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從容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人生應當做點錯事。做錯事,就是長見識。”其實,犯錯并不可怕,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是一個不斷犯錯又不斷改錯的過程。如果孩子不犯錯,那么一個乖寶寶的背后,一定隱藏著家長不知道的缺點。
前一段時間給朋友打電話,說到孩子犯錯的問題,朋友語出驚人,竟然說,她希望孩子犯錯,而且有時候還盼望孩子犯錯,更過分的是有時候還引導孩子犯錯。
女兒晴晴的班主任前幾天在班級微信群里發了關于組織團體操表演的消息。
對于已經在市少年宮舞蹈班學了近一年舞蹈的晴晴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展示才藝的好機會。
可是,當晴晴放學回來,我建議她報名參加表演時,她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不,我才不報名呢!上次參加表演失敗了,被老師猛批一頓,我發誓再也不參加表演了。”
原來,在上個學期學校舉辦的迎新年晚會上,晴晴和班上三名女生一起表演了民族舞。
當時她們穿的是紅色系帶小皮鞋。
由于前期準備不充分,表演剛進行到一半,晴晴的鞋帶突然散了,她差點被絆倒。
后來的結果可想而知,因為晴晴的失誤,評委們給她們這個節目的分數很低。
那天我因工作忙未能去現場觀看。
晚上,她回家后很不開心,我問她原因,她煩躁地說:“媽媽,你就別問了,反正失敗了……”
說著,眼淚差點掉下來??此敲淳趩剩覜]再追問。
后來,我從現場觀看了表演的老公那里得知,晴晴她們表演結束后,一直對她們寄予厚望的班主任批評了晴晴。
當時現場人太多,老公說他只是遠遠地看見班主任對晴晴她們幾個參加表演的女生說著什么,表情比較嚴肅。
演出結束回家的路上,晴晴一直為自己的失誤而懊悔,說實在太丟人了,并問她爸那天是幾號,說要永遠記住那一天,還說以后再也不參加表演了。沒想到,事情已經過去這么久,她仍舊不能釋懷。
我對女兒說:“假如是我,在那樣的意外發生后被老師批評,也會很難過。但是你想沒想過,老師責怪你,其實是因為她相信你能做得更好,對你寄予了厚望?!?/p>
“想想看,彩排時你們的節目被大家一致看好,結果卻因為你的失誤導致整個表演失敗了,班主任該有多么失望。畢竟她為節目付出了很多心血,因為失望而批評你幾句,也是能夠理解的……”
晴晴聽了,沒有說話,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見她的態度不再像剛才那樣強硬,我又跟她分析上次出現失誤的原因:“上次出現那樣的意外,是不是表演前沒有檢查鞋子?”
她想了想說:“是啊,當時我上了一趟廁所,廁所里人多,排了挺長時間的隊,從廁所一出來,就輪到我們上臺表演了,結果……”
根據晴晴的描述,我竭力在腦海里還原當時的情景:她原本以為時間很充足,沒想到上廁所花了太多時間,結果從廁所一出來就匆匆上臺,甚至沒來得及檢查一下自己的穿戴……
而那次又是晴晴在舞蹈興趣班學習以后第一次參加表演。
可想而知,這樣的失敗,對她的打擊有多大。
為了徹底幫晴晴消除心理陰影,我跟她講了我上初中時參加學校朗誦比賽過程中因為太緊張而忘詞的尷尬經歷。
“當時臺下好多同學都在笑我,我真想找個地縫鉆進去?!?/p>
說到這兒,我話鋒一轉,“別說是初次登臺的新手,即便是頻繁參加演出的藝術家,也有失誤的時候?!?/p>
“比如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有一次表演《貴妃醉酒》,當演到‘冠上加冠’一節時,剛把‘高力士’遞過來的帽子戴在鳳冠上,沒想到帽子突然滑落了?!?/p>
“梅蘭芳有著特別豐富的舞臺表演經驗,出現這個失誤后,他并沒有自己彎腰去撿帽子,而是靈機一動,故意做出一副醉態,用手勢暗示‘高力士’?!?/p>
“‘高力士’心領神會,臨時加了一句臺詞:‘娘娘,帽子掉哪兒去啦?’‘貴妃’則以‘醉步’奔向帽子,‘高力士’順勢拾起帽子遞給他,把失誤彌補得天衣無縫,不僅充分表現出了貴妃的醉態,而且提升了演出效果……”
晴晴一直默默地聽著,臉上的表情漸漸松弛。
最后,我對晴晴說:“其實,很多人在初次登臺表演時都有過類似的失誤,一次失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一次失誤就一蹶不振,那就是徹底的失敗。”
“只要善于總結經驗,從失誤中吸取教訓,并在下次登臺表演時加以規避,你就離成功更近了一步?!?/p>
談話結束的時候,我建議晴晴再認真考慮一下是否報名,同時我告訴她,假如她真的決定不參加,我也會尊重她的選擇。
半個多小時后,我正在廚房做飯,晴晴跑過來對我說:“媽媽,我決定參加團體操表演。我認為媽媽說得對,不能因為一次失誤就一蹶不振!”
我很高興,以欣喜的口吻說:“那好!我這就發信息告訴班主任。”
接下來的日子,晴晴每天下午放學后在學校練一個小時體操。
由于身體柔韌,動作靈活,她很快被調到了表演隊伍第一排的中心位置。
眼看比賽的日子一天天臨近,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我除了提醒她認真準備,還設想了比賽前可能遇到的種種意外,并和她一起想了很多補救的辦法。
一天,當我倆一起商量比賽的時候穿哪雙鞋子時,晴晴一臉認真地對我說:“媽媽,這次我一定要贏!”
看著她自信滿滿的樣子,再想想她當初堅決拒絕報名參加表演時的情景,我不禁暗自驚訝她的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