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實施數字鄉村戰略,加快5G網絡建設,推動物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等新技術與農業深度融合,使得數字技術在農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這也成為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在江西鷹潭市余江區藍田村,當地農民利用北斗衛星導航技術,讓無人駕駛收割機按照設定路線進行作業,收割、脫粒、篩選、排草、卸糧裝車等工序一氣呵成,只需10分鐘即可收割一畝多稻谷。
放眼沃野田疇,從會種地變為“慧”種地,數字農業技術已覆蓋農作物耕、種、管、收的各環節,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新動能。比如,利用衛星遙感、航空遙感、地面物聯網等手段,動態監測糧食種植類型、土壤墑情、作物長勢、災情蟲情,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提升生產管理信息化水平;智能控制技術與裝備在大田種植,建設水肥藥精準施用、農機智能作業與調度監控等系統;圍繞糧食生產,提供分區域、分作物、分災種的精細化農業氣象服務,整合共享糧食全產業鏈數據,實現與氣象、病蟲害、種植、產量等數據共享共用。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通過數字賦能,可以為糧食生產提供有力支撐。著眼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找準發力點,用好數字技術,就能更好激發數字農業的潛能。農業數字化是農業提質升級的重要路徑。只有加快農業農村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全面提升農業農村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高效化、服務便捷化水平,以數字化引領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才能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未來圖景。
糧食安全、數字賦能、中國式現代化、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