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張凱閔、林金德有期徒刑15年,以詐騙罪分別判處韓剛等83人有期徒刑14年至1年9個月不等刑罰,并處剝奪政治權利及罰金。”這是新華社2017年12月21日所報道的,由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特大詐騙案的一審宣判。
涉案人員85人,系從肯尼亞押解回國。當時媒體關注的焦點在于——主犯張凱閔、林金德都是我國臺灣地區居民,先后在印度尼西亞、肯尼亞對中國大陸居民進行網絡電信詐騙。如今,當緬北等地新一代網絡電信詐騙引起國內有關部門關注的時候,亦有網友提出,該像當年抓捕在肯尼亞的中國籍詐騙犯那樣,將在緬北的中國籍詐騙嫌犯抓捕歸案。
押解回國有先例
回顧當年將在肯尼亞犯案的嫌疑人押解回國、進行審判,一個比較令人矚目的焦點在于——許多嫌犯是中國臺灣省人,這當然增加了將之押解回國的難度系數。
2016年8月,曾經出現這樣的情況——肯尼亞警方在抓捕了5名涉嫌電信詐騙的中國臺灣省人后,肯尼亞法院居然審理后判決他們無罪,并作出將這5人移交到臺灣地區的決定。而肯尼亞警方卻沒有理會該國法院的相關決定,而是依照一個中國原則,于當地時間8月6日準備將這幾名臺灣省嫌犯移交給中國大陸警方。最終,這5名臺灣省籍的嫌犯被肯尼亞警方交給中國大陸的人民警察。
當年作為公安部刑偵局專案組成員參與境外電信詐騙案件偵辦工作的張軍稱,最初處理境外電信詐騙,只從境外押解大陸嫌疑人回大陸;可后來發現那些臺灣省籍的詐騙犯被臺灣當局派去的人接回后,往往從輕發落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將犯罪嫌疑人全部押解回大陸,有利于依照大陸法律嚴懲犯罪嫌疑人,提高其犯罪成本,形成震懾。”張軍說。
從司法管轄權的角度看,將這些臺灣省籍的犯罪嫌疑人押解到大陸,也是合適的。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居遷認為,從屬地管轄權來說,如果犯罪的行為或結果發生在某個主權國家境內的話,那么,這個國家是有刑事管轄權的。如果電信詐騙的行為在肯尼亞實施,那么,肯尼亞是享有刑事管轄權的;而結果地在中國,則中國也享有刑事管轄權。因此,肯尼亞把犯罪嫌疑人遣返回中國大陸,符合國際法規定,也符合中國法律規定。
相比之下,6月19日從緬甸押解回國的6個電信詐騙嫌疑人,其情況沒有當年在肯尼亞實施詐騙的罪犯那么復雜。據中國駐緬甸大使館通報,其抓獲過程為中國、緬甸、泰國三方聯合打擊緬泰邊境涉電詐犯罪行動中被抓獲。
記者也了解到,在7月14日于仰光舉行的瀾湄非傳統安全合作研討會開幕式上,中國駐緬甸大使陳海在致詞中說道:“瀾湄六國共同打造全球安全倡議實驗區,在應對恐怖主義、網賭電詐、人口販賣等非傳統安全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在緬北打擊犯罪有多難
提及瀾湄六國共同合作打擊犯罪,就不得不提到,2013年3月1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在昆明被執行死刑的糯康。
2011年10月5日,緬甸籍毒販頭目糯康一伙制造了震驚國際的“湄公河慘案”——“華平”號和“玉興8”號兩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襲擊。此事件造成“華平”號上的6名中國船員和“玉興8”號上的7名中國船員全部遇難,其中1人失蹤。2011年10月28日下午,泰國方面對外披露稱,嫌犯是隸屬于泰國第三軍區“帕莽”軍營的9名士兵。2012年4月25日,“10·5”案件聯合專案組在老撾波橋省抓獲案件主犯糯康。當然,此后的審判由中國進行,也是符合李居遷教授所分析的屬地管轄權范疇的。
中方最終能說服這幾個東南亞鄰邦,并將糯康帶回國審判,不僅在于依照屬地管轄權原則,我國有權對糯康案件行使管轄權,更因為被害的13名船員皆被證實為中國國籍,該案件所侵害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權利。中方要還這13位中國船員一個公正,給全國老百姓一個交代。
此后,2014年11月,在第17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瀾湄合作機制首次被提上議事日程。2016年3月23日,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的成功舉行,宣告瀾湄合作機制正式啟動。6國在海南三亞舉行的瀾湄合作機制啟動儀式,構成一種再清晰不過的意象:瀾滄江-湄公河上下游“同飲一江水”的6個國家,正在致力于結成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合作共同體”。
但即便如此,且緬甸中央政府多次明確與中方在瀾湄合作方面通力配合的情況下,在應對緬北區域對中國境內實施網絡電信詐騙之事上,中國方面仍面臨不少難點。上海政法學院梅建明教授強調:“就緬北電信詐騙案件這種問題,我們應當看到,緬甸中央政府對緬北地區的實際控制力非常有限。在緬甸中央政府不能實現對緬北地區進行有效控制的情況下,緬北軍閥割據的局面無疑為電信詐騙集團的存在提供了溫床。特別是電信詐騙集團、地方軍閥和緬甸軍警強力部門中腐敗分子之間存在的共生關系,很顯然也會考驗緬甸中央政府的治理能力,并影響其履行對國際社會根除電信詐騙這種毒瘤的承諾。”
值得關注的是,6月抓獲并于當月19日押送回中國的陸某、陳某、鄧某等6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本身是在中、緬、泰三國聯合行動中被捕的。從公開通報看,這幾人很可能不是在緬北被捕的,而是向南逃竄到泰國等地期間被發現、抓獲。“從國際刑警組織的辦案方式看,相關國家當然可以對一些犯罪嫌疑人通過國際刑警組織秘書處發出‘紅色通報,國際刑警組織成員國有義務根據‘紅色通報的請求采取執法行動。但基于國際刑警組織平臺開展的警務合作,其有效性的前提是這些藏匿在緬北的犯罪嫌疑人要實施跨境移動。如果他們不從緬北去其他國家,國際刑警組織的‘紅色通報效力很難發揮出來,被遣返給中國的可能性就更難以保證。”
在瀾湄非傳統安全合作研討會上,緬甸副外長覺苗突稱,緬甸方面重視非傳統安全合作,愿積極參與瀾湄合作,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與可持續發展。但這并不標志著在暫時無法根除盤踞在緬北的網絡電信詐騙團伙的時候,緬甸方面會邀請中方“出兵”相幫。
在梅建明看來,盡管緬北電信詐騙案件與糯康團伙的所為有所不同,但中國與相關國家開展國際警務執法合作的經驗仍然值得拓展和借鑒。針對糯康集團,中方并沒有單方面采取行動,而是通過與泰國、緬甸、老撾等國加強執法合作,最終將糯康抓捕歸案,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瀾滄江-湄公河綜合執法安全合作機制。“如今,緬北已經成為網絡電信詐騙的重災區,就目前情況看,中國可以借鑒瀾滄江-湄公河綜合執法安全合作機制建立的經驗,與緬甸以及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如聯合國毒品與犯罪署、國際刑警組織等)探討開展綜合治理及執法合作措施,解決緬北電信詐騙這一毒瘤的可能性。”梅建明說。
“未來需要做的,該是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等,讓中、緬等國聯合加速緬甸的發展,包括加快緬北的現代化進程。”梅建明告訴記者,“這一現代化進程不僅在于經濟發展,更該通過產業驅動,使得緬甸境內軍閥割據、腐敗叢生的局面改觀,達到現代化治理的程度。隨著產業變化、升級,當地民眾生活水平、認知水平都得到提升,最終解決緬北的一系列問題。”
(摘自《新民周刊》姜浩峰)□