相處方式營造有愛有趣的家庭氛圍。從校園教育看,學校應大力推薦適宜青少年的課外讀物、影像資料,引導學生主動過精神充盈的文化生活。從平臺責任看,真正有用的“青少年模式”并不是普通瀏覽模式的“簡配版”。短視頻應用應主動做加法,針對青少年興趣廣泛、愛好多樣的群體特點,分門別類地生產、推薦更多優質益智內容,充分滿足青少年的觀看需求。
今天的青少年是網絡時代的原住民,他們的學習生活與互聯網密不可分。短視頻里那些生動活潑的知識問答,比文字更直觀鮮活的人生故事,比圖片更雄偉壯麗的大好河山,對青少年開闊眼界、塑造精神也有著積極意義。提升青少年媒介素養,引導他們合理觸網,在面對短視頻時,既主動發現美好又拒絕沉迷網絡,既充分涉獵各類知識又適當滿足娛樂需求,才能更好助力他們健康成長。
(摘編自《人民日報》2023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